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大棚种植了西红柿、辣椒、大白菜、黄瓜和萝卜等6种4类蔬菜。苗期时,喷施木酢液1000倍液;定植后,采用喷施200倍液、300倍液、400倍液、500倍液、600倍液等5个浓度处理,以此来分析施用木酢液对各类蔬菜产量、根长及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酢液对不同类型的蔬菜都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效果不一,300倍液适用面较广、200倍液对不同类型蔬菜都有生理毒害效应、600倍液对蔬菜的生长长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总体看来,适宜浓度的木酢液能促进植株生长,提高蔬菜产量。  相似文献   

2.
Effect of Light Quality on Tomato Fruit Qualities in Turning-Color Period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就不同光质对番茄果实转色期品质变化的影响,以各色荧光灯为光源,在人工控光条件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转色期间不同处理番茄果实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均于处理后8~10d达最高,而Vc和番茄红素于处理后12d达最大。但不同光质处理间差异明显,红光处理8d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高,处理后8~10d Vc和番茄红素含量大幅度增加,成熟期比对照(白光)提前2d;红光和蓝光处理均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糖及有机酸含量。各处理Vc含量以蓝光处理为最高,达123.7mg/kg(Fw),显著高于对照。番茄红素含量以红光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3.
 就不同光质对番茄果实转色期品质变化的影响,以各色荧光灯为光源,在人工控光条件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转色期间不同处理番茄果实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均于处理后8~10d达最高,而Vc和番茄红素于处理后12d达最大。但不同光质处理间差异明显,红光处理8d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高,处理后8~10d Vc和番茄红素含量大幅度增加,成熟期比对照(白光)提前2d;红光和蓝光处理均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糖及有机酸含量。各处理Vc含量以蓝光处理为最高,达123.7mg/kg(Fw),显著高于对照。番茄红素含量以红光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处理对蔬菜营养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露地栽培的黄瓜、番茄、菠菜、萝卜为试材,探究了施肥对蔬菜营养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施肥处理中最佳施肥处理为半量虫粪(56 250 kg/hm2)与50%NPK配施,可显著提高4种蔬菜中Vc、可溶性糖、可溶性Pr、果胶质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及单宁、纤维素含量,从而提高蔬菜营养品质和产量.与单施尿素处理比较,萝卜中Vc含量增加61.34%,菠菜中可溶性Pr含量增加5.87%,黄瓜中糖酸比增加41.09%,硝酸盐含量降低9%.  相似文献   

5.
蔬菜专用叶面肥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蔬菜专用叶面肥对提高保护地番茄产量和改善品质的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叶肥处理不仅能明显提高番茄产量,而且能改善其品质,使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Vc、粗蛋白含量及糖酸比显著提高,有机酸、NO-3-N 含量明显降低。从内在品质、果品产量、生产成本等考虑, 叶肥以稀释1000倍喷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封闭式无机基质槽培智能循环供液系统,以番茄‘丰收’作为供试材料,探究一定时间内单株不同供液量对温室封闭式无机基质槽培番茄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T3(供液量4.5 L)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与其他5组处理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供液量6.0 L)株高、单果重、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Vc差异较为明显,可溶性固形物各处理之间差异较小。定植135天,T4处理株高比最低株高处理T6高出24.4%;结果期,T4总产量和单果重分别高出T1处理29.0%和9.5%;T4处理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高出T1的34.3%和10%,T3处理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T1高出17.8%和27.1%。因此,过多和过少供液量均不利于温室槽培番茄生长产量的增加和果实品质的提高,供液量为每2 h单株供液量在4.5~6.0 L,番茄产量和品质两者兼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浓度(有效氯浓度)强酸性电解水喷施对春大棚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水喷施可有效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发育;不同浓度电解水处理均可增加番茄座果数与单果重,其中以中等浓度电解水作用效果最明显;低中浓度电解水可显著增加果实中Vc含量,而高浓度电解水使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不同浓度电解水处理亦增加了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与有机酸的含量,但差异不显著;番茄喷施适宜的电解水指标为:pH 2.35左右、ORP 1160mV左右、有效氯浓度30mg/L左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浓度(有效氯浓度)强酸性电解水喷施对春大棚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水喷施可有效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发育;不同浓度电解水处理均可增加番茄座果数与单果重,其中以中等浓度电解水作用效果最明显;低中浓度电解水可显著增加果实中Vc含量,而高浓度电解水使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不同浓度电解水处理亦增加了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与有机酸的含量,但差异不显著;番茄喷施适宜的电解水指标为:pH 2.35左右、ORP 1160mV左右、有效氯浓度30mg/L左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中作物生长受阻、品质不高的问题,应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叶面喷施不同形态硅(无机硅和有机硅)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2种形态硅均能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发育,但无机硅(ISi)处理优于有机硅(OSi)处理。与对照相比,ISi处理植株叶绿素含量、茎粗和单果重分别增加6.03%~9.53%、8.74%~12.97%和35.06%,OSi处理分别增加5.60%~6.17%、5.35%~8.81%和26.37%;叶面喷施2种形态硅均能显著改善番茄品质,但OSi处理效果更优。与对照相比,ISi处理Vc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21.03%和15.82%,可滴定酸和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11.40%和11.05%;OSi处理Vc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44.29%和23.91%,可滴定酸和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13.66%和25.80%。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不同蔬菜轮作体系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有机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以番茄为后茬作物的不同蔬菜轮作体系对土壤化学指标,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线虫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年的轮作后,各处理土壤的pH值均有所下降,EC值变化不大。除了对照的有效磷含量降低以外,其他轮作体系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与基础土样相比都有一定提高,其中葱-萝卜与番茄轮作处理积累的有机质和全氮最多,花椰菜与番茄轮作处理的速效养分含量最高。对照的土壤细菌数、固氮菌数、放线菌数量与基础土壤相比显著降低,而真菌数量明显增加。每个处理的土壤线虫总数均比基础土样增加,其中菊花处理的土壤线虫总数最多,根结线虫最少。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土壤添加剂对番茄苗期土壤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将8种物质苜蓿汁、韭菜汁、木醋液、白菜汁、萝卜汁、葱汁、草木灰和蘑菇汁分别与有机肥以1:7的比例混合,制成土壤添加剂,然后再将配好的不同土壤添加剂分别按1:30的比例加入到土壤中,混合均匀,种植上番茄,设有机肥处理作为对照,待番茄苗出土后,每隔7d测定一次番茄土壤根际微生物数量(主要测定土壤细菌,土壤真菌和土壤放线菌的数量)。测定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期间,与有机肥对照相比,苜蓿汁与有机肥、韭菜汁与有机肥和木醋液与有机肥配制的土壤添加剂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都有增加趋势。木醋液与有机肥配制的土壤添加剂在加入土壤15d,土壤细菌、土壤放线菌和土壤真菌数量就增加到最大,分别为1131.94%、191.67%和348.19%。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筛选出适应Pb、Cd复合污染土壤种植的高品质、低积累小白菜品种。[方法]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方式将15个小白菜品种分别种植在四种Pb、Cd复合污染土壤中,通过测定各品种小白菜株高和鲜重以考察重金属对其生长的影响;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小白菜中Pb、Cd含量;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水杨酸法测定硝酸盐含量、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随着Pb、Cd浓度增加,小白菜株高和可食部分鲜重呈先升后降趋势,且不同小白菜品种受重金属Pb、Cd影响的程度不同。15个小白菜品种可食部分Pb、Cd含量随Pb、Cd胁迫加剧呈上升趋势;轻度污染处理下,小白菜品种间Cd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其中Pb含量以义和快菜1269最低;脆嫩飘儿白次之,其Pb含量依次为0.05 mg/kg、0.06 mg/kg。但义和快菜1269硝酸盐含量超标,而脆嫩飘儿白相对较低。中度污染处理下,仅义和快菜1269 Pb、Cd均未超标,但其硝酸盐含量超标。重度污染下,无符合要求的小白菜品种。在轻度污染处理下,对小白菜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发现脆嫩飘儿白Vc含量居于第二;可溶性蛋白含量居于第三,为一个相对优质的小白菜品种。[结论]脆嫩飘儿白为一种适应轻度铅镉复合污染土壤种植的低积累、高品质小白菜品种。  相似文献   

13.
土壤添加剂和土壤微生物与番茄早疫病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室中用苜蓿汁、韭菜汁和木醋液三种不同物质以100倍、200倍和300倍按叶面处理+灌根处理、单纯灌根处理和单纯叶面处理三种方式处理番茄苗,测定番茄土壤根际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并调查番茄早疫病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土壤改良剂采用叶面处理+灌根处理和单纯灌根处理对于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纯叶面处理,相应地,土壤微生物(特别是是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呈现同样的变化,二者呈现同步增长的趋势。三种物质中以木醋液100倍采用叶面处理+灌根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最多,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33.33%。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木醋液对桃蚜短、长期影响,以桃蚜为试虫,用100倍稀释木醋液处理小白菜饲养蚜虫,测得桃蚜繁殖发育数据。结果显示,木醋液处理显著缩短桃蚜繁殖期,而F1代繁殖期比F0代繁殖期延长37%;F0代和F1代产蚜总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62%和66%;处理组F1代和F2代的存活率比对照组降低23%和24%,但F1代和F2代之间差异不显著;F1代寿命缩短25%,F2代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证明木醋液能够缩短桃蚜的繁殖期,延长其若蚜历期,整体缩短桃蚜寿命,降低子代存活率。总之,木醋液对桃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这种抑制作用会随着施用频次增加而逐渐减弱,即木醋液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存在差异,所以木醋液具有开发为生物农药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膏状叶面肥及液体钙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研制的三种膏状叶面肥和液体钙肥在大白菜上的产量效应和品质效应。结果表明,喷施大量元素类、腐殖酸类、氨基酸类膏状叶面肥和均比只喷清水的处理增产,增幅在4.3%~6.2%;喷施以硝酸钙为主成份的液体钙肥能够使大白菜增产10.5%。同时,喷施试验用叶面肥能够降低大白菜体内硝酸盐含量,喷施大量元素类膏状叶面肥和腐殖酸类膏状叶面肥两个处理较对照降低20%左右;腐殖酸类膏状叶面肥处理显著增加了大白菜Vc含量,增幅达25.2%;喷施液体钙肥降低硝酸盐含量15.1%、增加Vc含量23.8%。  相似文献   

16.
有机土壤改良剂和施用方式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苜蓿汁、韭菜汁和木醋液三种物质分别按三种不同浓度和三种不同施用方式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物质防治番茄早疫病,叶面 灌根处理方式最好。三种物质中木醋液20倍和40倍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5d和20d都分别为71.36%和71.42%。  相似文献   

17.
竹醋对红色甜椒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竹醋对红色甜椒在贮藏过程中的保鲜效果,以“红苏珊”红色甜椒为实验材料,将精制竹醋液用蒸馏水稀释成500倍液、1000倍液和1500倍液,浸泡甜椒的果柄3 min,对照用蒸馏水处理。装PE保鲜袋,20℃储存。研究结果表明,竹醋液处理可以较好地保持红色甜椒的感观品质,降低腐烂指数;红色甜椒的感官品质分值比对照提高了1~2.75倍;腐烂指数降低了0.21~0.47。减慢了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速度,推迟3~6天出现高峰,并提高了贮藏中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幅度降低了12.1%~15.5%,并提高了贮藏中后期可滴定酸的含量。提高了可溶性蛋白质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以及贮藏中后期维生素C含量,但对失重率影响不显著。可见,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竹醋液可以减缓红色甜椒在贮藏期间营养的流失,保持其商品品质。500倍液的保鲜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