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以45个玉米杂交组合为材料,利用20%PEG-6000溶液分别在萌发期和苗期模拟干旱胁迫,萌发期主要考察发芽率、发芽势等7个指标,苗期考察株高、根冠比等9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分析萌发期和苗期的抗旱性表现,探讨2个时期的综合抗旱性。结果表明,根据萌发期抗旱性可将供试组合分为4类,瑞玉617等2个组合属于强抗旱型,正红6号等16个属于抗旱型,正红507等23个属于中等抗旱型,ZH719等4个属于干旱敏感型。根据苗期抗旱性可分为3类,ZH733等9个属于抗旱型,正红412等34个属于中等抗旱型,ZH606等2个属于干旱敏感型。根据芽苗期综合抗旱性可分为抗旱、中等抗旱和干旱敏感3类,其中,瑞玉617等14个组合抗旱,正红613等28个中等抗旱,ZH719等3个干旱敏感。分析认为,同时对玉米杂交组合的萌发期和苗期进行抗旱性评价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更有利于针对性地选择适宜播种条件及苗期抗旱管理。  相似文献   

2.
铅-镉复合胁迫下玉米品种间积累铅、镉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25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研究铅-镉复合胁迫下,玉米不同品种积累铅、镉的差异。结果表明,铅-镉复合胁迫下供试玉米品种各器官含铅、镉量总体表现为根>叶>茎>子粒;与对照相比,根、茎、叶的铅、镉含量均大幅度提高;供试玉米品种各营养器官间铅、镉均呈显著相关,但营养器官与子粒间无显著相关;复合胁迫条件下,9个供试玉米品种子粒中铅含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粮食卫生标准,所有供试玉米品种子粒中镉含量也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而且镉的生物富集系数比铅的生物富集系数高,子粒重金属超标程度大的玉米品种,其生物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石灰性土壤中花生耐低铁基因型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土培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评价52个花生品种在石灰性土壤上的耐低铁性。(1)不同花生品种苗期耐低铁性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主要表现为苗期干物重、新叶叶绿素值、活性铁含量的差异,以这3个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初步把52个花生品种分为5类,从Ⅰ至Ⅴ类耐低铁能力逐步减弱。(2)田间试验表明开花期是花生对低铁胁迫最敏感的时期;与耐低铁品种相比,铁敏感品种在石灰性土壤上的产量较低。单株饱果数较少。豫花7号、农大818、95—3、79266、徐花4号等为耐低铁品种,对铁胁迫反应不敏感,可在低铁条件下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香稻品种苗期的耐冷性进行初步鉴定和评价,以筛选出耐冷性较强的香稻品种,为香稻苗期的低温伤害机理提供依据。以超级常规香稻玉香油占为对照,研究了低温对7个常规香稻品种(巴斯马蒂、桂香占、农香18、湘晚籼13、象牙香占、中香1号、美香占2号)苗期的幼苗素质、幼苗光合生理特性、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桂香占、农香18、湘晚籼13、中香1号及美香占2号的成活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巴斯马蒂和象牙香占的成活率则比对照显著降低;香稻品种干质量增长变化幅度为14.84%~39.84%,鲜质量增长变化幅度为2.17%~28.34%,农香18、湘晚籼13及中香1号的干质量和鲜质量受低温影响较小。此外,低温处理后,株成活率较高品种幼苗在光合生理特性、荧光特性、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桂香占、农香18、湘晚籼13、中香1号及美香占2号在苗期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而巴斯马蒂和象牙香占的耐低温能力则较差。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和目标危害指数法对吉林省玉米子粒中重金属Cr、As、Cd、Hg、Pb进行风险评估。研究表明,吉林省玉米子粒中5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出限量值,1.57%样品中Cr处于警戒线水平,0.39%样品中Hg处于警戒线水平。吉林省玉米子粒中5种重金属的内梅罗指数均小于1,处于安全水平;目标危害指数均小于1,说明暴露人群不存在重金属Cr、As、Cd、Hg、Pb健康风险。5种重金属的暴露人群潜在健康风险高低顺序为Cr>As>Hg>Pb>Cd,其中Cr、As健康风险明显高于Cd、Hg、Pb。不同地区暴露人群潜在健康风险高低顺序为四平市>白城市>吉林市>松原市>通化市>长春市>延边州>白山市>辽源市>梅河口市。  相似文献   

6.
选育耐低氮高效玉米杂交种是解决氮肥生产率下降、环境污染、生态条件恶化的一项积极有效的措施.选用18个玉米杂交种,以子粒产量为评价指标,将品种分为3类:高度耐低氮、中度耐低氮和低度耐低氮,研究了高度耐低氮品种组合和低度耐低氮品种组合的氮营养性状与子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氮条件下,高度耐低氮品种的氮利用效率、氮转运指数与子粒产量有较高的相关性,氮利用效率对子粒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低度耐低氮品种的吸氮量与子粒产量的相关性较大.因此,氮高效育种目标应在一定的吸氮量基础上,以氮利用效率为主攻目标,并注意对后期氮积累和氮转运指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不同温度处理对离体培养玉米子粒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玉米杂交种农单5号和农大108为材料,采用玉米子粒离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对子粒发育的影响,并对子粒败育率、粒重、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个品种对温度影响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与18℃、38℃相比,28℃下子粒发育最好,子粒败育率低、粒重高。在18℃和38℃下,子粒的可溶性糖含量高而淀粉含量低。28℃条件下较适合子粒的发育。  相似文献   

8.
4个玉米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郑单958、农大108、京单28、京科30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干物重、氮含量、氮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4个玉米品种产量、总吸氮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氮利用效率差异均不显著.植株干重、子粒氮含量、总吸氮量与产量显著相关,子粒氮含量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植株干重与子粒氮含量显著相关,植株干重越大子粒氮含量越高;子粒氮含量与植株干重对产量的影响不同品种之间存在差异;氮收获指数与产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大田试验供试品种为郑单958、登海605和鲁单510,探究不同夏玉米品种的产量及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鲁单510穗位较低,株高与登海605相似且略高于郑单958。吐丝后45 d,鲁单510和登海605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较郑单958显著高102.2%、86.9%和126.9%。济南和淄博,鲁单510产量较郑单958分别高9.0%和17.0%,较登海605高2.9%和20.4%。鲁单510的氮肥偏生产力较郑单958和登海605平均高3.8%和2.7%,氮肥吸收效率分别高18.4%和15.7%。鲁单510穗位较低,子粒灌浆后期具有较高的光合特性和氮肥利用效率及其向子粒的分配能力,为该区域高产及氮高效玉米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夏玉米品种耐盐性综合评价与耐盐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室内水培耐盐萌发测试与田间原位耐盐性鉴定,以黄淮海夏玉米区30个主推玉米品种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和胚芽重的相对值及盐碱地条件下产量表现作为耐盐性评价依据,采用加权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不同玉米品种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NaCl浓度≥160 mmol/L时,不同玉米品种萌发均受到显著抑制,萌发期盐胁指标迫敏感程度表现为相对发芽势>相对胚芽长>相对胚芽重>相对发芽率;子粒产量、发芽率、穗数和胚芽重与玉米品种耐盐性最为密切。根据加权隶属函数值和系统聚类分析,可将30个玉米品种分为耐盐性不同的4个类群,其中强耐盐品种4个、中等耐盐品种9个、盐敏感型9个、盐极敏感型8个。160 mmol/L NaCl可作为玉米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适宜盐浓度,子粒产量、发芽率、穗数和胚芽重可用于玉米品种耐盐鉴选的主要指标。邦玉339、鲁单818、登海605和青农105可用于盐碱地玉米栽培。  相似文献   

11.
几个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耐低磷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水培法对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进行了耐低磷能力指标鉴定,提出了利用耐低磷综合指数评价不同材料耐低磷能力的方法。结果表明,低磷胁迫对玉米幼苗形态表现、干物质积累、磷积累量及磷利用效率均有显著影响,但不同指标对不同玉米基因型的影响程度并不一致。综合指数分析结果,自交系698-3H和杂交种正红6号的综合耐低磷能力较强,分别属于磷高效利用型和高效吸收型;自交系K335和杂交种正红115的综合耐低磷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2.
Cd、Cr、Pb复合胁迫下小麦植株重金属的积累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预测重金属复合胁迫对小麦的危害,采用溶液培养、田间土柱栽培等毒理试验方法,分析了小麦幼苗期及成熟期Cd、Cr、Pb在植株不同器官的富集,并对小麦受重金属胁迫的安全限量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Cd、Cr、Pb二元或三元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期植株各器官对重金属的富集浓度均极显著高于单一胁迫处理,说明复合胁迫加剧了重金属向小麦体内的迁移累积。成熟期小麦对Cd、Cr、Pb的富集比较依赖于土壤中相应Cd、Cr、Pb的浓度水平,其他两种重金属的协同作用在根系所占比例大约为5.09%~21.66%。②各器官中重金属的富集表现:幼苗期为根系>叶鞘>叶片,成熟期为根系>茎叶>籽粒。但幼苗期复合胁迫促进了重金属向地上部分的转移。③幼苗期植株各器官对重金属富集系数的大小为Cr>>Pb>Cd,表明幼苗期小麦根系对Cr的富集能力最强;植株地上部分的重金属平均富集量Cd为68.68%、Cr为51.63%、Pb为70.83%,说明Cd、Pb运输到地上部的能力较强。成熟期Cd在小麦地下、地上各器官的转移速率最快,Cr次之,而Pb转移到籽粒中去的量很少。  相似文献   

13.
以吉林省镍矿区作为污染中心,调查周边1~5 km不同距离玉米农田中铬、镍、镉、砷和铅共5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在玉米体内的蓄积量和分配规律,为合理评价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制定治理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结果表明,镍矿区周边不同距离农田中,镍、镉含量超标1.3至8.9倍,砷含量接近标准上限,铬、铅不超标;在漂移性方面,镍和镉较弱,而砷、铬和铅较强。重金属含量高的农田,玉米子粒生物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降幅可达15.8%~31.7%。玉米对镍、铬和砷的富集量较多,对镉和铅的富集量较少,且倾向于砷、铬富集于子粒,镍、镉、铅富集于营养器官。吉林省镍矿区周边不同距离农田重金属污染和转移规律存在显著差异,玉米适合做镍的修复植物,在砷或铬含量高地区不宜种植食用玉米。  相似文献   

14.
石灰抑制重金属铅影响玉米根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施用石灰改良条件下,重金属铅污染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铅通过破坏根尖细胞超微结构来抑制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通过石灰处理的土壤提高了铅污染土壤的pH值,降低了铅的活动性,抑制了玉米根尖细胞对铅的吸收,降低了重金属铅对玉米根尖细胞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文典  胡霓红  赵凯  王富华  王旭  何舞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11):1942-1948
通过采集珠三角地区蔬菜产地各重金属浓度土壤(非人工添加重金属)进行盆栽试验,研究5种重金属(Cd、Pb、As、Hg、Cr)在种植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土壤中的活性、小白菜可食部分对土壤中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含量的富集特征,并探讨了产地环境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安全临界值以及影响小白菜吸收重金属的因素。结果表明:种植小白菜的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高低顺序为Cd>Pb>As>Cr>Hg,小白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顺序为Cd>(Cr、As、Hg)>Pb。依据食品卫生标准的限量值进行方程拟合,得出适合小白菜种植土壤的重金属全量限量值分别是Cd:1.74mg/kg,Pb:494.78mg/kg,As:113.58mg/kg,有效态重金属限量值分别是Cd:0.83 mg/kg,Pb:146.87 mg/kg,As:21.94 mg/kg。小白菜对Hg表现为低积累。土壤中有机质、CEC与土壤全量Hg正相关,CEC与土壤全量Cr负相关,土壤pH能增强土壤中Cr活性。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玉米萌发期和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220、270 mmol/L Na Cl模拟盐环境,测定玉米发芽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对生产上47个玉米品种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以基于这些鉴定指标的耐盐系数为评价依据,根据各指标耐盐系数隶属函数值的变异系数划分各指标的权重,利用加权隶属函数法对供试玉米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和耐盐性级别划分。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220、270 mmol/L Na Cl胁迫下,所有品种的各项鉴定指标都降低;不同品种和不同浓度胁迫在各个鉴定指标上都表现出差异。在所有鉴定指标中,发芽势和发芽率与萌发期耐盐性关系密切且权重高,但发芽率在品种间的表现比发芽势更稳定;根生长指标与苗期耐盐性关系密切且权重高。根据加权隶属函数值,将供试玉米品种分为4级,高耐盐品种有鲁单981、迪卡M9、德玉4号、隆平206、登海618、青农11号、士海928,高敏感品种有蠡玉16、丹玉405、祥玉11号、东单60、中科4号、良玉188。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添加外源重金属和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土壤重金属胁迫对小白菜生长状况及生物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土壤添加外源Cd、Pb、Zn进行室内盆栽试验,设置不同浓度的胁迫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胁迫作用下小白菜生长状况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在生长初期,Cd、Pb、Zn胁迫对小白菜生长并未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小白菜生长中后期是对Cd、Pb、Zn胁迫敏感期。低浓度的Cd、Pb、Zn胁迫对小白菜生长未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但对小白菜含水率有重要影响,随着胁迫作用的加强,小白菜含水率大幅降低,表明重金属胁迫对小白菜吸收土壤水分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为Cd、Pb、Zn复合污染土壤的治理、利用、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稻新品种(系)对褐飞虱抗性的筛选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改进的苗期集团筛选法,测定了1999 ~2002年国家和浙江省水稻育种攻关项目的769个水稻新品种(系)对褐飞虱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在769个品种中筛选出抗级为0~5级的品种93个,其中长持抗期(LD)、中持抗期(MD)和短持抗期(SD)级的品种分别有3、13、77个。同时对1999~2000年和部分2001年苗期抗级为0~5级的47个水稻品种进行成株期持抗期鉴定,发现苗期与成株期LD、MD、SD相一致的品种分别有3、3、15个;苗期为SD、成株期为MD的品种有3个,成株期无持抗期的品种有21个;苗期为MD、成株期为SD的品种有3个。试验进一步表明,利用水稻苗期和成株期的受害级别(5级)和持抗期长短(MD~LD)来评价耐褐飞虱水稻品种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我国不同年代的35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在施氮肥和不施氮肥两个水平下对产量、穗长、穗粗、穗粒数、秃尖长、轴粗、百粒重共7个农艺性状进行考查比较。结果表明,除轴粗以外,其余几个农艺性状不同年代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随年代变化玉米品种产量显著提高,氮胁迫压力下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均下降。正常施氮条件下,各年代玉米品种的穗长、穗粗、穗粒数呈上升趋势,低氮胁迫降低了穗长、穗粗、穗粒数及百粒重,而对轴粗无明显影响。研究还表明,1950年以来我国玉米品种的耐低氮能力没有明显提高。育种工作要在自交系选育中重视低氮条件,为进一步培育耐低氮杂交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17个主要推广玉米品种、5个新组合和3份资源为材料,利用盆栽苗期试验比较它们在酸性低磷土壤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存在明显的耐低磷基因型差异,华玉106、华玉104、华玉107、桂单22、农大68和兴黄单936等耐低磷性较好,其中,华玉106和华玉104在地上部和根生物量、根长和根表面积都最高,可作为玉米耐低磷育种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