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2.
一、引言动物VE缺乏的第一例症状是由Mattill和Conklin(1920)报道的。他们用牛乳日粮诱导出大鼠不育症。Evans等(1938)证实,此种抗生育作用系由于缺少一种脂溶性醇。之后,他们从麦芽油中分离出这种物质,它就是VE。此后人们证明很多疾病都与VE有关。例如鸡的渗出性素质和脑炎,猪的营养性肝病和桑葚心病,牛的白肌病和心脏坏死以及鱼类的肝脂肪变性。近期的研究证实,VE在人体具有重要功能性作用:可预防晶体状后纤维组织形成、肺动脉高血压、神经疾病、新生儿心室出血、血小板功能异常和免疫机能降低。近期还有一项 相似文献
3.
实际生产中人们对维生素A缺乏问题很关注。近期报道维生素A和维生素E之间有拮抗作用,日粮中维生素E量对动物机体脏器中维生素A含量有很大影响。为了验证此说法,笔者进行了喂服维生素E缺乏的饲料来测定动物肝脏中维生素A含量的试验,具体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肌醇缺乏对幼建鲤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幼建鲤的肌醇缺乏症及其缺乏对幼建鲤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为(10.31±0.04)g的健康幼建鲤360尾,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分别饲喂含肌醇0和450 mg/kg的纯合饵料,试验期80 d.结果表明,肌醇缺乏导致幼建鲤呈现体表出血糜烂、鳍条糜烂等症状;增重和摄饵量极显著降低(P<0.01);饵料系数极显著升高(P<0.01).肌醇缺乏极显著降低了肠道和肝胰脏重量和蛋白质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肠道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γ一谷氨酰转移酶、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和Na+,K+-ATPase活性(P<0.01);极显著降低了攻毒前肾脏和脾脏重量,攻毒后存活率和血清补体C3、C4、类IgM含量、酸性磷酸酶、总铁结合力、凝集素效价和溶菌酶含量(P<0.01).综上所述,肌醇缺乏可导致幼建鲤的消化和免疫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5.
试验对幼建鲤泛酸(pantothenic acid,PA)缺乏症以及泛酸缺乏对幼建鲤肠道酶活力和免疫应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选择450尾健康幼建鲤,初重为(12.95±0.03)g,分别饲喂泛酸含量为4、25.56mg/kg和65.85mg/kg的半纯合饵料。结果表明:4mg PA/kg组幼建鲤出现厌食、生长缓慢、眼球突出、游动缓慢、体表和鳍条出血等症状。同时,泛酸缺乏显著降低幼建鲤体增重和内脏器官重量(P0.05),并且肠道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Na+,K+-ATP酶活力显著降低(P0.05),同时泛酸缺乏引起肠组织结构受损。泛酸缺乏导致幼建鲤攻毒后成活率降低。4mg PA/kg组幼建鲤红细胞(RBC)、白细胞(WBC)数量显著低于25.56mg PA/kg和65.85mg PA/kg组(P0.05),且25.56mg PA/kg和65.85mg PA/kg组差异不显著(P0.05);25.56mg PA/kg组幼建鲤白细胞吞噬率(LPA)、血清凝集素凝集效价(log2HA)、溶菌酶活力和IgM含量显著低于65.85mg PA/kg组(P0.05)。本试验结果证明,泛酸缺乏引起幼建鲤生长受阻,肠道酶活力和免疫力降低。 相似文献
6.
脂质氧化是导致肉品品质变劣的主要原因之一。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日粮中添加适宜的VE能减少猪肉的脂质氧化,改善肉色,降低滴水损失。本文论述了近年来VE对猪肉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磷缺乏对幼建鲤组织器官病理变化的影响.将300尾平均体重为(7.17±0.01)g的幼建鲤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分别饲喂磷含量为0.55%(对照组)和0.17%(缺乏组)的饲粮63 d.结果表明:磷缺乏引起幼建鲤肠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肝细胞空泡变性、溶解、坏死;胰腺腺泡坏死、崩解;头肾细胞裂解、脱落;后肾肾小管裂解、坏死;脾脏细胞裂解,空泡变性;心脏肌纤维溶解、断裂;鳃小片上皮坏死、脱落,软骨消失;肌纤维部分崩解、坏死.由此得出,磷缺乏会造成幼建鲤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物素缺乏幼建鲤的组织器官病理变化。将 400尾平均体重为(7.72±0.02)g的幼建鲤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分别饲喂生物素含量为 0.010(缺乏组)和 0.151mg/kg(对照组)的试验饲料 63d。结果表明:生物素缺乏导致幼建鲤的肠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肝细胞变性、肿胀;后肾肾小管细胞变性、肿胀;心脏肌纤维溶解、断裂,肌间间隙变宽;肌肉肌纤维萎缩、断裂,肌横纹模糊不清或消失;鳃小片粘连,严重者坏死、脱落,部分鳃弓处发生充血。由此得出,生物素缺乏会造成幼建鲤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究钼(Mo)对小鼠骨骼肌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及细胞骨架的影响。试验以小鼠原代骨骼肌上皮细胞为材料,利用Mo浓度分别为0(Ⅰ组)、0.1(Ⅱ组)、0.2(Ⅲ组)、0.4(Ⅳ组)、0.8 mmol/L(Ⅴ组)的培养基对其进行细胞培养24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比色法检测细胞抗氧化能力及氧化损伤,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测定细胞骨架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α-肌动蛋白(α-actin)、β-肌动蛋白(β-ac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1)Ⅰ和Ⅱ组细胞形态正常,Ⅲ、Ⅳ和Ⅴ组细胞间隙增大,细胞肿大,且Ⅴ组细胞出现明显畸形。2)与Ⅰ组相比,Ⅱ、Ⅲ、Ⅳ和Ⅴ组的小鼠骨骼肌上皮细胞活力极显著下降(P0.01)。3)与Ⅰ组相比,Ⅱ、Ⅲ、Ⅳ和Ⅴ组小鼠骨骼肌上皮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极显著下降(P0.01),丙二醛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4)与Ⅰ组相比,Ⅱ和Ⅲ组小鼠骨骼肌上皮细胞中Vimentin、α-actin和β-actin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Ⅴ组显著降低(P0.05);Ⅲ、Ⅳ和Ⅴ组小鼠骨骼肌上皮细胞中Vimentin、α-actin和β-actin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小鼠骨骼肌上皮细胞在经过高浓度的Mo作用后,形态发生异常,出现畸形,细胞活力下降,细胞抗氧化能力会受到抑制从而导致了氧化损伤的加剧,同时还抑制了Vimentin、α-actin和β-actin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选用体质量为(5.14±0.09)g的建鲤,采用2因子3水平试验设计,在基础饲料中添加3个DHA水平(0%、0.5%和1.5%)和3个维生素E水平(62.5、125、250 mg/kg)配制9种试验饲料,饲养8周后用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攻毒试验,探讨DHA和维生素E对高密度养殖建鲤的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和DHA都可显著提高高密度养殖的建鲤血浆SOD、血浆和脾脏LZM及血浆NO(P<0.05),攻毒存活率亦显著提高(P<0.05)。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可显著降低血浆MDA(P<0.05),维生素E和DHA二者交互作用显著提高脾脏LZM和血浆NO(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DHA和维生素E可提高建鲤的抗氧化、免疫力和抗病力,适宜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中作为免疫增强剂适量添加。 相似文献
11.
12.
水温对鲤鱼粗蛋白质、能量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水温对鲤鱼(Cyprinuscarpio)粗蛋白质、能量表观消化率测定的影响。试验设计18、23、28℃3组温度,测定每组温度下蚕蛹、花生饼及羽毛粉的能量及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水温显著影响3组原料的表观消化率(P<0.05),其能量及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随水温上升呈显著增加(P<0.05),但23℃与28℃水温下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择1500尾幼建鲤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3%和0.8%的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饲养8周,探讨Ala-Gln对鲤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饲料Ala-Gln水平为0.3%时,特定生长率、平均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当Ala-Gln水平为0.8%时,特定生长率、平均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0.3%的饲料添加组(P<0.05);饲料系数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当Ala-Gln添加水平为0.3%时,幼建鲤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达到最高水平,当饲料中Ala-Gln的添加水平为0.8%时,幼建鲤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下降。在本试验条件下,幼建鲤饲料中添加0.3%的Ala-Gln可促进其生长和饲料利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铅长期暴露对黄河鲤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核观察方法,研究了铅(PbCl2)暴露30 d对黄河鲤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毒Pb2+可引起黄河鲤微核率和核异常率指标发生显著变化,随着染毒Pb2+浓度的增加,黄河鲤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性变化。同一染毒浓度时染毒时间对于微核和核异常率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8.
19.
含紫花苜蓿饵料对鲤鱼生长性能、肉品质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紫花苜蓿草粉和鲜草,研究苜蓿草粉及鲜草对禾花鲤生长性能、鱼肉品质、消化酶活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整齐一致的2龄禾花鲤1440尾,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80尾,分置于18个试验池中饲养。各处理饲粮中苜蓿草粉的添加量分别为0,4%,8%,12%,16%和0 鲜草,正试期50 d。研究结果显示:1)添加苜蓿草粉后,试验Ⅱ组的尾均日增重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Ⅲ组的上述2项指标高于对照组,试验Ⅳ组低于对照组,苜蓿鲜草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2)和对照组相比,添加苜蓿草粉显著(试验Ⅳ组)或极显著(试验Ⅰ、Ⅱ、Ⅲ组)提高了禾花鲤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随着苜蓿草粉添加水平的增加,肌肉中粗脂肪和胆固醇水平显著下降,肌肉中水分含量呈先降后升的二次变化趋势,苜蓿鲜草组的肌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和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变化。3)添加苜蓿草粉后对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及淀粉酶活性有促进作用,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试验II组的酶活性最高。添加苜蓿鲜草对消化道各部位酶活性无显著影响。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经济效益均有所提高,但以试验Ⅱ组最好。以上结果表明,在鲤鱼饲粮中添加8%紫花苜蓿草粉对鲤鱼生产性能、鱼肉品质及消化酶活性指标有较显著的改善,但紫花苜蓿鲜草不适宜直接投喂鲤鱼。结合生产实际,建议在鲤鱼饲粮中添加8%紫花苜蓿草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