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超低温保存是目前长期保存植物种质资源最有效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数百种植物。综合国内、外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的研究进展,从超低温的保存原理、保存程序、再生材料相对存活率测定及其遗传变异特性检测等方面对药用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日本牡丹品种花粉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杂交育种工作中的时空不遇,延长花粉寿命,本文对23个日本牡丹品种花粉进行了超低温保存研究。对新鲜花粉及超低温保存花粉离体萌发率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日本牡丹品种新鲜花粉生活力存在差异,23个品种中,‘大藤锦’花粉萌发率最高,达到60.89%,而‘岛大臣’最低,仅3.49%;室温条件下,日本牡丹品种花粉寿命仅15d左右,而超低温保存可以使日本牡丹品种花粉寿命至少延长至2年。经超低温保存2年,花粉仍然具有较高的萌发率,有的甚至超过保存前水平,因此超低温保存技术可用于日本牡丹品种花粉的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3.
超低温保存花粉技术在温室玉米加代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粉是作物品种改良的重要技术环节。本研究对玉米花粉超低温保存过程中的干燥、液氮保存、快速解冻和精量授粉等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并对超低温保存花粉技术在温室玉米加代育种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花粉相对含水量是影响玉米花粉超低温保存成功的主要因素,其中玉米花粉超低温保存的最适宜相对含水量为11.3%~14.7%。超低温保存玉米花粉为温室玉米加代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植物种质资源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植物育种的基础。因此,研究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对维持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技术是指植物材料在液氮(-196℃)超低温环境中可以长期保存,以保持其遗传稳定性。本文对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技术的起源、研究现状、保存原理、具体方法、影响因素以及保存时间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概述了其在草莓种质资源保存、脱毒苗培育及草莓再生苗遗传稳定性方面的应用,提出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冻存机理、材料冻存前后生理状态和普适性技术体系方面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观点,并指出其在材料脱毒、抗性育种和遗传转化方面的广阔发展前景,旨在为该技术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方面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拓展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花粉超低温保存方法,对于解决植物杂交育种花期不遇问题以及实现种质资源的保存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以鸢尾属植物观赏价值很高的耐寒种玉蝉花为研究对象,对其花粉悬滴法活力检测离体培养基筛选和超低温保存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玉蝉花花粉活力检测较适合的液体萌发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50 g/L+H_3BO_3200 mg/L+CaCl_2150 mg/L+Fe_2(SO_4)350 mg/L+KNO350 mg/L+MgSO_4·7H_2O 100 mg/L;超低温保存要采集活力较高的初花期花粉,较适宜含水量为15.0%~20.0%,超低温保存后选用自来水水冲化冻,花粉萌发率由保存前的56.04%提升到保存后的60.53%;玉蝉花花药也可作为超低温保存材料,保存后采用自来水水冲化冻其花粉萌发率为54.11%。[结论]保存后的花粉活力符合花粉使用活力要求,可用于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6.
[目的]超低温保存后花粉生活力呈多种变化情况,已有研究表明活性氧(ROS)是超低温保存后花粉生活力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研究探讨液氮冻存后花粉生活力与ROS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间的关系,以进一步揭示ROS在超低温保存后花粉生活力变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芍药'粉玉奴'的花粉为材料,对比分析超低温保存不...  相似文献   

7.
小黑麦花粉干燥法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种质资源保存、交换及杂交育种工作的需求,对小黑麦花粉活力及影响小黑麦花粉超低温保存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TTC染色法测定小黑麦花粉的活力,结果相对准确,且其适合的浓度为0.1%;采用硅胶干燥处理3 h后,小黑麦花药相对含水量为34.5%,比较适合超低温保存,且保存前后花粉活力保持稳定,其活力相对保持率为92.3%;超低温冷冻保存5 d后,采用不同的化冻方式进行化冻,结果发现自来水冲洗化冻后小黑麦花粉活力相对较高,说明自来水冲洗化冻是简便适合的化冻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实现月季花粉长期保存,满足杂交育种和种质资源保存需要,本文以6个现代月季品种的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超低温保存技术。【方法】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6个品种花粉形态、干燥法测定花粉自然含水量、悬滴法检测花粉活力,筛选出适宜萌发培养液,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液氮保存,并研究这些因素对超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结果】6个品种花粉悬滴培养的适宜萌发液为15%蔗糖+0.05%硼酸。不同品种新鲜花粉萌发率不同,春季采收的新鲜花粉萌发率为8.91%~27.07%,秋季为9.95%~24.32%,6个品种春季采集的花粉萌发率均高于秋季,但3个差异显著,3个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新鲜花粉含水量不同,春季采收的花粉含水量为9.6%~11.9%;秋季为9.2%~11.5%,4个品种春、秋两季采收的花粉含水量没有显著差异,另外2个品种春季采收的花粉含水量分别显著高于或低于秋季花粉2.4%或1.6%,含水量变化值差异不大。超低温保存后花粉萌发率变化因品种和花粉采收季节而异,6个月季品种花粉经过液氮保存1个月后萌发率为10.36%~21.28%,为新鲜花粉的59.3%~133.9%。长球形的‘金凤凰’和‘希望’,超低温保存后花粉活力有所下降;而超长球形的‘金玛丽’、‘雨果’、‘伦特娜’和‘仙境’,超低温保存后萌发率基本保持稳定。花粉含水量与花粉超低温保存前后萌发率未显著相关。【结论】不同季节采收的自然成熟散粉的6个月季品种花粉均能实现超低温保存,秋季采收的花粉液氮保存后萌发率较新鲜花粉变化较小,但是春季采收的花粉萌发率更高,更适合超低温保存。超低温保存效果与品种、新鲜花粉萌发率、花粉形状和采收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9.
以黄帝陵千年古侧柏花粉为试验材料,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的生活力,研究不同保存方法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探讨花粉含水量、投入方式、化冻方式对超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古侧柏花粉在9%蔗糖+0.01%硼酸的培养基中离体培养4 d萌发率最高。90 d内,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室温(20℃)保存的花粉迅速失活,低温(0℃、-20℃)保存的花粉萌发率呈逐渐下降趋势,超低温(-196℃)保存的花粉萌发率最高且保持效果最好,为古侧柏花粉长期保存的适宜方法。在超低温保存中,花粉以未经干燥、直接投入液氮、37℃恒温水浴化冻5 min保存效果最好;花粉含水量、投入方式、化冻方式之间交互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密花石斛花粉不同保存方法下的花粉寿命,并对密花石斛花粉的超低温保存技术程序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1)密花石斛花粉采用室温((27±2)℃)、冷藏(4℃)、冷冻(-20℃)保存,花粉寿命分别为5、23、17 d,超低温保存(-196℃)的花粉120 d后仍可检测到花粉萌发,且萌发率与新鲜花粉相同,超低温保存方法至少可以保存密花石斛花粉4个月;2)密花石斛花粉超低温保存的程序为新鲜花粉(含水量43.26%)直接投入液氮(LN)保存,需用时采用室温、自来水或水浴化冻即可。   相似文献   

11.
梅花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设计 4种方法 :“简易CTAB法”、“预先去杂 CTAB法”、“简易SDS法”和“预先去杂 SDS法” ,提取梅花‘南京红须’、‘南京红’和‘粉皮宫粉’叶片的基因组DNA。分光光度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限制酶酶切反应鉴定表明 :“预先去杂 SDS法”尽管提取DNA得率最低 ,却是唯一能够从梅花叶片提取到高质量基因组DNA的方法 ;嫩叶的提取效果好于成熟叶。A2 6 0 A2 80 比值偏高和降解是所获低质量DNA表现的两个主要现象。RNaseA的再次消化无法降低A2 6 0 A2 80 。  相似文献   

12.
哺乳动物胚胎冷冻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孙博  吕文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107-11109
[目的]介绍哺乳动物胚胎冷冻保存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从冷冻原理、防冻剂种类、冷冻方法、解冻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哺乳动物胚胎冷冻保存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胚胎冷冻保存的原理是阻止冷冻、解冻过程中细胞内形成致死冰晶;防冻剂的种类大致分为低分子量渗透性防冻剂、低分子量非渗透性防冻剂、大分子物质、生物活性物质;胚胎冷冻方法主要有常规慢速冷冻法、玻璃化冷冻法和快速冷冻法;解冻方法主要介绍了快速解冻。[结论]胚胎冷冻保存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将对胚胎生物工程和其他生物技术产生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普通烟草与药用植物紫苏进行科间杂交,结果表明,烟草与茄科植物嫁接后,在低温(20℃)高湿(70%~80%)的环境条件下再与药用植物有性杂交,是克服烟草与药用植物有性杂交不亲和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化学成份测定其杂种后代稳定品系烟碱含量中高,糖含量低。  相似文献   

14.
植物组织培养是研究植物生长和分化规律的重要手段,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培养外植体再生器官或植株的技术,可以在不受植株体其它部分干扰下研究被培养部分生长和分化的规律,并可以利用各种培养条件影响它们的发育进程.而植物花粉培养在单倍体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植物花粉培养研究进展,系统的介绍了花粉培养的意义、影响花粉培养效率的诸多因素及当前花粉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远缘杂交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物种间的界限,人为地促进不同物种的基因渐渗和交流,将紫苏的DNA运用常规杂交手段转入普通烟草中,从而获得新的烟草后代。着重研究了烟草杂种早代酯酶同工酶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子代中具有与父本相同的遗传物质,即父本部分遗传物质在烟草中的整合与表达。  相似文献   

16.
花粉超低温保存后花粉活力因材料不同有很大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以液氮保存前后花粉萌发率变化不同的2个芍药品种为对象,研究了花粉在超低温保存前后活性氧及其膜脂过氧化的关系,以探讨超低温保存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保存前后萌发率变化不同,但活性氧水平均无显著变化;2个品种的抗氧化酶活性均上升,抗坏血酸含量在冻存后也明显上升,而‘大红赤金’冻存前后无显著变化;同时,液氮保存前后‘大红赤金’的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明显上升,而‘紫凤朝阳’无显著变化。以上表明,虽然这2个品种的活性氧水平均没有显著差异,但抗氧化系统已启动并清除了多余的活性氧,超低温保存对花粉的生理有一定影响。其中花粉生活力下降的‘大红赤金’发生了膜脂过氧且抗坏血酸含量无显著变化,表明抗坏血酸的作用可能更关键。  相似文献   

17.
水稻原生质体培养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水稻原生质体培养研究的进展及其在远缘杂交、细胞融合、基因转移技术等方面应用。自1985年以来水稻原生质体培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粳稻、籼稻、爪哇稻和野生稻种的原生质体培养相继成功,从中筛选出许多适于原生质体培养的水稻品种或品系。随着培养技术的完善,水稻与其他远缘植物(如稗草、野生稻等)细胞杂交、应用电导基因或PEG 法将外来DNA 直接导入水稻原生质体中的基因转移技术都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花粉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广泛的应用,花粉发育过程中一些关键问题及其有关分子机理的研究均获得了重要进展。对花粉发育及其特异基因的克隆、表达和调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