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的周易研究大体上分为象数派和义理派。其实《周易》一书的主旨和主要功能在于卜筮,即其鲜明的象数特色。但象数研究由于其本身的神秘性和易于被低层次的术士所利用,往往呈现出浓厚的迷信色彩,在易学研究的学术殿堂中倍受抑制;而借易说理的易理研究却冠冕堂皇,大行其道,成为传统易学研究的主渠道,使易学研究越来越脱离《周易》原书的主旨。  相似文献   

2.
“鬼谋”、“人谋”之语出自《周易·系辞下》。“鬼谋”之义,系占问于鬼神以求决疑定谋。关于《周易》的性质,历史上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周易》是筮占之书,一派认为《周易》是说理之书。实则,《易经》作为中国文化元典之一,是一部系统模拟、效法“世界之理”的书,重卦形式是它的理论模型。每一卦一个主题,由卦爻辞的显性语言与易卦结构的隐性语言相结合,构成六十四篇阐释“世界之理”的精悍短文,立论通达,逻辑严整,面面俱到,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和道德的教诫。整部著作完全是“纯理性”的分析,其中没有任何“天启”或“神意”的成分。故此书乃是“人谋”之书,而绝非“鬼谋”之书。在这个意义上,周人的《易经》文化相对于殷人的卜筮文化而言,是一次理性的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业起源生态之推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兆华 《农业考古》2005,(1):4-6,45
农业起源的文献回顾人类怎样从采集果蔬、狩猎禽兽、捕捉鱼蚌为食 ,转变至种植、饲畜、制陶、纺织等所谓攫取经济进入计划经济的动机、过程 ,迄今虽有不少论说 ,传统的中国人相信农业的发明与神氏氏有关。如《周易·系辞》 :“神农氏作 ,斫木为耜 ,揉木为耒 ,耒耨之利 ,以利天下。”《逸周书·考德篇》亦曰 :“神农之时 ,天雨粟 ,神农耕而种之 ,作陶冶斤斧 ,破木为耜钅且 ,以垦草莽 ,然后五谷兴。”《孟子·滕文公》则曰 :“舜使益掌火 ,益烈山泽而焚之 ,禽兽逃匿。”近代考古学研究则推定至今八千至一万年前 ,进入新石品时代人类开始制作石…  相似文献   

4.
古代,人们饲养大家畜,在实践过程中,对马和牛极为重视。诚如著名的明代兽医宝典《元亨疗马集》所说:“田猎战阵,马绩为良;任载力田,牛劳莫巨”。今年(1985年)农历进入乙丑年,与丑相应的属相为牛,故称为“牛年”。牛,是人类的忠实朋友,是我们祖先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牛者,农之本也”。农民对牛的感情尤为深厚。水牛在我国历来是农家之宝。《农桑衣食摄要》说:“一牛可代七人之力”。牛年考古,从农牧业生产出  相似文献   

5.
正《周易》不仅为华夏先民的卜筮之书,而且其中亦富含深刻的哲理。《周易》广大悉备,包罗万象,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周易》所以能历经几千年而盛行不衰,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离不开古代哲人对其不断地阐释和发挥,直到今天亦有其理论指导意义。《周易》的魅力所在就在于它的词约意深、内涵丰富,人们可以对其进行无限的发挥。所以历来对《周易》的理解人言人殊,众说纷纭。就像冯友兰先生晚年对《周易》的理解:"周易哲学可以称为宇宙代数学,  相似文献   

6.
四、犁耕农业的巩固发展与中国耕犁的完备化,宋代以后,是我国犁耕农业巩固发展的时期,犁耕已经成了农业生产不可动摇的基础。这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出现了言耕必犁,言农必牛,视牛如宝的现象。宋人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农家以牛为耕种之本州”《陈旉农书》中专设“牛说”一节,指出:“农者天下之大本,衣食财用之所以从出,非牛无以成其事耶。较其轻重先后缓急,宜莫大于此也。”“牛最农事之急务,田亩赖是而后治。”并认为“牛之功多于马也审矣。”因此,  相似文献   

7.
茶的另一别号:葭萌陆羽《茶经》称茶“一曰茶、二曰木贾、三曰、四曰茗,五曰。”但茶在古代还有另一别号:葭萌。偶翻西汉扬雄的《方言》,有语曰:“蜀人谓茶曰葭萌。”葭萌,是古四川人对茶的称谓,在汉中、剑阁、广元一带至今还保留此称呼。葭萌,本秦灭蜀后所设的县邑。而这县邑名之由来,可能因当地产葭萌(茶),故有此名,到杨雄时才把当地称茶为“葭萌”记入他的《方言》一书。葭萌县,直到元初始并入照化县,故址在今广元县南。但“葭萌”一名的由来,有另一说法,是因蜀王的弟弟叫葭萌。据《华阳国志》记载,先秦时,末代蜀王…  相似文献   

8.
古代仓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古代,专门用于储放粮食的地方才称为仓。“仓库”一词是后来才出现的。最早仓和库是指两个不同用途的地方。仓库一词由广意而言是指放什物之处。然而由狭意而言则是不能相混同的。仓、是专用于储粮的。库则用于存放车马器、金银钱币、攻战所用兵器、服饰等等。我国古代专门用于储粮的地方名称是很繁杂的。在古代文献中,常见的与储粮有关的建筑名称有廪、仓、囷、京、庾、鹿、窌、帑、窦、窖等十余种之多。庾,《诗·小雅·楚茨》:“我仓既盈,我庾维亿。”又《左传》:“露积曰庾。”又《史记·集解》引胡广云:“在邑曰仓,在野曰庾。”又《说文》“水槽仓也。”又《集韵》云:“仓无屋者。”又  相似文献   

9.
茶道即人道──中国茶道思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道即人道──中国茶道思想分析广东省韩山师范学院陈香白一《周易·系辞》由卦象的变化总结出“立象以尽意”的思想,强调了规范之美。人体本身就是“规范”之美的典型:其结构之稳定,让观者一眼便可辨清人或动物。人体规范之美即生命美,它是天生自然的,它契合了天道...  相似文献   

10.
苏明 《新农村(黑龙江)》2011,(3):205-206,210
《周易》之“晋”卦取日常太阳升起照耀大地之象而设卦,旨在阐述人在社会中晋升之道理,一则要顺而明,在顺应天地已然的同时,充分展示自身的力量和智慧,就可以在顺明中前进而晋升:二则要诚意正心的修养,以弘扬美好的品德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身的品德光明正大,在社会群体中力争上游,与日月合其明。《周易》的道理,旨在教人“法天道,行人道”,以天德为榜样而为人处世。“晋卦”从根本上说就是阐述人在社会中的晋升的道理如何晋升,一则要顺而明,在顺应天地已然的同时,充分展示自身的力量和智慧,就可以在光明和谐的状态中获得前进和晋升;二则要诚意正心修身,以弘扬美好的品德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身的品德光明正大,在社会群体中力争上游.与日月合其明,这就是“晋之道”。  相似文献   

11.
一人类自进入人类社会后 ,关心的重大而根本的问题是探索人在自然界的地位 ,探索人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自然界对人的影响 ,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究天人之际”。人 ,最初到底从何而来 ?西方的《圣经》里说是“上帝造人” ,而东方的《周易》里则说人是天地所生。“有天地 ,然后有万物。有万物 ,然后有男有女。有男女 ,然后有夫妇。有夫妇 ,然后有父子”(《周易·序卦》)。“惟天地万物之母 ,惟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上》)。为什么古代将国家称为“天下” ,为什么帝王也称“天子” ,因为国家可以改朝换代 ,国亡了 ,但“天下”不会亡。在《尚书…  相似文献   

12.
“后汉三贤”王充、王符与仲长统在各自著作《论衡》、《潜夫论》及《昌言》中都有关于“天道”的精辟论述。王充指出“天道自然,非人事也”,将人从天人感应的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王符主张“天道曰施,地道曰化,人道曰为”,强调人之调和阴阳、和谐治道的作用;仲长统进一步提出“天道为末,人事为本”的观点,突显个体价值。三者天道观的历时演变轨迹正是东汉一代士人思想解放、自我意识萌发的过程,其中有对前朝“天人感应”言论的承继,亦透露出后世玄学思想的新动向,并映射出后汉一代士人欲突破天命、寻求个体价值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3.
商鞅“开阡陌”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阡陌”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一项重要具体措施。古往今来不少人曾加以评说,提出过宝贵意见。但其中仍然有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今结合考古资料对此问题提出一点极其粗浅的看法,谬误之处,切望同志们批评指正。(一)“阡陌”的含义。颜师古《汉书·成帝记》注和《食货志》注曰:“田间道也,南北曰阡,东西曰陌。”“盖秦时商鞅所开也。”可是《史记·秦本记》《索隐》引应劭《风俗通义》又说:“南北曰阡,东西曰陌。河东以东西为阡,南北为陌。”可见自汉以来解释阡陌并没有一个固定  相似文献   

14.
卫斯 《农业考古》2007,(1):160-165
嫘祖,又称雷祖、累组。是中华人文先祖黄帝之妻。史传,是她发明了养蚕和缫丝织绸技术,才使人们结束了赤身裸体,野蛮荒幼的时代。《山海经·海内经》云:“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史记索隐》司马贞按:“黄帝立四妃,象后妃四星。皇甫谧云:元妃西陵氏女,曰累祖,生昌意。”《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  相似文献   

15.
明清两代的烟草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末清初的稻米、大豆、棉花、蚕桑、木材、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生产,棉纺织、蚕丝、丝织、榨油、榨糖、造纸、制茶、编织、晒烟等农产品加工经济的生产,都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农业结构、产业结构都得到了调整,终于导致了商品生产的地位超过了自结性生产,手工业生产地位超过了农业生产地位。以烟草为例,嘉庆江西《新城县志》记载:“种烟重其值,于是雇工者竞趋烟地,而弃禾田”。乾隆间、江西瑞金县“通邑之田,既去其半不树谷,而聚千百锉烟之人。”广东地区也是“唯知贪财重利,将地土多种龙眼,甘蔗、烟草、青靛之属,以  相似文献   

16.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在汉代被推为五经之首,其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历来被众多学者深研、探究和推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曰:"《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那么,《周易》是如何对天道进行推演的呢?又是如何实现明人事这一目的?本文就《周易》推天道明人事的致思路向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 苗疆斗牛,乃黔贵之古风。据《南阳汉代画像石》记载:“二牛相遇,垂首扬尾,作角触状,酷嗜好斗”。古往今来,苗疆斗牛是黔贵苗民从事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斗牛”,是力量的象征,更是一个家庭财富和生  相似文献   

18.
在秦汉文献中,曾屡屡出现“种树”一词。例如: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纪》者皆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之书”。《汉书·卷四·文帝纪》:“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  相似文献   

19.
茶与和谐     
“和谐”两字并不陌生,其含义在古代智者之论述中早有所述及,《尚书·尧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尚书·精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党,王道平平,是大公之道,天下之常道也。”《周易·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均论及到社会安宁,和谐是治邦之道,是历来人们追求的目标。在《左传·襄》记载了“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并描述了古人对日丽风和的和谐社会的赞美。因此词书上释“和谐”为和睦相安,配合适当,匀称,或平衡、安定、祥和等。和谐对于家庭和个人十分需要,是创造欢乐与幸福的基础;对于社会和国家来…  相似文献   

20.
一、衣着要注意保暖。如果气温不骤降,不要轻易“全副武装”。俗话说“多衣多寒”,所以穿戴也要适度。通过锻炼提高皮肤和鼻黏膜的耐寒能力是冬日养生的要义所在。二、保持睡眠充足。《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季宜适当早睡晚起,养阴藏神,使翌日劳作精力充沛。“早卧”对追求娱乐性夜生活的人来说有特殊的积极的意义。“晚起”是说冬夜较漫长,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