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合选育系中华绒螯蟹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岩  刘谞  孙娜  耿丹  李杨 《水产科学》2021,40(2):172-178
随机选取光合选育系成体中华绒螯蟹500只,雌[(95.27±14.60)g]、雄[(145.03±23.46)g]各250只,逐一测量头胸甲长(x1)、背甲后半长(x2)、体高(x3)、额宽(x4)、第1侧齿宽(x5)、第3步足长节长(x6)、第3步足前节长(x7)和第4步足指节长(x8)共8个形态学指标及其体质量(y...  相似文献   

2.
长江辽河瓯江体形椭圆形不规则椭圆形近似正方形额齿4个额齿均类锐,居中一缺刻最深不及长江蟹尖锐4个额齿,两边尖锐,中间钝圆侧齿4个侧齿尖锐,第4侧齿小而尖锐,清楚可见3个侧齿尖锐,第4侧不明显4个侧齿可见,但不明显步足第4步足前节较长而窄,刚毛较密,蟹种爬行时,第4步足前节拖地行走步足偏短第4步足前节较短而宽,刚毛稀少背部疣状突6个均明显下方2个不明显第4侧齿对径与第3步足长之比1∶2.01∶1.81∶1.6~1.7体色背甲淡灰黄色,白肚。背甲灰黄带褐色花斑,腹部灰黄色体色难看,螯足与步足黑色,腹部夹铜锈色煮熟后体色鲜红暗红桂红…  相似文献   

3.
三疣梭子蟹微卫星标记与生长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磊  李健  刘萍  赵法箴  高保全  杜盈  马春艳 《水产学报》2012,36(7):1034-1041
选用35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三疣梭子蟹人工选育快速生长自交家系F2代(以2008年莱州湾群体雄蟹为父本和海洲湾群体雌蟹为母本交配产生F1代,随机选取F1代后代进行交配产生F2代自交家系)的110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35个位点共检测出87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等位基因数为2~4个不等,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2个,观测杂合度平均值为0.646 5,期望杂合度平均值0.513 0,多态信息含量平均值0.449 1。经卡方检验,多数位点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采用SAS 9.1中的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对微卫星标记与生长相关性状(全甲宽、甲宽、甲长、体高、体质量、第Ⅱ侧齿间距、第Ⅰ步足长节长、大螯长节长)进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Pot08位点与体质量、全甲宽、甲长、体高、第Ⅱ侧齿间距显著相关(P<0.05),Pot42位点与体质量、甲长、大螯长节长、第Ⅰ步足长节长显著相关(P<0.05),Pot53位点与全甲宽、甲宽、大螯长节长显著相关(P<0.05),与第Ⅱ侧齿间距极显著相关(P<0.01),Pot57位点与第Ⅰ步足长节长显著相关(P<0.05),PTR8a位点与第Ⅰ步足长节长、体高、甲长显著相关(P<0.05),与体质量、第Ⅱ侧齿间距、全甲宽、甲宽极显著相关(P<0.01),PTR30位点与体质量和甲长显著相关(P<0.05),PTR131位点与体质量、全甲宽、甲宽显著相关(P<0.05)。其中,位点PTR8a可作为以体质量为选育目标的首选标记。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解放眉足蟹形态学特征(包括雌雄外部形态差异),补充国内解放眉足蟹相关资料的空缺,通过对采集到的野生活体进行解剖及显微观察,对成体口前板、组成口器的各个部分、第四步足、肛门及雌雄差异等进行了研究。口前板位于头胸部腹面第一、二触角的后方,口器的前方。口器由大、小颚及3对颚足共同组成,大颚单枝型,大颚须3节;第一小颚单枝型;第二小颚双枝型,内肢即小颚须棒状,外肢很发达,形成颚舟叶;第一颚足双枝型,内肢1节,外肢2节,具有上肢;第二颚足双枝型,内肢5节,外肢3节;第三颚足双枝型,内肢5节,外肢3节。胸足4对,均为单枝型,第1对为螯足,后3对为步足。腹部共7节(包括尾节),尾节无附肢,腹面有一肛门。腹部共6对腹肢,第6腹节的1对附肢与尾节共同形成尾扇,司游泳功能,是解放眉足蟹唯一的游泳器官。雌雄差异明显,生殖孔1对,雌体位于第二步足基节腹面,雄体则位于第四步足基节上;第2–5对腹肢,雌性双枝型,雄性单枝型。与虾蟹比较,其没有腹甲,头胸部腹面更近似于虾类,但背部形态又更接近蟹类。其腹部没有蟹类的腹甲沟及用于锁住腹部的搭扣,故腹部常常处于半伸展状态。第四步足则位于腹部第一腹节上,与虾蟹类明显不同。另外,观察发现其腮部及身体外表各部位均附着有双壳类软体动物。  相似文献   

5.
克氏原螯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崇梅 《河南水产》2000,(4):17-17,22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lii(Girard)]是淡水螯虾的一个种。占整个螯虾产量的70—80%。在我国北方俗称喇咕,南方称淡水龙虾、螯虾等。1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 克氏原螯虾头部大,第1对步足粗壮,呈蟹螯状。体外被坚韧几丁质厚壳,体色血红,头上方有黑色条纹相间,头呈三角形,占全体长的1/2。额剑两侧有触角2对。有5对步足,前3对足末端钳状,后2对足末端爪状。体末端有腹节附肢及尾节共同形成尾扇。  相似文献   

6.
取性成熟期罗氏沼虾129尾(其中雌虾65尾,雄虾64尾),测定了额角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腹长、体长、全长、第二步足长和体质量等9个性状参数,对雌、雄罗氏沼虾的性二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经独立样本t-检验,性成熟雄性体长和体质量均极显著大于雌性(P0.01),雌、雄罗氏沼虾的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腹长、第二步足长和体长的性二型指数均大于1,说明罗氏沼虾属于雄性大于雌性的虾类。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了额角长在两性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79,P=0.260)以外,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腹长和第二步足长在两性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雄性的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和第二步足长随体长的生长速率大于雌性;而腹长随体长的生长速率小于雌性。性选择使得雄性拥有较大的体型和第二步足,以确保其在生殖竞争中可以有效战胜竞争者,提高交配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解放眉足蟹(Blepharipoda liberate Shen)形态特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解放眉足蟹形态学特征(包括雌雄外部形态差异),补充国内解放眉足蟹相关资料的空缺,通过对采集到的野生活体进行解剖及显微观察,对成体口前板、组成口器的各个部分、第四步足、肛门及雌雄差异等进行了研究。口前板位于头胸部腹面第一、二触角的后方,口器的前方。口器由大、小颚及3对颚足共同组成,大颚单枝型,大颚须3节;第一小颚单枝型;第二小颚双枝型,内肢即小颚须棒状,外肢很发达,形成颚舟叶;第一颚足双枝型,内肢1节,外肢2节,具有上肢;第二颚足双枝型,内肢5节,外肢3节;第三颚足双枝型,内肢5节,外肢3节。胸足4对,均为单枝型,第1对为螯足,后3对为步足。腹部共7节(包括尾节),尾节无附肢,腹面有一肛门。腹部共6对腹肢,第6腹节的1对附肢与尾节共同形成尾扇,司游泳功能,是解放眉足蟹唯一的游泳器官。雌雄差异明显,生殖孔1对,雌体位于第二步足基节腹面,雄体则位于第四步足基节上;第2–5对腹肢,雌性双枝型,雄性单枝型。与虾蟹比较,其没有腹甲,头胸部腹面更近似于虾类,但背部形态又更接近蟹类。其腹部没有蟹类的腹甲沟及用于锁住腹部的搭扣,故腹部常常处于半伸展状态。第四步足则位于腹部第一腹节上,与虾蟹类明显不同。另外,观察发现其腮部及身体外表各部位均附着有双壳类软体动物。  相似文献   

8.
以1~6月龄三疣梭子蟹"中宁1号"为材料,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3种模型分别拟合了体质量、体长、全甲宽、甲宽、体高、大螯长节长、大螯不动指长及第一步足长节长共8个形态性状的生长特征,旨在寻找各性状的最佳生长模型,并对其增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体质量性状生长过程以Logistic生长模型(R2=0.999)的拟合效果最佳;除体质量外的其它7个性状则均以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R2为0.990~0.994)拟合效果最好;各性状模型经ANOVA检验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各性状的最佳生长模型得出各性状的极限值分别为体质量231.44 g、体长84.45 mm、全甲宽164.44 mm、甲宽128.47 mm、体高43.69 mm、大螯长节长59.96 mm、大螯不动指长90.89 mm、第一步足长节长37.20 mm。体质量的快速生长区间及拐点分别为2.14~3.91月龄及3.02月龄;其它7个性状快速生长区间的始速点为0月龄,终速点为2.05~2.35月龄,拐点在1月龄左右。各性状间的生长速率、生长加速率、相对增长率与绝对增长率存在一定差异。总之,体质量性状生长过程符合"慢-快-慢"的特征,其它性状则表现为"快-慢"的特征。以上结果可为三疣梭子蟹"中宁1号"选择育种及养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虾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建立了中国对虾21个半同胞家系(47个全同胞家系)。测量了中国对虾21个半同胞(47个全同胞)家系的体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第2和第3腹节处宽、第2和第3腹节处高、第1腹节长、第6腹节长和体重,共测量中国对虾1387尾。采用混合家系材料,利用Mtd-freml软件中的动物模型进行分析,平均体重作为协变量,得到的生长性状遗传力在0.04~0.20。体重遗传力为0.14±0.16。体长的遗传力为0.10±0.06,头胸甲长为0.07±0.06,头胸甲宽为0.05±0.04,第2、3腹节宽为0.20±0.16,第2、3腹节高的最低为0.04±0.13,第1腹节长为0.09±0.09,第6腹节长为0.19±0.15。各个性状间表现出高的正相关,其中头胸甲宽和体长以及2.3腹节高的遗传相关最大,达到了1.0±0.01,第1腹节长和2.3腹节宽的遗传相关最小为0.82±0.08。遗传力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对虾体长、体重性状的遗传力属于中度遗传力,在加性效应控制下,对中国对虾生长性状进行选择育种具有很大的遗传改良潜力,可以获得较好的选择效果。性状间高遗传相关说明在对体重进行选择的同时,其余的生长性状可以获得相关的间接选择反应。通过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可以对两性状间的关系进行明确的定量,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多性状选择方案。在实际育种工作过程中,可以排除一些不利的或者相关性小的性状,以达到目的性状的最佳选择进展。实验结果为中国对虾的间接选择和早期选择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刀额新对虾(Metapenanus ensis)俗称沙虾、麻虾、泥虾,商品名俗称基围虾。隶属于对虾科、对虾亚科,新对虾属。在我国东海、南海均有分布,是一种广盐性虾类。1 刀额新对虾的生物学1.1 形态特征 体土黄到棕褐色,游泳足棕色或赤色,步足淡紫色和淡黄色环斑相间。尾节暗棕色。壳较厚,体表除脊和边缘部分外着生许多短毛,腹部两侧前下方光滑无毛,体表散布许多黑点。额角雄性平直,尖刀形,雌性末部微向上弯,伸至第1触角柄第3节末端,上缘具6—9齿。额角后脊很显著,伸至头胸甲后缘。腹部1—6节  相似文献   

11.
“黄海1 号”中国明对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随机选取第11代"黄海1号"5月龄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100尾和6月龄中国明对虾50尾,分别测量全长(Xt)、头胸甲长(X2)、第1~6腹节长(X3~X8)、尾节长(X9)、头胸甲宽(X10))、第1腹节宽(X11)、头胸甲高(X12)、第1腹节高(X13)、体长(X14)共14个形态学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分别计算了这2种月龄对虾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Y)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进而对各性状的影响大小进行剖分.结果表明,5月龄和6月龄对虾的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P<0.01)或显著水平(P<0.05).5月龄对虾的体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和第1腹节长的通径系数达到了显著的水平;决定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体长、全长和头胸甲长的决定程度最大.6月龄对虾的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第6腹节长和第4腹节长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其中第4腹节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是反向的;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的变化趋势一致.经显著性分析,将偏回归系数显著的变量对体质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5月龄和6月龄对虾形态学指标与体质量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37.429 0.326X2 0.306X3 0.669X10 0.275X14和Y=-38.556 0.668X2-0.583X6 0.605X8 0.785X10 0.931X12,两个方程的同归关系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2.
二、青虾无公害繁殖技术 (一)青虾的繁殖生物学特性 1.雌雄区分青虾为雌雄异体,区分雌雄青虾的简便方法为:①第二步足(即“大钳子”):体长3厘米以下的青虾,雌雄青虾第二步足无明显区别;体长3厘米以上,雄虾的第二步足开始比雌虾长,个体越大,雌雄青虾第二步足的差距越大;②第四、五对步足间距:雌虾腹面第四、五步足基部之间的距离较宽阔,成“八”字形排列;而雄虾则较狭窄,第五步足基部靠在一起(雌雄青虾鉴别图见彩中插2)。  相似文献   

13.
鹰爪虾形态性状和体重的通径分析及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irs)形态性状和体重的关系,本研究测定了体重(Y)及全长(X1)、体长(X2)、头胸甲长(X3)、头胸甲宽(X4)、头胸甲高(X5)、第1腹节长(X6)、第1腹节宽(X7)、第1腹节高(X8)、第6腹节长(X9)、第6腹节宽(X10)、第6腹节高(X11)、尾节长(X12)、尾扇长(X13)13个形态性状,通过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各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雌性鹰爪虾各生物学指标均大于雄性,雌、雄群体各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体长(X2)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最大(分别为0.972和0.969);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发现,雌、雄群体体长(X2)对体重的直接影响和直接决定系数均最大(通径系数分别为0.443和0.519),雌、雄群体对体重间接作用最大的形态性状分别为第1腹节宽(X7)(作用系数之和为0.750)和尾节长(X12)(作用系数之和为0.887),雌性群体体长(X2)和头胸甲高(X5)的共同决定系数最大(0.167),雄性群体全长(X1)和体长(X2)的共同决定系数最大(0.248)。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雌、雄群体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1=–14.563+0.133X2+0.374X7+0.282X5+0.225X13(R2=0.978)、Y2=–7.947+0.092X2+0.309X4+0.203X10+0.036X1–0.087X12(R2=0.980)。雌性群体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关联系数平均值在0.868~0.941之间,雄性群体的平均值在0.793~0.906之间,从同一形态性状来看,雌性群体与体重关联系数的平均值均大于雄性群体。雌、雄群体体长(X2)与体重的关联度均为最高。通径分析结果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并不完全相同,综合比较分析得出,在进行鹰爪虾选育时,雌、雄群体以体长(X2)作为主要选择性状,雌性群体辅助选择头胸甲高(X5)和第1腹节宽(X7);雄性群体辅助选择头胸甲宽(X4)和全长(X1)。  相似文献   

14.
波纹龙虾早期叶状幼体的培育及其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幼体培育新方法,并系统描述其幼体形态特征.在室内以5种不同的饵料组合投喂波纹龙虾早期叶状幼体.结果表明,扁藻(Platymonas sp.) 卤虫(Artemia salina)组的存活率和变态率最高,到48 d后,幼体存活率达25%,并25%的幼体能顺利完成6次蜕皮;卤虫组、角毛藻(Chaetoceros sp.) 卤虫组的存活率和变态率较低,没有幼体能顺利完成4次蜕皮.对叶状幼体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发现刚孵出和蜕皮1次的叶状幼体无眼柄,第2次蜕皮后开始出现眼柄,第3次蜕皮后开始出现第4步足,第5次蜕皮后开始出现第5步足,在随后的几次蜕皮后,第4步足明显增长,第9次蜕皮后第4步足出现带有羽状刚毛的外肢.以扁藻 卤虫作为饵料时,波纹龙虾早期叶状幼体培育效果较好,并获得了脱皮9次的叶状幼体.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池塘养殖条件下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第二步足的相对生长生态学意义,采用生物学方法,于养殖周期内采集1 160尾罗氏沼虾(雌虾604尾,雄虾556尾),分别测定全长、体重和第二步足长,并对其第二步足的相对生长式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103日龄开始,罗氏沼虾第二步足长存在显著的性二型现象(♂♀)。在雌、雄罗氏沼虾第二步足长-体重的回归关系中,两方程的b值均显著小于3,说明体重呈负异速生长,即第二步足长生长快于体重生长。此外,雌、雄虾第二步足长-全长同样呈现出异速生长的特征,且第二步足长在拐点前、后均为正异速生长。雄虾第二步足生长在全长80.79 mm、75日龄出现生长拐点,雌虾在全长83.10 mm、89日龄出现生长拐点。无论雄虾还是雌虾,拐点之后的异速生长水平均比拐点前升高,且雄性第二步足异速生长水平大于雌性。  相似文献   

16.
第一讲 河蟹的生物学  一、河蟹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一 )河蟹的外部形态1.头胸部和腹部河蟹体平扁 ,头部和胸部愈合成头胸部 ,腹部向后下方卷折 ,覆盖在头胸部和腹甲下方。体分 2 0节 ,其中头部 5节 ,胸部 8节 ,腹部 7节。河蟹头胸部背方外披几丁质甲壳 (外骨骼 ) ,称头胸甲 ,俗称蟹兜。头胸甲亚圆形 ,由前缘、后缘和侧缘组成。其中前缘中央部位为额缘 ,具 4齿 ,尖锐 ,但尤以中间两齿最甚 ,其间的夹角为等于或小于 90°的锐角 ,呈“U”字形。额齿的两侧为眼眶和眼 ,外为左右第一枚侧齿 ,由此向后为左右侧缘 ,各具 4齿 ,以眼齿最大 ,第…  相似文献   

17.
2018年12月—2019年3月间,定期从温棚养殖和稻田养殖的克氏原螯虾中采集599尾样本,测量克氏原螯虾的体质量(y)、全长(x1)、头胸甲长(x2)、头胸甲宽(x3)、腹节总长(x4)、第一腹节长(x5)、第一腹节宽(x6)、尾节长(x7)、第六腹节长(x8)、第六腹节宽(x9)和螯长(x10),探明温棚养殖幼虾与...  相似文献   

18.
1白芒病   病因与症状:蟹步足基节的肌肉呈乳白色(健康者呈蔚蓝色),折断步足会流出白色的粘液.本病出现在瘦蟹(初交配的雌蟹),是由于海水盐度突然变低而引起青蟹的不适应症.……  相似文献   

19.
克氏原螯虾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亲虾雌雄鉴别与比例雄虾个体较大,螯足粗壮,螯足两端外侧有一明亮的红色软疣,腹部狭小,生殖孔开口于第5对步足基部;雌虾螯足较小,无软疣或软疣颜色较浅,腹部膨大,生殖孔开口于第3对步足基部。雌雄比例为(2~3)∶1或5∶2。  相似文献   

20.
中华绒螯蟹2个幼蟹群体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2个幼蟹群体的头胸甲长(壳长)、头胸甲宽(壳宽)、第Ⅳ步足节长与体重性状进行了测定,通过简单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初步确定了与中华绒螯蟹幼蟹体重相关的外部形态性状,比较了2个群体头胸甲比例的差别,为中华绒螯蟹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测度指标。结果表明,所测各表型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人工苗壳长与体重的相关性最大,天然苗则是壳宽与体重的相关性最大;分别建立了以形态性状估计人工苗、天然苗群体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从外形比例分析,天然苗的头胸甲近似方形,人工苗的头胸甲近似椭圆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