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臣 《水产养殖》1992,(4):16-17
福建省某水产养殖场养殖的种用真鲷(Pagrosomus major)于1989年3月发生了一种以鳞片脱落、鳍基部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从病死真鲷体内分离到一株弧菌,其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致病性与鳗弧菌基本一致,抗原性与鳗弧菌相同,因此认为这次真鲷疾病是由鳗弧菌引起的真鲷弧菌病。  相似文献   

2.
黄玮 《水产科技》1999,(4):31-33
在虾类的细菌性的疾病中,最常见的是由弧菌属(Vibrio)的细菌引起的疾病。弧菌是一类普遍存在于海水及虾肠内的细菌,从对天然海水、饲养日本对虾的池水及各个发育期的日本对虾的消化道内的细菌丛的调查来看,弧菌不仅在饲养池中占极大的比率,而且在蚤状幼体及糠虾期的消化道内也占极多数。据Evelyn(1971)报道,在海水养殖的鲑科鱼类上分离到鳗弧菌,在海水中可生存2周,  相似文献   

3.
鳍切除是给鱼做标志的常用方法,也是鲑科鱼类放流的常规试验。虽然人们对鳍切除给野外鱼类的生长和生存带来的影响已经相当重视,但对它给鱼类的行为和运动带来的影响就知道得很少。本文的目的是测定鳍切除怎样影响香鱼的游泳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虾病原菌(鳗弧菌)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1987年7~10月福建省平谭县对虾养殖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流行病。病虾活动力减弱,食欲下降,个体消瘦,头胸甲心区附近呈白色或浅桔红色,血淋巴液稀薄、混浊、不能凝固。因病虾步足、游泳肢及尾扇呈鲜红色,被称为“红腿病”。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从五只垂死病虾的心脏血淋巴液中分离到细菌作纯焙养,经肌肉注射和浸泡的人工感染方法,得到了与虾池中患病虾相同的症状。菌原菌是革兰氏阴性短杆鼠。以极生单鞭毛运动。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阳性。能还原硝酸盐成亚硝酸盐。精氨酸脱羧;鸟氨酸、赖氨酸不脱羧。V.P.阳性.在42℃中不能生长。不能在无盐和含有8%NaCl 的胨水中生长,但在含有3%和6%NaCl的胨水中生长良好。对弧菌抑制剂0/129敏感。经鉴定为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 Bergman)。  相似文献   

5.
刘杰 《科学养鱼》2001,(6):28-28
弧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平直或弯折,通常用极毛运动,这类细菌为酵解性或呼吸性外源有机营养菌。是由鳗弧菌通过皮肤伤口和消化器官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又称为红色瘟疫,此菌首先于1893年自鳗鲡中分离。笔者通过走访福清、永泰等一些养鳗场并结合自身的经验,将此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陈述如下,以供广大养鳗者参考。病原:病原为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或鳗弧菌(V.anguillarum),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大小为(0.5~0.7)微米×(1.0~2.0)微米;极端单鞭毛,能运动;氧化酶呈现阴性;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5℃左右;生…  相似文献   

6.
鳗弧菌、溶藻胶弧菌外膜蛋白的分离及特性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用SDS、Sarkosyl及PMSF法分离制备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溶藻胶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主要外膜蛋白(MOMP),通过SDS-PAGE分析比较2种弧菌主要外膜蛋白的组成结构。结果表明,SDS、Sarkosyl和PMSF法分离提取的鳗弧菌和溶藻胶弧菌外膜蛋白中,SDS-PAGE电泳图谱不同,鳗弧菌外膜蛋白分子量为27-138kD;溶藻胶弧菌外膜蛋白分子量为27-104kD,其中,45kD、30kD和27kD外膜蛋白为鳗弧菌和溶藻胶弧菌所共有。经比较,Sarkosyl法对2种弧菌外膜蛋白的提取效果较好。对3种方法提取的2种弧菌的主要外膜蛋白进行SDS PAGE后,分别与吸附后的兔抗鳗弧菌、抗溶藻胶弧菌血清的Western-blotting印迹显示,兔抗鳗弧菌血清与其菌株的外膜蛋白主要有3条免疫反应带,其分子量分别为97kD、51kD和30kD,说明其可能与鳗弧菌抗原的特异性有关;兔抗溶藻胶弧菌血清与其菌株的外膜蛋白主要有2条免疫反应带,其分子量分别为51kD和27kD,说明可能与溶藻胶弧菌抗原的特异性有关,而51kD外膜蛋白可能是2种弧菌共有的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7.
鳗弧菌铁吸收系统的毒力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雪  安利国  袁金铎 《水产科学》2006,25(3):161-162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是鱼类弧菌病的主要病原菌,是具有极生鞭毛[1]、弯曲杆状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可经消化道、鳃及皮肤侵入鱼体[2],导致多种海水鱼(如牙鲆、鲈鱼等)和淡水鱼(例如鳗鲡等)的死亡[3]。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鳗弧菌发展出特有的铁吸收系统(iron uptake sys-tem  相似文献   

8.
鳗弧菌和溶藻弧菌二联疫苗对大菱鲆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和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分别用0.3%福尔马林灭活,制备成鳗弧菌和溶藻弧菌2种单苗,并将2种菌等量配制成二联疫苗,单次腹腔注射免疫大菱鲆(Scophtalmus maximus).通过检测免疫后替代途径补体活力、溶菌酶活力、抗体凝集效价的变化并分别进行攻毒实验比较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3种疫苗对所测定的各免疫指标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二联疫苗后期效果低于2种单苗.二联疫苗对鳗弧菌和溶藻弧菌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3.52%和83.24%,而鳗弧菌单苗对鳗弧菌攻毒、溶藻弧菌单苗对溶藻弧菌攻毒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0.37%和74.89%.可以认为2株菌具有制备二联疫苗的可能性.[中国水产科学,2006,13(3):397-402]  相似文献   

9.
鳗弧菌(Vibrisis angnillarumz)能引起世界范围内的50多种海淡水养殖鱼类及其他养殖动物发生弧菌病,是海水鲆、鲽鱼类的主要病害。随着水产品的集约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水生动物自身抵抗力日益降低,对管理的依赖性不断加深。一旦管理不善,病害问题就愈发严重,往往造成大规模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0.
从某养殖场患病的大菱鲆病灶和肝肾等组织分离到一株病原菌YC-01,经人工感染健康大菱鲆后,其皮下、鳍基部、及口部皮下出血,皮肤溃烂、腹部膨胀等,与自然发病大菱鲆的症状相同.药敏实验结果表明,菌必治、氟哌酸、呋喃妥因、复达欣、红霉素、卡那霉素,对YC-01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菌株对四环素、磺胺类、青霉素等抗生素有耐药性.经过光镜和电镜的综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试,标准菌种比对等,可将病原菌CY-01鉴定为鳗弧菌.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带正电的尼龙膜作为片基,利用手动芯片点样仪将鳗弧菌6个毒力基因的寡核苷酸探针点样于膜基底上,然后进行紫外交联,制备膜芯片.制备好的膜芯片与6个毒力基因的带有地高辛标记的PCR产物进行杂交,通过观察杂交信号来判断是否含有该基因.通过对膜芯片点样浓度、杂交时间及洗膜步骤进行优化,确定所设计膜芯片最适杂交时间为30 min、点样探针最适浓度50 μmol/L、洗膜过程只需要3步,时间缩短了45 min.  相似文献   

12.
鳗弧菌灭活疫苗对牙鲆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备鳗弧菌福尔马林灭活的全细胞疫苗,腹腔注射接种牙鲆,50d后进行第2次免疫。利用自制的兔抗鱼血清的抗血清通过ELISA实验检测了受免鱼特异性免疫应答水平,并通过攻毒实验,测定了疫苗对牙鲆的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各免疫组血清抗体效价的最高值分别达1:512、1:2048、1:1024;各组受免鱼对人工攻毒均具有保护作用。用鳗弧菌攻毒后,免疫保护率分别达81.25%、87、50%、93.75%,而且发现受免鱼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也表现了一定的交叉保护性,免疫保护率分别为46.15%、53.85%、53.85%。  相似文献   

13.
从具有明显出血症状且濒临死亡的草鱼的肝脏和脾脏中分离到一株细菌,开展16S rDNA测序和序列比对,并对该菌株进行了药敏试验和耐药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为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命名为w7株;基于16S rDNA序列,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w7株与V.anguillarum 775株亲缘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防治细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对魁蚶等贝类的危害,本实验研究了魁蚶各组织中溶菌酶活性对鳗弧菌侵染的响应过程,以期探讨魁蚶体内溶菌酶的免疫功能。本实验采用注射活菌的方法侵染20月龄魁蚶个体,随机选取16只个体,在每只个体的斧足处注射1 mL(约1×10~9个)鳗弧菌菌悬液作为感染组;随机选取16只个体不注射鳗弧菌作为对照组。两组魁蚶分别于洁净海水中暂养4、12、24和48 h后,每组随机取4只魁蚶个体的血液、外套膜、鳃、斧足、肝胰腺和闭壳肌等组织,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其溶菌酶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对于鳗弧菌的侵入,魁蚶血液中溶菌酶含量由正常低值迅速增高并一直维持较高的含量,说明血液是魁蚶机体防御病原菌的主要免疫组织之一;魁蚶外套膜在无感染的情况下,对外界水环境的干扰始终保持较高的溶菌酶含量;鳃、斧足的溶菌酶含量均在注射细菌24 h之后明显高于正常值,说明外套膜、鳃、斧足作为魁蚶机体与外界接触的第一道屏障也能应对病原菌入侵,但反应较血液延迟;肝胰腺和闭壳肌的溶菌酶含量变化不明显,推测肝胰腺和闭壳肌不是魁蚶的重要免疫组织或器官。本实验结果可为魁蚶抗病选育及免疫机理方面的研究提供相关的参数。  相似文献   

15.
对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进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悬液和生理盐水(对照)注射感染,研究其血清免疫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注射鳗弧菌悬液组SOD活性12、24、48h均高于对照组,48h达到最高;CAT活性12、24h增加非常明显,12h达最高;AKP活性5、12、24h都有增加,均高于对照,24h最高;ACP活性12h开始上升,24h达最高。在人工感染鳗弧菌48h内,日本蟳体内的免疫因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血清中SOD、ACP、AKP、CAT活性在不同时间段均有显著升高趋势,高于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16.
鳗弧菌注射对栉孔扇贝免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注射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注射后5、24、48和72h各免疫指标都有明显变化;胞内ROS含量在24、48和72h明显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形成抛物线趋势,在48h达到最高;血清中CAT活性均有升高趋势;肝脏中ACP活性在24、48和72h与注射生理盐水组相比明显升高;栉孔扇贝体内ALP活性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且在注射后24h活性达到最高,而后有所下降。结果表明,鳗弧菌对栉孔扇贝免疫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对已分离的1株致病性鳗弧菌W1外膜蛋白图谱进行SDS-PAGE分析,并与8株不同血清型的鳗弧菌外膜蛋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鳗弧菌W1主要外膜蛋白分别为24kD,38kD,42kD和47kD,主要外膜蛋白图谱与鳗弧菌O1血清型标准菌株VIB1相似。抗生素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氨苄青霉素、强力霉素、磺胺嘧啶等14种常用药物产生了抗性,只对新生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新霉素等9种药物敏感。研究不同浓度的氨苄青霉素、强力霉素、磺胺嘧啶和庆大霉素对鳗弧菌外膜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氨苄青霉素、强力霉素和磺胺嘧啶明显地抑制鳗弧菌42kD的主要外膜蛋白的表达,随着抗菌素浓度的增加,该外膜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而庆大霉素浓度的变化对其表达没有明显影响。对该42kD主要外膜蛋白进行N末端分析表明,其N末端序列为EAPTAINS,与已发表的细菌其他外膜蛋白序列没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18.
斑节对虾血淋巴细胞对鳗弧菌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检测注入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血淋巴内的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H)浓度、血淋巴细胞浓度和血淋巴细胞的组成变化,研究斑节对虾血淋巴细胞对进入体内细菌的清除作用。实验显示,斑节对虾能够迅速清除注入其体内的鳗弧菌。注射鳗弧菌悬液(107~108CFU/mL)5 min后,血淋巴中可检测到的鳗弧菌浓度是(1.4±0.6)×106CFU/mL,而2 h后所检测到的鳗弧菌的浓度仅相当于前者的3.1%。7天后,仅在部分个体的血淋巴中检测到少量鳗弧菌。伴随着血淋巴液内鳗弧菌的减少,对虾的血淋巴细胞浓度发生变化。鳗弧菌注入对虾体内5 min后,血淋巴细胞浓度为(3.51±1.69)×107/mL,注射后2 h时达到最低值,为(2.39±1.76)×107/mL,然后逐步恢复,注射后48 h达到(3.97±1.60)×107/mL。对照组血淋巴细胞浓度起初略微降低,然后逐步增加,在2 h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降低;除注射后48 h外,对照组血淋巴细胞浓度始终高于实验组。鳗弧菌注射入斑节对虾体内后,不同的细胞种类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在注射后2 h,对照组透明细胞占总细胞数的比例显著高于实验组,对照组半颗粒细胞的含量低于实验组。注射鳗弧菌后10 min,血淋巴中颗粒细胞的相对含量显著降低,此时实验组的颗粒细胞相对含量也低于对照组。而对于降解细胞细胞核的相对含量,实验组和对照组表现出了显著不同的变化趋势。在对照组中,24 h内其含量一直在降低,而后恢复;而对照组却在注射10 min时达到最高值,而后遵循对照组类似的变化。[中国水产科学,2006,13(1):28-32]  相似文献   

19.
水产珍品河鳗是肉鲜味美,营养成份含量高,富有经济价值,是一种世界性的养殖鱼类;养殖业特别发达的日本,鳗鱼年产量达200万吨,占世界产量的一半。  相似文献   

20.
杨路  马悦  张元兴 《水产科学》2007,26(4):191-194
应用摇瓶及30 L生物反应器对鳗弧菌MVAV6203基因缺失株进行培养,通过控制流加速率、改变补料方式及补料基质以优化其培养工艺,并用PCR的方法检测培养所得菌体的aroC基因片段。结果证明:该菌株生长必需添加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对氨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在生物反应器中菌体最大光密度(OD550)达32.0,对应活菌数为4.6×1010cfu/m l;在培养过程中,菌体不发生基因回复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