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研究寄生虫病流行的科学称为寄生虫病流行病学或寄生虫病流行学,它是研究动物群体某种寄生虫病的发生原因和条件、传播途径、流行过程及其发展与终止的规律,以及据此采取预防、控制及扑灭措施的科学。流行病学当然也包括对某些个体的研究,因为个体的疾病,有可能在条件具备时发展为群体。从概念上看,流行病学的内容涉及面极广,概括地说,它包括了寄生虫与宿主和足以影响其相互关系的外界环境因素的总和。  相似文献   

2.
介绍羊易感染寄生虫的特点、传播途径、症状及危害,并根据羊寄生虫病流行特点提出需按时开展羊寄生虫病驱虫工作,做好早期预防性驱虫是预防寄生虫病传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掌握武宣县山羊寄生虫病流行情况,为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羊只,采取问卷调查、体表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三种方法,统计羊只寄生虫感染情况。【结果】发现武宣县山羊体外寄生虫感染以螨虫类寄生虫为主,感染率达到41.33%,体内寄生虫以球虫类寄生虫感染为主,感染率达到72.13%。寄生虫感染的主要原因与寄生虫病防控措施不当、对防控工作的重视和认识不足、羊饲养管理水平低下等因素有关。【建议】只有采取综合的科学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遏制寄生虫的发生和流行:做好粪便的清理和无害化处理,及时治疗患病羊只,科学使用驱虫药,加强对羊群的饲养和管理,定期消毒灭虫,规范栏舍建设。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山东鲁西地区牛主要寄生虫病感染情况,2014年6月下旬至12月上旬,笔者根据临床病例,对牛感染寄生虫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总结。结果显示,鲁西地区牛寄生虫病主要有球虫类、线虫类、吸虫类和曲子宫绦虫类等9种寄生虫,不同县(市、区)寄生虫感染率不同,靠近水网地区吸虫感染率高,夏季温暖季节寄生虫发病率高,饲养水平低的养殖地区极易发生寄生虫病。临床上应采取加强消毒,提高牛的饲养水平等措施,减少寄生虫病的流行和发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巴楚县色力布亚镇羊只体表外寄生虫一年的调查,确定了该镇羊只外寄生虫的种类、流行季节及流行情况,并针对外寄生虫发病特点提出防控措施,以减少外寄生虫病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正>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指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即以寄生虫为病原体,既可感染人又可感染动物的一类疾病。包括寄生性原虫、蠕虫、能进入宿主皮肤和体内的节肢动物,但不包括在宿主体表吸血和寄居的暂时性寄生虫。1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流行因素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流行,同样要具有感染来源、传播途径、人和易感动物3个必需的基本环节。而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中,显然人的因素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人类离不开动物性食品,但很多肉类、水产品等食物携带有寄生虫病原体。食源性寄生虫是引起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病原,主要通过人们进食生鲜或未经彻底加热的含有寄生虫虫卵、包囊或幼虫的食品而感染。与细菌和病毒性食源性病原相比,它们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供应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饮食来源和饮食习惯呈现多样化,尤其对野味及生食的口感追求,促使食源性寄生虫病成为新的"富贵病",我国城镇居民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感染人数呈上升趋势。食源性寄生虫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不断呈现流行新特点,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综述了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种类(肉源性寄生虫、鱼源性寄生虫、螺源性寄生虫、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两栖爬行动物源性寄生虫、植物源性寄生虫、水源性寄生虫)、流行新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了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和发展方向,以期提升人们对食源性寄生虫的认识,为保障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渔业养殖密度及产量的不断提高,鱼病已经逐渐成了水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其中寄生虫病占有一定的比例。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寄生虫对鱼类不会产生明显的危害,在稳定的水生态系统中,宿主和寄生虫种群之间常处于平衡状,当环境与生态急剧改变时,寄生虫就有可能大量侵宿主,从而导致寄生虫病暴发,给渔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寄生虫危害严重时可引起鱼生长发育缓慢,抵抗力下降,甚至造成死亡。有时寄生虫的影响虽然并不显著。从生产情况看,淡水鱼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是细菌性体表病,而寄生虫造成的损伤常是这类疾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寄生虫的危害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生猪养殖过程中发生寄生虫病的概率很高,不仅对养殖业和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许多猪寄生虫病是人畜共患病,因此防治猪寄生虫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主要介绍了姜片吸虫病、蛔虫病、弓形虫病和囊虫病等猪常发的寄生虫病的致病性、流行因素和防控措施等,以帮助养殖户认识和防控寄生虫疾病,从而提高饲养质量、降低饲养成本和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寄生虫病是一种或多种寄生虫侵入宿主而引起的动物疾病。寄生虫通过吸取宿主营养存活,寄生虫病也成为制约宏德州养殖业因素之一,寄生虫病不仅会导致宿主出现营养不良,生长缓慢等情况,还会造成一些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如没有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会对畜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规模化猪场的饲养管理及环境条件较为规范,但因其饲养量大,饲养密度大,寄生虫病感染的机会也大大增加。规模场都会采取一定措施防控寄生虫病的发生,但如果防控措施不到位,通常也会引起发病,规模猪场寄生虫病的发病规律与散养猪群不同,表现为季节性不明显,寄生虫种群结构发生变化,多种寄生虫同时感染、交叉感染、重复感染,通常为慢性经过等。因为其发病表现不明显,有些感染猪只是表现为生长速度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等,引起的隐性损失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闽东地区大黄鱼寄生虫病虫害的病因、发病规律进行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摸索出几种主要的寄生虫病害种类,针对这几种病害种类,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并根据对病害的分析,提出几点看法,从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高鱼体自身免疫能力、提高养殖户的技术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来有效抑制寄生虫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草地退化等因素的影响,高原牦牛体重减轻,繁育率降低,抗病能力差等。尤其是受牧场范围缩小,不同禽畜混牧等突出情况,导致寄生虫病的感染概率加大,严重制约本地牦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以高原地区的牦牛寄生虫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就其粪便、血液与组织脏器、体表等寄生虫学检测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并通过寄生虫学剖检技术、寄生虫免疫学诊断技术、实验室实验鉴定技术对寄生虫病进行进一步确诊。最后就如何切实做好科学防控,提出要加大宣传、做好技术培训、定期驱虫、避免随意混养、合理实施轮牧、确保饲料充足等建议,从而有效控制该病的流行趋势,降低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4.
正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寄生虫对鱼类不会产生明显的危害,在稳定的水生态系统中,宿主和寄生虫种群之间常处于平衡状态;然而当环境与生态急剧改变时,寄生虫就有可能大量侵入宿主,从而导致寄生虫病暴发,给渔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1发病规律1.1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严重时鱼体覆盖1层白色薄膜,病鱼行动迟钝,漂浮水面,不断与其他物体磨擦或跳出水面,能造成成批死亡。主要流行于初冬和春末,尤其是密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2016,(8)
正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编撰的"中国畜禽寄生虫彩色图谱"已完成并通过验收。该图谱和软件是进行寄生虫种类鉴定、开展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等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6.
牛羊寄生虫疾病具有发病概率高、不易察觉、传染性强等特点,寄生虫会传播多种传染病,降低牛羊抵抗力,影响其生长发育,引起牛羊烦躁瘙痒、消瘦、贫血,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死亡。牛羊寄生虫还会引发人畜共患病、感染性食源性疾病,威胁养殖者和食用者的健康。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牛羊寄生虫疾病的防治,深入分析牛羊常见寄生虫病的疾病特征,把握其发生规律,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寄生虫对鱼类不会产生明显的危害,在稳定的水生态系统中,宿主和寄生虫种群之间常处于平衡状态;然而当环境与生态急剧改变时,寄生虫就有可能大量侵入宿主,从而导致寄生虫病暴发,给渔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一、发病规律1.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严重时鱼体覆盖1层白色薄膜,病鱼行动迟钝,漂浮水面,不断与其他物体磨擦或跳出水面,能造成成批死亡。主要流行于初冬和春末,尤其是密集放养的越冬池易感染此病。  相似文献   

18.
正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寄生虫对鱼类不会产生明显的危害,在稳定的水生态系统中,宿主和寄生虫种群之间常处于平衡状态;然而当环境与生态急剧改变时,寄生虫就有可能大量侵入宿主,从而导致寄生虫病暴发,给渔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一、发病规律1.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严重时鱼体覆盖1层白色薄膜,病鱼行动迟钝,漂浮水面,不断与其他物体磨擦或跳出水面,能造成成批死亡。主要流行于初冬和春末,尤其是密集放养的越冬池易感染此病。  相似文献   

19.
梁斌 《农家致富》2013,(15):42-43
夏秋季节,由于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外界生物环境,为寄生虫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空间,这也是每年夏秋季节动物寄生虫病流行的重要原因。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在夏秋季节各养鸡场常见的寄生虫病有球虫病、住白细胞虫病(白冠病)、绦虫病和鸡体表寄生虫病等。一、球虫病1.流行病学本病的发病时间与  相似文献   

20.
(续第5期第34页)四、综合防治灾后多发疾病洪灾之后,树林、土壤、低洼地的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寄生虫等各种病原体被洪水冲刷出来,加之吸血昆虫活动和闷热潮湿天气,极易造成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同时,中毒、胃肠道疾病、寄生虫病等常见病发生概率会大大增加。其中最应引起重视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牛羊炭疽病、耕牛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猪丹毒、猪肺疫、链球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