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中国热带农业》2004,(1):31-32
据统计,我国每年可以达到出口标准的一级水果大约有500多万吨,然而真正能出口的仅为1/3,其中热带水果的出口量更少。2003年中国水果的出口量为160万吨,仅占世界水果出口总量的2%。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水果出口企业国际市场准入意识淡薄,对水果出口的检验检疫程序知之甚少,缺乏与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专业性行业协会的有效沟通。因此,本刊特别邀请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动植物工作委员会在此对水果出口程序作一简单介绍,以帮助热带水果生产企业了解水果出口的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越南对华出口鲜花促进了中越间水果贸易,目前越南每周都会从芒街港向中国出口125吨水果,出口的水果种类包括榴莲、荔枝干和香蕉等。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贸易商控制泰国水果出口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的水果贸易商直接到泰国果农地里从种植户直接收购水果,然后销往中国市场,绕开了泰国的中间商,缓慢地控制泰国水果出口中国市场。2007年出口价值44.2亿泰铢的水果到中国市场后,2014年泰国出口价值126亿泰铢的水果到中国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国水果贸易的比较优势及出口竞争力相关问题,对提高中国水果出口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中国水果贸易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出口市场占有率等方法综合分析中国与世界主要水果出口国家水果竞争力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出口水果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水果对外贸易增长强劲,但出口的市场结构较为单一;中国水果主要出口市场为东盟和俄罗斯,且逐渐呈现出向东盟集中的趋势;中国水果总体缺乏比较优势,但苹果、柑橘和梨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且梨和苹果的比较优势在不断加强。另外,水果生产成本、质量和绿色贸易壁垒是影响中国水果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提高水果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建立和完善水果出口立法体系;走"龙头企业+种植大户+水果基地"合作模式;加强水果生产的标准化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鲜活农产品在中国农产品出口中占重要地位,其中水果是具有出口创汇比较优势的产品。本文采用2000-2013年HS-6位水果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水果出口总体特征以及对俄罗斯、日本和美国的出口特征,应用三元边际分析方法,对中国水果在三个市场的出口增长三元边际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对水果出口定价能力进行估测。研究表明:集约边际对水果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扩展边际,对俄罗斯和美国的出口沿着价格边际增长,对日本的出口沿着数量边际增长;中国水果对这三个市场的出口定价能力较弱,缺失定价主动权,原因是中国水果在每个市场上所占份额小以及出口企业互相压价。为进一步实现水果出口增长和提高出口定价能力,建议增加水果出口种类,实现水果出口沿着扩展边际增长;提高水果附加值,实现水果出口沿着集约边际增长;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提高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议价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建蕾  徐立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16-10318
介绍了中国对日本水果出口贸易现状,然后运用改进的CMS模型,分2个层次实证分析中国对日水果出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日本的进口需求规模是造成出口波动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中国出口水果的竞争力和产品结构。中国水果在日本市场份额的提升促进了出口增长,但出口的水果类别并没有瞄准日本正确的进口市场,果汁产品的出口比重有待提高。最后,作者根据模型分析的结果和各类水果的竞争力指数,提出促进水果出口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中国与东盟水果贸易情况,研究分析了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现行的相关政策与措施,针对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中存在的水果质量安全标准不完善、商检费过高、出口激励政策不足、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深入研究中国—东盟水果供求环境与贸易政策、增强对东盟水果出口竞争力、加大对东盟水果出口政策支持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泰两国水果既有品种上的差异性,又有季节上的互补性。将中国对泰国水果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分析水果出口增长动态特点。得到结论:2000—2013年,水果出口增长主要由出口数量扩张引起;分时期看,出口品种和出口单价对水果出口增长的贡献度增加,出口数量的作用下降;《中泰蔬菜水果零关税协议》的签订促进了水果出口品种和数量的增加,出口价格降低;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对泰国水果出口采取控制出口品种、增加原有品种出口量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荔枝、龙眼的主要生产国,优良品种数量多,果品综合品质好,是具有较大创汇优势的特色水果。随着我国与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农产品关税的大幅度削减,检验检疫技术性限制措施将对农产品出口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如何使水果种植、采收、加工、冷藏、保鲜、物流等工作符合进口国的要求,从而保证中国水果顺利出口,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就与中国签署鲜食荔枝、龙眼出口双边协议国家的检验检疫要求和冷处理操作做一简要介绍,以期对热带水果出口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虽然全球经济衰退,越南水果出口交易额依然保持稳定增长。越南水果商仍不感到满意。2013年越南水果出口首次突破10亿美元。在世界市场,越南的许多水果成了热销水果。如火龙果、芒果和红毛丹。分析报告指出,由于越南水果主要出口中国,占总出口交易额的64.5%,一旦中国突然停止进口越南水果,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越南会遭受损失。火龙果就是其中一例,火龙果在所有水果栽  相似文献   

11.
《世界农业》2005,(8):60-60
近日,中泰两国全面执行相关协定,涉及中国输泰的8种水果和泰国输华的5种水果。今后,水果出口泰国将有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三元边际分析法,将中国对俄罗斯水果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分析了2005—2014年中国对俄罗斯水果出口的动态增长特点。得出结论 :2005以来中国对俄罗斯水果出口增长主要由出口数量增加拉动,数量边际贡献度高达99.7%。分时期来看,出口品种较为稳定,价格边际的影响由抑制作用向推动作用转变,出口数量的增减对整体出口贸易影响明显,从近3年情况来看,数量边际增长率高,中国对俄罗斯水果出口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果出口特征及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但并非世界贸易强国。如何将水果的生产优势转化为贸易优势是当前中国水果产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重点揭示了中国水果的出口特征,测算了水果国际竞争力程度,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就推动水果出口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2011年进入印度尼西亚市场的55%进口水果都来自中国,而进口最多的水果是苹果和橘子。印尼贸易部外国贸易总署长德迪在雅加达对记者表示:"中国是向印尼出口水果最多的国家,达到55%。"他解释说,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向印尼出口水果的国家包括:从泰国进口的水果达到28%,从美国进口的水果达到10%,从智利进口的水果达到4%,从澳大利亚进口的水果达到3%。除了水果产品之外,中国也成为最大的向印尼出口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水果出口贸易持续高涨,出口市场大幅拓展,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竞争优势逐渐增强,但仍然存在出口规模有限,影响力较弱;出口市场集中,层次低端化;产品附加值低,粗放型较突出;国际竞争力偏弱,出口受阻频繁等问题。新时期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的发展,需要深化水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出口规模;拓展国际水果消费新兴市场,优化市场格局;深化国际水果产能全面合作,升级全产业链;借鉴国际水果贸易管理制度,强化产品监管;实现中国水果出口贸易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果的出口结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水果产量不断增长,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出口量和出口金额不断增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出口市场不断拓展。文章详细分析了中国水果出口商品结构、市场结构、期间结构,指出了中国水果出口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积极开拓海外新兴市场,实施出口果品的多元化、品牌化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西班牙柑橘产销情况、出口经营模式及官方监管情况,对比中国、西班牙两国出口水果检验检疫管理模式,提出提高中国出口水果检验检疫管理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当前水果价格走势特点、进出口等情况进行分析。2015年1—8月,中国水果整体价格同比显著下降,不同品种间变化有所差异;后期随着秋冬水果早中熟品种逐渐大量上市,而夏季时令水果渐趋淡出,水果整体价格预计稳中有升。2015年1—7月,中国水果及其制品总出口同比缩减,鲜果出口量减价增,水果及其制品总进口显著扩大。后期由于中国出口优势水果苹果、柑橘、梨等的市场供给增加,而其他部分产区减产,水果出口有望扩大;随着国内对进口水果需求的不断增长,预计水果进口也将增加。  相似文献   

19.
日本2004年11月11日针对向中国出口4类主要水果的事宜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这4种水果主要指柿子、桃、草莓、葡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今日,中国进口日产水果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日本便抓住了这个良好的时机,决定全力进军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一带一路”背景的中国水果出口市场细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水果出口贸易迎来了新的增长点。如何对这些沿线国家进行市场细分,进一步促进中国水果出口值得探讨。本文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熵值法等方法,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测算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综合评价指数,并基于综合评价指数,采用聚类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出口国家进行了市场细分。研究发现,出口目的国的农业人数数量、耕地面积、GDP总量以及水果进口量是影响中国水果出口的重要因素;同时,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水果出口水平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地理性特征。最后,本文根据出口发达市场、出口发展市场、出口潜力市场和待开发市场的集聚特征提出具体的市场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