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预防消毒进出场区、猪舍的门口常年设消毒槽(池),用3%~5%的火碱水溶液消毒.场区至少每半年用药物消毒1次.舍内走廊每周消毒2次,每月1次载猪消毒.  相似文献   

2.
一、养禽场消毒对象 (一)主要通道口和场区 主要通道口必须设置消毒池,消毒池的长度为进出车辆车轮2个周长以上.消毒池上最好建有顶棚,防止日晒雨淋.消毒液常采用2%~4%的氢氧化钠溶液,每周更换3次.北方地区冬季严寒,可用石灰粉代替消毒液.平时应做好场区的环境卫生工作.经常使用高压水冲洗,每月对场区进行1次环境消毒.每栋门前也要设置脚踏消毒槽,并做到每周至少更换2次消毒液.  相似文献   

3.
一、科学消毒 1.养犬场应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场地犬舍每天都应清扫,每7天要消毒1次,每月应大消毒1次,场区地面、犬舍用2%-3%火碱消毒.  相似文献   

4.
一、搞好鸡舍卫生,定期消毒.育雏前,育雏室四周墙壁、烟道用3%克辽林消毒,再用10%生石灰乳刷墙,最后按15毫升/立方米,使用福尔马林液,7.5克高锰酸钾熏蒸,密闭1~2天,10天后育雏.料槽、饮水器等用具可用2%~3%克辽林液消毒,每天洗刷1次,每周消毒1次.勿喂给变质、发霉、有毒的饲料,青菜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每天清扫1次鸡舍,1周彻底清除1次,每月1次消毒.在鸡舍出入口设消毒池,非饲养人员禁止入内,谢绝外人参观.……  相似文献   

5.
马明 《农家参谋》2011,(8):23-23
一、消毒规程1.圈舍内部消毒:在无疫情的情况下,每周消毒2次。发生疫情时要隔天消毒1次或每天消毒1次。圈舍内部带猪消毒时,应选用刺激性气味较小的消毒药。因圈舍内通风不畅,对猪的呼吸道刺激太强易引起猪的呼吸道炎症。  相似文献   

6.
侯庆永 《当代农业》2014,(22):36-37
一、饮水管理1.育雏期饮水器数量150只鸡/只(每只鸡2厘米);育成、产蛋鸡50只鸡/只。2.根据鸡龄和个体发育情况调整饮水器高度,乳头饮水器调至头部高度,普拉松饮水器底部与鸡背水平持平。3.普拉松饮水器内水面距边沿1.5~2.0厘米。4.水箱每周清洗1次,彻底放净污水和沉淀物。饮水器除乳头饮水器外要求每天清洗,每天换1次清水。5.水箱每周消毒1次。饮水器定期消毒,乳头式饮水器冲洗消毒,1周1次,除饮用疫苗要求消毒外,其他饮水器每天以消毒药液清洗。每周进行1次饮水消毒。  相似文献   

7.
<正>一、饲养前的消毒技术1.消毒时间。一般分2次进行,第1次在饲养前15天,第2次约在养蚕前7天左右。2.消毒方法。①打扫和清洗,主要在第1次消毒时进行。重点是蚕室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扫,蚕室内是水泥地面的用清水冲洗干净,是泥土地面的应刮去表土换上新土,室  相似文献   

8.
1消毒意识不强不少养奶牛户认为牛抗病力强,不需讲究,结果往往使奶牛发病死亡.要认真做好消毒工作,冬春每周对牛舍及周围环境消毒1次,夏秋每周消毒2次,并做到饲料、饮水卫生,严防喂霉变的饲料.  相似文献   

9.
以蝴蝶兰花梗为试验材料,进行花梗外植体表面消毒处理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蝴蝶兰离体培养花梗表面消毒的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H<,2>O<,2>处理2 d后都出现污染,以细菌污染为主,7 d后污染率达100%;NaClO以40 min处理的效果较好,污染率为88.23%;升汞消毒以25min消毒效果最好,污染率仅为13.33%;(2)二次消毒法出现污染的时间为处理后6 d,污染率仅为13.33%,酒精浸泡法和一次性消毒法均在处理后4 d出现污染,污染率分别为83.33%和46.66%.上述结果表明,升汞的消毒效果优于NaClO和H<,2>O<,2>,二次消毒法优于酒精浸泡法和一次性消毒法,初步建立了蝴蝶兰花梗的消毒体系为升汞消毒2次.  相似文献   

10.
1平时的卫生防疫要求 1.1貉场和饲养区门口设消毒槽前者供工作人员、运输车辆等的消毒,后者供饲养管理人员和卫生防疫人员消毒. 1.2严格控制或禁止外人参观必要时须经场领导批准、兽医同意,参观人员经消毒后方准入场. 1.3养貉场应经常保持清洁每2天要清除1次粪便,笼舍和小室每天清扫1次. 1.4定期消毒消灭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染途径,严防发生疫病.物理消毒法:如清扫、日晒、干燥及高温消毒.生物消毒法:主要是对粪便、污水或废物作生物发酵处理.化学消毒法:即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体.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一、消毒意识不强不少养奶牛户认为牛抗病力强,不需讲究,结果往往使奶牛发病死亡.冬春每周应对牛舍及周围环境消毒一次,夏秋每周消毒两次,并做到饲料、饮水卫生,严禁喂霉变的饲料.  相似文献   

12.
一、孵化 1、种蛋选择与消毒 种蛋贮存不宜超过7天,蛋形正常,外观清洁无污染.凡是有裂纹,有霉斑的蛋都不能做种蛋.选好的种蛋即可进行首次消毒,按每m2用15g高锰酸钾和30ml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效果最佳.在入孵前进行第二次消毒,可选抗生素浸液消毒或紫外线消毒.  相似文献   

13.
1 雏鸡入舍前准备1.1 彻底消毒首先清除粪便和剩料,用火焰将残留的羽毛和废弃物烧掉并清理干净.然后用高压水冲舍,顺序是:天棚—墙壁—笼具—地面.重点是窗台、水箱上盖等死角.接着用沸水溶化的火碱水将地面覆盖消毒.笼具和墙壁进行火焰消毒.然后用农福、甲醛、过氧乙酸或百毒杀等消毒剂喷雾消毒.如果是污染舍,可根据感染病毒或细菌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增加1次消毒.等到进鸡前1天再进行1次喷雾消毒,并使舍内湿度达到80%以上,密闭门窗,用14毫升/米~3甲醛和7克高锰酸钾薰蒸消毒15小时以上.排出残气,即达到进鸡前的消毒要求.对于用具和饲具可用消毒剂浸泡消毒.1.2 育雏器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正>一、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猪场产房消毒工作应该规范化、常规化,须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一般来说,每日消毒1~2次,特殊情况下应坚持每日2次。二、选择合适的消毒药物1.碱类消毒剂(1)氢氧化钠。用2%~3%氢氧化钠溶液消毒空圈舍,消毒效果彻底,但对金属有较强的腐蚀性,如用其消毒金属栏杆时,消  相似文献   

15.
一、消毒1.鸭场空舍消毒清除鸭粪、垫料等,用2%~3%的火碱进行喷洒,晾1天后再用2%~3%火碱进行喷洒消毒1次,晾干后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1次,然后晾干再用福尔马林加高锰酸钾密闭熏蒸整个鸭舍24小时,最后打开门窗通风1周。2.鸭场场地消毒除了对鸭舍进行消毒外,鸭舍的周围环境也不容忽视,要定期对鸭舍周围、进舍入口、道路、场区入口等场内环境进行消毒。一般每栋鸭舍要求间隔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16.
王慧芹 《新农村》2001,(5):17-17
1.加强消毒防病夏秋蚕期气候多变、蚕期间隔短,一般具有蚕病多,病情重的特点。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蚕前消毒抓得狠,中间消毒抓得勤,结束消毒抓得紧。做到养一次蚕,消一次毒,蚕体蚕座和养蚕环境常用药品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17.
巴西龟,又名七彩龟、红颈龟,是常见的观赏龟种之一。由于适应性强,病害少,成活率高,很受养殖者欢迎。1.换水要勤养殖巴西龟,要勤换水,在生长活动季节,气温高于30℃以上时,要每天换水一次;气温在25~30℃左右时,每2~3天换水一次;休眠季节可5~7天换水一次。2.消毒要勤为防制水霉病、腐甲病、肠胃炎、红眼病等,必须注意消毒。夏秋季每15~20天消毒一次;冬春季每30~40天消毒一次。消毒可用0.1%碳酸氢钠溶液,或用0.1%维生素C溶液浸泡8~10分钟。3.定时喂料养殖巴西龟,要定时投喂高蛋白颗粒饲料,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每只体重0.5千克以下的投…  相似文献   

18.
1.池塘修整养鱼塘一般每隔2~3年必须修整1次。可先排干池水,挖去过多淤泥,修补倒塌塘埂,堵塞漏洞。疏通进排水沟渠,平整塘底。2.清塘消毒清塘消毒一般有排水消毒和带水消毒两种。排水消毒先将池水排到5~10厘  相似文献   

19.
一、严格消毒 由于在室外饲养,易污染、虫害多,因此除常规消毒外,特别要重视地面消毒.养蚕消毒前,先削除10cm左右表土,消毒后,在地面先撒1层氯丹粉,再撒1层新鲜石灰粉.进棚后每天最好撒一次新鲜石灰,蚕期多撒干燥材料.4龄进棚饲养的,应在5龄饷食后及时除去蚕沙,清洁蚕座,以保持蚕座干燥.做好灭蝇工作,应在4龄第2天和5龄第2、4、6天中午添食或体喷1次灭蚕蝇,以防蝇蛆为害.  相似文献   

20.
土壤消毒是保证蔬菜顺畅连作的重要措施之一,适用方法主要有石灰消毒、高温消毒、热水消毒、太阳能消毒、药物消毒等. 石灰消毒6-8月清除前茬残留物,每亩施生石灰50-100公斤,在垄沟内铺稻草、麦草、玉米秸等秸秆1000-2000公斤,深翻两次将石灰和稻草埋入地下,一般埋入深度为30-40厘米.秸秆尽量短,耕翻后压实,上面覆盖薄膜密闭,防止水分散失和温度降低.从薄膜下灌水,至土壤充分湿润为止,田面不能积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