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中部地区小麦套种青贮玉米种植模式比传统单一种植小麦、玉米更容易实现增产增收。在该种植模式下,选择山西省审定的水旱兼用小麦新品种长麦251作为小麦配套品种,在小麦产量得以保证的前提下,青贮玉米品种的选择以及适宜的套种种植密度和播期是实现小麦玉米双增产的关键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大京九26在所有参试青贮玉米品种中产量位居第1,是比较适合小麦套种的青贮玉米品种;大京九26在该套种模式下的最佳种植密度是75 000株/hm2,其最佳播期5月22日。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推广种植的饲用玉米品种,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引进青贮专用型青贮玉米品种雅玉青贮8号,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引种观察试验及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雅玉青贮8号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夏播,青贮生育期97 d,能适期刈割青贮;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分别为64 735.5 kg/hm~2、18 415.3 kg/hm~2,显著的高于对照;饲用夏播最佳适宜种植密度为7.50万~8.25万株/hm~2;雅玉青贮8号适宜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做饲用玉米夏播栽培。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进甘谷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筛选出适宜甘谷县种植的高产、优质等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青贮玉米品种,探索研究青贮玉米优良品种与种植密度间的最佳关系,使鲜株活杆产量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玉米种植产业发展,大面积推广优良青贮玉米种植,促进甘谷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为青贮玉米品种的推广和良种区域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青贮玉米合理种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贮玉米品种龙辐20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6种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处理之间生物产量差异显著。通过对各处理的生物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确定该青贮玉米品种的最佳密度为7.6万株·hm^-2。  相似文献   

5.
为鉴选出适宜川北丘区春播种植的优良青贮玉米品种,服务生产。对近年来在各级试验中表现较突出的11个青贮玉米品种开展了品种鉴选试验。结果显示,绵单青贮2022、京科青贮516的田间综合表现和品质表现较好,可作为优质青贮玉米品种进一步研究应用。成青315、渝青506、渝青386等品种在生物产量方面表现较突出,应配套适宜的种植密度和管理措施,进一步挖掘其高产优质潜力。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探索“烤烟+”多种复合种植模式,促进“烤烟+”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加烟农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在烟区开展烟后种植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筛选适宜巍山县种植的优势明显、表现稳定的青贮玉米品种。通过田间试验,对14个青贮玉米品种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丰产性等进行试验观察、考量和分析。结果表明,青贮玉米品种布谷鸟33、云黄3号、同玉008、五谷1790、文研195综合表现好,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根据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及畜牧业发展状况,对青贮玉米品种筛选、密度、施肥、栽培方式及抗病性等研究,总结出适宜我区青贮玉米高产品种,确定适宜密度和施肥配方,为推动青贮玉米大面积种植促进畜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原单32是近几年来扎兰屯地区青贮玉米的主栽品种,每年播种面积约为45000亩,为了找出其最佳的种植密度,提高其产量,2005年我们在本地区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青贮玉米在作为饲料供应的原材料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得出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需要设立相关的种植试验。在实验时设置了五个不同的种植密度,青贮玉米选择了三种,分别为高油115、龙育6号和中单原32,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改变其种植密度,三种青贮玉米的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都有着相对性的变化,将三者进行比较,得出不同品种的青贮玉米种植的最佳种植中密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黑龙江红兴隆地区畜牧业发展对青贮玉米栽培技术的需求,以3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间单株产量差异极显著;随着密度的增加中原单32和阳光1号的单株绿叶比率下降,而龙辐单208变化不大;青贮玉米的单株鲜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阳光1号的适宜种植密度是6.5万~7.0万株?hm‐2,中原单32和龙辐单208的适宜种植密度是6.0万~6.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出适宜鄂东南黄冈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方法]对7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品比引种试验,比较其生物产量、农艺性状。[结果]不同品种间生物产量和农艺性均存在显著差异,豫青贮23在产量和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优良,适宜作为青贮玉米品种在黄冈地区推广种植。[结论]该试验为当地及周边地区发展农区种草养畜筛选适宜的青贮饲用玉米品种,并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宜在湖北省荆门市种植的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品种,对征集到的7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比较筛选试验,以雅玉青贮8号为对照(CK),对各品种的物候期、生物学特性、生物学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表明,郑青贮1号、北农青贮208、豫青贮23、汉单777等4个品种种植表现较好,品种综合性状优于雅玉青贮8号(CK),适宜在湖北省荆门市作青贮玉米种植,其中汉单777可作青贮和籽实两用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玉米品种合玉29、合玉31的最佳种植密度,设计了不同种植密度试验,并对不同种植密度下两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个玉米品种的株高、穗位高、空秆率、倒伏率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两个玉米品种的玉米群体产量达到最高,合玉29产量为13200kg/hm2,合玉31产量为13625kg/hm2。相关性分析表明,玉米群体产量的高低与适宜种植密度密切相关。因此,选择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是获得玉米高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品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是农业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品种的选择对青贮玉米的高产优质起着重要影响。为满足川南地区农民对青贮玉米的生产需求,促进当地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试验以各育种单位提供的9个青贮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对参试品种农艺、经济、抗性进行综合分析,以筛选出适合在四川省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凉2020”“乐1999”“成单623”3个品种表现优良,丰产性好,适应环境能力强,综合抗性较好,均达到国家青贮玉米1级质量标准,适宜川南生态条件。其余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差,不宜在川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玉米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开展了6个玉米品种适宜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不同种植密度,出苗期没有差异;吉单66、吉单84的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能获得最高产量;而吉单953、吉单508、吉单518、吉单452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能获得最高产量,达到玉米高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6.
青贮玉米不同品种和生育时期植株体的营养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贮玉米不同品种营养品质差异较大,试验检测的7个青贮玉米品种中,郑青贮1号和北农青贮208两个品种品质较好。抽雄吐穗至黄熟期进行分期收获,综合考虑适宜青贮的含水量以及生物学产量和主要营养质量的最大化,青贮玉米的最佳收获期为抽雄后的30~35 d。高温季节(夏种秋收)种植青贮玉米不利于养分尤其是蛋白质的形成和积累,青贮发酵能改善和提高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宜宜昌市夷陵区生态条件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于2018年在宜昌市夷陵区开展了青贮玉米品种大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华玉11、三北89、康农20这3个品种可在夷陵区作为青贮玉米主导品种推广种植;雅玉26、郑青贮1号这2个新引进青贮玉米品种可扩大面积示范种植,进一步检验稳产性。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利用山丹县自然光源和玉米潜在的优势,在山丹县开展了水肥一体化青贮玉米密度试验,以此来探索适合山丹县青贮玉米的最佳种植密度,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试验总结出在今后青贮玉米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时,推荐种植密度为9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迅速.青贮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来源,其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但青贮玉米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种植密度.2007年,黑龙江省八五○农场对中原单32号、高油115和龙育1号3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密度筛选试验,对不同密度下各品种的生育特性及产量进行比较,为青贮玉米品种的种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宜半干旱区种植、产量高、易推广的青贮玉米品种,以7个生产上主推青贮玉米品种(青贮玉米专用型5个、粮饲兼用型2个)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品种鉴定试验,并对7个青贮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和生物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参试青贮玉米品种均无倒伏、倒折现象,三联3号、三联2号、先玉335的鲜草量高于对照品种大京九26,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干旱半干旱雨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