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浅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 ,认为生态旅游是中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发展的最佳策略 ,概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及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陈景欢  戴瑞坤 《绿色科技》2012,(6):263-264,270
分析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及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现状,探讨了广东省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及趋势,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与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云南临沧澜沧江自然保护区双江片区生态旅游开发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一种新的管理和发展模式.寻求保护与发展的结合点,将良好的环境效益转化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以保护促发展.通过发展促进保护”的良性循环.是保护区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云南临沧澜沧江自然保护区双江片区生态旅游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条件,提出了开发生态旅游的构想及科学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4.
依据对全国120个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问卷调查结果,实地调查、访谈了其中5个生态旅游经营管理典型模式的自然保护区,深入分析了不同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适合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经营管理的优化模式:以保护为主、政企分开、共同管理、分类经营,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组织经营、社区参与、利益共享等为原则,经营生态旅游;成立生态旅游监督促进机构,监督规范生态旅游实践,为合理经营提供保障。该模式不仅能够提升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在生态旅游中的话语权,还能把握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平衡发展,有利于解决生态旅游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问题。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在保护与开发、处理保护与经营生态旅游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由其负责经营管理生态旅游,将更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5.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生态旅游是当前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发展的趋势,每个自然保护区应根据其具体特点来进行.分析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面临的规划、开发、建设等主要问题,就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及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生态旅游现状的调查表明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对保护区的环境污染、植被破坏程度在逐渐增大。提出了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以期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7.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是同一纬度上最具保护价值的生物基因库,并具有良好的生态旅游开发前景。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实行综合保护与发展,积极开发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促进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发展,使保护区建设实现持续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广东南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观光、度假、休憩的天然胜地。作者根据广东南山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资源条件,提出了在立足保护、适度开发、注重地方特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开发广东南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在探讨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南洞庭湖生态旅游开发的7 项原则.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的社区参与性和"泄漏”极限、与专家的伙伴关系原则,认为这是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给旅游地带来实惠,促进自然保护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强调生态旅游有效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自然保护区如何开展旅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机构还不健全,在旅游开发中往往因利益之争而形成多头管理,各部门都强调自己的职责和目标而忽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最终因无序开发而造成环境破坏,因短期行为而导致生态经济不能持续发展。其实,对于自然保护区来讲,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是理所当然且责无旁贷的综合管理者。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必须在其统一协调下有序地开展,生态旅游的规划和发展必须符合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生态旅游活动必须服从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这是永续利用绿色资源,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我国大部分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旅游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笔者对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了分类检索,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旅游社区参与研究、旅游与科学发展观研究、旅游与和谐社会研究进行了综述,还总结了目前旅游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针对未来保护区旅游理论研究提出了建议并给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是生态农业和旅游服务的相互融合,也是前南峪旅游开发的主导产品,本研究通过对前南峪生态旅游开发的跟踪调查,总结出前南峪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和不足,针对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以确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现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 14 6个 ,总面积 2 73万hm2 ,而其中仅有少数自然保护区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开发的深度、广度极不相符 ,而实际上可开发的旅游资源项目包括森林旅游、野生动植物观赏及考察旅游、雪山旅游、岩溶地貌旅游、高山湖泊旅游、保健旅游等 ,种类繁多 ,内容丰富。为此提出科学开发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分级保护 ;严格执法、从严治理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的一般特征、森林区喀斯特环境特征、无林区喀斯特环境特征进行了叙述,分析了喀斯特森林现状及现状的成因,提出了以建立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方式恢复喀斯特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建立立体农村经济、发展生态旅游、合理利用、采育并举、劳务输出等多种喀斯特山区经营方案。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日益受到各国旅游学界和生态学界的广泛重视。在简单介绍了生态旅游概念的基础上,简述了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得出了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探讨了我国在开发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自然保护地统筹管理、整合优化的背景下,从研究对象、类型数量、利用规模、旅游现状等方面科学判析新形势下广西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旅游的空间、资源和需求潜力,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总结出整合交叉重叠自然保护地,提升生态保护意识,强化自然生态教育,建立社区参与机制,建立志愿者服务体系,培育森林生态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强化森林生态旅游产品提质升级等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是集普及生态科学知识,提高自然保护意识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旅游事业,是国家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充发挥宣传教育作用的最佳形式。生态与旅游相结合是当前世界旅游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资源应该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利用的原则是:1。保护管理与旅游经营的统一;2。以生态是主观为主体,维护持续续利用的生态体系;3.突出生态知识性与寓教游。  相似文献   

18.
于曙明 《贵州林业科技》2007,35(2):23-25,33
旅游开发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一些保护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态思想和景观保护意识,造成了景观资源的退化和对保护对象的破坏。在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管理中,导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进行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并加强景观生态管理,能够促进自然保护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达到自然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论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旅游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能增强自然保护区的经济实力,便于对游客进行自然保护和环境意识的教育,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分析了生态旅游给自然保护区带来的如环境污染、生境破碎等负面影响。提出了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