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系统阐述了安徽省油菜生产的面积与产量、优质化程度、生产收益等现状,找出了安徽省油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比分析了安徽省油菜生产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生产成本、产品品质、政府补贴、食品安全与综合利用开发等方面的差距,提出了提高安徽省油菜生产竞争力的途径:必须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免农业税等方面来降低油菜生产成本;同时针对油菜籽芥酸与硫甙含量偏高、含油量偏低、含水量较大以及插花种植现象普遍等问题,促进育种单位和种子生产企业加快优质油菜新品种的良种繁育速度和推广步伐,实行统一供种,区域化种植,提高油菜品质;并且要加大对油菜生产的补贴力度,发挥食品安全优势和加速优质油菜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2.
油菜是安徽省主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之一,本文介绍了安徽省油菜生产现状、加工及贸易情况,分析了安徽省油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油菜收获机械产品质量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凯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140-143,156
从用户样本、用户满意度指数、可靠性、综合评价指教等方面分析了安徽省油菜收获机质量调查结果,建议在安徽省油菜机械化收获良好发展态势下,加大示范推广力度、调控购机补贴政策、制定相关标准,以扩大油菜机收范围,提高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4.
低温灾害是影响安徽省油菜生产的主要因子。介绍了油菜几种低温灾害受害症状及机理,包括冷害、寒害、冻害及霜冻等,并提出了主要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肥东县地处江淮之间,是全国油料生产重点县之一,是安徽省优质农产品十强县。本县农作物种植主要以一稻一油(麦)为主,常年油菜种植面积在45万亩左右,亩产油菜籽水平在150~180 kg之间,油菜种植方式以轻简化栽培为主,人工育苗移栽为辅。自2008年起,本县先后实施了安徽省油菜免耕保护性栽培、农业部油菜高产创建和冬闲田扩种油菜试点等项目,促进了全县油菜生产整体水平的提升,但由于干旱、阴雨寡照、霜冻、倒春寒、暖冬等灾害频繁,造成年度之间油菜产量波动仍然较大。作者针对本地主要灾害性气候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应对防范措施,以期确保油菜高产稳产,不断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宁国市种植模式大部分是一油一稻,油菜是当地主要的午季作物之一,也是当地农民种植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前宁国市油菜主要采取免耕直播机开沟覆土种植,施肥与病虫害防治以及收割以人工为主,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制约着油菜种植面积扩大。近年来通过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既有效缓解油菜生产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提高了种植效益,对优化秋冬季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稳定油菜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磊 《现代农业科技》2023,(2):210-213+218
油菜全产业链发展是提升油菜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油菜种植、提升油菜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安徽省近些年在油菜全产业链开发利用方面进行了诸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总结了安徽省油菜全产业链开发利用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油菜全产业链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今后安徽省油菜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安徽省地处长江中下游,种植油菜历史悠久,是我国油菜生产大省之一,也是我国发展优质油菜生产的黄金地带。2019年全省油菜种植面积545.8万亩,总产87.3万t,分别居全国第6位和第4位。目前油菜生产中存在着劳动力用工多,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种植效益低等突出问题。为满足农民群众种植油菜的需要,推动全省油菜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依托农业农村部油菜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等的实施,围绕品种、肥料、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技术特点,总结了安徽省油菜生产机械化现状,同时阐述了制约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发展的因素和应对措施,以期为油菜全程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磊  汤春桥  徐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8):204-206
通过对安徽省油菜多功能利用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掌握各地油菜多功能利用状况,总结出主要做法和经验,指出了当前油菜多功能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动安徽省油菜多功能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皖油 16号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通过杂交选育途径育成的甘蓝型双低 (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 ,下同 )油菜新品种。 1997~ 1999年先后参加并顺利通过安徽省甘蓝型油菜新品种 (系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2 0 0 0年 1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笔者主要介绍其选育方法和主要特征特性 ,并提出了大面积应用推广应掌握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 冬油菜是安徽省南部地区主要越冬作物,是农民的主要收入,但每年草害均不同程度地导致油菜减产。 一、油菜田杂草种类 油菜田杂草很多,不同耕作制度田间草相不一致。依据安徽省耕作制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水稻与油菜轮作。这类油菜田杂草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野燕麦、雀舌草、繁缕、牛繁缕、猪殃殃、稻槎菜、碎米荠、大巢菜等,其中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安徽省油菜生产现状及机械化程度,提出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原则和加快推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1999-2000年在安徽省不同类型的油菜产区共七个点,对6个优质油菜品种(组合)进行了区域比较试验,较全面地考察了各参试品种(组合)的产量、抗性、生育期等综合性状,从而为我省确定优质油菜主要推广品种及后备品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油菜施肥现状调查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安徽省油菜生产建立高效施肥技术体系。[方法]于2008年对安徽省油菜主产区进行了油菜农民习惯施肥调查,进而分析了安徽省油菜施肥技术上存在的问题。[结果]肥东县、肥西县、贵池区、宣城市、广德县、居巢区、南陵县和六安市的油菜平均产量分别为2073.40、2177.40、2022.40、2187.60、1755.30、2415.40、2272.70和1605.30kg/hm^2。安徽省油菜种植中N、P2O5和K2O的平均施用量分别为198.60、56.10和48.60kg/hm^2,施用比例为1.00:0.29:0.25。目前,安徽省油莱施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有机肥用量低,施肥模式单一;氮磷钾比例不协调;施肥技术落后;缺少必要的施肥技术规程。[结论]安徽省应增加有机肥的用量,调整肥料施用结构.改进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6.
双低杂交油菜皖油27的特征特性和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侠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953-3954
依据安徽省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介绍杂交油菜新品种“皖油27”的产量、品质、抗性等特征特性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为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安徽省油菜涝渍灾害的分级指标。[方法]对安徽省油菜涝渍灾害孕灾环境特征、涝渍致灾因子与油菜产量的关系及安徽省油菜涝渍的发生几率进行分析,并利用涝渍判别模型确定不同区域油菜涝渍灾害分级指标。[结果]油菜产量与降水量、降水日数呈负相关,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安徽省影响显著的油菜涝渍主要发生在4~5月,致灾因子是降水日数、日照时数和降水量。油菜产量形成关键期发生涝渍灾害,对减产起决定性作用。安徽省油菜发生轻度涝渍的几率为2.5年一遇,中度涝渍是4年一遇,重度涝渍是6年一遇,但不同区域有较大差异。[结论]利用涝渍判别模型确定的油菜涝渍灾害分级指标评估涝渍等级的总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无为是安徽省油菜生产大县,常年油菜种植面积约50万亩,其中棉田套栽油菜面积约30万亩。棉田套栽油菜具有肥力充足、棉株在冬季可有效抵御冻害等有利条件,但也存在让茬不及时、棉株影响移栽密度和苗期光照不足等不利因素,制约了油菜的产量。为趋利避害获得棉田套栽油菜高产,近年来,无为县在汤沟、福渡等乡镇开展了油菜品种筛选、密度对比、不同施肥方法对比等试验,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我省油菜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大油菜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力度,以提高油菜单产为目标,稳定面积,提高油菜总产量;以优质油菜为突破口,调整我省油菜的品种结构,搞好油菜的深度加工、综合利用,提高油菜生产的综合效益,以促使我省油菜生产得以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根据近年来黑龙江垦区油菜面积减少的趋势,分析了油菜生产下滑的原因,主要是油菜种植当年的直接经济效益不稳定以及与发展粮豆生产的占地矛盾。根据10多年油菜发展的经验认为要全面评价油菜的作用,除其本身经济效益外,更主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在提高垦区种植业综合效益中的作用。提出了发展垦区油菜生产的方向,合理发展油菜生产,以促进垦区商品粮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