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在该区域从事开发建设活动的同时,必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保护好区域生态环境。以干旱区某飞机场项目的水土流失预测为例,从项目和项目区现状出发,采用资料统计法和类比法对水土流失预测内容进行了定量分析,预测结果是:施工期该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为210.88 hm2,自然恢复期为101.55 hm2;水土流失总量为29 971.79 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1 904.17 t;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主要是飞行区、民用航站区等,这两个区域的新增水土流失量占新增水土流失总量的比例分别为57.87%、30.88%。针对预测结果提出了合理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水土保持规划方略与总体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土保持规划是依法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依据和战略部署。为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依据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及水土流失状况,分析确定了全省水土流失防治方略,在辽宁省水土保持区划的基础上,依据各总体格局区的区域特征、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保持需求,研究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的总体布局,为全省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为地方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诸因素分析及治理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入手,分析了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我国水土流失的情况,剖析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展望了水土保持的美好的前景,确保我国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以宁夏宁东基地南湖中水厂建设工程为例,对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了预测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将项目区划分为中水厂区、进厂道路区、泵站区、厂外管线区、输电线路区、维修便道区6个预测单元,分别对各单元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预测时段内,原地貌水土流失总量为7 880.23 t,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7 838.38 t(施工期9 347.77 t、自然恢复期8 490.61 t),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9 958.15 t;施工期内,厂外管线区及中水厂区水土流失量约占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总量的96%,应作为施工期的重点防治区域;自然恢复期内,厂外管线区水土流失量约占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预测总量的77%,应将厂外管线区作为自然恢复期的重点防治区域。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回顾分析朝阳县北部山区水土流失问题影响要素的基础上,遵循“防控为主,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科学治理,绿色发展”理念,明确本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的思路,阐述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针对性实践,总结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成效。以期获得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的规律性认识,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深入进行提供方法和技术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8年度沂蒙山泰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分析了该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和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侵蚀强度以轻度侵蚀为主,其次为中度侵蚀,强烈及以上侵蚀所占的比例较小;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2011年)结果相比,该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同时呈现侵蚀强度由高强度向低强度明显转化的趋势,反映了包括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在内的生态治理效果良好。在下一步工作中,该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上来,在监管上强手段、治理上补短板。  相似文献   

7.
根据贵州黎平机场改扩建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其净空障碍物较多、位于风景名胜区周边、气象条件较差的特点,探讨其改扩建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特点、来源和重点区域,有针对性的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为机场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水土保持通报》1998,18(6):封2
城市水土保持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1995年10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播出了深圳市的水土流失情况,引起了中央领导和水利部的高度重视.此后,水利部曾在深圳、大连两市连续2次召开了全国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据广东、山东等省(市)对城市水土流失情况抽样调查,城市水土流失面积约占被调查区域面积的20%左右.可见,城市水土流失是比较严重的.  相似文献   

9.
牛银栓 《水土保持研究》2001,8(1):85-88,129
从影响水土的自然因素和人力因素入手,分析了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我国水土流失的情况,剖析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展望了水土保持的美好的前景,确保我国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要求,水土保持规划须对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以外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予以确定。本研究以《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为依据,在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水土保持专项普查成果、《江西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成果和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成果的基础上,立足江西省的自然情况,阐述了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讨了易发区界定的范围,明确了江西省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的条件,并提出了江西省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成果,对于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的基本工作要求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工作方针,建立和完善全省水土保持规划体系,加快全省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推进江西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辽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成因与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由于自然因素及人为不合理生产活动的破坏,导致辽河中上游流域内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耕地退化。实际上,水土流失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与工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辽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及区域自然条件、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分析,针对辽河流域地域辽阔,各地在自然条件和水土流失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便于分类指导,提出了水土保持分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江苏沿海平原区生产建设项目增加,对区域水土流失造成一定影响,通过区域土壤、降雨、植被类型等自然概况分析,选择适宜于项目区自然条件,易活易长易管理的植物种类,并采取有效的造林种植、抚育管理措施,积极利用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美化自然生态环境,使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治理。  相似文献   

13.
西藏地区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为主,水土流失主要受降水、大风、温度、地形地貌、地质、植被等自然因素及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掠取资源、破坏环境等人为因素影响.为防治西藏地区复杂多样的水土流失,结合西藏地区的自然属性和区域水土流失特点,将西藏地区分为藏东南水力侵蚀为主区、藏西风力侵蚀为主区、藏北冻融侵蚀为主区及藏中复合侵蚀区,并针对各区的自然属性及影响因素,提出在不同时期以防治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复合侵蚀为主的防治措施和发展方向,并提出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宣传、研究水土流失机制和防治对策、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等举措,以达到防治西藏地区水土流失、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地域广阔、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复杂,水土流失分布广、面积大、类型多样,区域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的需求存在差异,需要紧密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布局要求,兼顾水土流失的分布及强度类型和水土流失防治的区域需求差异,科学合理制定可操作的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方案.文章综合分析我国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明确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总体思路,建立区划体系和指标体系,采用资料统计分析、实地调查等方法,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提出区划成果,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共划分8个一级区、40个二级区、115个三级区,成果具有区划界线清晰、分区命名规则、区划手段先进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分区布局和项目布局,并对下级区划(分区)、区域水土保持功能和技术体系确定具有指导意义,将长期用于指导我国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因地制宜开展铁岭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根据铁岭市的自然、社会经济、水土流失等情况,结合铁岭市水土保持分区,提出了"两带、三轴、三片"综合防治战略格局、分区防治方略、规划期的水土保持重点项目等,提出的分区防治对策为铁岭市水土保持工作明确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福建省内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大田县为研究区域 ,建立水土流失数据库 ,分析了高程、坡度、土地利用、地貌、道路缓冲区和居民点缓冲区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由分析可知 :自然条件中的不利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客观条件 ,生产建设项目、地表植被的破坏以及旱坡耕作加剧了本区的水土流失。介绍了水土流失成因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水力侵蚀现状与水土保持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上海市水土流失及措施现状,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结果为基础,结合上海市基本情况,分析上海市水力侵蚀现状和水土保持措施情况。结果表明,上海市水土流失面积超过了200km^2,水土流失以河道两岸和湖泊沿岸的坍塌淤浅为主要特征,建设项目施工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也是上海市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方面。上海市中心城区水土保持措施较完善,但郊区部分河道还没有采取有效护坡措施,基本处于自然状态,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河道边坡和湖泊岸线的护岸整治、海岸滩涂的保滩促淤治理是上海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同时还应加强建设项目的监管和水土保持监测,以防止人为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水土流失成因及易发区划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江苏省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提出了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应遵循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当地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程度、当地的区域特殊因子和当地生产建设项目的建设密度、频率相关联的划分原则,建立了由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和14个指标构成的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指标体系,旨在为之后的具体划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针对西汉高速公路七亩坪和傅家河弃渣综合治理问题,分析弃渣场地形、地貌和地质及所处区域的自然特征,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景观生态学及环境生态学原理和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葫芦岛市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建立水土流失分级指标,运用RS和GIS技术获取水土流失影响因子信息并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实现对区域水土流失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管理,具有快速、准确、客观、经济等优点。该研究方法能够及时掌握区域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治理状况、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等信息,为建立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数据库、实现对水土流失进行动态监测奠定基础,从而有效地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