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氮钾肥用量对皖南烤烟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求皖南烟区烟叶生产合理施肥的理论依据,设置了不同氮肥用量和不同钾肥用量的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了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烤烟株高、叶片数、上中下部叶的叶长和叶宽明显增加;烤烟冠根比和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增加;烤烟根、茎、叶片的氮积累量和钾积累量增加;氮肥用量和烤烟整株氮含量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和烤烟整株氮积累量及钾积累量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氮肥利用率没有变化,而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显著增加。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烤烟农艺性状没有明显变化;烤烟根系中的氮含量,茎和叶片中的钾含量增加,而整株的干物质积累量、氮积累量和钾积累量无明显变化;钾肥用量仅与整株钾含量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各处理间钾肥利用率相对较低,不同钾肥用量间,以钾肥用量最低处理的钾肥利用率、钾肥农学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为最高。在本试验中,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整株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积累量持续增加,氮肥利用率上升,施用氮肥增产效果较明显;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整株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积累量无显著变化,结合烟叶钾含量和钾肥利用率的结果,皖南烟区适宜钾肥用量存在下降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浓香型稻茬烤烟生长和物质积累与养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浓香型稻茬烤烟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利用效率,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方法,于2019年在湖南省浓香型烟区的郴州市桂阳县和衡阳市耒阳市分别选取适产水平(2 250~2 700 kg/hm~2)和丰产水平(2 700~3 150 kg/hm~2)的2种典型烟田作为案例,分析了不同时期的烤烟农艺性状指标、叶面积指数、根系形态指标差异,以及烤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养分积累与分配、养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丰产水平较适产水平烤烟地上部生长发育好,根系发达,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积累多,氮、磷、钾肥利用效率高;但适产水平的氮、磷、钾养分在烟叶中分配比例大,氮、磷、钾养分收获指数高。耒阳烟区烤烟植株高大,茎粗、根粗、根与茎的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多;桂阳烟区烤烟叶片面积大,侧根多,烟叶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多。稻茬烤烟生产中,要针对稻茬烤烟土块大和低温阴雨天气,熟化土壤,培育壮苗,提高移栽质量,为烤烟根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促进烤烟早生快发。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模式对烤烟氮钾肥利用效率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梅州烤烟生产中氮钾肥利用效率低和不合理施肥技术造成的烟叶品质下降问题,在梅州平远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下氮钾在土壤中的变化规律和烤烟中的积累、分配规律,比较了不同施肥模式氮钾肥利用效率以及烤后烟叶产量和品质,以期筛选出适宜梅州烟区的施肥模式。以云烟87为材料,设7个处理:1氮钾肥全部基施(对照,NK1);2氮钾肥用量为NK1的90%,50%基施、50%追施;3氮钾肥用量为NK1的70%,30%基施、70%追施;4基肥不施氮钾肥,追肥应用氮肥实时管理技术(Real-time nitrogen management,RTNM);5氮钾肥基肥用量为NK1的30%,追肥应用RTNM模式;6不施氮钾肥;7氮钾肥用量同NK1,不施有机肥。追肥应用RTNM技术的烟株氮、钾积累量更高。氮素和钾素在烟株的分配比例均为叶大于茎。烤烟移栽后追施氮肥和钾肥可提升其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吸收利用率和收获指数;处理5的氮、钾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比对照高38.71%,37.99%,吸收利用率比对照高34.24%,27.52%。处理5的产量、产值最高,分别比对照高20.66%,28.39%,烤后B2F和C3F化学成分协调性好。氮钾肥为"基肥+RTNM追肥"的施肥模式氮、钾肥利用效率更高,产量和品质更好,适宜在梅州产区烟叶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不同施肥水平对烤烟干物质累积及养分含量积累分配的影响,旨在为发挥其产量潜力和优化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4个肥力水平(不施肥、低肥水平、中肥水平、高肥水平),研究烤烟根、茎、叶3个部位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含量的变化及分配特点。结果表明:(1)烟株的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生育进程呈增加趋势,至圆顶期时,叶片干物质、磷和钾积累量各施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烟株对氮、钾的利用率呈下降趋势,其中高肥水平处理显著低于低肥水平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烤烟产量(干物质积累)的提升难以靠增加施肥量来解决,在实践中,推荐以中肥水平150.0 kg/hm2(N:P2O5:K2O=1.0:0.8:2.0)进行施肥。  相似文献   

5.
施钾对烤烟高钾新品系生长发育及含钾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不同施钾量对烤烟钾高效基因型新品系生长发育和含钾量的影响,本试验以‘K326’为对照,高钾新品系GK2、GK8为供试材料,分析比较烟株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及含钾量在不同供钾水平下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可以明显改善烤烟高钾新品系的农艺性状,促进烟株株高、茎围、叶片大小及单株叶数的增加;团棵期不同供钾水平下烟株的长相长势基本一致,进入旺长期后,施钾240 kg/hm2时,烟株长势最好,不同品种(系)间表现为:GK8>GK2>‘K326’。烤烟高钾新品系根、茎、叶的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时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为:叶>茎>根;不同供钾水平为:T3>T2>T1;不同品种(系)间表现为:GK8>GK2>‘K326’。  相似文献   

6.
摘要:在氮磷施肥水平相同的情况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用量对烤烟生长的影响及根茎叶对钾肥的吸收利用率。结果表明:低钾处理对烤烟叶面积系数、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较大,高钾处理的影响较小。低钾处理烟根系干物质累积总量显著大于对照,高钾处理与对照比差异不显著。地上部分对钾肥的利用率20d<40d<60d, 20d、40d钾肥的利用率与施钾量呈指数函数型高度极显著相关,60d呈二次曲线型中度相关。根系对钾肥的利用率20d<40d<60d<80d<100d,20d根系对钾肥的利用率与施钾量呈三次曲线型高度极显著相关,40d呈二次曲线型高度相关,60d、100d呈指数函数型高度极显著相关,80d呈指数函数型中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旱地花生不同土壤类型植株钾素积累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旱地花生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砂姜黑土和棕壤为对象,研究了花生生育期内植株钾积累特性。结果表明:2种土壤类型花生植株根、茎、叶中钾积累量幼苗期都处于较低水平,二者差异不大;出苗后50天到成熟期,砂姜黑土花生根中钾积累量显著高于棕壤,而茎、叶钾积累量在出苗后60天明显低于棕壤。砂姜黑土花生籽仁中钾积累量比棕壤高60%。2种土壤类型花生整株钾积累符合Logistic方程,成熟期砂姜黑土整株钾积累量比棕壤高10%。棕壤花生茎、叶中钾转移到荚果的绝对量小于砂姜黑土,但其所占荚果钾积累比例高于砂姜黑土,进一步提高花生营养体钾素转化率是砂姜黑土花生高效施钾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硫对烤烟钾营养吸收与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液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硫浓度(0.01~32 mmol/L)对烤烟根、茎、叶及全株钾吸收及积累量的影响,并通过Logistic方程对不同硫浓度下烤烟对钾素吸收、积累及分配规律进行了动态的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0.01~2 mmol/L)增加硫浓度有助于烤烟根、茎、叶及全株钾含量提高,促进烤烟对钾素的吸收与积累,进一步增加硫浓度(4~8 mmol/L)对烤烟根、茎、叶及全株钾含量影响不大,但其干物质积累的降低导致其钾的最大吸收速率和最大积累量明显降低。过高的硫浓度(16~32 mmol/L)使烤烟根、茎、叶及全株钾含量、最大积累量及最大吸收速率都显著低于其他4个处理,这是其干物质积累和含钾量降低共同导致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硫浓度(0.01~4mmol/L)有利于烤烟钾向叶片的分配,但随硫浓度(8~32 mmol/L)的进一步提高,其分配比例又逐渐降低。硫浓度在2 mmol/L有利于烤烟对钾素的吸收与积累,过高的硫浓度会使烤烟对钾素的吸收速率和积累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以苎麻中苎一号为材料,以常规扦插苗为对照,利用打顶技术(扦插时打顶和插后一周打顶)对低位分枝扦插苗的营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位分枝扦插苗对氮、磷、钾的积累总量及根、茎、叶中氮、磷、钾的积累量均高于常规扦插苗;低位分枝扦插苗与常规扦插苗根、茎、叶不同部位的氮、磷、钾含量的增长规律一致,氮含量的增长前期表现为叶>根>茎,后期表现为叶>茎>根;磷含量的增长前期表现为根>叶>茎,后期表现为叶>根>茎;钾含量的增长前期表现为根>茎>叶,后期表现为茎>根>叶。  相似文献   

10.
施氮对‘青引1号’燕麦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引1号’燕麦(Avena sativa‘Qingyin No.1’)采用不同施氮处理,探讨氮肥处理下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和分配规律,以了解燕麦生物分配格局对氮肥响应机制,为燕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影响了‘青引1号’燕麦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和分配,在施氮75 kg/hm~2时茎、叶、穗、根和总生物量积累最高,分别达到1332.97、375.53、587.52、205.20、2501.22 g/m2;茎、叶、穗和根分配分别在30、60~90、90~120、0~60 kg/hm~2施氮处理下较高。‘青引1号’燕麦随生育期推进,总生物量、茎、根生物量呈先慢后快的增长变化,叶生物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穗生物量呈持续增加的变化。乳熟期生物量分配模式表现为茎穗叶根;茎、叶、穗和根生物量间均呈异速生长关系,茎、穗生物量的积累高于根,而叶生物量的积累则低于根。各器官在不施肥状态下的形态可塑性高于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1.
木薯不同生育时期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木薯块根淀粉含量不同的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内源激素的变化,以‘华南124’和‘辐选01’2个块根淀粉含量不同的木薯品种为材料,分别对其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块根、茎杆及叶片中内源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R)、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木薯品种块根、茎杆及叶片中IAA、GA3和ZR 3种激素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块根中这3种激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茎杆中这3种激素的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叶片中这3种激素的含量均为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而ABA含量的变化不同于IAA、GA3和ZR,其在整个生育期间呈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不同,块根IAA含量生育前中期,‘辐选01’高于‘华南124’,后期两者差异不大。块根GA3含量生育前期,2个品上差不大,中后期‘华南124’高于‘辐选01’。块根ZR含量前期两个品种相差不大,中期‘辐选01’高于‘华南124’,后期‘华南124’高于‘辐选01’;块根ABA含量整个生育期‘华南124’高于‘辐选01’,但叶片ABA含量则相反,‘辐选01’高于‘华南124’。木薯不同生育时期块根、茎杆及叶片的内源激素IAA、GA3、ZR、ABA含量变化不同,块根淀粉含量不同的品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大豆生产中合理施用钾肥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参考,本试验采用砂培方法,自大豆V3期开始,连续进行4 次缺钾处理,研究了缺钾胁迫对大豆植株钾素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V3~R1期缺钾胁迫,下部叶、柄钾素向上部转移,以供给新生的上部器官,保证其生长;在R1~R3期、R3~R5期、R5~R6期缺钾胁迫,所有营养器官中的钾素均向荚果中转移,以保证其生长发育;V3~R1期、R1~R3期主要以营养生长为主,此时断钾,钾素对营养生长阶段的大豆干物质积累未有很大的影响。R3~R5期、5~R6期为钾素对干物质积累影响最关键时期,此时断钾,干物质积累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6 ̄7年生的设施杏(金太阳和凯特)为试材,研究了从扣棚升温至开花前枝条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ABA和ZR呈“升-降-升”的趋势;GA3变化较为复杂,IAA前期含量低且变化缓慢,后期含量急剧升高;四种内源激素中,ABA含量最高,IAA最少;ZR/ABA在升温后16d开始升高,而(IAA GA3 ZR)/ABA的升高,金太阳比凯特提前5d。  相似文献   

14.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花药败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酶联免疫检测(ELISA)技术,研究了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和杂种一代花药在造孢细胞增殖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四分体至小孢子释放期、花粉发育期和花粉成熟期内源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保持系、恢复系和杂种一代可育花药间内源激素含量差异不明显,但在可育与不育花药间差异显著。在IAA、GA3和ZR含量上,不育花药低于可育花药,但在ABA含量上,不育花药高于可育花药,这种差异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达最大值。根据内源激素的功能推测,不育花药IAA含量过低使花药淀粉积累受阻,GA3含量不足影响花粉母细胞和绒毡层细胞的膨大,过低的ZR含量使花粉母细胞不能分裂形成四分体,过高的ABA含量促进花粉母细胞退化和死亡。  相似文献   

15.
当前生产中复播毛管布置模式各异,没有发挥滴灌技术应有的功效,水分利用效率低下,为探讨出合理的复播毛管布置模式,以青储玉米品种‘瑞玉F98’为材料,在灌水定额和施肥总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测坑试验研究了6种毛管布置模式(ZR1种植间距为20 cm+60 cm、ZR2种植间距为30 cm+30 cm、ZR3种植间距为30 cm+45 cm、ZR4种植间距为25 cm+37.5 cm、ZR5种植间距为30 cm+50 cm、ZR6种植间距为30 cm+40 cm)对青储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毛管布置模式青储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规律相近。ZR1和ZR2模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总体上高于其他4种模式,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低于其他模式。毛管布置模式显著影响玉米产量,ZR2模式产量最高,分别比ZR1、ZR3、ZR4、ZR5和ZR6高2.8%、58.8%、67.7%、53.4%和35.5%。ZR1和ZR2毛管布置模式是能够提高复播青储玉米光合作用和产量的2种模式。  相似文献   

16.
顶端调控措施对烤烟生长、内源激素及氮钾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该文探讨了打顶初期2周内打顶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生长、内源激素和氮钾累积的影响。【方法】在盆栽基质培养条件下,进行了打顶和打顶+生长调节剂处理,采用酶联吸附免疫测定技术分析了烤烟根和叶中内源IAA、ABA、GA3和ZR的变化。【结果】与不打顶相比,打顶能够降低烤烟叶内IAA、ABA、GA3和ZR的含量,刺激根中IAA、ABA、GA3和ZR的增加,其中1h时打顶叶中IAA含量比不打顶降低了2倍,14d时打顶根中IAA含量比不打顶和打顶生长调节剂处理增加了140.70%和110.77%,5h和24h时打顶根中GA3含量比不打顶增加124.18%和106.66%。打顶和打顶+生长调节剂处理干物质和氮素累积与不打顶相比主要在中上部叶、茎和根,钾累积量在叶和根中,茎和整株钾累积量降低。【结论】顶端的存在影响内源激素、光合作用产物和养分在烟株体内的累积,打顶后涂抹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烟株顶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大麻生长的钾营养特性及其最适需钾量, 笔者以 ‘云麻 1号’ 为试验材料, 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钾营养处理下大麻的生长特性、 干物质和钾离子的积累与分配以及钾利用效率。结果表明:2.0 mmol/L钾处理的大麻株高、 茎粗、 叶面积和根冠比等生长指标达最佳水平; 随施钾量的增加, 钾利用效率和 SOD活性降低, 叶绿素含量升高, 蔗糖含量和蔗糖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 大麻干物质和钾离子的积累量均在 2.0 mmol/L钾处理下达最大值, 在各器官的分配为: 茎>叶>根。综上可知, 在本试验条件下, 2.0 mmol/L的钾浓度最适宜大麻生长。  相似文献   

18.
夜间补光对黄瓜幼苗激素含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夜间补光在育苗中的作用及机理,以‘津研四号’为试材,研究了夜间补光0、3、6、9和12 h对黄瓜幼苗生长、内源激素含量、根系活力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补光0 h)相比,夜间补光处理的黄瓜幼苗干重、叶面积、根冠比、壮苗指数、矿质元素积累量、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ZR+GA3+IAA)/ABA和根系活力提高,脱落酸(ABA)含量降低,这些指标的升高(或降低)幅度随补光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黄瓜幼苗的玉米素核苷(ZR)含量补光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补光6 h的最高。说明夜间补光能促进黄瓜幼苗生长,这与内源激素含量、根系活力及矿质元素积累量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水分胁迫对花生幼苗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花生幼苗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含量先升后降,出现了两个高峰值,ABA含量则逐渐升高,IAA和ZR先降低后升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中ABA/IAA的值先升后降,ABA/ZR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20.
干旱对棉花主茎叶片内源激素含量与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鲁棉研28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RWC60%)和对照(RWC同常规棉田)2种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棉花主茎叶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2种处理下ZR含量变化呈单峰曲线,干旱出现的峰值极显著高于对照,但晚于对照;干旱处理下GA3含量出现2次峰值,说明较早进入生殖生长期;IAA含量的变化趋势差异不明显,干旱使中期叶片IAA含量显著提高;干旱处理下ABA含量前期出现一较高峰值,中后期缓慢上升,促进早衰。另外,干旱也改变了棉花主茎叶片ZR/ABA、GA3/ABA、IAA/ABA和(ZR+GA3)/ABA的动态平衡。干旱使ZR在功能期发挥作用的时间延长;GA3/ABA在激素平衡互作中关系密切;干旱处理下IAA/ABA前期较低,中后期升高,说明水分缺乏并不影响IAA和ABA在棉花生育后期发挥重要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