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4种药剂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试验表明,在褐飞虱大发生年,以低龄幼虫期为主施药,每667 m2施用10%哌虫啶悬浮剂40 mL和40%毒死蜱乳油100 mL+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2 g,均能有效控制褐飞虱危害。相比吡蚜酮,哌虫啶对褐飞虱的速效性虽无明显差异,但其最高防效、持效性以及对低龄若虫防效均优于吡蚜酮。每667 m2施用8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1.25 g,防治褐飞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吡蚜·异丙威防治水稻褐飞虱田间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检测吡蚜酮与异丙威复配制剂对水稻褐飞虱的田间防效,特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300、450、600g/hm2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1~14d)为86.82%~99.49%;其速效性明显超过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g/hm2,持效性显著超过20%异丙威乳油2 250mL/hm2。吡蚜酮、异丙威混配不但弥补了其单剂速效性差或持效性短的不足,而且能避免和减缓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药剂防治效果。3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对水稻安全,适宜用量为300~450g/hm2。  相似文献   

3.
研究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不同剂量、用药次数对大田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以及持效期,为该药防治稻飞虱及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2 250 mL/hm2对水稻褐飞虱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期。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2250mL/hm2,在水稻灌浆期喷施,可将大发生的褐飞虱控制在防治指标(500头/百丛)以下,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60 g/hm2则超过了防治指标,这说明在水稻褐飞虱大发生的年份,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的控防效果明显优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飞电)是防治水稻褐飞虱的主要药种,其防效在褐飞虱一般发生年份是值得肯定的,而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在田间防效试验上表现出更好的优越性,说明其推广应用的价值更大,特别是与吡蚜酮及其复配制剂的轮换使用上。  相似文献   

4.
黄文娟  耿翔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61-161,164
为检测吡蚜酮与异丙威复配制剂对水稻褐飞虱的田间防效,特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300、450、600g/hm2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1~14d)为86.82%~99.49%;其速效性明显超过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g/hm2,持效性显著超过20%异丙威乳油2 250mL/hm2。吡蚜酮、异丙威混配不但弥补了其单剂速效性差或持效性短的不足,而且能避免和减缓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药剂防治效果。3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对水稻安全,适宜用量为300~450g/hm2。  相似文献   

5.
褐飞虱防治药剂筛选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大面积生产上防治褐飞虱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40%毒死蜱、25%吡蚜酮450g/hm2和25%毒.仲速效性较好;25%吡蚜酮持效性极佳;5%锐劲特也能保持较好的持效性。在褐飞虱大发生年份,必须抓住低龄若虫高峰期,坚持速效与持效并重,尤其是病虫防治水平较低地区,要优先选用持效期长的药剂品种。  相似文献   

6.
经过连续的试验观察,吡蚜酮对褐飞虱的防效已出现大幅下降,单剂使用已无法有效控制褐飞虱的暴发。目前褐飞虱防治的主导药剂和配方为烯啶·吡蚜酮或吡蚜酮+毒死蜱,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吡蚜酮抗性的增加,其对褐飞虱的防效也将出现明显下降。哌虫啶10%悬浮剂、三氟苯嘧啶10%悬浮剂对水稻褐飞虱有极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持效期长达25~30 d,是防治褐飞虱的有效药剂。呋虫胺20% 可溶粒剂、氟啶虫胺腈240悬浮剂对褐飞虱的速效性较好,持效性一般或较短,只能用作褐飞虱防控的应急补充。  相似文献   

7.
吡蚜·异丙威对水稻褐飞虱的毒力与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室内毒力测定,吡蚜酮、异丙威以1∶2配比对水稻褐飞虱具有较高毒力,共毒系数最大达到166.55,LC50为11.01 mg/L,增效显著。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0%吡蚜.异丙威WP对水稻褐飞虱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30%吡蚜.异丙威WP 20、30、40 g/667 m2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1~14 d)为86.82%~99.78%;其速效性明显超过25%吡蚜酮WP 20 g/667 m2,持效性显著超过20%异丙威EC150 mL/667 m2。吡蚜酮、异丙威混配不但弥补其单剂速效性差或持效期短的不足,而且能避免和减缓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药剂防治效果。30%吡蚜.异丙威WP对水稻安全,适宜用量为20~30 g/667 m2。  相似文献   

8.
进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飞电)防治水稻褐飞虱示范研究,结果表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水稻褐飞虱有理想的防治效果,持效性好,用量以360 g/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高,持效期长,对灰飞虱和白背飞虱见效快,对褐飞虱见效慢。建议防治水稻稻飞虱在低龄若虫孵化盛期使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 g/hm2,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在连云港东辛农场用不同药剂及其组合进行对稻田褐飞虱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0%毒死蜱+25%吡蚜酮、40%毒死蜱+25%呋虫胺速效性、持效性好,适用于发生量大、虫情复杂的环境;70%吡蚜·呋虫胺速效性不佳,但持效性好,最终防效好,60%烯啶·吡蚜酮在药后2、7、15 d防效一直处于中上游位置,吡蚜酮与呋虫胺复配后的增效作用明显大于烯啶虫胺与吡蚜酮的复配;50%呋虫胺、40%呋虫胺、25%呋虫胺、60%烯啶虫胺速效性不佳,单用效果不理想;10%醚菊酯速效性好、持效期短;50%吡蚜·异丙威速效性不佳,具有一定持效性;50%丙威·噻虫胺、30%噻虫·异丙威效果不好。药后7、15 d防效表明,对低龄若虫的防效均高于其他虫态,低龄若虫期是褐飞虱防治的最佳时期。千粒重测定结果表明,对褐飞虱防治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稻谷千粒重的增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