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子发芽试验是棉子质量检验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棉子发芽试验需要5~7天,时间较长。为寻求快速测定大批量种子和泡沫酸脱绒种子的发芽能力,以便对种子质量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我们进行了棉子快速发芽方法研究,并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2.
采用滤纸、黄砂和土壤作发芽床进行包衣脱绒棉子的发芽试验,结果土床最好,其适宜含水量为25%~35%,最适含水量为30%。表现为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芽长均较高,且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黄砂作发芽床,其含水量以5%~11%为宜,最适含水量为8%~9%。砂床对包衣脱绒棉子的发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纸床最差,表现为包衣及对照的各测试值均较低,且与土床和砂床之间均有着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省苏南地区在棉花采摘期间常出现棉铃上棉予发芽的现象,严重的在晒花时还继续有棉子发芽。据在丹阳、句容、金坛等县调查,地区、年度之间都有差异,部分棉田发芽铃率占到40%左右。严重地影响了棉纤维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一、棉子的休眠现象在鲁西北棉区,棉花播种后,从见苗到棉田达70~80%现苗,往往要经过10~15天的时间。定苗后仍有棉苗陆续出土,甚至到6月中旬还可见到刚出土幼苗。棉花出苗“拖拉”现象反映出棉子个体之间休眠期的长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对生产是很不利的。我们从1982年开始对棉子休眠特性进行了观察。棉子吸胀后,在最适温度(30℃)条件下,8天内能发芽的可认为已通过了休眠期;本文用发芽势作为棉子群体休眠状况的  相似文献   

5.
我县地处长江以南,常年的气候特点是春雨连绵,寒潮频繁,棉花播种后往往出现大量烂子死苗,不能实现一播全苗。究其原因,和采用陈旧的播种方法有很大的关系。湖口植棉多采用“点子脚踩”露地子的播种方法。有的即便是盖点大粪,因其沾性差,常被雨水淋冲走,致使棉子裸露。这种老式播种法,影响棉花发芽、出苗的原因:一是土壤温度低、温差大。晴天温度升高,棉子晒干,夜晚或阴雨天棉子发涨,温度降低,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较稳定和适宜的温度;二是土壤忽干忽湿变化大,特别是雨后土壤板结,棉子暴晒失水干瘪,日晒夜露,棉子发霉变质,造成烂子;三是棉子扎根困  相似文献   

6.
棉花种子与种子萌发对种子抗老化能力的影响评估提高陆地林棉花村子承受抵抗大田自然老化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测定了种子的物理参数与发芽势的关系,以及在人工模拟大田自然老化条件下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重量、大小、比重、吸水率、发芽速度和发芽率可以对正常棉子...  相似文献   

7.
陆健生 《中国棉花》2002,29(9):40-40
在国家标准GB/T3543.4-1995发芽试验中,针对特定种子的发芽试验讲得很少,笔者在试验的基础上,对棉子发芽试验操作方法进行了探讨,对试验程序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棉种加工和硫酸脱绒过程中 ,由于机械损伤和化学物质的刺激 ,对棉子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老的检验规程 (GB3543— 83)中把这些受损伤的棉子列为废种子 ,不参与发芽试验 ,而新规程 (GB/T3543.3- 1 995)中则把这些受损伤的棉子归为净种子 ,参与发芽试验。为了解破损棉子的发芽和出苗情况 ,我们分别于 1 997和 1 998年春进行了室内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的测定 ,为棉种加工和大田生产提供依据。1 试验方法选用本地新收获的泗棉 3号一代种 ,经机械剥绒和硫酸脱绒后的种子 ,从大样中挑出所有破损种子 ,去除杂质 ,分成以下几类 ,以好种子为对照…  相似文献   

9.
种子是内含生命活力种质基因的活体。因此,贮藏种子的目的就是保持固有的种质基因,延长种子寿命并保持高活力水平。本试验之目的在于探求不同状态的棉子,在贮藏时间不同的情况下对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10.
棉花播种后,在低温高湿条件下会造成烂种,就低温条件下因水分作用的影响而导致烂种的机理研究甚少,本文就低温条件下,膜内水分条件的变化对棉子发芽产生不利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6种不同方法对棉子粕进行脱毒研究,脱毒后测定其游离棉酚、蛋白质、氨基酸、粗脂肪、维生素等含量,采用模糊评判法对其脱毒效果和利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6种方法脱毒后的棉酚含量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含量(小于0.04%);2)几种脱毒方法对营养成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对粗纤维的影响不大。经模糊评判,排名第一的是1%FeSO4与棉子粕以3∶1的比例浸泡脱毒法,其次是2.5%CaO与棉子粕以1∶1搅拌法,最后是2%NaOH与棉子粕以3∶1浸泡脱毒法。从脱毒效果来看,2%NaOH与棉子粕以3∶1浸泡脱毒法明显好于其它脱毒法,但其在脱毒的同时,将营养成分严重破坏。因此,从经济效益和应用推广角度出发,建议采用2.5%CaO与棉子粕按1∶1搅拌法对棉子粕进行脱毒。  相似文献   

12.
棉子饼粉制取氨基酸水解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探讨了酸法水解棉子饼粉制取氨基酸水解液的工艺特点,在原料前处理和水解液后处理过程中去除棉酚的技术,为棉子饼的综合利用找到了一条出路。同时比较了低酚棉子饼粉,有酚棉子饼粉、大豆饼粉和菜子饼粉酸水解所得氨基酸的水解率和平移率,提出对几种油料饼粉进行混合水解,以便氨基酸水解液营养平衡,利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乙烯利诱导棉子萌发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发芽试验表明,乙烯利对棉子萌发的诱导作用有一个临界值,即2μl·ml-1。当乙烯利浓度低于2μl·ml-1时,随着浓度的增加,对种子萌发的诱导效应也加强。当超过2μl·ml-1时,抑制棉子的萌发。另外,经乙烯利促发的棉子,其种子的胚根较对照变得粗短。  相似文献   

14.
苎麻骨粉在金针菇栽培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去皮后的新鲜苎麻骨晒干,加工成0.2-0.3cm大小的颗粒,通过不同用量添加到杂木屑、棉子壳中栽培金针菇,试验结果表明:①当用量不超过50%时,金针菇菌丝生长发育良好,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杂菌污染率低,且子实体生长发育良好,产量较高;②以30%麻骨粉与杂木屑或棉子壳混合,比单纯用杂木屑或棉子壳栽培食用菌的效果要好,生物转化率提高约10%左右,麻骨粉可以代替部分杂木屑或棉子壳栽培食用菌;麻骨粉30%为栽培食用菌的最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15.
种植棉花除收获棉纤维以外 ,每吨棉子还可获得的产物如下 :棉子油 1 60 kg,棉子壳 2 70 kg,棉子仁 460 kg,棉短绒 80 kg,棉子下脚料 30 kg。棉子的附加产物@王淑民  相似文献   

16.
一般棉子中具有腺体,其中含有棉酚等有毒物质,因而宝贵的棉子蛋白不能直接作为人类的食品或单胃动物的饲料。我国是世界上生产棉子最多的国家,开发利用棉子蛋  相似文献   

17.
小议棉短绒     
小议棉短绒棉短绒对棉纤维品质的不利影响诸如:纱强下降、纱线不光、废品率高等,一直是轧花厂和棉纺厂所棘手的问题。棉短绒一般分两类:一是棉子上未能长成正常纤维的死纤维,约占整个棉子纤维重量的2%;二是在收花、轧花、清花过程中被打断的纤维,约占整个棉子纤维...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开发棉子市场 ,新型种衣剂 Easi Flo问世(经过处理的棉子流动起来很象玉米 ) ,使棉子可以作为奶牛的饲料。这种产品实质上是一种淀粉 ,作为棉子的种衣剂便于管理。具体方法 :轧出来的棉子先去尾 ,同时将粉状玉米淀粉和水混和后注入蒸汽锅炉 ,当混合物的温度达到 85℃时 ,淀粉变为一种胶质的液体。棉子喷洒了这种液体后 (要完全覆盖棉子表面 )被输送到一个不固定的床上干燥 ,再放到冷却器里 ,然后就可以入库美国新型种衣剂EasiFlo@牛巧鱼  相似文献   

19.
杨继良 《中国棉花》2001,28(1):27-28
棉子是棉花生产的副产品 ,棉子油作为食用油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食用油。棉子的产量约相当于皮棉的 1 .5~ 2倍。一般陆地棉棉子重量的 55%~ 6 0 %是棉子仁 ,2 0 %~ 3 0 %是棉子壳 ,1 3 %左右为短绒。剥壳后的棉子仁脂肪含量为 3 0 %~ 40 %,蛋白质含量为 40 %~ 50 %。每年全世界生产棉子约 3 0 0 0万吨 ,是一种巨大的油脂和蛋白资源。我国约占世界棉子产量的 1 /5~1 /4,与美国相当。棉子的制油工艺对其出油率、棉子油和棉子饼粕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为了使从事棉子加工的企业能够正确地选择其制油工艺 ,以达到…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近20多年来在期刊上发表的棉子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着重研究棉子文献的年代分布、文献作者分布、期刊分布和学科分布等方面内容,从而揭示了中国目前棉子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中国棉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