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爲什麼在紀念米丘林百週年的時候來批判農業地質學派呢?很簡單,因爲農業地質學派,在土壤學的理論上,在生產實踐的意義上都是與米丘林農業生物科學的原則相矛盾的。米丘林的農業生物科學的理論是奠立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之上,它不僅耍認識自然,它還要改造自然,它不僅要發現,它還要創造。農業地質學派恰恰相反,它的學術理論奠立在庸俗的經驗主義與機械論之上,所以它解釋不了自然,也更無改造自然的企圖與能力。當祖國正在向社會主義邁進的時候,土壤科學工作者應當深刻地檢查與批判土壤科學內的虛偽部分;向正確的、偉大的米丘林農業生物科學理論學習;不讓我們自已在建設祖國的科學大軍中成為落伍者,不讓我們給建  相似文献   

2.
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節是全世界勞動人民歡慶的日子。在這個偉大革命勝利的四十年代裹,蘇聯人民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歷了艱苦鬥爭和辛勤勞動終於戰勝了一切內外敵人建立了第一個繁榮幸福的社會主義國家。在科學領域裹,蘇聯在短短的四十年間,不獨趕上而且遠遠超過了資本主義國家,登上了現代科學的最高峯。中國人民和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都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祝賀蘇聯建國以來的偉大勝利,祝賀蘇聯人民和科學家們在建立原子發電站,發射洲際導彈和人造衛星等一系列的輝煌勝利和對於人類和平事業的偉大貢獻。正在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中國人民永遠是以蘇聯作爲自己的榜樣。解放以來,我們得到蘇聯共產黨,蘇聯政府和人民的關懷,派遣了自己最優秀的專家敎授到我校講學,傳播蘇聯先進科學。在他們忘我的勞動和真誠無私的幫助下,爲我校和兄弟學院改進了敎學,開展了科學研究,培養了師資,不斷提高了學術水平,這種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是我們永誌不忘的。從提高學術水平,開展科學研究方面來講,蘇聯專家對我們的幫助首先在於傳播了蘇聯的先進科學,使我們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進行分析研究,來認識客觀事物  相似文献   

3.
農業氣象學的基本目的就在於幫助農業最有效地利用氣候條件和天氣條件,以及幫助農業克服不利的氣候和天氣條件。也就是說幫助農業獲得高額而穩定的產量。農業氣象學是研究對農業具有重要意義的,與農業生產對象以及農業生產過程發生相互作用的那些氣象條件、氣候條件和水文條件的一門科學。我國農業氣象學誕生於19世紀末。農業氣象學的奠基者是俄國學者阿列科山大·依萬諾維奇·沃耶依柯夫和彼得·依萬諾奇·伯洛烏諾夫。他們確定了農業氣象觀測和農業氣象研究的原則,組織了第一批農業氣象站和農業氣象觀測哨,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的農業氣象研究工作以及俄國的農業氣候研究工作。沃耶依柯夫和伯洛烏諾夫所確定的農業氣象觀測和農業氣象研究工作的原則,後來,被西方其他各國和美國盜用了。有權認爲俄國是農業氣象的祖國。一位美國學者·史密斯曾經這樣寫過:"俄國是建立用來研究氣象要素對產量的影響的農業象氣站和園藝氣象站的開路先鋒"。  相似文献   

4.
不久之前,全體蘇聯人民,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以及全世界的進步人類都慶祝了蘇聯的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四十週年。蘇聯共產黨的智慧以及蘇聯人民的無比英勇和勞動的功績,使得蘇聯在四十年內從一個農業國變成了一個先進的社會主義的工業強國,從一個文化上落後的國家變成了一個有著高度文化和在科學和技術上都有著高度發展的國家。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四十年來蘇聯的科學變成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並成爲革命地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強大力量。十月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蘇聯的科學狀況,它忠誠地服務於我國的人民,成爲人民爲了美好的將來、爲了共產主義而英勇奮鬥的強大力量。蘇聯科學的力量在於它以辯證唯物主義爲其科學的方法,在於它緊密地與國民經濟(即與國家的實際)聯系着,其中的蘇聯農業化學也是緊密地與國家的農業聯系着的。任何科學的發展如果沒有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則將毫無意義。蘇聯科學的力量還在於,科學的進一步發展是與所有學者的集體創造相聯系著的。蘇聯每一個學者的個人創造都是很好地與所有學者對某一問題的研究相配合的。科學領導人所提出來的思想,觀念和問題先要經過許多研究工作者的研究,然後把這些工作的結果從理論上加以總結。由此可見,把科學的綜合及所得到的事實的科學...  相似文献   

5.
今年10月27日是蘇聯生物學家,偉大的自然改造者伊·弗·米丘林的一百年誕辰。為了隆重地紀念這位科學巨人對人類社會所作的貢獻,北京農業大學從27日起到11月3日舉行了米丘林紀念周,舉辦了米丘林紀念展覽會,通過各種標本、實物、圖片、講義、書刊等集中地表現師生們學習米丘林學說的成續。27日,全校二千多名師生舉行盛大的紀念會,在這個會上,蘇聯選種專家普魯茨柯夫同志作了‘偉大的蘇聯學者——自然改造者伊·弗·米丘林的生平事業和米丘林科學在蘇聯的發展’的報告,農學系作物遺傳選種教研組主任陳秀夫教授介紹了四年多來根據米丘林學說進行蕃茄品種問的無性雜交的研究成果。在這一周内,我校各系還分別舉行了紀念米丘林的科學報告會,蘇聯作物栽培學專家契爾諾格洛文同志在農學系作了‘米丘林學說在植物栽培學發展中的基本原理’的報告,蘇聯家畜繁育學專家波波柯夫同志在畜牧獸醫系作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蒙古羊為粗毛羊,分佈很廣,是我國綿羊品種中數量最多的。目前我校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等單位正在内蒙古自治區察盟五一牧場進行研究,將蒙古羊用細毛羊雜交改良成為毛肉兼用的細毛或半細毛羊品種。這項工作對於我國國民經濟有巨大意義。作者為了配合開展這項研究工作,從1956年夏季開始進行成年錫盟蒙古羊皮膚組織學的研究,目的在觀察蒙古羊皮膚及其衍生物生長發育一般規律,檢查各種因素(季節、飼養、管理、年齡、性别等)對於皮膚及其衍生物的影響;同時為家畜組織學與胚胎學,在綿羊及羊毛方面累積敎學資料。  相似文献   

7.
一、緒言米丘林遺傳箏闡明了無性雜交是控制有機體遺傳性及其變異性的方法。無性雜交理論和實驗徹底批判了形式遺傳學中所謂染色體遺傳學說,因為無性雜睡的獲得從形式遺傳學的立場是無法解釋的。無性雜交問題的研究是與俄國的達爾文主義農業生物學家們的名字分不開的,特別是與創造和發展農業生物學新方向的蘇聯科學家們如季米里亞捷夫,米丘林和李森科等的名字分不開的。達爾文首先認識到植物通過嫁接獲得無性雜種的可能性,並着重指出產生無性雜種的事實將改變科學家們對於有性生殖的觀點。季米里亞捷夫完全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在約十年以前,E-605被Schrader合成而且被發現是效力極強大的殺虫葯劑,不久它就被應用到農業生產上。我們在1950年開始進行E-605的合成試驗並證實其葯效。1951年起,在中央農業部植物保護司的鼓勵下,與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合作,具體分工、進行研究、並建立實驗工廠。為了在我國農村中使用方便起見,改名1605。本報告討論1605及所用乳化劑的合成原理及今後研究的途徑。1605的製造方法有四,今將其所用原料,製造過程以反應式表示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農桑輯要是元世祖忽必烈時政府頒行的一部官書,也是我國古代一部著名的農書。今天我們研究祖國農學遺產,對這一部名著,自然是要加以充分的利用。為了更好地加以利用,對這部書的本身,特别是對有關這部書的一些問題進行一些清理的工作似乎不是沒有用處的。下面就是這樣的一種嘗試。至於書的農業技術內容,則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相似文献   

10.
北京郊區農民,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從去年8月開始,分期分批地進行了重默社的生產規劃工作。到今年六月為止,已有43個農業生產合作社,擬訂了以發展農業為中心的生產規劃,創造地累積了許多農業生產規劃的寶貴經驗。但是這個工作是一個新的工作。有許多問題需耍作進一步的研究,我們提出下面的幾個問題和大家作初步的探討:一.關於農業生產合作社生產規劃的領導問題全面合作化和基本上已經定型的農業生產合作社是進行全面的長期生產規劃的重要條件。實踐證明,農業生產合作社全面的長期生產規劃所牽涉的問題很廣,其中有些問題不是合作社本身所能解決的,為了使合作社能够更順利地并且根據國家的計劃要求進  相似文献   

11.
披着敎授外衣的美國人卜凱 (J.L.Buck),長期以來(1920-1944)在中國利用着前金陵大學農業經濟系敎授和美國財政部視察員名義,和國民黨反動派勾結在一起進行着盜竊我國經濟情報的特務勾當,同時還利用其敎授身份系統地販賣反動的資產階級農業經濟理論毒害和迷惑我國學者和青年。卜凱的這種反動理論,貫串在他所主編的,並在解放前流行的一些書刋如中國農家經濟、中國土地利用、中國農場管理學等之中,在當時目的在維護反動統治的"農村改良運動"諸派别中,卜凱是以搞農村調查並提倡農業技術改良的面貌出現的,所以把他歸屬反動的資產階級技術改良主義派的範疇。資產階級農業技術改良派實質上是和梁漱溟的鄉村建設派、晏陽初的平民敎育派等没有兩樣,都是在維護封建地主利益,維護反動統治政權為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  相似文献   

12.
一、緒言棉花黄萎病是危害我國棉花生產的重要病害之一,分佈範圍很廣。幾年來在老棉區如:關中、晉南、冀東、遼陽等地黄萎病還在繼續擴展。據1956年關中棉區估計陝西經惠渠灌溉區,棉田發病率一般在30%左右,嚴重地區發病逹90%,估計平均減產20%,同時黄萎病也已在新疆新棉區發生,因此為着保證棉花生產,必須積極防治黄萎病。1955年植物保護會議决定棉花黄萎病的研究課题是鑑定病原,明確傅染途徑及寄主範圍,找出防治方法和抗病品種。我們感到棉花抗黄萎病品種的鑑定是尋找和培育抗病品種的基礎。必須組織各地試驗場所的力量,在統一計劃下,進行鑑定才能事半功倍。這個意見得到農業部棉產處,中央農業科學院等備處和各合作單位的支持,使棉花抗黄萎病品種的鑑定試驗得在遼陽、唐山、臨汾、涇陽等四個試驗站、華北科學研究所和北京農業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應用真菌學研究所合作)等六個地點同時進行,以期通過田間之試驗,比較各品種在不同地區抗病性的强弱,以了解各地黄萎病菌的差異,為選育抗病豈產品種而打下基礎。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會在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57年第3卷第1期)發表過研究喬木植物葉羣的方法一文。我們在此再介紹給中國農業研究機構和敎學機構的工作人員幾種其他試驗工作者所創造的簡單儀器和試驗工作中的個別方法。這些儀器和方法在許多場合下對果樹工作者、林業工作者以及相近專業的工作人員可能是有益處的。  相似文献   

14.
大規模的國營農業企業必須具備先進的科學的管理制度,而計劃性便是社會主義企業管理的最主要一環,企業內部一切生產活動,都要受計劃的領導。國營農場年度生產財務計劃是國民經濟計劃的一部份,是在規定的國民經濟計劃的基礎上編製的。因之國營農場年度生產財務計劃是農場全年的行動綱領,根據它來管理龐大的農業全業。  相似文献   

15.
農業部前蘇聯顧問盧森科同志會說過:「中國的農業技術人員應該創造一套新的、中國的農業技術」。關於「新的」可不必說。至於農業技術前面冠以「中國的」字樣,應該這樣理解:即農業生物科學原理雖然是一般性的,但具體到一定地點、一定環境裹的農業生產的時候,對於同一事物的處理方法和技術則頗不相同。換言之,在各種實用性的科學當中,農業科學是屬於地域性比較強的一類。如果要講理論聯系實際,似乎對於農業生產來說更是必需的。農業生產知識和技術也同其他一切真正的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1950年夏季,農大西北工作團曾到青海省柴達木盆地東南邊綠地區進行勘查荒地工作,1952年夏至1954年春中央文委西藏工作隊農業科學組曾進藏調查康藏地區的農業生產情况並協助地方和部隊開展農業生產。我個人前後參預了這兩項工作,雖然時間比較暫短,工作也很膚淺,但對於祖國的青、康、藏高原上的農業生產情况却多少有了一些概括的認識。對於這些地區來說解放前是比較生疏的,同時在祖國農業區劃上也是一個空白地區,應當說只有在解放後,科學工作者才有可能;才有條件深入到這些  相似文献   

17.
蘇聯選種和良種繁育學以巨大的成就迎接了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四十週年。蘇聯選種學的成就首先是由於十月革命以後生物科學堅決地走上了唯物主義的發展道路而產生了一些根本的變化。蘇聯科學家開始有可能自由地在自己的工作中遵循唯一正確的,科學分析和綜合的強有力的理論武器——辯證唯物主義,而生物科學則以直接幫助農業實踐爲自己工作的目的。就在這個土壤上在蘇聯產生了並順利地發展了米丘林學說,它是農業生物學的理論基礎。米丘林學說證明有可能創造性地控制動植物的遺傳性,並使它向人類所需要的方向改變,米丘林學說的成就確定了蘇聯選種和良種繁育工作的道路和方法。蘇聯選種和良種繁育學由於在工作中把米丘林學說的理論原則作爲基礎,並運用了這一學說所製定的方法,在短短的時問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就。現在舉例如下。籍助於米丘林關於植物可能馴化並使其向更北的新地區推進的學說,蘇聯科學家成功地解決了把農業向極北(北極圈內)推進的極重要的實際任務。在全蘇植物栽培研究所極地試驗站(在希賓耐)第一次培育出了一系列作物品種,例如馬鈴薯品種:希賓耐3號,斯湼仁卡3號,伊邁得拉  相似文献   

18.
1953年東北蘋果栽培區食心虫類嚴重為害,蘋果生產及外銷受到空前的威脅。東北農業科學研究所本着集中力量解决主要問題的方針,於1954年1月間邀請北京農業大學,並組織興城園藝試驗場、遼寧省熊岳農業試驗場及旅大園藝試驗楊四個單位組成了蘋果食心蟲研究組,由東北農業科學研究所與前東北農業局責成熊岳農業試驗場負責領導。研究組根據東北蘋果食心虫類的發生和為害情倪,羣眾現有的防治基礎以及當前的條件,决定以研究東北蘋果小食心蟲 Grapholitha inopinata Heinrich(簡稱「東  相似文献   

19.
我國過渡時期的總任務在農業方面就是通過農業合作化,實現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地改變農業中的生產關係,把生產資料的個體農民所有制,改變為農民的集體所有制。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生產資料的公有化就是標誌著社的社會主義因素的增長,標誌着生產資料對個體農民所有制向農民的集體所有制的轉變。由於在我國頭兩個五年計劃內,國家還不可能建立大批的農業機器拖拉機站,實行大規模的農業機械化,所以在農業生產合作社中如何合理利用農民原有的生產資料特別是耕畜和大型農具等,對於農民組織起來提高生產,就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同時,在農業生產合作社  相似文献   

20.
四十年前,俄國工人在英明的列寧的領導下,和農民一起,在地球的六分之一土地上推翻了資本主義的政權。這個有著極爲偉大意義的革命,在世界的史册上寫下了最重要的新的一章。它爲人類的進步開辟了新的道路,並且幫助中國及其它許多國家結束了人剝削人的制度。儘管曾經有過內戰,干涉者的封鎖和血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可是蘇聯仍然在這短短的歷史時期中,在社會建設,全面發展生產力,鞏固經濟以及提高文化和繁榮科學等各方面獲致了極爲巨大的進步。四十年前的俄國是落後的半殖民地國家。革命以後,蘇聯以其它資本主義國家所不能有的速度發展着,因而現在在工業生產方面已經超越了西歐所有各國,而且不可避免地,在短暫的歷史時期中一定會超過美國。目前蘇聯已經擁有數量最多的科學技術幹部,並且在許多技術部門中已經走在所有其它各國的前面。大家都知道,第一架噴氣式客機是在我國開航的,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發電站出現在我國,我們還建成了最大的微粒子加速器——同步穩相加速器,創造了洲際彈道導彈並且放出了第一顆和第二顆地球人造衛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