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短枝型苹果品种苗的鉴别武玉才短枝型苹果品种苗木,可从六个方面鉴别:1.新梢芽数。短枝型苹果品种苗木,一年生枝上芽距不超过2厘米,芽数多,腋芽肥大饱满,芽尖端钝或圆,与枝条稍有分离,芽褥突出明显。一般每米新梢平均芽数:新红星为77.9个,金矮生为56....  相似文献   

2.
以山西生长的6个杏品种1年生休眠枝为试材对其抗寒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其1年生休眠枝的SOD、POD酶活性及其MDA含量的测定,表明在12月至次年2月低温(-7.7℃)的条件下得出如下结果,①苹果杏和兰州杏1年生休眠枝的SOD、POD酶活性与其耐寒力呈正相关,抗寒性较银香白、意大利2号、金荷包、麻真核其他4个品种强;②随着温度的降低,枝条内的MDA含量变大,抗寒性强的品种MDA含量相对较低,也表明苹果杏和兰州杏较其他4个品种的抗寒性好。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栽培生产的苹果酸甜适口、外观鲜艳、熟期适宜、污染少,深受经销商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栽培面积逐年递增。截止2010年末,黑龙江省苹果栽培面积已达80万亩,占全省果树面积的40%。生产上,主栽品种有金红、凯久、龙冠、龙丰和黄太平等品种,占苹果栽培总面积的90%以上。上述5个苹果品种的生产,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县域经济、实现一村一品,治理荒山荒坡、保持水土,维持生态平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苹果属种、杂交种及品种之间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AFLP技术,对72个苹果属植物样本(34个种、变种、杂交种及38个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64对AFLP引物中选出6对引物进行扩增,得到有效谱带1692条,其中多态谱带1547条,多态谱带比率为91.4%.对72个样品的试验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它们的相似系数为0.54~0.82.在相似系数0.60处参试材料被分为4大类,即佛罗伦萨苹果(Malus florentina)为一类;绿苹果组(Sect.Choromeles)和多胜苹果组(Sect.Docyniopsis)分别各聚一类;花楸组(Sect.Sorbomalus)、脱萼组(Sect.Gymnomeles)和苹果组(Sect.Malus)聚为一类,所有苹果品种和观赏海棠品种全聚在原产亚洲的花楸组、脱萼组及苹果组中.亚洲原产的苹果属植物对于苹果及观赏海棠品种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根据试验结果及文献资料,支持将佛罗伦萨苹果组(Sect.Florentinae Cheng M.H.)成立单种组;建议将原属花楸组植物除佛罗伦萨苹果外,全部并入苹果组;取消脱萼组,将其组内的植物全部并入苹果组.  相似文献   

5.
金红苹果是围场县苹果主栽品种之一,具有抗寒、优质、产量高、色泽鲜艳等优点,多来年,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截止到2007年,全县金红苹果栽培面积已达3670hm^2,年产量达到3300万kg。产量与2000年相比,翻了近两番,成为该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6.
秋冬季节,正是苹果大量上市的时候。苹果,色泽美丽,果味清香,味道爽口,是老幼皆喜的大众化水果。苹果,是世界上四大名果(葡萄、柑杏、香蕉、苹果)之一,在我国,古有“果中西施”之美誉。苹果在我国有20003年的栽培历史。古时主要有“柰”和“檎”2个品种。到了唐代,就出现更多品种的苹果。据《西阳杂俎》记载:“白柰出凉州野猪泽,大如兔头。”相传那时有一个名叫李谨的人,向唐高宗献了“金、丝、木、蜜、黑”五色林檎。高宗龙颜大悦,钦赐李谨“文林即”官爵,故此苹果又名“文林郎果”。苹果是全世界栽培最广、产量最多…  相似文献   

7.
秋冬季节,正是苹果大量上市的时候。苹果,色泽美丽诱人,果味清香芳菲,味道爽口宜人,是老幼皆喜的大众化水果。苹果,是世界上四大名果(葡萄、柑桔、香蕉、苹果之—,在我国,古有“果中西施”之美誉。苹果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古时主要有“柰”和“檎”两个品种。到了唐代,就出现更多品种的苹果。据《西阳杂俎记载:“白柰出凉州野猪泽,大如免头。”相传那时有一个名叫李谨的人,向唐高宗献了“金、丝、水、蜜、黑”五色林檎,龙颜大悦,钦赐李谨“文林郎”官爵,故此苹果又名“高林郎果”。苹果是全世界栽培最广,产量…  相似文献   

8.
金红苹果是黑龙江省当前最优良的苹果主栽品种之一.为了适应果树栽培发展的需要,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从1995年开始建立金红苹果高接密植栽培试验示范园.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油橄榄产量,在丽江市玉龙县大具乡头台村三全油橄榄基地采用高枝换接的方法引进莱星、科拉蒂、小苹果等10个油橄榄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莱星、科拉蒂、小苹果3个品种嫁接成活率达100%;接穗生长7个多月后,软阿斯、皮瓜尔、豆果的平均高生长量在80 cm以上;嫁接后3年,城固32、软阿斯、柯基的平均树高均在200 cm以上,油橄榄的结果株数为嫁接成活总株数的44.6%;嫁接后4年,油橄榄的结果株数为嫁接成活总株数的85.1%,7个品种的开花结果株数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品种种性表现、栽培效益分析两个方面 ,对枣庄市部分区县近几年引进的 2 0余个苹果新品种进行了栽培价值评估研究。结果表明 ,栽培价值最高的品种有 4个 ,依次为藤牧 1号、首红、新乔纳金、岩富 10号 ;认为发展早、中熟品种 ,其产量高、上市早、价格高、管理省工、投入低、效益高、生产潜力大 ,是鲁南地区苹果发展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1.
吉林蛟河天然红松阔叶林的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65,自引:5,他引:6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等三种结构参数,分析了红松阔叶天然林的空间结构。用平均混交度和混交度分布分析了林分的树种空间配置情况,得到该种林分主要以中、强度混交为主;用平均角尺度和角尺度分布分析了林木水平分布格局,得到该种林分以随机分布为主等结论。同时还应用大小比数和混交度分析了一些主要树种的空间属性,发现两种参数的结合可以清楚地描述树种的空间属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史密斯桉组织培养技术。试验表明,经HgCl2消毒后用1%的氯化钙浸洗处理,能有效控制外植体褐化的发生,褐化死亡率仅为12.5%;始芽萌动以及初期继代培养阶段,采用F+6-BA 0.5 mg.L-1+IBA 0.3mg.L-1培养基,有利于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以及初期的继代扩大培养,增殖系数达3.7;在增殖与伸长生长阶段,采用改良H+6-BA 0.125~0.25 mg.L-1+IBA 0.25 mg.L-1+VC 20 mg.L-1+VB210 mg.L-1培养基,在保证较高增值系数的情况下,有利于芽的伸长生长;以1/3 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25 mg.L-1IBA对史密斯桉的根系诱导较为有效,生根率达37.8%。  相似文献   

13.
杉木人工林降位间伐的综合经营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杉木人工林降位间伐的综合经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增加森林资源消耗的情况下,降位间伐可增加出材率,增加材积为2.3547 m3·hm-2;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扣除投入成本,实际可增益1177元·hm-2;降位间伐与传统间伐一样能促进保留木的生长,有利于培育中、大径材。降位间伐与不间伐比,保留木平均胸径生长量增加51.0%,差异达显著水平,平均树高生长量增加15.5%,有差异,但未达显著水平。此外,降位间伐还能抑制伐桩萌芽,促进伐桩腐烂。因此,降位间伐在杉木人工林间伐时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引起油茶炭疽病的胶孢炭疽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菌在10~35℃的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以及分生孢子正常萌发,其中30℃最适宜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在pH3.0~11.0范围内菌丝均能生长和分生孢子均可萌发,pH6.0最利于菌丝生长,pH5.0~7.0最适宜分生孢子萌发。连续光照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光暗交替有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可溶性淀粉和尿素利于菌丝生长;乳糖和麦芽糖与谷氨酸的不利于菌丝生长。甘露醇和甘氨酸有利于产孢,半乳糖和硝酸钾不利于产孢;菌丝和分生孢子的最低致死温度为55℃,10 min。  相似文献   

15.
枯斑盘多毛孢菌粗毒素的基本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松赤枯病菌(Pestalotia funeren Desm.)培养液粗提物的基本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松赤枯病菌培养液中有致病物质即毒素存在,该菌在PD培养液中能达到最大产毒量;松针浸出汁对毒素的产量和致病活性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培养15天的培养液有较高的致萎蔫的活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其致萎活性没有较大的提高。该毒素是一类极性较大的非蛋白类物质,能用甲醇将其从培养液中较好地提取出来。pH值对毒素粗提液致病活性无显著影响,毒素粗提液中活性成分能被活性碳吸附。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玻璃纤维增强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可有效改善玻璃纤维和木塑复合材料之间的界面相容性。较优预处理参数为:氧气氛围,处理功率100W,处理时间90s。2)玻璃纤维经等离子预处理可有效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但处理功率为200W,处理时间180s时,可能对纤维结构造成破坏,导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3)微观形貌特征显示,处理组复合材料中的应力得到有效传递,纤维破坏形式以断裂为主;纤维及聚合物基体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刻蚀,从而增加了比表面积,有利于两者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4)等离子体处理主要通过改变基材表面化学组成及刻蚀作用,两者协同可提高聚合物基体与玻璃纤维之间的界面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柳桉带腋芽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其启动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依次为MS+6-BA2+NAA1、改良MS+6-BA0.2+NAA0.2+IBA0.8、改良MS+NAA0.2+IBA0.8,繁殖系数可达3以上,生根率可达85%以上;试管苗移栽前需炼苗10—15d,移栽时间选在3、4、10、11月份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90%以上;柳桉萌发力强,试管苗移栽成活后长到一定高度经过采穗可促使腋芽不断;蒡发,生产上可利用此原理建立田间采穗圃,1株试管苗6个月内可供采穗10—12根;试管苗移栽前必须经过一个炼苗阶段,炼苟时间为10—15d,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气温与柳桉扦稳的愈合、生根关系十分密切,在气温18—25℃时扦插,有利于插穗愈合生根;使用50mg/LGGR溶液处理插穗,可使插穗生根提早5d左右,同时可使生根率提高10%。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采伐联合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该机在坡路上作业时不发生纵翻、侧翻、侧倾及侧滑的临界条件,计算出该机在坡路上可正常作业的极限坡度.  相似文献   

19.
以9年生黑杨派无性系试验林为试材,分析了多个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生长、干形、冠形及木材性状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首次发现树高与边材宽度存在极显著的遗传正相关,表明选育树高生长快的无性系,其边材宽度将得到提高,木材性状相应得到改良;生长性状与气干密度的相关性不显著,故对生长性状的改良并不影响木材性状的表现;气干密度与其它力学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遗传正相关,与干缩率相关不显著,这表明选择气干密度大的无性系,其力学性状会得到显著提高,而对干缩率影响不显著。这些结论对于优良无性系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E1级刨花板生产过程中出现板坯铺装时散坯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树脂粘度、面粉用量和固化剂用量,可以提高胶粘剂初粘性,使刨花板预压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效果有限。调胶时加入聚乙烯醇能显著改善预压性能。当所用树脂粘度为0.17Pa.s、固化剂用量1.9%、面粉用量4%时,再添加0.5%聚乙烯醇,就可以使得刨花板铺装过程中没有散坯问题,具有很好的预压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