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灯诱和踏查对宜兴市危害林木的蚕蛾总科昆虫种类进行了采集调查。经整理后鉴定出蚕蛾科、箩纹蛾科、带蛾科、大蚕蛾科、天蛾科5科32种。本文分别对蚕蛾总科各鉴定种的鉴别特征、寄主、地理分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为保护生态环境,2016—2018年通过踏查和灯诱等方法对宜兴市危害林木的卷蛾科昆虫种类进行了采集调查,经整理后,鉴定出卷蛾亚科(Tortricinae)、小卷蛾亚科(Olethreutinae)2个亚科11种。本文分别对宜兴市卷蛾科昆虫各鉴定种的鉴别特征、寄主以及地理分布进行了描述,以期为宜兴市卷蛾科害虫的检疫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灯诱和踏查对宜兴市危害林木的斑蛾总科昆虫种类进行了采集调查。经整理后鉴定出刺蛾科、斑蛾科2科20种。本文分别对斑蛾总科各鉴定种的鉴别特征、寄主、地理分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4.
为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灯诱和踏查对宜兴市危害林木的钩蛾科昆虫种类进行了采集调查。经整理后鉴定出卷蛾亚科Tortricinae、小卷蛾亚科Olethreutinae 2个亚科11种。本文分别对斑蛾总科各鉴定种的鉴别特征、寄主、地理分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5.
为保护宜兴地区生态环境,作者通过灯诱和踏查方式对宜兴市危害林木的钩蛾科昆虫种类进行了摸底采集调查。经整理,共采集到钩蛾科标本228份,最后鉴定出圆钩蛾亚科Cyclidiinae、钩蛾亚科Drepaninae、山钩蛾亚科Oretinae、波纹蛾亚科Thyatirinae 4个亚科15个种。本文分别对斑钩蛾蛾总科各鉴定种的鉴别特征、寄主、地理分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芦山县蛾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3年3月至2005年11月,对四川省芦山县的蛾类进行了采集调查,获得蛾类标本4000余只,鉴定出蛾类321种,隶属于212属,23科.其中夜蛾科61种、天蛾科50种、尺蛾科35种、舟蛾科35种、毒蛾科23种、灯蛾科22种、苔蛾科17种、大蚕蛾科12种、枯叶蛾科11种、钩蛾科10种、斑蛾科9种、虎蛾科8种、刺蛾科7种、蚕蛾科4种、圆钩蛾科3种、波纹蛾科3种、带蛾科3种、凤蛾科2种、箩纹蛾科2种、禾蠹蛾科1种、螟蛾科1种、异舟蛾科1种、鹿蛾科1种,根据调查结果,对该地区蛾类昆虫的区系结构进行了分析,该地区蛾类昆虫以东洋界种为主。  相似文献   

7.
从2003年3月至2005年11月,对四川省芦山县的蛾类进行了采集调查,获得蛾类标本4 000余只,鉴定出蛾类321种,隶属于212属,23科.其中夜蛾科61种、天蛾科50种、尺蛾科35种、舟蛾科35种、毒蛾科23种、灯蛾科22种、苔蛾科17种、大蚕蛾科12种、枯叶蛾科11种、钩蛾科10种、斑蛾科9种、虎蛾科8种、刺蛾科7种、蚕蛾科4种、圆钩蛾科3种、波纹蛾科3种、带蛾科3种、凤蛾科2种、箩纹蛾科2种、木蠹蛾科1种、螟蛾科1种、异舟蛾科1种、鹿蛾科1种.根据调查结果,对该地区蛾类昆虫的区系结构进行了分析,该地区蛾类昆虫以东洋界种为主.  相似文献   

8.
蛾类是世界上数量最大的一类昆虫,约有16万种之多,分为几十个科,其中的大蚕蛾科包括了1000多种世界上最大最美最壮观的蛾子。采捕蛾类标本或采集蛾蛹茧出售,既可陶冶情趣,又可增加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9.
目前已测定线粒体DNA全序列的鳞翅目昆虫有12种。由于高变异性和强核苷酸组成偏好性,去除了两个蛋白基因和两个物种,最终以10个鳞翅目物种的11个蛋白编码基因拼接序列对鳞翅目分子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与前人的结果一致,基于11个蛋白编码基因拼接序列数据所构的最大似然树支持鳞翅目,鳞翅目内各总科和各科均为单系群。与MINET[1]基于形态学数据的结果相同,各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为{卷蛾总科+[螟蛾总科+(尺蛾总科+蚕蛾总科)]}。蚕蛾总科内各科系统发育关系类似于REGIER等[2]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已测定线粒体DNA全序列的鳞翅目昆虫有12种。由于高变异性和强核苷酸组成偏好性,去除了两个蛋白基因和两个物种,最终以10个鳞翅目物种的11个蛋白编码基因拼接序列对鳞翅目分子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与前人的结果一致,基于11个蛋白编码基因拼接序列数据所构的最大似然树支持鳞翅目,鳞翅目内各总科和各科均为单系群。与MINET [1]基于形态学数据的结果相同,各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为{卷蛾总科+[螟蛾总科+(尺蛾总科+蚕蛾总科)]}。蚕蛾总科内各科系统发育关系类似于REGIER等[2]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代医药临床的昆虫补药,已发掘蜻蜓目的蜓科、蜻科、螳螂目的螳螂科,等翅目的白蚁科、鼻白蚁科,鞘翅目的龙虱科,半翅目的蝽科,鳞翅目的大蚕蛾科、家蚕蛾科、蝙蝠蛾科,膜翅目的蜜蜂科,蚁科.已知共达7目12科63种之多  相似文献   

12.
北冬虫夏草Cordyceps militaris (L.) Link和冬虫夏草同为虫草属麦角菌科真菌。它的寄主范围包括舟蛾科的白齿舟蛾(Leucodndabicoria Deniset Sehiffmuller)、大蚕蛾科的柞蚕( Anthera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 和蚕蛾科的桑蚕(Bombyx mori Linn)等共3目11科19种鳞翅目昆虫。北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吉林、河北、辽宁、湖北、广东、四川、福建等地区。它的主要成分有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蛋白质、10余种维生素以及20余种矿物质元素。冬虫夏草的药理功能在《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药性考》等古代医学典籍中均有记载。  相似文献   

13.
对吉林省内各地多年采集,积累的尺蛾科昆虫标本进行了分类,整理和鉴定,并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初步整理出吉林省尺蛾科昆虫名录,共91个属,143种。  相似文献   

14.
阮桂文  阳建有  黄岸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476-3479,3511
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对玉林市东郊区的蛾类进行了采集调查,共获得蛾类标本1 271只,鉴定出有蛾类184种,隶属于20科131属。其中,夜蛾科42属60种,灯蛾科14属26种,天蛾科10属15种,毒蛾科5属13种,斑蛾科4属5种,拟灯蛾科1属2种,螟蛾科16属17种,枯叶蛾科2属4种,尺蛾科17属18种,舟蛾科5属6种,大蚕蛾科3属5种,木蠹蛾科1属1种,蚕蛾科1属1种,卷蛾科1属1种,鹿蛾科2属2种,燕蛾科1属1种,虎蛾科1属2种,波纹蛾科1属1种,带蛾科2属2种,钩蛾科2属2种。根据调查结果,对该地区的蛾类分类和数量特征、蛾类各种指标、优势种类及其区系结构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内对隶属于蚕蛾总科中的一个较孤立的种——忍冬桦蛾Mirina christophi Stgr。的形态学进行了讨论,并对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另一种裘蛾Endromis versicolora L。作了比较分析,早期的分类学者将桦蛾属放于大蚕蛾科、蚕蛾科和裘蛾科中,笔者将桦蛾属与这些科的进化关系进行了探讨,苏联学者科兹洛夫根据桦蛾属Mirina Stgr。这一典型属重新描述并提升为亚科,根据大量形态学与生物学材料,笔者认为科兹洛夫于1985年将桦蛾科分设两个亚科的观点是比较成熟并易为多数分类学者接受。新设立的亚科:(1)裘蛾亚科Endromidinae Boisd。代表种为Endromis vevsicolora L.;(2)桦蛾亚科Mirininae Kozl。代表种为Mirina christophi Stgr.。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麦积山风景区蛾类的初步调查结果,已鉴定出18科127种.其中天蛾科10种,木蠹蛾科3种,卷蛾科3种,刺蛾科1种,毒蛾科12种,舟蛾科22种,鹿蛾科4种,钩蛾科1种,枯叶蛾科6种,灯蛾科17种,蚕蛾科7种,夜蛾科16种,尺蛾科20种,燕蛾科1种,箩纹蛾科1种,带蛾科1种,鞘蛾科1种,举肢蛾科1种.其中14种为甘肃省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7.
经对敦化市森林昆虫、枯叶蛾科、大蚕蛾科、天蛾科调查,结果整理为:毒蛾科有15种,灯蛾科有18种,枯叶蛾科有10种,大蚕蛾科有8种,天蛾科有29种。  相似文献   

18.
舟蛾科昆虫是许多树种的食叶害虫,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损失和经济损失。由于性信息素的特异性强、使用简便等优点,利用性信息素对舟蛾科害虫进行综合治理是重要途径。到目前为止已鉴定出7种舟蛾科昆虫的性信息素,成分主要有顺-7-十二碳烯醇,顺-13-11-炔基-十六碳烯乙酸酯,顺-13-十六碳烯-11-炔基乙醛,顺11,顺13-十六碳二烯醇乙酸酯,顺11,顺13-十六碳二烯醛和顺11,顺13-十六碳二烯醇等。从舟蛾科昆虫的求偶行为、性信息素成分的提取、化学结构鉴定及应用等方面系统阐述舟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19.
鞘蛾科(Coleophoridae)昆虫体型较小,常不被人所注意。在1996-1998年的青海小蛾类调查时,采得四种鞘蛾科种类,经鉴定,均系青海未曾记录的种类。  相似文献   

20.
谭德龙  孙长海  胡春林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4):190-191,封4
通过在江苏省卷蛾科昆虫标本的整理与鉴定,发现了卷蛾科昆虫的5个新纪录种,分别为长花翅小卷蛾(Lobesia longisterigma Liu et Bae,1994)、巨花翅小卷蛾(Lobesia macroptera Liu et Bae,1994)、横新小卷蛾[Olethreutes aurofasciana (Haworth,1811)]、梵净发小卷蛾(Pseudohedya fanjingica Yu et Li,2006)和三齿卷蛾(Ulodemis tridentata Liu et Bai,1982).记述了5种卷蛾科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寄主以及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