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喹诺酮类新型抗菌鱼药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喹诺酮类抗菌鱼药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开毓 《淡水渔业》1997,27(2):22-25
1喹诺酮类鱼药开发的意义长期以来,在防治细菌性鱼病上使用最多、最广的药主要有三类,即抗生素类、磺胺类和味哺类,它们为细菌性鱼病的防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鱼病研究工作起步较晚,鱼药的研究、开发也比较薄弱,使用的抗菌鱼药品种较少,同类药经常反复、超量使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原来使用有效的药物变得低效,甚至无效,用量也不断增大,而这些抗菌药多是对人、畜和鱼毒副作用较大,而且残留量高,残留时间长,如链霉素、四环素类、氯霉素、快哺类等,有的甚至有致畸、致癌作用。因此在水产养殖上人们迫切期待着新的鱼药…  相似文献   

3.
喹诺酮类药物在鱼虾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喹诺酮类药物的简概喹诺酮类是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新型抗菌药物。由于它是通过对脱氧核糖核酸酶的抑制作用,干扰细菌的生长及繁殖,从而起到了理想的杀菌效果。而且该类药物在世界防治鱼虾病应用中也获得好评。现依照对该类药物的研究时间顺序、分子构造及其性质划分3代简述如下。第1代1962年以来萘啶酸(NalidixicAcid)为首先发现,继之恶喹酸(OxolinicAcid)及吡咯酸(PiromidixAcid)等。它们仅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抗菌力谱较窄,抗菌力较弱。其中恶喹酸用于治理鱼虾病的较多。第2代1947年在吡啶酮酸母核第七位上引…  相似文献   

4.
鱼类的皮肤是鱼类的一道物理和化学屏障,皮肤粘液除了包围入侵的微生物外,还含有许多抗菌物质,包括抗菌肽、溶菌酶、凝集素和蛋白酶。鱼类的胃肠消化道含有的酸、胆盐和酶类能使病毒和细菌灭活并消化之。多数情况下,皮肤就足以抵抗致病性微生物,而当皮肤受到机械损伤时,这些病原生物就能致病。当微生物进入鱼体组织后,会遇到一系列的可溶性的细胞成分的防御。血浆里的补体系统在识别细菌的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其激活产物能裂解细菌,激发炎症,引起吞噬细胞的浸润,提高其吞噬活力。补体能被细菌的组分或其代谢产物直接激活,也可以被C-反应蛋白,凝集素等能直接结合细菌表面的物质间接激活。血浆也含有许多能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例如转铁蛋白,抗蛋白酶)或杀菌物质(例如溶菌酶)。鱼类感染病毒后,感染的细胞产生干扰素,引起相邻的细胞的抗病毒机制以免受感染。抗病毒的细胞毒性细胞能裂解病毒感染细胞,降低病毒在其中增殖的速率。因此,先天性防御可以提供一种预先存在的,快速反应的保护力,该系统是非特异性的;与反应缓慢的、温度依赖性的特异性免疫相比,具有很多优势。  相似文献   

5.
林小珠 《畜禽业》2007,(12):27-28
<正>抗菌药物在防制水禽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水禽饲养环境较为复杂,生活习性也与其它家禽有所不同,应用药物防治水禽疾病时,应充分考虑影响药物作用各种因素,及时了解细菌耐药情况,以保证药物治疗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水产抗菌药物抗菌作用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测定水产抗菌药物抗菌作用的两种实验方法,供水产药物研制或开发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鱼类催产药物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宋艳  曹阳 《齐鲁渔业》2002,19(12):21-21
从70年代开始本单位一直从事鱼类人工繁殖药物的开发研究,对各类催产药物的药理有较深的认识。1997~2001年,我们从南到北跨越了11个省、市、自治区,运用多种催产药物,在四大家鱼、鲶鱼类、淡水白鲳和冷水鱼类上进行实验。现就鱼类人工繁殖中药物使用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供广大渔民朋友参考。 1.催产药物的种类及特点 鱼类催产药物主要分3类:一是多肽促排卵素类(LHRH-A),上市的有LHRH-A2/A3(促排卵素2号/3号),副作用小,效应时间较HCG长。二是蛋白类激素,如绒促性腺素(HCG)、鱼脑垂体(PG),前者为孕妇尿中提取,  相似文献   

8.
邓国东  陈荣信 《畜禽业》2000,(11):54-54
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来防治畜禽疾病,对于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然而不合理用药、盲目滥用药物不但起不到治疗疾病、控制疾病发展的作用,反而会引起疗效下降或消失、动物中毒、耐药性产生及药物残留等多种不良后果,并使治疗费用增加。因而,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达到杀灭病原微生物、控制感染并防止不良后果发生的目的。怎样才能做到合理用药呢?  相似文献   

9.
水产抗菌药物联合抗菌作用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较详细地介绍了水产抗菌药物联合抗菌作用的测定方法及抗菌效果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鱼类重要免疫器官抗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科学》2021,40(4):624-634
正鱼类是重要的水产养殖动物,因其分布范围广,涉及区域多,极易遭受外源压力的影响,故病原菌对鱼类的危害最大。鱼类病原菌多样,致病原因复杂,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并易于传播,严重地威胁鱼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1])。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规模的扩大,病原菌感染导致鱼类大量死亡,限制了产业的发展~([2-3])。因此,一些研究者聚焦于鱼类抗菌的免疫机制探索~([4-6])。免疫系统的响应机制是鱼类抵抗寄生虫、细菌和病毒威胁的防线~([7]),其中,重要免疫器官的抗菌机制探讨是鱼类免疫学研究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鱼类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最原始最低级的类群。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的后天获得性免疫系统极为脆弱,然而它们体内存在一类非常重要的效应分子—抗菌肽,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活性,在鱼类先天免疫系统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对鱼类抗菌肽的种类、功能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喹诺酮类药物在鱼体内的药动学及残留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绍云  李雪梅 《水利渔业》2006,26(5):110-113
研究药物在鱼体内的动力学及残留是优化给药方案,确定起捕前的正确休药期,提高水产品质量,促进水产品出口等的理论基础。综述了喹诺酮类药物在鱼体内的动力学及残留研究概况,动力学中各个相关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及其影响因素等。国内学者在该领域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国外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4.
水产药物抗菌作用测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天伦 《渔业现代化》2007,34(1):58-60,43
目前对水产养殖动物细菌病进行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采用抗菌药物治疗[1,2]。但由于对病原学、药理学等方面认识不全面,在养殖过程中存在高剂量多种药物混合使用等滥用、乱用药物现象,虽然对杀灭病原菌有一定的效果,但毒副作用明显,长期使用,易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因此,在使  相似文献   

15.
陈淑玲 《齐鲁渔业》2007,24(1):44-44
鱼类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预防非常重要。若在鱼种放养前对鱼体进行药浴,就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1常用消毒药物1.1高锰酸钾药液可杀灭鱼体表及鳃上的细菌、原虫和单殖吸虫等,但不能杀死形成胞囊的孢子虫。药液应现配现用,具体做法是:选用含有机质较少的清水,用浓度为10~20×10~(-6)的高锰酸钾溶液背光药浴10~30分钟。1.2漂白粉药液可杀灭鱼体表及鳃上的细菌。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配制成浓度10~20×10~(-6)溶液药浴10~30分钟。  相似文献   

16.
淡水养殖鱼类病原菌药敏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5种抗菌药物对淡水鱼类6种病原菌分别表现出敏感、中度敏感和耐药3种结果。测定14种抗菌药物对淡水鱼类6种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显示,不同药物对同一病原菌和同一药物对不同病原菌均具有不同的MIC。在淡水鱼类细菌病防治过程中,应选择药敏反应敏感或MIC较低且吸收较好的抗菌药物,并交替使用,以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海水养殖业以及盐碱水域养殖业的蓬勃发展,鱼类病害问题已相当严重,而且抗菌药物的使用与淡水养殖中同样普遍。然而,有关海水、半咸水对抗菌药物药效的影响我们所知甚少,相关的研究报道鲜见,给这类药物在海水或盐碱水域的合理使用带来困难,因此开展这课题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杨广 《内陆水产》2000,(10):41-42
近年来,中华鳖的养殖在我国一度盛行,养殖面积、产量达到高峰。随着其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密度逐步提高以及控温养殖方式的实施,疾病的危害也日益频繁,在众多的中华鳖疾病中,细菌性疾病的危害尤为突出,因此,抗菌药物成了中华鳖疾病防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部分养殖者盲目使用各类药物,使生产成本升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为鳖病及时科学的治疗带来困难。本文就多年来在中华鳖养殖中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中华鳖养殖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提供借鉴。 1中华鳖细菌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抗真菌药物对鱼类鳃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霉病力克、氟康唑、硫酸铜3种抗真菌药物对患有鳃霉病妁鲤鱼进行浸泡治疗,每天早晚各1次,浸泡1周。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观察霉菌孢子在鱼体上皮细胞(FEC)的粘附情况,用电泳法分析霉菌孢子内的生化反应。结果显示,用霉病力克处理组织效果最好,表明霉病力克具有抗鳃霉菌和抑制鳃霉孢子粘附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0.
1喹诺酮类药物的简概喹诺酮类是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新型抗菌药物。由于它是通过对脱氧核糖核酸酶的抑制作用干扰细菌的生长及繁殖.从而起到了较理想的杀菌效果。而且该类药物在国内外防治鱼虾病应用中也获得好评。现依照对该类药物的研究时间顺序、分子构造及其性质划分三代简述如下。1.l第一代1962年以秦陵酸(NalidixicACid)为首先发现,继之嘴峻酸(OX。imCAcid)及毗咯酸(PiromidixAcid)等。它们仅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抗菌力谱较窄,抗菌力较弱。其中喹酸用于治理鱼虾病的较多。1.2第二代1974年在吡啶酮酸母核第七位上引入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