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贵州省主要家畜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进行了研究。同时与平板免疫溶血试验,基因探针测定LT进行了比较。通过对贵州省主要地区的猪,鸡,牛等239份腹泻样品中的124份E。coli分离物测定,LT阳性检出率为ELISA51.6%,Gene probe 61.3%,PIHA43.5%。结果表明,肠毒素大肠杆菌是引起家畜腹泻致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遵义地区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显示,肠毒素是ETEC致幼畜腹泻的根本原因,由ETEC产生的肠毒素包括热敏感肠毒素(LT)和热稳定肠毒素(ST),其中ST又包括STI和STII。调查表明,几乎所有的腹泻幼畜只要分离到ETEC大部分都产生STI,但是,由于STI的分子量太小,几乎没有免疫原性,因此,通过基因融合的方式借助大分子物质提高STI的免疫原性是当前国内外学者致力于ETEC疫苗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平板免疫溶血试验快速检测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琼脂糖为介质,进行固相平板免疫溶血试验测定毒素源性大肠杆菌不同耐热肠毒素(LT),同时与ELISA,兔肠结扎试测定LT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平板免疫溶血试验特异性强,标准的ETEC发生溶,非ETEC不发生溶血;灵敏度与ELISA相似,比肠结扎试验敏感8倍左右;对151份样品的检测说明平板免疫溶血试验与ELISA具有很高的符合性。此外对不同来源的红血球用于测定LT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用家兔肠袢试验和乳鼠灌胃试验检测了6株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产肠毒素能力.结果表明:检测的6株鸡源大肠杆菌均不产生耐热肠毒素(ST),另检测3株鸡源大肠杆菌亦不产生不耐热肠毒素(LT),因而认为鸡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与肠毒素无关.  相似文献   

5.
草地早熟禾的组织培养条件和分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草地早熟禾的组织培养条件和分化能力研究朱根发,余毓君(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STUDIESONTISSUECULTURES'CONDITIONANDDIFFERENTIATIONABILITYOFPOAPRATENL.¥ZhuGenf...  相似文献   

6.
庄娟  尤永进  陈波  饶忠  潘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22-10624
[目的]为预防口蹄疫与幼畜腹泻、生产安全高效的基因工程联合疫苗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把O型口蹄疫病毒VP1双拷贝21-40(20aa)与141-160(20aa)表位肽基因——2020VP1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LTB连接到表达载体上,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具有抗O型口蹄疫病毒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双重作用的融合蛋白。[结果]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r2020-B-2020。转化宿主菌BL21(DE3)RIL后的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1 kD,表达量较高。动物实验表明,融合蛋白能够诱发兔体产生较强的抗FMDV中和抗体,免疫豚鼠在低浓度FMDV刺激下产生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说明融合蛋白可以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抗FMDV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融合蛋白能够与霍乱毒素CTB抗体特异结合,免疫雌鼠能够抵抗一定强度的大肠杆菌毒株攻击。[结论]融合蛋白可以同时诱导机体产生较好的抗FMDV及ETEC免疫应答反应,具有开发成为FMDV与ETEC基因工程疫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包心芥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包心芥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初步研究陈玉萍1)田志宏2)陈爱武2)孟金陵2)(1)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2)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STUDIESONMICROSPORECULTUREOFBrasicajunceavar...  相似文献   

8.
猪大肠杆菌病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肠毒素是造成幼畜腹泻的主要因素,常引起仔猪黄痢、仔猪白痢。致水肿毒素和神经毒索可引起仔猪水肿病。  相似文献   

9.
长期施肥盆栽试验中小麦缺锰症的研究简报吕世华,廖鸣兰,官玉良(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成都市610066)APRELIMINARYSTUDYONTHEMN-DEFICIENCYSYMPTOMOFWHEATINTHEPOTCULTOREEXPERIMENTF...  相似文献   

10.
一种更适合培养的番茄叶肉原生质体杨华杰吴定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广州,510642)AKINDOFMORESUITABLEMESOPHYLLPROTOPLASTFORCULTURINGOFTOMATOSPECIESYangHuajieWuDingh...  相似文献   

11.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选择碳源(玉米粉)、氮源(蛋白胨)、pH、温度、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采用L27(55)五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液态培养鸡腿菇菌丝体.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在不同培养条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