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集锦     
2007年重大病虫害预计发生4.00亿hm^2次农业部要求各地农业部门早做准备科学防控; 农业部:粮食面积力争稳定在1.054亿hm^2以上;我国培育农作物新品种5000个;中国水稻研究所12项研究成果通过成果鉴定;浙江省依托中国水稻研究所建设“浙江省水稻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2020年我国水稻面积恢复增长至3 007.6万hm2,比2019年增加38.2万hm2;受灾害偏重发生影响,水稻平均单产7 044.0 kg/hm2,降低15.0 kg/hm2,但仍为历史第2高;水稻总产2.1186亿t,增加225.0万t,连续10年稳定在2亿t以上.国内稻米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特别...  相似文献   

3.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发展的现状和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发展迅猛,截止到2010年年底,共有427个两系杂交组合通过了省级或国家新品种审定,其中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的品种有62个。2005年至2011年,农业部冠名“超级稻”的83个品种中,两系杂交水稻占17个。据农业部全国农作物主要品种推广情况统计表的统计资料,1993年到2009年共有121个两系组合年推广面积达到或者超过6 700 hm2,累计推广面积达到2097.4万hm2(3.15亿亩)。2002年两优培九的推广面积达到82.5万hm2,荣登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的榜首。此后7年,两系杂交水稻组合的种植面积6次位居第一,1次位居第二。目前两系杂交水稻占全国杂交水稻总面积的20%左右,已经成为我国水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类型,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介绍了我国两系杂交水稻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4年7月12日至13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的全国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上了解到,为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节本增收,我国将重点推广水稻抛秧、免耕抛秧、直播水稻、再生稻四项水稻轻型栽培技术。计划在近期内面积发展到0.2亿hm2左右,占水稻面积的60%以上,其中,水稻抛秧面积0.08亿hm2,免耕抛秧面积533.3万hm2,直播水稻面积533.3万hm2,再生稻面积133.3万hm2。实现这个目标以后,每年可增产稻谷100亿kg,为农民节本增收250亿元左右,节省劳力15亿个。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单产最高,但也是耗工最大作物,插秧、收…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农业部表示,2015年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将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力争粮食产量在5.5亿吨以上,农民收入增幅则保持在7%以上。农业部对我国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新计划农业部网站周三刊登相关意见称,2015年还将推进农村改革,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并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争取试点覆盖面积达5亿亩左右。  相似文献   

6.
新闻集锦     
《中国稻米》2010,(2):77-77
<正>●农业部:2010年保持粮食产量逾5.0亿t,粮食播种面积逾1.06亿hm2(16亿亩)3月2日,农业部表示,2010年将继续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重中之重,确保我国粮食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7.
中国杂交水稻推广历程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交水稻》2016,(2):1-8
在中国杂交水稻从1976—2015年推广40 a之际,对中国杂交水稻、两系杂交水稻、杂交粳稻的推广历程与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6—2013年,中国杂交水稻累计推广5.316 2亿hm2,并于1995年达到2 089.78万hm2的历史最大面积,占当年水稻面积的67.97%,但杂交水稻面积及其占水稻面积的比例在1999年以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至2013年维持在1 617.87万hm2,占水稻面积的53.37%;1996—2013年年推广面积在0.67万hm2以上的杂交水稻主要品种数量由133个增加到532个,而单个主要品种的平均年推广面积则由11.01万hm2下降到2.36万hm2,品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突破性品种匮乏;1996—2013年两系杂交水稻占杂交水稻面积的比例由0.92%上升到33.59%,两系杂交水稻已经成为杂交水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杂交粳稻的年推广面积维持在20万~26万hm2,占杂交水稻面积的比例维持在1.1%~1.5%的极低水平,杂交粳稻在杂交水稻中的地位还极其微弱。  相似文献   

8.
新闻集锦     
《中国稻米》2004,(4):51-51
●2004年粮食播种面积有望达1亿hm2(15亿亩)以上在中央各项扶持政策和市场粮价回升的共同作用下 ,目前粮食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国夏收小麦总产量增加25亿kg,扭转了连续4年下滑的局面 ;早稻面积增加近53.4万hm2,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的局面 ;秋粮面积增加 ,苗情好于2003年。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说 ,200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有望达到1亿hm2以上 ,基本具备了实现4550亿kg产量的基础。●13个粮食主产省安排补贴113亿元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6月24日说 ,目前13个粮食主产省安排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资金113亿元 ,其中7个省区已基本发放到户。…  相似文献   

9.
新闻集锦     
●农业部“十一”五启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从2006年开始,农业部将通过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全力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力争“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50亿kg,粮食单产提高1个百分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t。五项重点工作:一是主攻优质高产;二是扩大测土配方施肥;三是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四是加强生物灾害防控;五是促进粮食生产经营产业化。●杜青林宣布2005年粮食总产为4800亿kg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宣布2005年我国粮食总产4800亿kg以上,比2004年增产145.5亿kg。●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25日揭牌挂靠福建省农科…  相似文献   

10.
近期我国稻谷(米)供求趋势分析及发展预测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20年来我国水稻生产、消费和贸易的变化,认为只有"保红线(即保种植面积3 000万hm2,稻谷总产2亿t)攻单产"才能保证我国稻谷95%以上的自给率。并预测了2030年我国稻谷的供求趋势,认为只要确保种植面积年增长率达0.4%、总产年增长率达1.0%,供求关系将趋平衡,并略有节余。为确保我国中期稻谷生产与消费趋于合理区间,提出了"六保"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19年我国水稻产业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9年我国水稻面积继续调减,单产再创历史新高,总产连续九年稳定在2亿t以上;国内稻米市场继续偏弱运行,优质稻和普通稻价格分化;大米进口量减少,出口量继续增加;种业稳步发展,市场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稳步推进,绿色生产技术呈现较快发展势头。预计2020年水稻面积稳中略减,单产保持稳定,品种结构继续优化,大米市场有望走出低谷,绿色技术加快推广。  相似文献   

12.
新闻集锦     
●国内水稻生产形势分析2003年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继续减少。全国水稻种植面积为2755万hm2,比上年减少2.3% ;预计全国稻谷产量为17266万t,比上年减少1.1 %。据国家统计局5月末调查 ,2003年早稻播种面积为558万hm2 ,比上年减少29万hm2,减4.9%。9个早稻主产省的播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 :浙江减7.8万hm2,湖南减5万hm2 ,广东减3.9万hm2,湖北减3.8万hm2,江西减2.7万hm2,福建减2万hm2,安徽减1.8万hm2,广西减少近1万hm2。预计2003年我国优质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将继续增加 ,稻谷品质结构改善。●我国转基因水稻研究取得新成果福建省农科院遗传…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其粮食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相关政策 ,对于解决黑龙江省粮食生产问题及促进国内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研究针对黑龙江省的粮食相关政策 ,分析了水稻的生产与市场 ,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一、水稻种植面积与粮食政策的变革1.缓慢增长期 (1979~1983年 )计划经济时期 ,黑龙江省粮食政策平稳 ,统购统销 ,水稻种植面积缓慢增长。1979年水稻种植面积20.6万hm2,总产3489.5万t。到了1983年 ,水稻面积才增加到24.5万hm2,总产3727.6万t。4年间水稻面积增长18.93…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麻江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6666.7hm2以上.其中杂交水稻种植面积6333.3hm2以上,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培育壮苗是杂交水稻生产的关键.秧苗素质的好坏决定着杂交水稻的增产潜力。目前,该县主要推广旱育水寄、旱育直播两种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5.
信息     
2002年水稻病虫害发展趋势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供的信息,2002年水稻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水稻病虫害仍以迁飞性、钻蛀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为主,发生程度重于2001年。预计发生面积0.69亿hm2,比2001年实际发生面积增加18%左右。1.稻飞虱:发生面积约0.13亿hm2,华南、江南大部及长江流域、西南单季稻区为4级。2.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约0.11亿hm2,东南沿海、江南东部、沿湖、沿江稻区为4级,其它稻区为2级。3.二化螟:发生面积约0.14亿hm2,总体发生为4级,其中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  相似文献   

16.
2023年我国水稻面积略有减少,单产再创历史新高,总产连续13年稳定在2亿t以上;国内稻米市场价格偏强运行,大米消费基本稳定;大米进口大幅减少,出口继续下降;审定品种数量下降,品质水平不断提高;经营方式不断优化,社会化服务、绿色高效轻简化技术和智能技术加速推广。分析了当前我国水稻产业面临的问题。预计2024年水稻面积保持稳定,单产小幅提高,稻米市场平稳运行,优质稻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司长李伟国近日表示,将力争到2020年全国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以上。"力争五年后水稻的耕整地机械化水平保持在95%以上,种植机械化水平达50%以上,收获机械化水平达85%以上。"李伟国在此间召开的全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暨绿色增产模式现场会上说。据李伟国介绍,在水稻的机械化种耕收方面,目前全国各个稻区呈现竞相发展的态势。北方稻区起步早,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稻国外引种概况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国以来,我国通过各种途径引进了各类国外水稻种质,其中9963份已被国家种质库正式编目。通过检疫、隔离种植和多年评价,一批优异种质被直接或间接利用于水稻育种和生产。在我国水稻生产中,连续几年年种植面积超过6.67万hm2(100万亩)和在6670~66700hm2(10万~100万亩)的国外常规品种分别为22个和81个;具有国外胞质雄性不育和/或国外强恢复系(亲本/血缘)、年种植面积超过40万hm2(600万亩)的杂交水稻组合33个;一大批国外引进种质已成为不同时期我国高产、优质和多抗水稻育种的骨干亲本,近60年来衍生了2000余个新品种。据不完全统计,60年来,因直接和间接利用国外引入水稻种质而增产的稻谷超过773亿kg,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加强国外水稻种质资源的引入,对于丰富我国稻种资源宝库,增加遗传多样性,防止遗传脆弱性,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衢州市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每年种植面积达 1 5万 hm2 。但长期以来 ,水稻种植以高产为目的 ,经济效益不高 ,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近 5年早稻种植面积净减 1万 hm2 )。随着中国加入 WTO时间的临近 ,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依靠科技进步 ,优化水稻生产技术 ,开发引进高科技成果 ,是提高水稻生产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也是提高水稻生产竞争能力的正确途径。一、衢州市水稻生产主要特点及经济效益低的原因1 .双季稻占主导地位每年 1 5万 hm2水稻面积中 ,早稻占 6.78万hm2 ,晚稻占 8.2 4万 hm2 ;平均早稻每 hm2产量 492 9…  相似文献   

20.
发展优质早稻推进产业化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现有耕地面积10.4万hm2,其中水田61万hm2,旱地43万hm2。水稻历来是我市粮食生产的主体,常年种植面积9.3万hm2,总产7亿kg,占粮食总产量的85%左右。其中早稻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占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35%左右。早稻既是稳定我市粮食生产的一季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根据粮食供求状况和市场形势变化,我市从199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优质稻尤其是优质早稻的推广,近几年来又大力推进优质早稻产业化经营,使优质早稻发展步伐加快。1998年全市优质早稻发展到1.67万hm’,占全市早稻面积的6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