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确定腐殖酸肥料添加浓度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物理性质相似但EC值具有差异(0.63、0.84 mS/cm)的2个混配基质作为原料,分别添加2、4 g/L腐殖酸后配制成育苗基质,研究在EC值差异较大的基质中腐殖酸对番茄‘粉都53’幼苗生长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EC值的基质中添加腐殖酸均能有效提高番茄幼苗株高茎粗等生长指标和光合色素的含量,且随着腐殖酸含量的增加,促进效果越明显;在添加相同腐殖酸含量的条件下,较低EC值基质的效果好于较高EC值,基于番茄幼苗生长主要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腐殖酸和基质EC值对番茄幼苗生长综合指标存在互作关系,以0.63 mS/cm EC值条件下添加4 g/L腐殖酸(B3处理)效果对于幼苗生长综合指标最好。综上在试验范围内,以椰糠∶菇渣∶草炭=1∶1∶2(0.63 mS/cm)中添加4 g/L腐殖酸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恒定营养液(EC为1.5 mS/cm)为对照,研究营养液浓度变化管理对限根栽培的2个樱桃番茄品种(‘小粉果’‘红樱桃’)生长、果重、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整个果实发育成熟期提高营养液浓度(EC为1.5、2.4 mS/cm)或添加NaC(lEC为1.5 mS/cm,添加NaCl后EC为2.4 mS/cm),均降低单株果重,而仅在果实膨大期提高营养液浓度(EC为1.5、2.4、1.5 mS/cm)对番茄的单株果重无影响;3个变化浓度管理都显著提高2个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膨大期提高浓度与添加NaCl的效果相同;果实膨大期提高营养液浓度可显著提高2个番茄品种果实中的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番茄红素含量。综合番茄的生长和品质,果实膨大期将营养液浓度从EC1.5 mS/cm提高到2.4 mS/cm处理效果最佳,在保证单株果重不受影响的同时还可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3.
采用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研究方法,比较竹丝和椰糠的理化性质,并对竹丝生长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和调节。结果表明,竹丝的容重、比重与椰糠相似,总孔隙度为87.06%,持水能力为368.65%,都处于理想基质的范围内;竹丝的水分特性曲线与椰糠相似;竹丝的碱缓冲性能优良,酸缓冲性能中等;竹丝的pH值为4.39,偏低,加入2~4 kg/m~3 CaCO_3粉对竹丝进行调节,可将其pH值调节到适用范围内,并且pH值稳定;竹丝的EC值为1.02 mS/cm,处于理想基质的适用范围内;竹丝的肥力和矿质元素含量低于椰糠,作为基质使用需要添加更多的肥料和矿质元素。竹丝经过适当的调节,可以作为有机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微咸水与分根区交替灌溉上下限在生产中对番茄光合特性、抗逆性、品质产量的影响,为微咸水贮量较大地区番茄高品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大番茄‘TY1602’为材料,在分根灌溉条件下,分别用淡水、微咸水(EC=2.5、3.3、4.1 mS/cm)进行灌溉,设置两种田间最大持水量上下限,分别为A[L侧(65%~90%),R侧(35%~50%)]和B[L侧(55%~80%),R侧(25%~40%)],低于下限自动滴灌,达到上限停止滴灌。试验共设9个处理,CK:淡水,L侧(65%~90%),R侧(65%~90%);T1:淡水,A;T2:淡水,B;T3:2.5 mS/cm, A;T4:2.5 mS/cm, B;T5:3.3 mS/cm, A;T6:3.3 mS/cm, B;T7:4.1 mS/cm, A;T8:4.1 mS/cm, B)。分析不同处理对番茄光合特性、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激素含量、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随着微咸水EC值增大,植株的光合速率也随之增加,当EC值到达4.1 mS/cm时,开始出现下降趋势,T6、T8处理的碳同化酶活性变化最显著,T7、T8处理显...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精准智能水肥管理,减少灌溉施肥量,提高果实品质,本研究构建基于光照、基质水分和回液电导率的灌溉决策和控制系统,以樱桃番茄作为试验对象,设置3个田间应用参数,对决策系统进行应用效果验证,对樱桃番茄的生物量、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灌溉决策控制系统在樱桃番茄生长期间运行正常,可以有效代替人工进行水肥管理,当苗期、开花期、结果期光辐射分别达到200、400、100 J/cm2时启动灌溉,由基质相对含水量上限80%与实时相对含水量差值计算单次灌溉量,当灌溉液与回液EC差值大于1.0 m S/cm时,灌溉量上调1.3倍。该处理番茄植株较为粗壮,灌溉施肥量最少,提高了水肥生产效率,果实品质得到提升,适宜椰糠栽培樱桃番茄田间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规范河北省日光温室早春茬甜瓜节水灌溉技术,促进河北省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河北省日光温室甜瓜生产实际情况,制订了《日光温室早春茬甜瓜节水灌溉技术规程》(DB 13/T 2992—2019)。该规程对灌溉设备与安装,灌溉系统运行管理,甜瓜育苗—定植、苗期、开花—坐果期、膨瓜期和成熟期不同生育期的节水灌溉管理操作要求等提出具体要求。可为河北省日光温室早春茬甜瓜节水灌溉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明椰糠、蛭石混配基质在生菜育苗的可行性。【方法】以椰糠、蛭石按不同体积比例混配形成椰糠混配基质,并以草炭∶蛭石∶珍珠岩=7∶2∶1 (体积比)为对照,研究椰糠混配基质理化性状及在生菜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混配基质的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随着椰糠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容重和持水孔隙则随着椰糠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各个处理的pH值在6~7之间,EC值在0.37~0.61mS·cm-1,各处理的EC值随着椰糠的增加而增大;全氮、全磷含量随着各处理中椰糠的增加而增大,各个处理的全钾含量随着各处理中椰糠的增加而减小;椰糠∶蛭石∶珍珠岩=7∶2∶1 (体积比)的混配基质的生菜幼苗地上、根干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适合生菜育苗的椰糠蛭石混配基质的最佳配比是椰糠∶蛭石∶珍珠岩=7∶2∶1 (体积比)。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番茄种子发芽和育苗不同发育阶段适宜的施肥浓度,提高番茄育苗质量,对不同EC浓度条件下,番茄4个发芽指标和胚根、下胚轴和总长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番茄发芽的适宜范围是EC 1.25~2.00mS·cm~(-1),最佳处理为EC 1.75mS·cm~(-1)。对番茄育苗梯度施肥技术进行了研究,综合比较G值、复合指标茎粗/株高×全株干质量、茎秆硬度、番茄幼苗发育生长过程、发育阶段和生物量。结果表明:番茄幼苗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梯度处理是子叶期EC 0.50 mS·cm~(-1)、第1真叶期EC 1.00 mS·cm~(-1)、第2真叶期EC1.25mS·cm~(-1)、第3真叶期EC 1.50mS·cm~(-1)和第4真叶期EC 1.75mS·cm~(-1)。  相似文献   

9.
通过利用燕儿窝风景区的自然气候资源优势以及20多年培养红掌的栽培技术经验,燕儿窝风景区管理中心对花卉养花基地(花卉生产一分部)开展了红掌在不同浓度肥料施用下的栽培研究。结果表明阿拉巴马、密系根等两个品种的大苗期和开花期、具有株形紧凑丰满、花色美丽、开花繁茂的特点,适宜肥料浓度肥料10-30-20,EC值1.4~1.5 ms/cm,最适合红掌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椰糠与基质不同配比对白菜类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最佳基质配方,为椰糠的开发利用及白菜优质苗的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大白菜品种金胜和快菜、小白菜品种绿秀和夏冠为材料,设置3个椰糠复合基质比例处理组(市售基质与椰糠体积比为3∶1、2∶2和1∶3,分别设为T1、T2和T3),以未添加椰糠的市售基质为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的白菜出(成)苗率、株高、株幅、叶绿素含量及植株鲜(干)重等生长指标.[结果]与CK相比,添加椰糠能显著影响复配基质的理化性质,随着椰糠比例的加大,复配基质的pH、容重和电导率(EC)减小,最大持水量增大,各处理的pH为6.17~6.42,EC为662.8~1200.0 μS/cm,总孔隙度为60.59%~71.34%,各项理化性质均在优良基质的适宜范围内.与CK相比,添加椰糠的低配比基质(T1和T2处理)更有助于白菜成苗.基质中添加椰糠能提高白菜幼苗的株高、株幅、叶长和叶宽、单株干重和鲜重,当市售基质和椰糠体积比为3:1时,大多数指标达最大值且与CK差异显著(P<0.05,下同),其中,单株总鲜重增幅达70.6%~204.0%.添加椰糠基质显著降低了白菜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结论]随着椰糠添加比例的加大,复配基质的pH、容重和EC减小,最大持水量增大,说明椰糠可增强基质透气性和保水性.椰糠可有效提高白菜幼苗的株高、株幅及植株鲜干重等生长指标.以市售基质与椰糠的体积比为3∶1处理的效果较优,可在白菜幼苗生长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选择最佳椰糠基质处理时间。【方法】采用椰糠基质和草炭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浸泡时长(0、24、48和72h)对基质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椰糠基质在浸泡后,对比草炭基质,其容重始终较小,且在24h内减小,后保持稳定;总孔隙度与持水孔隙与草炭相比变化不显著;通气孔隙与气水比偏高;各物理性状在48h内处于稳定。pH值呈弱酸性,始终低于草炭基质,24h至48h间达到稳定;EC值偏高,且随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48h后稳定;发芽指数始终偏高;全氮含量变化不大且始终偏高;全磷含量较稳定,始终低于草炭基质;全钾含量始终偏高。椰糠基质浸提液中,含氮量呈下降趋势;钾含量、磷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其中钾含量始终偏高;且氮磷钾含量于24h至48h之间较稳定。【结论】浸泡48h的椰糠各项理化性状均较适宜,可作为椰糠基质前期比较理想的处理时长。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育期咸水灌溉对砂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因素四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用不同质量浓度咸水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温室砂培甜瓜‘优选早蜜’进行灌溉,研究其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时期3 g/L咸水处理对甜瓜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在开花坐果期和伸蔓期至果实成熟期,5,7,9 g/L咸水处理的单果重均极显著低于对照,而在果实发育期各咸水处理的单果重均显著低于对照;在甜瓜果实发育期以前,不同浓度咸水处理使甜瓜品质稍有降低,而后期处理则能提高甜瓜果实的品质,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不大;伸蔓期至果实成熟期持续咸水处理对甜瓜营养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株高的影响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为天津地区设施温室甜瓜栽培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参考,在春季温室甜瓜不同生育阶段进行3种灌溉梯度[充分灌溉(0.9EP)、轻度亏缺(0.6EP)、中度亏缺(0.3EP),EP值通过连续跟踪有经验种植户灌溉习惯进行测算]、4个灌溉关键节点(定植水、缓苗水、膨瓜水和成熟水)试验。结果表明:设施甜瓜关键生育节点有效灌水能够对其生长和节水产生明显效果,有效增加膨瓜期水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甜瓜产量;在6个处理中以T5处理[定植期、膨瓜期、成熟期灌水量均为0.9EP(EP=1339.29m3/hm2),缓苗期灌水量0.3EP] 能够较为合理地平衡节水与甜瓜产量关系,提高甜瓜品质,甜瓜产量达35586.09 kg/hm2,水分利用率8.85%,VC含量22.09 m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98%。T5模式进一步试验后可作为日光温室春茬甜瓜推荐的最佳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椰糠半基质条件下,钙、镁肥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施用钙镁肥的必要性,配制不同钙、镁含量的肥料开展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不含钙、镁的肥料相比,不同钙、镁含量的肥料处理甜瓜的产量和品质没有差异。在土壤水溶性钙1 197.1 mg/kg、水溶性镁690.8 mg/kg,灌溉水钙含量68.0 mg/kg、镁含量22.7 mg/kg的条件下,能为甜瓜椰糠半基质栽培提供足够的钙、镁养分。这对简化施肥设施、减少投入成本、加速该模式在中小企业及个体种植户中推广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叶杯施肥对营养生长期观赏凤梨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丹尼斯凤梨为试材,研究了叶杯施用不同浓度肥料对营养生长期观赏凤梨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杯施用肥料EC值在1.2~1.6 mS/cm之间时,植株叶绿素含量、氮磷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最多,植株长势旺盛,叶片浓绿、观赏性好,且植株发病率低。表明丹尼斯凤梨营养生长阶段叶杯施用肥料的EC值保持在1.2~1.6 mS/cm之间最有利于植株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向营养液中分别添加NaCl和KCl,在2种EC值(4.0、8.0 mS/cm)和3种处理时间(10、20、30 d)下,对比研究2种盐胁迫对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比KCl处理更能提高番茄果实的VC含量,其中EC值为4.0 mS/cm的NaCl处理30 d与EC值为8.0 mS/cm的NaCl处理10 d的2种处理的果实中VC含量最高;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在处理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EC值为4.0 mS/cm情况下,NaCl处理和KCl处理的提升率差异不明显,当EC值增大至8.0 mS/cm后,KCl处理比NaCl处理的提升率更大;盐胁迫降低了果实的糖酸比,在相同处理下,除EC值为4.0 mS/cm、时间为30 d的处理外,KCl处理的下降率大于NaCl处理;盐胁迫使得番茄的单株产量减少,NaCl处理和KCl处理下降幅度最小都发生在EC值为4.0 mS/cm、处理时间为10 d时,分别为33.8%和5.5%;另外,相同处理条件下,NaCl处理的单株产量下降率明显大于KCl处理。为了改善番茄果实品质,建议采用EC值为4.0 mS/cm的NaCl或KCl营养液对番茄在开花后进行盐胁迫处理10 d。  相似文献   

17.
基于椰糠的基质配比对袋培黄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对椰糠的利用,将草碳、椰糠、蛭石按不同体积比混合组成不同处理,T0(CK)为草炭:椰糠:蛭石=4:0:2;T1为草炭:椰糠:蛭石=3:1:2,即用椰糠替代1/4草炭;T2为草炭:椰棘:蛭石=2:2:2,即用椰糠替代2/4草炭;T3为草炭:椰糠:蛭石=1:3:2,即用椰糠替代3/4草炭;T4为草炭:椰糠:蛭石=0:4:2.即用椰糠替代全部草炭,在袋培形式下进行黄瓜栽培.结果表明,适量椰糠的加入有利于黄瓜植株的生长,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有利于黄瓜果实品质的提高.表现最好的为T1处理(即用椰糠替代1/4草炭),其总产量比对照处理提高了22.72%,前期产量较对照提高了40.21%;其次为T2;T3、T4处理与对照相差不大. 草炭:椰糠:蛭石=3:1:2,即用椰糠替代1/4草炭;T2为草炭:椰棘:蛭石=2:2:2,即用椰糠替代2/4草炭;T3为草炭:椰糠:蛭石=1:3:2,即用椰糠替代3/4草炭;T4为草炭:椰糠:蛭石=0:4:2.即用椰糠替代全部草炭,在袋培形式下进行黄瓜栽培.结果表明,适量椰糠的加入有利于黄瓜植株的生长,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有利于黄瓜果实品质的提高.表现最好的为T1处理(即用椰糠替代1/4草炭), 总产量比时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不同椰糠、泥炭土配比的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保水保肥能力,筛选出适宜模块式垂直绿化植物生长的栽培基质,为模块式垂直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以不同椰糠、泥炭土配比的栽培基质为研究对象,测定各配比的容重、孔隙度、酸碱度、吸水率、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同时以不同配比基质应用至模块式垂直绿化墙体上观测小叶龙船花、黄金榕、红桑、福建茶的生长指数。结果表明:随着泥炭比例的增加,椰糠比例的降低,配比基质的孔隙度、pH值、吸水率逐步升高,容重、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逐渐增大,对小叶龙船花、黄金榕、红桑和福建茶生长的影响大小程度分别为T3>T4>T2>T5>T1、T3>T2>T4>T1>T5、T3>T4>T2>T5>T1、T4>T3>T2>T5>T1。结果表明:以泥炭土、椰糠为主原料的模块式垂直绿化栽培基质的椰糠+泥炭土的占比在60%+20%至20%+60%之间为宜,其中以各占40%左右的比例为最佳配比,更有利于绿化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适宜口感番茄栽培、促进果实品质提升的椰糠复合基质,以青太郎2号番茄为试材,用以椰糠为主成分的4种基质,即粗椰糠∶细椰糠=1∶2(T1)、细椰糠∶草炭=1∶3(T2)、细椰糠∶草炭=1∶1(T3)、细椰糠∶粗椰糠∶草炭=1∶1∶1(T4),以草炭∶蛭石∶珍珠岩=2∶1∶1(CK)为对照进行基质栽培,通过测定果实生长和品质指标,研究复合基质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4处理的品质指标和果实生长指标最好,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至对照的1.10、1.20、1.17倍,单果质量较对照提高了12.06%,且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芳香类氨基酸含量是对照的1.38、1.20、1.18倍,经主成分分析,T4处理综合得分最高;初步筛选出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甜味氨基酸、芳香类氨基酸4个指标,可用于番茄果实品质评价。综上所述,细椰糠∶粗椰糠∶草炭=1∶1∶1 (T4)处理的椰糠复合基质显著提高了番茄果实品质和产量,且草炭用量低,可在口感番茄的基质栽培中应用;除常规品质指标外,氨基酸可作为评价口感番茄果实品质的参考指标,得到品质评价方程为Y=0.043+0.154X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适合示范区展示棚的新型、环保的甜瓜无土栽培基质配方,以‘碧香一号’甜瓜为试材,设置6个不同有机物料的基质配比,以纯土为对照,研究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以及不同基质栽培下甜瓜的品质和产量,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T1处理(秸秆∶羊粪∶椰糠∶蛭石=4∶3∶2∶1)容重最小,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和最大持水量均最大,理化性质最佳。T1的果实纵、横径和平均单果重最大,分别为13.52 cm, 10.24 cm和508.6 g, T1处理V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最高。T1和T4(秸秆∶羊粪∶草炭土∶珍珠岩=4∶3∶2∶1)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分别为18.4%和18.1%,总酸最低,均为0.15%。T1小区产量最高,为190.7 kg·(25 m2)-1,折合产量也最高,为76 290 kg·hm-2。采用各基质栽培的甜瓜,产值和利润对比CK均有所增加,其中T1处理利润比CK提高了15%。综上可得,秸秆∶羊粪∶椰糠∶蛭石=4∶3∶2∶1的T1配比基质改善了甜瓜的品质,提高了甜瓜的产量,提升了整体经济效益,为最适宜示范区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