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不施石灰、施石灰100kg/667m2、施石灰200kg/667m23个处理进行酸化稻田施用石灰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酸化稻田施用石灰能显著且稳定地提升土壤pH值、改善水稻经济性状、提高水稻产量,而施用量以100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农业上产上酸性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考察施用石灰对酸化水稻土壤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宜该区域土壤条件和耕作制度下酸性水稻土壤上农用石灰的使用剂量.[结果]在酸化稻田施用600 ~ 750 kg/hm2农用石灰能明显提高土壤pH,且随着石灰用量的增加,pH增加越多.施用石灰能明显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施用600 ~ 750 kg/hm2石灰能明显促进水稻分蘖,提高水稻有效穗数,增加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最终达到促进水稻产量提高的目的.在酸性水稻土上,以施用600~750 kg/hm2石灰时效益最高.[结论]在pH 5.0左右的酸性稻田上,以施用600 ~ 750 kg/hm2石灰时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重酸性稻田施用石灰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德镇市土壤酸化比较严重,pH值低于4.8的农田达到了58.1%,已成为制约该市粮食生产的又一瓶颈因素。为此我们开展了试验,以期找到降低土壤酸度的方法。试验设计5个处理,其中设在农户施肥基础上每公顷施石灰900 kg处理一个;设在农户施肥基础上每公顷施石灰1 800 kg处理两个,其中一处理石灰分2次施下,播种前每公顷施石灰900 kg,2叶1心期每公顷施石灰900 kg。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石灰效果明显,尤以石灰分两次施下的处理效果显著;与空白比,施用石灰处理的pH提高了0.2~0.4;与农户施肥比,施用石灰处理的千粒重增加了0.07~0.12 g,产量提高了1.35%~4.66%,其中每公顷施1 800 kg石灰处理纯收入增加了76.5~295.2元。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研究水稻本田施用石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抗病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结果]施用石灰的处理水稻鞘腐病和褐变粒的发病程度明显较CK轻,施石灰450kg/hm^2的处理效果最明显。石灰用量与褐变粒的发病程度和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施石灰的处理水稻穗大、穗整齐、小穗少、植株衰老过程慢.随着石灰用量的增加穗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和产量均呈递增的趋势。施石灰450kg/hm^2的处理稻谷产量9552.0kg/hm^2,比对照增产9.2%。施石灰225kg/hm^2的处理稻谷产量8802.0kg/hm^2,比对照增产0.68%。[结论]水稻本田施用石灰对水稻生长发育和抗病性均有较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恩施山区酸化土壤改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量使用无机肥料已经成为恩施山区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以玉米鄂玉13为材料,通过每公顷施用石灰750、1 500、2 250、3 000 kg试验以及农户大田对比试验,进行酸化土壤改良。结果表明,石灰对酸化土壤有一定改良效果,以每公顷施用石灰2 250 kg改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衡南烟区施用石灰对烟叶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衡南烟区土壤施用不同量石灰对烟草生长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用150 kg石灰最适宜于烟草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烟草产量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土壤酸度对大豆、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两个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石灰石粉和钙镁磷肥能显著促进大豆生长和根瘤形成,并能提高产量,施用石灰增加了大豆植株Ca含量,但减少其K含量;施用磷肥增加植株的P含量,但减少植株的Ca的含量,大豆的根瘤数和籽粒产量与土壤pH、交换性Ca和Al及铝饱和度之间呈显著相关。10年的石灰石粉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钙镁磷肥的条件下,施用3750kg/hm#+2石灰石粉即可使油菜获得高产,但适当过量施用石灰并未使油菜减产。要使红壤油菜获得最佳产量,必须使土壤pH值提高到5.9以上,而交换性铝降至1.0cmol(+)/kg以下。  相似文献   

8.
石灰降低稻米镉含量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施石灰降低镉污染酸性稻田米镉含量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在湘潭市16个不同地点,开展石灰施用试验。以稻米镉含量的降幅为主要评价指标,分析了管理措施和土壤环境条件对施石灰降低稻米镉含量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生石灰750~1 800 kg/hm~2,土壤pH值平均提升0.16个单位,稻米镉平均含量由对照的0.29 mg/kg降至0.13 mg/kg。石灰施用量以1 800 kg/hm~2最佳,其稻米平均降幅可达58.3%。土壤本底pH值低于6.5时,随pH值的升高,施石灰降低稻米镉含量的效果增强。而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和CEC的升高,施石灰降低稻米镉含量的效果呈明显的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9.
镉污染稻田水分调控与石灰耦合的季节性休耕修复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镉(Cd)污染稻田为对象,研究休耕期间采用水分管理和施用石灰组合措施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复耕后水稻产量和稻米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干旱处理相比,休耕淹水处理的土壤pH值下降,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分布提高,并降低了土壤有效态镉和稻米镉含量;干旱或淹水休耕,水稻产量均增加;施用石灰显著降低了稻米镉含量,其作用效果随石灰用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每施用石灰1 000kg/hm~2,土壤pH值提高0.24个单位、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低0.007 5 mg/kg;干旱休耕时,晚稻降低稻米Cd含量效果最佳的石灰施用量为5120 kg/hm~2,稻米Cd含量为0.12 mg/kg;淹水休耕时,晚稻降低稻米Cd含量效果最佳的石灰施用量为4 636 kg/hm~2,稻米Cd含量为0.10 mg/kg。总体结果表明,镉污染稻田采取淹水+石灰的休耕模式更有利于降低复耕后稻米Cd含量。  相似文献   

10.
以镉(Cd)污染稻田为对象,研究休耕期间采用水分管理和施用石灰组合措施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复耕后水稻产量和稻米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干旱处理相比,休耕淹水处理的土壤p H值下降,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分布提高了,并降低了土壤有效态镉和稻米镉含量;干旱或淹水休耕,水稻产量均增加;施用石灰显著降低了稻米镉含量,其作用效果随石灰用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每施用石灰1 000 kg/hm~2的土壤p H值提高0.24个单位、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低0.007 5 mg/kg;干旱休耕时,晚稻降低稻米Cd含量效果最佳的石灰施用量为5 120kg/hm~2,稻米Cd含量为0.12 mg/kg;淹水休耕时,晚稻降低稻米Cd含量效果最佳的石灰施用量为4636 kg/hm~2,稻米Cd含量为0.10 mg/kg,总体结果表明,镉污染稻田采取淹水+石灰的休耕模式更有利于降低复耕后稻米Cd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