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肉鸡腹水症是由多种致病因子,造成鸡慢性缺氧、代谢机能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腹腔内储留大量积液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进入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较快的新的肉鸡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危害快速生长幼龄鸡,当今成为世界性肉鸡饲养业的严重问题。1发病规律与临床特点该病全年都有发生,但多见于冬春低温舍饲季节。肉鸡发病多在4-6周龄,有时发生在2-3周龄,生长快的雄性鸡县易感,发病率因各地环境因素不同而异,鸡群发病率一般达3%-5%,严重可高达切仍以上,患病鸡死亡率约ho%以上。肉鸡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后期腹部肿大,腹…  相似文献   

2.
在 2 0 0 3年 3、4月份 ,阳谷县某商品肉鸡场70 %以上鸡发生了一种以瘫软、尖叫、兴奋不安、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经调查 ,排除了药物中毒 ,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药物诊断 ,确诊为商品肉鸡小肠球虫病。1 流行情况发病日龄集中 ,均集中于 1 4~ 2 0日龄发病 ,发病突然 ,大群传播迅速 ,病程 7~ 1 0 d。发病面积大 ,不同来源、不同批次、不同饲养地域的鸡群均有发生 ,发病率 70 %以上。死亡率高 ,感染率在 1 0 %~ 1 5 %左右 ,感染鸡死亡率在 2 0 %~ 30 % ,日死亡率在 0 .1 %~ 0 .5 % ,瘫软鸡死亡率 80 %左右。症状一致 ,主要…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近几年来鸡腺胃炎在北方几省区发病较为严重,主要感染白羽肉鸡、蛋鸡、快大黄鸡、817杂交鸡等鸡群,严重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从2010年开始,南方地区也陆续发现一种以鸡只采食量低,生长不良、诮瘦、整齐度差,粪便过料等外观症状的疾病,经解剖与北方发生的腺胃炎相似,发病率在10%-30%,若不及时发现可达80%以上,正常死亡率不高,约3%-5%,若有并发感染,死亡率将升高。笔者针对2011年南方地区鸡腺胃炎的发病情况做了一个调查,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供业界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3年9月至2004年1月上旬,我院共接诊鸡传染性喉气管炎670余例,占接诊总病例数的9%。40~250日龄的鸡均有发病,以青年鸡和成年鸡发病较多。发病鸡群中发病率在5%~50%,死亡率为3%~20%,病程10~15d左右。近几年来,随着鸡场环境污染日趋加重,本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笔者总结近几年来临床治疗经验,对该病采取对因对症、中西药结合综合治疗措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肉用仔鸡腹水症是以浆液性液体过多地聚积在腹腔为特征,常称“大肚病”.本病是诸多因素引起的一种综合症,给养鸡业造成一定损失.1发病情况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尤以秋冬寒冷季节多发.腹水综合症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症状的出现往往在病的中后期.在肉鸡群中,多在3~4周龄发现病鸡,发病率约5%左右,发病后2~3天即可出现临床症状,4~5天后开始死亡,死亡率10%一20%,持续时间7~14天.2临床症状病鸡精神不振,缩头喀睡,独居一隅;食欲减少或废绝,饮欲增加,个别鸡拉白色稀粪;可视粘膜苍白。向冠发组;腹围明显增大,发展为“…  相似文献   

6.
某养殖场饲养的AA肉鸡2500只,在鸡群20余日龄时发生以精神沉郁,腹泻,鸡冠发紫,部分鸡出现单侧或双侧失明,眼睑肿胀为主要症状的一种鸡病。该病发病快,死亡率高,其中发病率15%,死亡率8%,眼型发病率5%,现将临床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平  吴永鹏 《兽医导刊》2016,(13):26-27
正目前我国白羽肉鸡群呼吸道疾病发生较为普遍,尤其是冬、春季节发病最为严重。3~5周龄鸡群最易发生,个别鸡群10~14日龄即可发生,甚至更早,往往在疫苗免疫后发生。病程10天左右,日死亡率可达3%,总死亡率在5%~15%,有的高达30%;临床剖检多为支气管堵塞导致窒息死亡,给白羽肉鸡养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肉鸡腹水症是主要发生于幼龄鸡的一种常见病。2009年3月,夏县某养鸡场发生此病,发病率高达30%,死亡率达10%,病鸡群确诊为肉鸡腹水症,现将流行经过及诊疗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肉种鸡育成期饱食症多发生在10~14周龄隔日限饲阶段,尤其以笼养育成鸡群发病严重,并可反复多次发病,发病率一般为1%~2%,死亡率仅有0.04%左右。现将我场一次鸡群发病情况介绍如下。 发病经过 本公司从深圳康地正大公司引进艾维茵父母代雏鸡13500套,采用笼养方式饲养,喂以沈阳正大饲料,鸡群生长发育良好,食欲旺盛,6周末育成率为99.3%,10周末鸡群在喂料日采食后突然发病,发病鸡150只左右,死亡23只。  相似文献   

10.
某饲养场800只肉鸡,饲养到45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发病率50%左右,5d共死亡323只,死亡率为40%。病鸡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有的病鸡有明显呼吸遭症状,部分病鸡出现腹泻,排灰白色或黄绿色稀粪。病鸡胸腹部皮下由于积累血性渗出物而产生紫色或紫黑色浮肿,触之有波动感,严重者会破溃流出棕红色液体。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我国白羽肉鸡群呼吸道疾病发生较为普遍,尤其是冬、春季节发病最为严重。3至5周龄鸡群最易发生,个别鸡群10~14日龄即可发生,往往在疫苗免疫后发生。病程7~10d左右,日死亡率可达1%~3%,总死亡率在5%~15%(最高可达30%以上);临床剖检诊断多为支气管堵塞导致窒息死亡,给白羽肉鸡养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是山东省某肉鸡养殖公司所发生支气管堵塞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的鸡群发病率接近100%,死亡率10%-40%,一般患病鸡群发病率为20%~50%,死亡率2%-5%。  相似文献   

13.
某饲养场800只肉鸡,饲养到45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发病率50%左右,5d共死亡323只,死亡率为40%。病鸡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有的病鸡有明显呼吸遭症状,部分病鸡出现腹泻,排灰白色或黄绿色稀粪。病鸡胸腹部皮下由于积累血性渗出物而产生紫色或紫黑色浮肿,触之有波动感,严重者会破溃流出棕红色液体。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在鸡群中常发一种由中等或低毒力禽流感毒株(如H9N1、H9N3、H5N2)引起的、多症状表现的、低死亡率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有的可达100%,但多数在80%以内,若无继发感染,死亡率一般在10%以内.发病鸡群生长缓慢,病弱鸡增加,淘汰率高,给肉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是由喉气管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病,它是由患病鸡和病愈带毒鸡及污染物经呼吸道和眼感染,主要流行于秋冬和春季,而且呈上升趋势,以大日龄青年鸡和初产鸡发病较多,发病急,传播快,感染鸡群发病率高达90%左右,死亡率为10%~20%,个别可达50%。目前各类抗菌药物对本病疗效均不很理想,疫苗接种可有效地预防本病发生,但由于疫苗反应较重,有的养鸡户不愿接种预防,因而造成本病的发生和流行。笔者根据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和中兽医知识,运用中兽医群体辨证论治的原理采用中草药进行治疗。经…  相似文献   

16.
1990年10月笔者对茂名地区两个种鸡场及30个养殖专业户的IBD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经过传染性囊病疫苗免疫的鸡群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影响了鸡群的生长,给鸡场、户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一、发病情况及原因分析 从调查随机抽样的608个病例中,本病占128例,为发病鸡的21%。新发生的地区占40%~60%,老区占4%~30%左右,死亡率为5%~20%。从调查中发现有如下流行病学的特点:发病日龄:最早为12日龄,最迟为106日龄,通常是21~42日龄。品种:不管是肉鸡、蛋鸡,其发病率都较高。大多数鸡群都用了本病疫苗,进行了一次或二次免疫。病变不典型,病情较轻。新疫区比老疫区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在养鸡生产中不断发生的鸡胫关节肿大,站立不稳(雏鸡明显),呈蹲式或半卧式采食,两腿粗短呈“八”形叉开,行走极度困难(肉成鸡多见)的疾病,不仅给养鸡场(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使鸡场的诚信度受到一定的影响。笔者通过对该病的连续性观察和日粮调查分析,将其确诊为鸡只锰缺乏症,并认为高钙日粮是造成鸡只缺锰的重要成因。经调查统计:雏鸡发病率(7~1.0日龄高达50%以上)高于成鸡,肉鸡发病率(30%左右)高于蛋鸡,发病死亡率10%左右。1病例介绍、症状及诊断沈丘县王楼养鸡场,几年来饲养的肉鸡连…  相似文献   

18.
据长春市畜牧兽医工作总站孙德山、高德荣、贾振龙等同志介绍,近来有些肉鸡饲养专业户的鸡只,免疫后还发生鸡新城疫,该情况值得注意。发生的特点是:鸡群发病率较高在48~100%、死亡率在24~67%;发病日龄多在21~47日龄;临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温和型流感的流行比较严重,不仅发病面积广,而且与其他疾病混感后发病率、死亡率高。笔者所在地时有发生温和型流感与腺胃炎混合感染的病例,现将诊治的一例介绍如下,愿与同仁共同探讨。1发生情况养殖户李某饲养的AA肉鸡10000羽,7日龄时鸡出现采食量下降、不增料的症状,可见鸡群中个别鸡精神萎靡,排未消化的饲料粪便居多,个别鸡排黄白色稀便,发病2~3天后出现伤亡。  相似文献   

20.
1发病情况 湖北某场饲养艾维因肉鸡3万余只,18日龄时,部分鸡只出现呼吸困难、厌食、精神不振等症状,发病率为5%。发病后场主用环丙沙星和先锋噻肟进行全群治疗,疗程的第5天时,鸡群的病情不但未见好转反而加重。持续用药l星期后鸡群开始出现大批量死亡,发病率高达47%,死亡率达到发病率的30%,场主认为是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混合感染,于是使用禽用干扰素和法氏囊高免蛋黄全群肌肉注射,注射后仍未好转,至此已死亡肉鸡6000多只,于是送送样至华中农业大学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