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贾刚  樊梅娜  谷巍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4):1175-1181
本试验旨在研究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 gB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免疫原性,以PRV病毒液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大小为612 bp的保守片段并测序,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表达菌BL21(DE3),经诱导表达、纯化得到目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验证并分析免疫原性。结果表明,表达的gB蛋白大小为30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复性后浓度为106 μg/mL,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应用市售试剂盒检测到样品中含13份PRV阳性血清和16份阴性血清,利用检出的阳性血清,初步可建立以PRV gB蛋白为包被抗原的PRV抗体ELISA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猪伪狂犬病病毒gD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重点介绍伪狂犬病病毒(PRV)中最主要的免疫糖蛋白的编码基因gD基因,对其在PRV基因结构中的位置,病毒传播中所起的作用和人们利用其生物学特性在疫苗研究中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收集闽西不同地区的17株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分离株,并对其gD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探讨2013—2015年闽西地区PRV流行株的现状、分子生物学特征和遗传演化规律。结果显示,17株PRV分离株与7株PRV国内分离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较高均为99.0%~100.0%;与4株国外PRV经典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相对较低,分别为98.6%~99.3%,97.0%~99.0%。核苷酸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17株PRV分离株最具有特征性的变化是在831~836bp插入了连续的6个碱基CCGGCC,进而导致gD氨基酸序列275~276位增加了2个氨基酸RP。抗原性分析结果显示,这2个氨基酸还位于gD蛋白的抗原表位区内。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17株PRV分离株与7株国内分离株、韩国Yangsan株及美国Becker株位于一个相对独立的遗传分支内,亲缘关系较近;与Bartha及Kaplan 2株匈牙利分离株位于不同的大遗传进化分支中,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4.
伪狂犬病病毒囊膜蛋白gD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狂犬病是目前危害养猪业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虽然一些国家实施了根除计划,但在绝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该病仍然频繁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制约着这些国家和地区养殖业的发展。成熟的伪狂犬病病毒粒子约有50种蛋白质,包括各种糖蛋白。其中,已有10种糖蛋白被鉴定,并分别命名为gB、gC、gD、gE、gH、gI、gK、gL,gM和gN。他们在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病毒感染的病理过程和免疫原性中各具特殊作用。囊膜糖蛋白gD是病毒最主要的免疫原性成分之一,在病毒的感染和增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其基因组和蛋白结构对伪狂犬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通过PCR方法以猪伪狂犬病病毒SD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了含gD主要抗原表位编码区的片段,将该PCR产物克隆到pGEM-T载体上,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的T7启动子下游。构建的重组质粒pET-gD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了高效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分子质量约为45.2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产物用His亲和层析柱纯化。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纯化蛋白能与猪伪狂犬病病毒抗体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反应性,可以作为猪血清伪狂犬病病毒抗体诊断用抗原。  相似文献   

6.
7.
《中国兽医学报》2019,(12):2282-2287
为建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疫苗免疫抗体与病毒感染抗体鉴别诊断方法,分别以PRV变异毒株的gE或gB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选所需单克隆抗体,获得6株抗PRV gE蛋白的单抗(3E6、7E1、7C5、10C3、15C1、14C1)和6株抗PRV gB蛋白的单抗(1C1、5D2、2F11、5G8、10C7、8H5)。IPMA检测结果显示,gE蛋白单抗能识别PRV变异毒株,但不识别疫苗株;而gB蛋白单抗可同时识别PRV变异毒株和疫苗株。gE单抗10C3和gB单抗10C7的ELISA效价和IPMA效价均分别达1∶5×10~(5.0)和1∶8×10~(3.0)以上。所筛选出的单抗均不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等其他常见病毒发生交叉反应。gE蛋白和gB蛋白的表达及单抗的制备为PRV感染抗体与疫苗免疫抗体鉴别诊断(DIVA)试纸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自测12条PRV不同毒株的gD全序列连同GeneBank中登录的9条gD基因全序列共21条基因序列,使用生物软件对它们的基因序列的同源性、突变区域的定位、遗传进化关系、酶切位点的差异、密码子偏爱性,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蛋白质亲水性、抗原表位分析、三级结构预测等生物信息学的内容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PRV-gD基因的开放阅读框的核苷酸长度在1 197~1 215 nt之间,氨基酸长度在399~405个之间,核酸同源性在97.3%~100%之间,氨基酸的同源性在89.8%~98.8%之间,在核酸820~837位有个高变重复区,不同毒株基因均对GC极为偏爱.在遗传进化关系上将我国PRV流行分为四川、华北、东南3个区域.毒株间基因内酶切位点、蛋白质亲水性、抗原表位和蛋白质高级结构预测等内容的分析结果十分相似,说明PRV-gD基因具有很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9.
2019年河南某猪场暴发疑似猪伪狂犬病疫情,本试验采集发病猪的病料组织,进行伪狂犬病病毒(PRV)毒株的分离鉴定,并分析分离毒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分离毒株HNCY的TCID50为10-8.48/0.1 mL;一步生长曲线显示,分离毒株在12~24 h复制较快,48 h到达最高峰;分离毒株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死性,且肺脏中病毒含量最高;序列分析显示,HNCY株gC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国内外PRV分离毒株的同源性为95.9%~100.0%,gD基因同源性为98.9%~100.0%;gC氨基酸序列与国内外PRV分离毒株的同源性为92.9%~100.0%,gD氨基酸同源性为97.5%~100.0%,且国内同源性高于国外;遗传进化分析显示,HNCY分离株gC、gD基因与欧美毒株在不同的大分支上,亲缘关系远;与国内分离株在同一分支上,且与2011年之前分离的PRV毒株在不同的小分支上,表明HNCY分离株属于国内变异毒株。  相似文献   

10.
伪狂犬病病毒Ea株gD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从含有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Ea株gD基因BamHI 6.6Kb片段的重组质粒pUCB7中分别亚克隆gD基因的上,下游片段,并对上游片段进一步改造,去掉gD基因上游的非编码序列,构建了含完整gD基因编码区的重组质粒,pBRgDI,并利用基因内部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用内切酶KpnI和SalI酶切分析,证实了 gD基因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同时构建了测序质粒pSKgDSB,pSKgDS,并用双脱氧终止法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国外的Rice毒株进行比较,发现Ea株gD基因核苷酸序列有多处点突变和一处插入突变,在编码氨基酸残苦水平上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伪狂犬病病毒Ea株糖蛋白gD基因的表达及基因免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了2个利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的启动子启动表达伪狂犬病病毒Ea株糖蛋白gD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IDI和pcDDI,体外转染BHK-21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证实糖蛋白gD在细胞中得到表达。用表达质粒pCIDI和pcDDI作为核酸疫苗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伪狂犬病病毒的抗体,结果其滴度为1:128-1:1512。初步证实,用gD基因作为核酸疫苗免疫动物,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2.
猪伪狂犬病病毒XIN-W株gD和gE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已发表的PRVgD、gE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了两对引物 ,对猪伪狂犬病病毒XIN W株相关的毒力基因gD、gE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经PCR扩增分别得到了全长为 12 0 9bp,1 743bp的gD、gE全基因序列 ,将它们克隆到pGEM T Easy载体中 ,并转化JM1 0 9,挑取阳性菌落的质粒进行PCR、酶切、测序鉴定 ,与其他参考毒株的gD、gE基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XIN W株与其它毒株相比 ,gD、gE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7.9%~99.3 % ,98.0 %~ 98.7% ;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7.0 %~ 99.3 % ,97.1 %~ 98.1 %。不同的PRV毒株间gD、gE基因在核苷酸水平和氨基酸水平高度保守。遗传进化树显示 ,XIN W株和国内其它毒株起源相同 ,属同一进化分支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自行设计两段引物,利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将伪狂犬病病毒(PRV)gB基因两段优势抗原表位序列串联,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正确后双酶切连接至pET-32a(+)载体,构建重组质粒;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受体菌,经IPTG诱导后,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融合蛋白表达情况。经检测,诱导后的重组蛋白获得表达,重组蛋白大小约为54ku,其中串联蛋白大小约为34ku。该重组蛋白可与伪狂犬病病毒gB蛋白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重组蛋白的抗原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2101-2106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和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均可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疾病。本试验以PRV基因工程弱毒株rPRVSMX为载体,构建了表达PPV流行毒株VP2基因的重组PRV(rPRVSMX-VP2)。Western blot和IFA试验均证明了重组病毒在细胞中成功表达了VP2蛋白。动物试验结果证明重组病毒可以诱导猪体产生特异性的PPV抗体,首免后40 d血凝抑制抗体(HI)为1∶192±73.9,虽然低于PPV商品化灭活疫苗免疫后所产生的HI抗体,但此时免疫系统被认为是激活的水平;重组病毒诱导产生的PRV抗体与载体毒株rPRVSMX诱导产生的抗体相当。由此可见该重组毒株经过优化后,可以作为二联疫苗的候选毒株防控猪伪狂犬病和细小病毒病。  相似文献   

15.
2015年11月,当地某养殖户15日龄仔猪出现角弓反张、精神沉郁等疑似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的典型神经症状,但查看免疫程序,已免疫猪伪狂犬病疫苗(Bartha-k61株)。经gE基因血清学调查和针对gE基因的PCR诊断,证实该病例为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解福建地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变异规律。本试验分离了2011-2013年福建省不同地区的11株PRV,并对其gD、gE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地区被检测的规模化猪场均存在野毒感染,病料接种PK-15细胞均能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分离的毒株接种家兔能出现典型的伪狂犬病症状。PRVgD、gE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自2011年福建地区PRV同源性较高且处于一个独立的分支,表明福建地区流行的PRV可能存在一定的抗原变异。  相似文献   

18.
gB蛋白是介导猪伪狂犬病病毒(PRV)侵入宿主细胞的关键因子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病毒抗原蛋白.为研究PRV分离株HLJ-2013 gB蛋白与其它参考株的差异性,本研究将HLJ-2013株与GenBank中的80条PRV参考株分别进行gB基因序列及推导氨基酸序列的比对,并分析其与参考株gB氨基酸位点的差异;基于最大似然法...  相似文献   

19.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及病毒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孙霞  熊焰 《中国兽医杂志》2001,37(10):17-18
2000年6月,四川绵竹某种猪场大面积暴发伪狂犬病,发病率达50%,死亡率达80%。发病猪猪有流产、死胎及呼吸道症状;发病仔猪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剖检可见肺、脾出血,肝有坏死等变化。通过琼脂扩散试验、细胞接种、动物试验和细菌学检查等诊断为猪伪狂犬病并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出阳性猪并淘汰,并进行严格的隔离和消毒措施,用猪伪狂犬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注射,有效地控制了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