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摘     
我国第一次试办的林木(森林)保险在广西、吉林两省区开始。到今年3月底,吉林省已承保森林二十八万亩,广西已承保杉木林三万七千多亩。保险金额根据林木生长期分档确定,保险责任主要为火灾。兴办森林保险在我国是一个创举,填补了我国森林经营和保险业务上的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江西省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的试点,制定了可行的政策性森林保险方案的方案。就森林保险开展试点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析表明,政策性森林保险的需求或潜在需求较大,加大财政补贴投入、扩大试点范围以及加强宣传等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商品经济与森林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保险在我国保险历史上是个空白,近两年来有的地方出现了社会集资的“小保险”,1984年下半年,吉林和广西着手试办了森林保险,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创办森林保险有没有可能,有没有必要以及如何摸索、探讨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现在还是个新的课题。本文就此问题谈一些看法。一保险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保险又为发展商品经济服务。这种经济活动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从商品生产到商品流通以至商品消费领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特别是各种自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开展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以来,森林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由于现行保险补贴政策仍存在一定缺陷,导致森林保险产品难以满足林农实际需求。梳理我国森林保险发展历程,并以成都市为例,总结森林保险发展成效,同时分析归纳出商品林保险增长缓慢、风险补偿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森林保险运行模式未实现协同等突出问题,建议创新森林保险产品、优化森林保险运行管理机制、实施差异化补贴标准,以期实现成都市森林保险均衡持续发展,并为我国森林保险政策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策性森林保险的试点情况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我国开始对江西、湖南、福建、浙江、云南、辽宁等6省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的试点工作。介绍了我国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特征和财政补贴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试点工作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1982年我国拟定了第一部《森林保险条款》,1984年进行了森林保险试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保险公司改制,森林保险成为商业保险,2010年乌兰察布市开展了森林保险工作。文章根据当地森林保险发展情况,分析森林保险理赔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对解决同类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森林保险现状1981年,为了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和减少森林灾害损失,林业部门与保险部门合作,共同研究森林保险,以便开展本项业务。1982年拟定了森林保险课题研究计划,在收集借鉴国外森林保险资料的基础上,同时拟定了我国第一部《森林保险条款》。1984年,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配合下,在广西灵川县开始了我国首次森林保险的试点工作。1985年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进行了国有林区森林保险的试点。1985年会同福建省林业厅和福建省保险公司在邵武市进行了另一种形式——林业与保险公司共保的森林保险。  相似文献   

8.
森林保险是我国农业保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降低受灾损失和为林业改革、发展及林业产业提供保险保障两方面的作用。本文基于对四川省森林保险发展现状的总结,分析了四川省森林保险发展中暴露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1)创新保险模式,健全保险机制;(2)优化保险政策,增补保险新品种;(3)科学设计保险产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森林保险起源于20世纪初瑞典和芬兰,我国于1984年开始在广西自治区桂林开展试点.长期以来森林保险发展缓慢,呈现萎缩状态.2009年,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在江西、湖南和福建三省启动,古丈县自2008年自筹资金开始了森林火灾保险.目前运行情况反映出森林保险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保险费率高而保险额低;自然灾害多样但...  相似文献   

10.
《山西林业》2014,(1):3-3,39
<正>2014年1月,省财政厅、省林业厅、省保监局联合印发《山西省森林保险保费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为逐步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保障体系,增强林业生产经营者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014年将在35个县、2个省直林局试点的基础上,将生态公益林的参保范围扩展到全省。全省各地的林业经营单位、造林大户、农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林权人都可为生态公益林买保险。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森林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的发展不同,森林(林木)有一定的生长周期,或者几年或者多达几十年。森林发生意外的风险比较大,容易发生自然灾害(火灾、病虫害、雪冻、鼠害、泥石流等),这些存在的风险严重妨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森林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作用巨大,非常需要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为此,基于政策性森林保险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并且以湘西自治州实施森林保险情况为例探讨了森林保险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林业实用技术》2014,(5):28-28
<正>2014年3月13日讯: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3月11日北京市正式启动政策性森林保险项目,全市的生态公益林统一纳入保险范围,如遇火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每亩生态林最高可获得1 200元的保险赔付。目前北京市山区森林面积已达1 320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占了绝大多数。首批纳入保险范围的是全市10个山区县的生态公益林和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按照《北京市森林保险试点实施方案》,每亩林地保费2.4元,保险金额1 200元,保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恩施市森林保险试点现状的调查,分析制约森林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保险体制、提高林农风险意识等方面就做好森林保险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全国森林保险工作研究座谈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强森林灾害事故管理,为损失提供经济补偿,保证森林资源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将森林资源纳入保险体系。这是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的首次全国森林保险工作研究座谈会上提出的观点。这次座谈会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经济研究所主持召开,并得到了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的大力支持。来自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的林业部门、保险公司以及农业银行和新闻单位的同志共六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了各地目前开展森林(林木)保险工作的经验,并就某些技术性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会议一致认为,试点并开展森林保险工作在我国是一个创举,填补了我国森林经营和保险业务的一个空白,它必将随着我国林业商品生产的发展而深入开展,并为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福建省顺昌县森林火灾保险试点开展情况,总结了顺昌县森林火灾保险模式及做法,分析了森林火灾保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完善政策性森林保险的一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2月12日,云南省召开2012年度森林火灾保险试点启动会。会上,省森林防火指挥部专职副指挥长、省林业厅党组成员万勇同志代表省林业厅与通过公开招标选定的阳光财险等6家保险公司及保险经纪公司签订了《云南省2012年度森林火灾保险试点项目服务协议》,全  相似文献   

17.
2011年被纳为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以来,广东省森林保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过5年的初步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了林业现代化风险管理体系,多方面增强了林业风险抵御能力。但当前森林保险发展在制度制定、产品设计、组织体系建设方面仍存在一定缺陷。面对新阶段"扩面、提质"的发展要求,亟需提高森林保险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优化政府财政补贴政策,建立规范化的森林保险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8.
《森林防火》2006,(3):19-19
根据福建省农业保险第一步试点方案,福建省选择南平、三明和龙岩三区市作为森林火灾保险试点单位。以生长和管理正常的商品林、生态公益林及林权抵押贷款的造林为保险标的,不分树龄和树种,保险金额以亩为投保计量单位,每亩400元,保险费率为生态公益林、国有商品林4‰,其他5‰,保险期一年。试点期间种植户个人承担80%,省级政府补贴20%。目前,福建省已下达第一批保险保费补贴资金46万元。转载《中国森林防火网》福建省森林火灾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9.
森林保险中合理确定保险费率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保险定价方法现用的是“价值法”,研究中的方法为“效用比较法”。我国森林保除用前法。我国从1982 年开始森林保险的研究和试点,取得了经验,现状是保险人认为费率低,无利可图,而投保人却觉得保费是一项不小的负担。靠市场解决这一矛盾是不可能的,政府必须给予支持,以促进这项公益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付开萍  吴道能  林清霞 《绿色科技》2021,(5):140-141,144
指出了毕节市自2011年启动森林保险试点以来,取得了较多的经验,但也面临着农户投保积极性不高、基层干部协助动力不足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存在的根本性原因,提出了加大财政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厘清职能职责和加大宣传教育等具体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进一步推动全市森林保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