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化县位于福建省的中南部,戴云山主峰所在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房前屋后,荒山、零星杂地较多,十分适宜发展佛手瓜的庭院栽培。佛手瓜又名合掌瓜,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又是一种无公害蔬菜。佛手瓜适应性强,房前屋后、坡地均可种植,是理想的庭院经济作物。庭院栽培佛手瓜不但可以增加居家收入,还可净化空气,绿化房屋周围环境,棚架栽培株产200~300kg,折每667m^2产瓜7000~8000kg。现将佛手瓜的庭院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利用日光温室进行佛手瓜与苦苣的立体栽培种植,不但能够1a收获1茬佛手瓜,而且苦苣可以在温室内种植3茬,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每667m2苦苣总收入2万元,佛手瓜收入1.20万元。采用这种立体栽培模式,克服了种植佛手瓜效益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地膜栽培花生具有增温、保墒、保肥、防阔叶杂草和促进花生早发棵,早开花下针,早成熟收获,及时抢占市场等优点。通过试验对比,地膜花生比露地花生平均每667㎡增产60~90kg,每667㎡增收200~300元左右。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西芹反季节设施栽培,利用日光温室、大棚等夏季休闲期覆盖遮荫网进行,北疆8~9月份收获,产量可达5000~6000kg/667m2。因气候炎热,应市绿叶蔬菜非常走俏,经济效益可观。1选用品种反季节西芹整个生育期处在高温阶段,极易发生抽薹和病害。种植时必须严格选用早熟、不易抽薹  相似文献   

5.
桃树主干型树形密植栽培,长势快,结果早,产量高,一个主干向上生长,主干上所生长的侧枝都是结果枝,没有养分的多余消耗,当年落叶前植株主侧枝均已形成,分布在主干上的侧枝花芽密集,第二年每株可结果 5-10kg,按每667㎡栽植333株计算,产值1650-3330kg/667㎡,第三年667㎡产将达到3000kg以上。桃树主干形还具有通风透光好,果实质量高,田间操作方便的优点,是当前高效桃园的最佳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6.
番茄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果蔬。南方番茄一般分秋冬、春夏两茬栽培,以秋冬茬栽培产量高。秋冬茬露地栽培一般每667m^2产量4000-5000kg,单栋塑料大棚长季节栽培,即一茬栽培期延长到约10个月,产量10000kg以上。2003年我们在莆田市绿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塑料大棚基地(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的10栋塑料大棚,进行秋冬茬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高产栽培,面积0.89hm^2,收获番茄15.72万kg,平均667m^2产量1.17万kg,商品果达100%,按产区每公斤平均批发价格0.9元计,667m^2产值10535元,扣除成本(含折旧费),纯利4446元。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佛手瓜栽培采用浅挖窝,少量多次追肥,勤浇水的栽培方法,株产可达107.9kg;比深挖种植坑,少追肥的传统栽培方法,每株增产45.4kg,增产率72.6%。前者比后者更能满足佛手瓜对营养的需求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8.
引进了红提品种夏黑葡萄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夏黑葡萄适于在匀东镇栽培,于第二年开始挂果,第三年666.7㎡产量达1000kg以上、产值16000元,比本地水晶葡萄平均每667㎡增收10000元,增长166.7%;第四年后进入盛产期,每667㎡产量可达1500kg以上。现将试验基本情况、夏黑葡萄的性状表现及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9.
一项目实施效果 第一,提高产量、增产增收.据3年试验结果统计,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高、中、低产组加权平均产量为536.7kg/667㎡,比常规施肥增产58.1kg/667㎡;玉米平均产量340.1kg/667㎡,比常规施肥增产41.4kg/667㎡;马铃薯平均产量1081.3kg/667㎡,比常规施肥增产122.6kg/667㎡;中药材(太子参)平均产量124.3kg/667㎡,比常规施肥增产15.1kg/667㎡;油菜平均产量103.4kg/667㎡,比常规施肥增产10.3kg/667㎡.  相似文献   

10.
试验表明:冬季马铃薯板田栽培产量高,每667m^2达1545kg,比常规栽培增产32.9%,尤其30g以上薯块所占比例大,达73.1%,每667m^2比常规栽培增收863元,且具有播种、收获容易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晋东南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龙虎 《农技服务》2014,(12):27-27
谷子每667㎡产500kg左右,在晋城、长治地区水、旱地条件下,只要栽培措施跟上,均可达到这个水平。要求每年深翻耕土地,活土层达到30cm,667㎡施农家肥7500kg左右,种植大穗品种,采取宽、窄行种植,667㎡留苗2.7~2.8万株,667㎡成穗2.4~2.5万穗,可获得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2.
<正>河北省迁安市农业畜牧水产局2011~2013年通过3年探索,总结出日光温室苦瓜套种西芹栽培模式,该模式特点是利用夏季苦瓜的繁茂枝叶覆盖遮阴进行西芹越夏栽培。西芹8月下旬收获,正值蔬菜淡季,每亩可收获西芹6 500~7 000 kg,苦瓜4 000~5 000 kg,每亩产值10 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品种选择适宜迁安地区的苦瓜品种主要有翠优2号、白  相似文献   

13.
从2007~2008年参考旱作农业的宽厢宽带技术,进一步探索夏秋反季节蔬菜宽厢宽带栽培效应及模式,促进增加同期蔬菜每667㎡相对产量和产值,提高产品种类数量和生产效益。试验结果表明,使每667㎡净增534.9~597.5元/a。并总结了夏秋反季节蔬菜宽厢宽带高效栽培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水稻再生特性在适宜区域发展再生稻是我国有效增加粮食产量的新技术途径。北纬320区域属于一季中稻生产温度光照资源有余,双季稻(双季早稻+双季晚稻)生产温光资源不足的自然生态区域。也是我国再生稻生产北端临界区域。本文初步报道了适宜在北纬320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早熟中稻“一种两收”(早熟中稻+再生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模式;头季稻单产700kg/667㎡左右,再生稻单产200kg/667㎡以上,“一种两收”合计单产约900 kg/667㎡。  相似文献   

15.
赵庆玮 《农村科技》2004,(12):34-34
西芹植株高大,叶柄实心、宽厚,纤维少,富含维生素、矿物质,食用鲜嫩,近年来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价格走俏。实际生产中,我们采用成本较低的简易大棚进行西芹秋延迟栽培,不仅弥补了初冬蔬菜换季,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667米^2产值在6000元左右。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采用该模式一般每667m^2产值2950.4元,扣除投资365元。效益2585.4元。比常规种植模式小麦-玉米一年二熟制每667m^2净增效益2008.4元。其中小麦每667m^2收获260.3kg,每kg1.4元,产值364.4元;西瓜每667m^7收获2670kg。每kg0.6元,产值1602元:棉花每667m。产皮棉60kg,棉籽180kg,产值984元:一年二熟制小麦、玉米各按400kg计算。  相似文献   

17.
小麦条播覆膜超高产与节水栽培技术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7年的小麦条播覆膜栽培与露地种植对比试验.证明在宁夏气候条件下,条播覆膜栽培能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产。2001-2004年4年平均产量为696.01kg/667m^2,比对照515.02kg/667m^2增长181kg/667m^2,增产35.1%:最高单产为2003年743kg/667m^2,比对照536kg/667m^2增长207kg/667m^2,增产38%.说明条播覆膜小麦产量及三要素都有较大的增产潜力,随不同的气候年型与管理水平的差异各要素增长有所侧重.但总体是增产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2种肥力土壤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氮、钾养分供应对西芹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氮钾锌配方施肥与西芹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高肥力土壤条件下,西芹的最佳栽培处理组合是每667 m~2种植密度为5 211株,氮、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N 15 kg、K_2O 12 kg;在低肥力土壤条件下,西芹的最佳栽培处理组合是每667 m~2种植密度为5 211株,氮、钾、锌肥的施用量分别为N 25 kg,K_2O15 kg、ZnSO_42 kg.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等一年四熟立体间套栽培模式是在单位时间内、在有限的土地上,利用马铃薯、玉米、花生、西芹四种作物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巧间妙套,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的生产潜能,达到一年四次收获、高产高效的目的的栽培模式.马铃薯等一年四熟立体间套栽培模式:春播马铃薯,套种春玉米,间作花生,种植秋西芹.一年中每亩地可以收获一茬马铃薯2200kg左右,一茬玉米450kg左右,一季花生150kg左右,一茬西芹4000kg以上,产值3500元左右,亩纯收人22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20.
史力丰系从美国引进的优质双低油菜品种,在江苏省太仓市稻茬套直播栽培,表现出直播栽培的优良特征和产量优势.2001年在太仓市归庄镇苏巷村连片套直播种植3.36hm2,在气候条件极为不利的情况下,收获总产量6 686.2kg,平均产量132.4kg/667m2,其中最高产量158.2kg/667m2,比对照苏油1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