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我国林业生态系统按主要功能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可划分为用材林区、经济林区、平原农田防护林区、草原护牧区、水土保持区、水源涵养区、沙漠区等七个区域。不同区域的林业生态体系选用怎样的评价指标及标准进行评价,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下面的文章系统地讨论了这一问题。文章较长,分两期刊登。 相似文献
2.
“一天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的恶劣生态环境,是吉林省西部多年以前的真实写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年绿化吉林大地和三北防护林一、二期工程的完成,扭转了东部地区森林资源消耗量大于生长量的历史,结束了中西部地区“沙进人退,三刮四种”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浙江是我国较发达的经济大省,又是资源匮乏的小省,遂昌作为浙江省重点林区县,搞好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对建设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社会文明的生态省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多年来,遂昌林业通过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等举措的实施,森林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和发展。1994年基本消灭了宜林荒山,1998年通过省级绿化达标验收,林业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1991年、1995年两度获得“全国绿化造林先进县,1995年被全…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业考察团 《绿色中国(A版)》2002,(2):52-54
加拿大的林业产业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8世纪为原木利用阶段,主要生产船桅杆、特大方;19世纪初进入粗加工阶段,主要生产锯材和成板方;20世纪初进入深加工阶段,主要生 相似文献
5.
6.
7.
无性系林业与无性系育种(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性系繁殖的障碍及其克服的可能途径在各种育种系统中,都有一些妨碍选种效果实现和阻滞进展速度的技术问题,无性系育种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不加克服,无性系育种和无性系林业就无法实现的障碍。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老化效应(或老熟作用)和位置效应。前者指随着树龄增高,扦插生根能力下降,而且不同 相似文献
8.
《林业资源管理》2017,(Z1):1-9
为科学地进行林业生产活动和制定森林经理方案,选择准确的林分进行质量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以北京市十三陵林场400多个以侧柏为优势树种的小班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04年和2009年十三陵林场的二类数据,建立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和生态功能综合指数评价体系两套评价体系,对林分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对比两种评价体系的差别之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再划分评价等级,建立隶属度R矩阵并计算,由"最大隶属度"原则判定林场的评价等级,进行森林质量评价;生态功能指数评价体系依据国家林业局制定的中国森林生态功能的指标等级和权重,并根据Y=8∑i=1W_iX_i,K=1/Y算出林地生态功能指数。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分析结果显示,2004年与2009年侧柏林的生态功能指数分别是"劣"和"中";生态功能指数评价体系分析结果显示,2004年与2009年的生态功能指数为0.47与0.60。两种不同的评价体系均说明了2009年林分质量较2004年有了很大提升,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两种方法都适用于森林质量的评价分析。但从全面性、使用的方便性和精确度等方面比较来看,生态功能综合指数评价体系要优于模糊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10.
11.
成都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市森林生态环境功能是衡量一个城市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而这又依赖于城市森林的结构是否合理和功能是否完善.现选择在西南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成都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合理系统地评价城市森林生态环境效益,建立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为适应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 ,以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理论为基础 ,按照一定的原则设立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森林资源经营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由 3个核心指标、7个辅助指标组成。用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对某林场森林资源资产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通过这套指标体系可实现对林业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 ,达到规范企业经营管理 ,促进森林资源资产的保值增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6.
在湖南省CO2排放与森林碳汇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湖南省生态公益林区划标准和湖南省生态区位重要性分析,对全省生态公益林面积需求量进行了测算。全省共测算生态公益林616.70万hm2,占全省林业用地总面积(1 293.29万hm2)的47.7%。 相似文献
17.
18.
19.
在分析林业生态工程生态效益经济特性的基础上 ,对林业生态工程生态效益经济计量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它可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经济计量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