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研究紫云英和秸秆还田下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分布特征。选取湖北省荆州市水稻—紫云英轮作定位试验,通过湿筛和密度分级的方法研究团聚体和有机碳。结果表明:各粒级团聚体含量以>5 mm为主(57.08%~80.01%),紫云英和秸秆还田增加>5 mm团聚体的含量与团聚体的稳定性。紫云英还田配施化肥(NPK+G)和紫云英和秸秆还田配施化肥(NPK+G+S)处理显著增加5~2、2~0.25 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含量。团聚体内以矿物结合态有机碳为主,不同处理均提高团聚体内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及微团聚体内细颗粒有机碳的含量,降低粗颗粒有机碳的含量。相比于对照(CK),紫云英和秸秆还田提高了团聚体的稳定性,并促进了团聚体内细颗粒有机碳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不同施肥和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采用超声波分散、颗粒大小分组法对松辽平原玉米高产土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机无机复合体以细砂复合体为主,约占40%~70%,粘粒、粉粒复合体次之;与对照相比,高产土壤粘粒复合体含量较小,平均差值为5.05%和7.60%;结合无机颗粒对比,粉粒、细砂复合体有所增多,增幅为0.1%~3.7%,粉粒增幅大于细砂,粘粒复合体减少,约为0.1%~5%,高产土壤减小量大于对照。有机碳主要存在于小粒级复合体中,随着复合体粒径的增大,有机碳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减少(A1>A2>A3);与对照相比,高产土壤中各级复合体有机碳含量均高于对照(1号>6号,10号>14号),而有机碳贮量在高产土壤粘粒复合体中低于对照(1号<6号,10号<14号),在粉粒复合体中明显高于对照(1号>6号,10号>14号)。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高寒草甸土壤退化过程中有机碳及相关养分和环境的变化特点,以西藏当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法研究不同退化高寒草甸土壤(0~10 cm和10~20 cm 2个土层)有机碳分布及与土壤主要养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速效养分含量均表现为:正常草甸>轻度退化草甸>严重退化草甸,且0~10 cm土层中有机碳含量均高于10~20 cm土层土壤。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回归系数分别为0.9131、0.9466和0.9701。草甸的退化引起土壤主要养分物质含量的降低,将加速草地退化,不利于退化草甸的自然恢复。  相似文献   

4.
马鬃岭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碳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省金寨县马鬃岭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选取56个样点采集土样,分析该区域森林土壤有机碳的时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海拔高度、季节的变化而变化。0~20 cm土层有机碳碳平均含量为3.07%,变幅0.94%~15.67%;30~40 cm平均含量为1.98%,变幅0.17%~8.54%;50~60 cm平均含量为1.68%,变幅0.46%~7.81%。有机碳含量随海拔高度升高有增加的趋势,高海拔处有机碳含量稳定,低海拔处变化大,这是由于人类活动影响造成。有机碳含量季节变化显著,秋季含量高于春季,表层季节变化比深层显著。该林区0~20 cm土层碳蓄积量为(8.28~8.31)×105 t,30~40 cm土层碳蓄积量为(5.46~5.73)×105 t,50~60 cm土层碳蓄积量为(4.68~5.33)×105 t。  相似文献   

5.
高寒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高寒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更新、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土壤碳氮含量的变化;对高寒地区的小蒿草原生草地天然群落、多叶老芒麦+冷地早熟禾混播人工群落、小嵩草退化群落的土壤养分的含量进行分析;0~20 cm处土壤全氮水平、有机氮含量依次为原生小嵩草群落(2.6495、1.5905 g/kg)>退化草地群落(2.5490、1.5700 g/kg)>人工草地群落(2.34、1.5015 g/kg);0~20 cm土层中全碳、有机碳的含量依次为原生小嵩草群落(15.6355、14.37 g/kg)>退化草地群落(13.609、11.359 g/kg)>人工草地群落(10.876、10.810 g/kg),植物群落的C/N均为原生小嵩草群落(5.90)>退化草地群落(5.10)>人工草地群落(4.65);本研究表明原生植物群落对氮的吸收能力最强,具有最高的有机质保持能力维持原生小嵩草群落的生态稳定性,为高寒地区土壤的更新、土壤的恢复与重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秸秆覆盖深松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采用4种耕作模式处理(深松覆盖、深松不盖、免耕覆盖、免耕不盖)在河南西平进行了连续3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土壤中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ROC)和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耕作模式下,SOC、ROC和DOC含量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在0~5cm和5~10cm土层,秸秆覆盖处理下SOC、ROC和DOC含量高于不覆盖处理,表现为深松覆盖>免耕覆盖>深松不盖>免耕不盖;而从10~20cm土层以下,免耕处理下SOC、ROC和DOC含量急剧下降,表现为深松覆盖>深松不盖>免耕覆盖>免耕不盖。相关性分析表明,ROC、DOC含量与SOC含量之间分别存在显著和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土壤ROC和DOC的含量很大程度上与SOC的储量相关。  相似文献   

7.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结构体有机碳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7年不同耕作的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深松、旋耕、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关中塿土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结构体有机碳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旋耕、免耕及秸秆还田+传统耕作均提高了各粒级结构体的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且深松和旋耕效果达到显著水平,免耕作用不显著;深松、旋耕、免耕对难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均不明显。由此可见,各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结构体总有机碳含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结构体中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提高来实现。各保护性耕作降低了结构体有机碳的氧化稳定系数(Kos),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土壤较小粒级(0.5~0.25mm和<0.25mm)结构体中的总有机碳,易氧化、难氧化有机碳含量均比大粒级结构体中(>0.5mm)的高,且其氧化稳定系数(Kos)较低。相关分析表明,除5~2 mm粒级结构体外,各粒级结构体的总有机碳之间、易氧化有机碳之间、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之间均相关极显著,且以<0.25mm结构体的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各粒级结构体的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大。关键词:保护性耕作,结构体,有机碳,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棉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对不同连作年限的响应,为棉田土壤固碳提供理论依据。以连作5、12、17年(L5、L12、L17)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连续种植年限条件下,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与种植1年对照CK处理相比,连作17年处理,0~20、20~40 cm土层>2 mm粒径团聚体百分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16.7%、13.2%(P<0.05);各土层,连作5年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分别为11.8、10.6 g/kg,较对照显著提升16.2%、15.1%;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以>2 mm粒径最大,占50%以上,<0.053 mm粒径的碳贡献率最小。连作不利于土壤质量的保持,但短期连作对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起正向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连作5年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大,连作5年后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麦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单施氮肥(CK,施纯氮270kg/hm 2)、秸秆还田(J,较CK减氮20%)、秸秆还田+牛粪(JF,较CK减氮20%)、秸秆还田+菌渣(JZ,较CK减氮20%)4种不同培肥处理,对麦田0~60cm土层脲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季0~20cm土层各处理在拔节期脲酶活性最大,20~40cm土层JF处理在拔节期和开花期脲酶活性最大;在0~20和20~40cm土层JF处理在拔节期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CK处理。除J处理外,其他处理在0~20cm土层拔节期有机碳含量最大,且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JF处理最大,其次是JZ处理;在0~20cm土层各生育时期JF处理的全氮含量均最大,且显著高于CK处理。减氮条件下有机物料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并且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与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在减施氮肥条件下有机物料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杭州市紫色土肥力质量的空间变异特征,为科学利用与改良土壤提供依据,在杭州市西部山区选择8组代表性紫色土丘陵坡地,按地形部位(坡底、坡麓、中坡、上坡、坡顶)和利用方式(林地和旱地)采集了表层土壤样品,比较分析了土壤肥力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由坡顶经上坡、中坡至坡麓、坡底,有效土层厚度逐渐增加,土体构型由A-C或A-R型逐渐向A-B-C型演化,土壤结构由单粒状-小块状结构向块状结构转变;土壤砾石和砂粒含量、pH和全钙含量逐渐下降,而土壤粘粒、有机碳、全钾、全磷、有效养分含量和CEC逐渐增加。研究区紫色土中的有机碳以矿物结合态为主,其次为颗粒有机碳,游离态有机碳数量较少;从坡顶至坡麓、坡底,游离态有机碳占有机碳的比例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占有机碳的比例逐渐增加,而颗粒有机碳占有机碳的比例逐渐下降。不同地形部位土壤含水量由坡顶经上坡、中坡至坡麓、坡底逐渐增加,不同坡位之间表层土壤含水量差值旱季大于雨季。林地开垦为旱地后,土壤酸度、全磷、有效磷含量及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占有机碳的比例明显增加,但颗粒有机碳占有机碳的比例及土壤含水量有所下降。与林地比较,坡顶、上坡、中坡部位的旱地土壤具有较低的砾...  相似文献   

11.
鹞落坪4种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活性碳、氮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活性碳氮的差异特征,系统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活性碳氮水平。以安徽省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内常绿阔叶林(EBF)、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EDBF)、落叶阔叶林(DBF)和常绿针叶林(ECF)4种典型植被类型为对象,研究其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氮(MBN)和溶解性有机碳(DOC)、氮(DON)的含量。结果表明:用热水浸提的土壤DON和DOC含量分别是用KCl浸提的1.5~2.8倍。不同植被类型下,用热水和KCl溶液浸提的DOC和DON含量的大小顺序均为:DBF>EDBF>EBF>ECF;DONKCl的含量与DONhw的含量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土壤潜在性可矿化氮(PMN)含量与DONhw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85,P<0.05),与DOCKCl含量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用热水浸提的DON含量比KCl溶液浸提的DON含量能更好地指示土壤活性有机氮库。土壤MBC的变化范围在136.45~297.23 mg/kg,土壤MBN的变化范围在16.33~37.11 mg/kg,4种林型土壤MBC、MBN的特征均为:DBF>EBF>EDBF>ECF。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MBC与DOC之间以及土壤MBN与DON之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土壤MBC、MBN、DOC和DON之间有密切联系,且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活性碳氮来源不同是DOC、DON 与MBC、MBN相关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地退化/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的演变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采用“时空互代法”的方法,对典型区域的土地退化/恢复过程中,土壤水稳团聚体与SOC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退化过程中,>0.25 mm水稳团聚体的含量减少;土地恢复过程中,>0.25 mm水稳团聚体的含量增多;(2)SOC含量随土壤开垦/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减小/增大;(3)>0.25 mm水稳团聚体含量与SOC的关系符合方程:y=22.321x+3.541,R2=0.932;(4)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与退耕年限符合方程:y=1.984e-0.126x,R2=0.875,与>0.25 mm水稳团聚体含量符合方程:y=0.098x+0.123,R2=0.981。  相似文献   

13.
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颗粒组成的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喀斯特高原区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峰丛洼地同一流域内不同类型石漠化、不同等级石漠化以及不同干扰方式石漠化土壤颗粒组成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的发展,土壤物理性粘粒(粒径<0.01mm)含量逐渐增加,物理性砂粒(粒径>0.01mm)含量逐渐减少,土壤向粘质化、紧密化发展。在不同等级石漠化中,土壤各粒级颗粒含量在中度与强度之间均无明显变化,而在轻度与强度之间除粗砂粒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中度阶段为土壤颗粒组成变化最敏感时期。黑色石灰土中的物理性粘粒普遍低于黄壤,而物理性砂粒则普遍高于黄壤,且除粗砂粒外的各粒级颗粒含量在两类土壤中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开垦和放牧较樵采和火烧更易使土壤中的小颗粒聚集,总体表现为开垦> 放牧>樵采>火烧。土壤颗粒组成受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并影响着土壤的其他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14.
鼎湖山地区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盐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珠江三角洲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来源,2008年10-11月在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鼎湖山区域大气本底观测站对大气中的颗粒物进行了分级(8级)采样,并对各个粒径段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O42-、NH4+在小于1.1μm的细粒子中出现浓度峰值;Na+和Cl-在1.1-2.1μm出现浓度峰值;NO3-分别在1.1-2.1和3.3-4.7μm出现两个浓度峰值;K+在0.65-1.1和5.8-9μm两个粒径段出现峰值;而Ca2+和Mg2+的浓度峰值则出现在大于9μm粒径段。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辣椒幼苗(Capsicum frutescent L.)在淹水胁迫环境下,Ca2+对其幼苗生长及碳水化合物的影响,以花溪党武辣椒为试材,通过Ca2+浸种处理,研究不同时间(0、3、6、9、12天)根际淹水胁迫下Ca2+对辣椒幼苗生长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鲜重在胁迫达到第12天时,除地上部干重外,淹水加钙处理与纯淹水处理均达极显著水平。碳水化合物方面,在变化规律达峰值时,蔗糖、果糖含量在根、茎、叶中均表现为Fl+Ca>Fl>CK;可溶性糖含量在根、茎、叶中表现为Fl>Fl+Ca>CK;葡萄糖和淀粉含量在茎、叶中表现为:Fl+Ca>Fl>CK,根中则为CK>Fl>Fl+Ca。Ca2+对淹水胁迫下辣椒幼苗的生长及碳水化合物含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对淹水胁迫的继续研究及应对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环境因子对长白山区天然核桃楸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长白山区14块核桃楸为主具有代表性的林分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核桃楸的生长指标与14个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以期揭示环境因子对核桃楸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林分组成的核桃楸林对核桃楸的生长影响显著,其中含落叶松的核桃楸林中径生长优于其他林分的核桃楸,而且郁闭度对树高影响显著(R=0.5049)。(2)坡向和坡位分别与胸径、材积(P<0.05)和树高、胸径、材积(P<0.01)呈显著和极显著相关,而坡度与其材积呈显著负相关(R=-0.5016)。(3)海拔与胸径和材积呈显著正相关(R=0.4918、R=0.5203),经度与材积呈显著负相关(R=-0.5428)。(4)土壤厚度和土壤碱解氮含量对其树高的影响均显著,作用大小为:土壤碱解氮含量>土壤厚度;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对其胸径的影响均显著,作用大小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土壤中碱解氮含量与材积呈极显著正相关(R=0.8314)。  相似文献   

17.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鳗鱼加工副产物制备抗氧化肽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与底物蛋白比例伍,)、酶解温度(如)和酶解时间(墨)与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Y,以酶解液还原力评价)之间满足回归方程:Y=-2.77+0.26X1+0.0971X2+0.32X3-0.00127X1X2-0.0153XiX3+0.000658X2X3-0.0194X11^2-0.0931X22-0.049X,2;该三个因素对酶解产物的还原力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影响力的大小依次为:X1〉X3〉X2;X1与X2和X1与五的交互作用对酶解产物的还原力也有显著影响(P〈0.05);过度酶解可导致酶解液还原力的降低:鳗鱼加工副产物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优酶解条件为:酶与底物蛋白比例为3.84%.50.6℃温度下酶解3h。经6次验证试验.酶解产物的还原力与预测值无显著差异,酶解产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值为O.32mg/mL。  相似文献   

18.
动态观察了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的增殖及管腔面积的改变,探讨维拉帕米对低温诱发的肉鸡肺血管重塑的影响。150只AA商品代肉仔鸡常规育雏,15日龄随机分为三组:常温(22~24℃)对照组、低温(9~11℃)组、低温维拉帕米组。分别于低温处理后2周(28日龄)、3周(36日龄)、4周(44日龄)从三组随机各抽取10只测定肺动脉压(PAP),并取肺组织做石蜡切片,以Weigert弹力纤维染色,计算机图象分析法测定肺细小动脉外径和内径、管总面积和管腔面积,计算相对中膜厚度(mMTPA)及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结果显示:(1)维拉帕米抑制低温肉鸡肺动脉压的升高, 28日龄、36日龄和44日龄,维拉帕米mPAP显著低于低温组(P<0.05);(2)28日龄、36日龄和44日龄时,维拉帕米组50μm ~100μm的肺小动脉相对中膜厚度mMTPA显著低于低温组(P<0.05),100μm ~200μm肺小动脉的组间差异与此类似,维拉帕米能抑制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增生;(3)3个日龄的维拉帕米组肺小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显著低于低温组(P<0.05),维拉帕米能抑制血管壁的增厚。这些结果提示维拉帕米能抑制低温诱发的肺动脉高压和以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增生、管壁增厚为特征的肺血管重塑。  相似文献   

19.
烤烟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品种分异与超微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云南烟区主栽烤烟品种‘红大’、‘K326’、‘云烟87’和‘NC71’成熟中期中部烟叶作为试验材料,对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与叶肉细胞叶绿体、腺毛和气孔超微结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δ13C值‘K326’>‘NC71’>‘红大’>‘云烟87’。(2)叶绿体中嗜锇颗粒平均数为‘K326’>‘NC71’>‘红大’>‘云烟87’。(3)‘K326’具分泌功能的长柄腺毛最多且最饱满,‘红大’则较差。(4)气孔总密度为‘K326’>‘NC71’>‘云烟87’>‘红大’。(5)烟叶δ13C值与嗜锇颗粒平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淀粉粒平均数、叶绿体长度呈弱正相关(P>0.05),与淀粉粒长度呈及腺毛总密度呈弱负相关(P>0.05),与气孔总密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以上结果反映出烟叶δ13C值存在品种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与叶片超微结构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