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香菇代料生产,多以熟料栽培为主,由于培养料要经高压灭菌,需耗费大量燃料,且生产环节又多。为此,我们采用了杨庆尧先生试验成功的液体深层培养菌种工艺,以10000立升发酵罐生产的香菇液体菌种,进行了生料栽培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液体菌种生产香菇菌种由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提供的7402菌株。其生产工  相似文献   

2.
张晶  崔颂英  牛长满 《食用菌》2010,32(3):51-52
随着工厂化和标准化生产的呼唤,液体菌种逐渐被应用到食用菌领域。不同菌种要求的发酵工艺参数有所不同,且目前国内开发的食用菌专用发酵罐不同于工业微生物发酵用的发酵罐,配置相对简单,一般不能精确控制温度、pH值、通气量、溶氧量等工艺参数,这就需要技术人员认真试验摸索出适合不同品种发酵罐深层培养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3.
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优质菌种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对高活力菌种的需求和菌种扩繁模式,从食用菌的菌种退化、种性确认、母种培养、菌种保藏等方面阐述了菌种的质量控制要点,以期为菌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异军突起,产区延伸发展,生产品种和规模不断扩大。当前突出的是栽培者希望获得高产量、高效益,因此有赖于供应优质菌种作为基础保证。然而往往出现由于对菌种扩繁技术失误或操作不当,导致良种失优,常因此引起纠纷。为普及菌种扩繁与操作规范化,将笔者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大多分布零散、大小不均。很难实现规模生产。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提高基地整体生产力是食用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当地资源、栽培场所、栽培规划、菌种场布局、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配套服务以及安全生产等八个方面,剖析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DC.ex Fr)由于肉质肥厚,质地脆嫩,具有特殊的杏仁香味,被誉为“菇中之王”。要实现杏鲍菇的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应用液体菌种是必然。液体菌种萌发点多、菌龄一致,因此接入栽培料后萌发快、定植早、成品率高,既缩短了生产周期又提高了生产效率,特别适合于食用菌的规模化、周年化、工厂化生产。两年来,我们在栽培基础上,总结出了利用液体菌种栽培杏鲍菇的高产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1前言 (株)キノシクス是于1960年成立的日本食用菌菌种企业。虽说是从事食用菌的企业,但并不直接进行食用菌生产,而是开发栽培用菌种,进行菌种的生产和销售。菌种的种性保持技术得到全国好评,滑子蘑更是占据日本80%的市场份额。随着近年食用菌栽培规模的逐渐扩大,工厂化栽培倾向增强,企业也在追求更加稳定的出菇效果。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胡贵权 《食用菌》1998,20(1):17-18
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食用菌制种方法在传统固体制作的基础上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其中液体菌种的制作便是其中之一。我所自1986年以来,一直采用液体菌种生产各种食用菌的原种、栽培种,已为广大菇农所接受,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我所液体菌种的制作方法和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1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特点 1.1 菌丝生长快,生产周期短 由于菌种采用液体培养,其菌丝生长在比较适宜的环境中,能不断地进行空气交换,其呼吸作用产生的废气能及时排出,因此其代谢旺盛,菌丝生长迅速,在6~10天内可生产几升至几百升,甚至更多的菌种。由于生长周期短,其菌龄较固体菌种要一致,便于生产中使用及栽培后的管理。 1.2 液体菌种接于固体料上定植快,成品率高 液体菌种具有流动性、易分散的特点,因此当接入固体培养基中后,分布于整个培养基表面,由于菌丝活力强,萌  相似文献   

9.
李俊贤 《食用菌》2004,26(6):46-46
利用液体菌种栽培食用菌,具有省工、省时、早收、高产、适合机械化生产等特点,但由于生产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高,生产的菌种成本高。笔者经反复试验采用不锈钢外壳,内用0.8μm,0.22μm的双层微孔滤膜制成简易空气过滤器,可有效地滤除各种细菌、病菌,特别对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绿霉、曲霉、木霉、毛霉、链孢霉等各种霉菌,制种成功率98%以上,且投资少,见效快,整机造价近百元,一次性可生产液体菌种5001,000ml。现将主要设备构造及使用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既能充分利用我国现有废弃的农业资源,起到很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也能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是一项非常适合我国国情的好项目。但现有的食用菌生产农户大多分布零散、技术不均衡,经济效益不理想,因此通过建立示范性食用菌生产基地,广泛带动一方农民提高生产技术,规范化生产就显得格外重要。从结合当地资源、栽培场所、栽培规划、菌种场布局、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配套服务以及安全生产等方面,剖析了示范性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笔者经多年实践,利用丰富且廉价的树木枝条生产木粒菌种.用木粒菌种直接播种栽培获得成功,探索出食用菌木粒菌种生产“一步法”。较好解决了我国食用菌种生产目前采用的“1级母种、2级原种、3级栽培种”逐级转接种扩繁培养成熟后,才能用栽培种播种栽培的传统生产工艺周期长、操作条件要求较高、所需系列专用设备、原料、药物、用品花钱较多等难题。生产的瓶装本粒菌种抗杂、抗逆、抗病、抗衰老、抑制退化变异的能力优于常规菌种,生产周期却只需半个月左右。1瓶木粒菌种原料成本不足互角钱,可栽种1m2,产值100~300元。其…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2015,(5)
食用菌的菌种不同于农作物的种子,尤其是食用菌栽培种的形成,易受到外境因素的影响。菌种生产类型混淆,导致栽培种生产管理缺失,致使菌种产业呈现萎缩状态。厘清自制与扩繁的区别,加强栽培种生产的管理;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打击菌种侵权行为;依靠科技进步、培育菌种产业,是实现我国食用菌菌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工厂化、规模化食用菌菌种生产,从试管母钟复壮、扩制,到原种、栽培种生产,最少需要80~120d,而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方法制作栽培菌种,只需6—12d,不仅节省固体生产菌种所需要的大量投资,大量缩短生产时间,而且成本低、接种速度快、发菌快、出菇齐、产量高,是工厂化生产的最佳制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蒋国建  姚建华 《蔬菜》2002,(9):22-23
采用摇瓶液体培养食用菌菌种,具有生产条件稳定、菌丝体的菌龄整齐一致、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污染少等优点,是食用菌业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基本保证,是食用菌行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的发展方向。鸡腿菇是继平菇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商业化栽培的又一个食用菌品种。目前鸡腿菇菌种的生产主要采用聚丙烯塑料袋装入固体基质培养,由于菌丝吃料速度较慢,从接种到满袋约需要28~35天,周期长,无形中增加了菌种的污染率,且袋口与袋底菌龄相差20多天,影响了菌种的质量。而鸡腿菇液体菌种具有周期短,菌龄整齐一致的优点,但是又存在…  相似文献   

15.
黄卫华 《食用菌》2014,(3):74-74
<正>近日,由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组织实施的黑木耳胶囊菌种繁育与应用技术研发项目取得新突破。"今年使用黑木耳胶囊菌种以后,成活率提高了,省工了……"示范户兴奋地告诉我们。黑木耳菌丝抗性较弱,接种成活率和菌棒成品率低下问题长期困扰黑木耳栽培。菌种是决定食用菌生产得失成败的最关键因素,为改变传统黑木耳制种和接种技术,促进菌种生产向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黑木耳接种成活率和菌棒成品率,降低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的栽培面积及产量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在栽培食用菌过程中,污染率一直居高不下,给制种单位和菇农带来较大损失.由于食用菌菌种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自己在双孢蘑菇制种实践中的经验谈几点提高菌种成品率的措施,供食用菌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丁家兴 《食用菌》1993,15(5):44-44
利用液体菌种栽培食用菌,具有省工、省时、早收、高产等优点,但是由于生产设备成本大,故而生产的菌种成本高,目前只能用于科研还不能进行推广。为此,笔者近两年来经过近百次的试验,研制成了一种体积小、产量高、工艺简单的液体菌种生产设备,一次可生产4000~5000ml 液体菌种,整机造价低于百元。若变大有关部件,每次能生产35000ml 以上的菌种,可直接用于大田栽培。现将有关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食用菌菌种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是有效提高菌种质量的关键管理措施。总结我所食用菌种植标准化示范中,菌种标准化示范生产经验,以供食用菌菌种生产企业参考。1原、辅材料采购操作控制规程1.1任务范围采购菌种生产所涉及的设备材料、灭菌消毒  相似文献   

19.
王庆武 《食用菌》2009,31(2):53-54
目前采用固体菌种栽培杏鲍菇,菌种生产周期长、菌龄不一致,生产规模受限制。要实现杏鲍菇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应用液体菌种是必然。为此,笔者利用液体发酵罐,进行了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及接种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液体菌种未能推广之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体菌种的优点在食用菌行业内早已经是众所周知,但时至今日仍未推广。生产上用的普遍还是固体菌种,国内一些比较先进,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规模化生产的工厂化食用菌企业情况也基本如此。目前,液体菌种生产污染率高,成功率低,生产不稳定,甚至一些单位与个人在使用液体菌种失败后,持否认液体菌种的态度。通过近20年的研究与实践,分析原因,解读现状,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