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长白山中华蜜蜂的自然复兴趋势(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古以来,长白山中蜂经历了数千年的昌盛时期,一直是本地蜂业生产中的当家品种。本世纪20年代西方蜜蜂引进长白山区,从此开始了中、西蜂种族间的竞争;50年代以后长途转地放蜂兴起,西蜂覆盖长白山区;60年代长白山中蜂进入了衰落时期;90年代随着西蜂的锐减,长白山中蜂又出现了初步复兴的趋势。本文认为,长白山区当前所处的西蜂竞争、蜜源生态、残存的中蜂资源、中蜂的适应性、天然蜂巢条件等因素都有利于中蜂的自然复兴,特别是西蜂锐减这一主导因素的出现,将推动着中蜂复兴趋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中蜂是我国独有的蜂种资源,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十分可观,然而,随着西方蜜蜂的引进,长白山中蜂的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只有通过建立中蜂自然保护区,加强中蜂公益宣传,扩大养蜂生产,加大科技投入,促进蜂产品深加工等措施,才能保护中蜂生物资源多样性,实现中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是东北第一高山,也是全国十大名山之一.长白山中蜂是我国中蜂的优良品种之一,受长白山独特气候的影响,在漫长的竞争和自然选择中而生存下来.长白山中蜂个体比韩国、日本蜜蜂稍大,属东方蜜蜂.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南宁的许多中华蜜蜂(以下简称中蜂)养殖场经常出现麻色蜜蜂和黄色蜜蜂混同一起的种群(简称双色群),引起中蜂养殖者的高度关注。笔者在南宁市吴圩镇(广西国有七坡林场)定地养殖中蜂十余年,每年都有少量双色蜂种群出现,为此对双色中华蜜蜂进行了详细观察、记录、验证,认为双色蜂不是一个独立品种,是外来黄色蜂种与本地麻色蜂种杂交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赵国英 《蜜蜂杂志》2009,29(4):27-27
笔者是最近几年饲养中蜂的.因为长白山中蜂的生物学特性与两方蜜蜂不同,开始时把两蜂的经验移植过来不太成功,因为西方蜜蜂的管理方法不完全适应中蜂,尤其是育王分群时要进行一些改动.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在饲养的蜜蜂主要有两大种群:一种是中华蜜蜂(简称中蜂、土蜂),另一种是引进的意大利蜜蜂(简称意蜂、西蜂)。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蜜蜂,已经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活了近千年,多为黑色,个体较意蜂小,我们所说的土蜂蜜就是中蜂产的。笔者到云南省西双版纳搞蜜蜂育种,当地老百姓经常会问中蜂蜂蜜和意蜂蜂蜜有什么区别,现将我所知的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区植物生态繁茂,蜜粉源丰富,长白山中蜂在这种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繁衍,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繁殖力强、能维持大群、采集力强、耐寒的特性.随森林资源减少,中蜂生态环境迅速恶化,西方蜜蜂大量进入后,在种间竞争中,东方蜜蜂失利,长白山中蜂分布区被蜜源和西蜂分布区压缩分离成几个小面积中蜂分布区.  相似文献   

8.
中华蜜蜂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论述了中华蜜蜂在与被子植物共同进化中,形成中国特有的种类众多,分散,分层阔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自20世纪初引进西方蜜蜂种后,由于西方蜜蜂的竞争,导致中华蜜蜂分布区和数量减少75%以上。作者指出:西方蜜蜂和其他传粉昆虫不能代替中蜂的生态作用,并提出建立中蜂保护区、中蜂生产区、选育中蜂优良品系和通过转基因技术将西方蜜蜂高产性能转入中蜂等措施,保护中华蜜蜂。  相似文献   

9.
陈超 《中国蜂业》2019,(1):11-11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蜜蜂遗传与育种创新团队,在分子生物学和进化领域的权威期刊《分子生物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IF5=14.479)上发表文章,报道了该团队在我国境内东方蜜蜂(中华蜜蜂)群体进化和适应性的研究成果。中华蜜蜂(以下简称中蜂)是我国重要的遗传资源,目前群体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亟待保护。过去受研究手段限制,对中蜂群体了解有限,本研究针对中蜂群体基因组学展开研究,系统揭示了中蜂的群体结构、进化与适应。  相似文献   

10.
几种重要授粉蜜蜂的特性及授粉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吴杰 《中国蜂业》2003,54(5):24-25
1 引言世界上授粉昆虫种类很多 ,蜜蜂类是在生产中应用最广的授粉昆虫 ,其中西方蜜蜂和中华蜜蜂在为农作物授粉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 ,野生蜜蜂在为作物授粉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们分布广 ,适应性强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家养蜜蜂。2 几种重要授粉昆虫简介2 1 中华蜜蜂 (ApisceranaceranaFabr .)简称中蜂 ,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南、西南、中南、西北、华北及东北等地。是我国南方主要饲养的土著蜂种。由于中蜂活框饲养技术的成功推广 ,使中蜂成为南方省份的一个重要的授粉蜂种。研究表明 ,中蜂…  相似文献   

11.
罗岳雄 《中国蜂业》2013,(24):38-39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东方蜜蜂的指名亚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对我国自然条件十分适应,具有耐热抗寒,善于利用零星蜜源植物、节省饲料,抗螨、抗白垩病等特点,是我国宝贵的蜜蜂遗传资源。除了新疆以外,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以华南、西南等地为多。对中蜂的保护迫在眉睫中华蜜蜂作为人类饲养的一个重要蜂种,和西方蜜蜂一样,通过对植物授粉,对生态多样性的保持和恢复起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很多地方山区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时。因中蜂比西蜂更适于山区环境,所以,在山区生态恢复中,起到比西方蜜蜂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笔者是最近几年饲养中蜂的。因为长白山中蜂的生物学特性与西方蜜蜂不同,开始时把西蜂的经验移植过来不太成功,因为西方蜜蜂的管理方法不完全适应中蜂,尤其是育王分群时要进行一些改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东方蜜蜂(Apis cerana)的主要分布区,其指名亚种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Fab.)是东方蜜蜂主要亚种,栖息在中国的东方蜜蜂统称为中华蜜蜂(简称中蜂)。由于大量引进西方蜜蜂,加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12个长白山中蜂(长白山地方采样点中华蜜蜂)基因组多态性分布规律,以寻找其基因组特异性分子标记为主要目的;以RAPD—PCR技术选择性扩增基因组RAPD位点分子,以克隆有意义的分子标记,DNA酶Ⅰ将克隆的分子标记酶学合成为探针并进行Southern杂交等为主要方法;结果发现1005号蜂等10个基因组分子标记多态性图谱同时显示700(bp)DNA片段,而1083号蜂等2个基因组分子标记多态性图谱仅为弱显示或未显示700(bp)DNA片段;这一结果提示:700(bp)DNA片段可能是长白山中蜂基因组有意义的分子标记,即保守的同源序列,可以充当长白山中蜂基因组的特异性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5.
<正>中蜂是我国珍贵的蜜蜂种质资源,在西方蜜蜂引进后,在种间竞争中处于劣势,数量锐减,近年来虽有所改善,但绝非万事大吉。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中国境内东方蜜蜂的总称,广泛分布于除新疆以外的全国各地,特别是在南方的丘陵、山区,多为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在被人类饲养以前,它们一直处于野生状态。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中蜂为了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形成了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也随着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华蜜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品种,简称中蜂,是我国的本土蜂种.中华蜜蜂能够抵抗螨害侵袭,自1896年中国引进西方蜜蜂以来,西方蜜蜂使原来在我国呈优势分布的中蜂分布区域缩小了75%以上,种群数量减少80%以上。目前,全国饲养中蜂群约200多万群,已被农业部列入同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17.
中华蜜蜂,简称为中蜂。主要繁衍生息于我国,经过漫长的演变进化与饲养过程,成为我国土生土长的蜜蜂当家品种,属于东方蜜蜂的代表蜂种。中华民族与中华蜜蜂共生于中华大地,渊源悠长,有着浓厚的乡土情,国人乐于饲养中蜂喜爱中蜂。我们指的古代养蜂、历史养蜂就是指饲养中蜂,20世纪初之前,我国饲养的全部是中蜂。  相似文献   

18.
《中国蜂业》2019,(7):18-20
<正>一、中华蜜蜂在生态体系中的作用1983年,山东山旺地区发现了距今2500万年中新世的蜜蜂化石——新蜜蜂(Apismiocenica Hong),其与近代生存的中华蜜蜂(简称中蜂)的各种形态特征,非常接近。特别是后翅中脉分叉上完全一致,可认为是中蜂的祖先。几千万年来中蜂就生息在中国的大地上,是我国各种被子植物的  相似文献   

19.
三、残存的中蜂群是长白山中蜂自然扩繁的蜂种资源长白山中蜂进入衰落时期以后,各地残存的中蜂群分布情况不同:西蜂密度较大的地方中蜂几乎绝迹,西蜂密度较小的地方还有残存的中蜂。这些地方的中蜂多分布在偏僻的山区,有野生和桶养2类,野生蜂多在难于寻觅的悬崖石洞...  相似文献   

20.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自1972年在我国广东省发生后,迅速蔓延至全国的中华蜜蜂主产区,成为饲养的中华蜜蜂毁灭性病害。虽然经40多年人工选育和自然进化,中蜂囊状幼虫病已不再具有毁灭性,但仍是中华蜜蜂饲养最主要的病害。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是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其感染13日龄幼虫,幼虫体内聚集大量的液体和病毒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