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徐州云龙山侧柏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徐州市石灰岩山地侧柏人工林的生态和景观质量,采用树干解析法对云龙山侧柏人工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拟合的侧柏生长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其中胸径和树高的最优生长模型为对数方程,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为逻辑斯谛方程.在第10年以前,侧柏的树高和胸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最大,但目前林分尚未进入成熟期.侧柏林的胸径生长量出现3次较明显的生长高峰,且每隔一定年限发生一次,可用于指导间伐抚育期.这为今后侧柏人工林的综合经营与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徐州市石灰岩山地侧柏人工林的生态和景观质量,该研究以云龙山侧柏人工林为对象,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仪对2个样地不同土层深度细根的形态参数、比根长、根长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细根直径随根序等级的升高而增加,细根长度、比根长、表面积表现为下降趋势,而细根体积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2)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细根长度、比根长、表面积和体积均表现为表层高于底层,东坡高于西坡的规律;(3)单位面积上细根的生物量随根序的升高而增加,而根长密度则明显下降;表土层中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都要高于底层,东坡高于西坡。 相似文献
3.
4.
5.
济南千佛山侧柏林生长性状与环境因子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济南千佛山侧柏林生长性状与环境因子间的典型相关分析刘来福(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北京100875)马军英,尤作亮(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济南250014)(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济南250014)关键词典型相关分析,侧柏,立地条件和生长性状侧柏(Platyc... 相似文献
6.
不同林分密度楠木人工林生物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福建省顺昌埔上国有林场不同林分密度的37年生楠木人工纯林的生物量及分配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低密度林分(1 500~1 650株.hm-2)楠木单株标准木的平均生物量为56.52 kg.株-1,是高密度林分(2200~2400株.hm-2)的1.39倍。单株标准木各器官的平均生物量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楠木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乔木层总平均生物量在干材中的分配基本不受林分密度的影响(低密度的为53.59%,高密度的为53.72%),在根、皮中的分配比例随林分密度的增大略有增大,而在枝与叶中的分配比例则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各器官生物量均存在干材>根>皮>枝>叶这一规律,其中干材生物量占总物量的比例最大,均超过了50%,最大达到61.11%。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各国有关植物种群密度与生长理论研究专著、论文、试验报告中的数据和结论进行分析,结合作者的研究实践,说明在密度与收获量的模式中的一定区间内存在着C—D效果(竞争—密度效果)和Y—D效果(收量—密度效果),指出了林分合理密度有显著的增产效益。认为过去笼统地认为植物种群密度对总生物量或总产量影响不大的观点并不准确。本文指出合理密度的增产效益有其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理论基础,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太行山侧柏林地类型及生产力数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利用96块标准地资料和41株解析木对山西省境内太行山区的侧柏群系进行了立地类型的划分和生产力评价。立地类型划分为36个,生产力分成4个等级。编绘的地位指数曲线可直接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9.
林分密度对尾巨桉生物量及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湘南低山丘岗区林分密度为600、900和1200株·hm^-2的7年生尾巨桉丰产示范林生物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3种密度林分平均总生物量达到了82.55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最大,平均为79.22t·hm^-2,凋落物、灌木和草本生物量分别为2.48和0.85t·hm^-2.(2)3种林分密度依低到高其生物量分别为137.33、70.48和39.85t·hm^-2;年均净生产力相当高,分别达到了19.10、9.63和5.23t·hm^-2a-1,高于我国杉木中心产区杉木人工林的水平;不管何种密度的林分,单株、林分及林分各组分的生物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小,各组分生物量均存在W干〉W根〉W枝〉W皮〉W叶这样一条规律.(3)树干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最大,在68.17%以上;林分根系生物量占整个林分生物量比例为9.50%~10.13%,根系集中分布在第1层,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4)尾巨桉人工林林下有15种灌木植物,7种草本和蕨类植物,其密度较大,除个别绝对优势种特别明显并形成单优种群外,大多数种分布比较均匀.(5)600株·hm^-2的低密度林分结构合理,叶面积指数高,净生物产量也相当高,干材生物量比例高,可作为湘南低山丘岗区短周期纤维材林或矿柱材林或中小径级的民用材林培育的首选密度. 相似文献
10.
侧柏油松林的群落学特征和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柏油松混交林及其纯林的垂直结构分为3层,即乔木层、灌草层和地被层。两类林分下的植物种类组成基本一致。混交林能明显地提高林木的生长量,特别是侧柏的高、径生长量,其生物量分别为纯林的1.42倍和1.60倍。乔木层的地上生物量占其总生物量的80%以上,灌草层的地上生物量只占30~35%。 相似文献
11.
12.
间伐对侧柏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相对生长法研究了间伐对于徐州市石灰岩山地侧柏人工林总生物量、单株生物量和径级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未间伐样地生物量总量为67.64t/hm^2,1次间伐提高了整个林分的生物量,总量提高到了70.11t/hm^2,2次间伐林分生物量反而明显减少,减少到了54.19t/hm^2;1次间伐(间伐强度27.7%)和2次间伐(间伐强度44.7%)都提高了树干生物量在林分总生物量中的比例,由53.12%提高到了58.68%和58.69%。1次间伐和2次间伐后,单株侧柏各器官及单株总生物量都比未间伐林地有显著增加,单株生物量由28.78k增加到41.24kg和41.68kg,树干生物量增长最为显著,由15.29k增加到24.20kg和24.46kg。未间伐样地,生物量集中在小径级的立木,间伐后生物量集中到了大径级立木。对照样地14cm和≥16cm径级的生物量所占比例分别为22.44%和6.57%,1次间伐之后,14cm和≥16cm径级的生物量所占比例增加到了26.44%和30.57%,2次间伐后,14cm和≥16cm径级的生物量所占比例达到了34.78%和28.94%。 相似文献
13.
14.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侧柏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西吕梁山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内植物种类进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侧柏林下共有维管束植物39种,隶属于16科33属.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Evenness指数和Richness指数,对不同林分密度级侧柏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探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侧柏人工林林分密度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为:①林分密度的变化对于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数量影响不大,当密度为2 250株·hm-2时,草本层物种丰富度达到最大值.②林分密度对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当林分密度为1 375株·hm-2和2 250株·hm-2时,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大,群落相对稳定.③除密度为3 000株·hm-2的林分外,其余4个林分密度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同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基本一致.④研究区的侧柏人工林造林密度选择2 250株·hm-2或1 375株·hm-2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5.
徐州市侧柏人工林的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群落学的调查资料,利用TWINSPAN分类法对徐州市近50年生的34个侧柏人工林群落进行了分类;并运用频度、重要值和径级分析法,分析群落的树种组成和径级结构,探讨人工林的自然化发展趋势和近自然化改造途径。结果表明:现有侧柏人工林内已不同程度地侵入了一些阔叶树种,表现出了自然化的发展趋势;不同的立地条件下侧柏人工林的自然化发展速度不同;现有人工林内各树种的径级分布均有间断,树种自身的天然更新困难。侧柏人工林的近自然化改造应重视对林冠下侧柏及其它阔叶树种的培育,按照"侧柏人工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的模式,因地制宜地分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16.
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8年生香叶树与杉木人工林生长和生物量测定,进行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香叶树是一种生长迅速的阔叶树种,其人工林蓄积量为421.88m^3/hm^2,比杉木人工林高7.09%;香叶树人工林分生物量为305.43t/hm^2,是杉木人工林的1.59倍,其生物量乔木层是杉木林的1.68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