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生物药剂和化学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生物药剂和化学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的影响,分别以多粘类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苦参碱4种生物药剂和戊唑醇、咪鲜胺2种化学药剂为材料,采用培养皿离体培养方式,研究单一药剂和不同药剂组合对苹果腐烂病病原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单一药剂时,多粘类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浓度为180 mg /L、多抗霉素浓度为225 mg /L、苦参碱浓度为5 mL/L和戊唑醇、咪鲜胺浓度为0.75 mL/L时,抑菌率均可达100%。另外,0.02 mL/L咪鲜胺分别与45 mg/L枯草芽孢杆菌、45 mg/L多粘类芽孢杆菌、0.045 mg/L多抗霉素以及0.02 mL/L戊唑醇与45 mg/L多粘类芽孢杆菌组合,4种组合的菌丝抑菌率与孢子抑制率都达到100%,抑菌效果明显好于其他药剂组合。说明这4种生物药剂和化学药剂组合可作为高效、低毒的混合型药剂来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菌和玉米茎基腐菌的室内毒力。针对高效药剂,以孙云沛法评价各配比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己唑醇和咯菌腈对小麦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最高,EC50值分别为0.094 mg/L和0.312 mg/L;咪鲜胺和己唑醇对玉米茎基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最高,EC50值分别为0.088 mg/L和0.593 mg/L。己唑醇和咯菌腈按照不同比例复配对小麦纹枯病菌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咪鲜胺和己唑醇按照1:5、1:2和1:1比例复配对玉米茎基腐病菌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效果,其中1:5配比的共毒系数为212.2,增效作用最为显著,生产上可考虑用于上述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3):279-283
为了筛选出有效防治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 种生物农药对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病原菌(Curvularia clavata)的抑菌效果。8 种生物农药对温郁金叶枯病病原菌抑菌效果好的为0.5%氨基寡糖素AS、3%中生菌WP、荧光假单胞杆菌WP和枯草芽孢杆菌WP。毒力最强为荧光假单胞杆菌WP,EC50值为0.93 mg/L;其次为哈茨木霉菌WP、枯草芽孢杆菌WP、0.5%氨基寡糖素AS和3%中生菌素WP,EC50分别为1.30、3.27、6.14、8.42 mg/L。荧光假单胞杆菌、0.5%氨基寡糖素AS、枯草芽孢杆菌和3%中生菌素WP均可有效抑制温郁金叶枯病病原菌的生长,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有效防治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生物农药对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病原菌(Curvularia clavata)的抑菌效果。8种生物农药对温郁金叶枯病病原菌抑菌效果好的为0.5%氨基寡糖素AS、3%中生菌WP、荧光假单胞杆菌WP和枯草芽孢杆菌WP。毒力最强为荧光假单胞杆菌WP,EC50值为0.93 mg/L;其次为哈茨木霉菌WP、枯草芽孢杆菌WP、0.5%氨基寡糖素AS和3%中生菌素WP,EC50分别为1.30、3.27、6.14、8.42 mg/L。荧光假单胞杆菌、0.5%氨基寡糖素AS、枯草芽孢杆菌和3%中生菌素WP均可有效抑制温郁金叶枯病病原菌的生长,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筛选出能有效防治棉花枯萎病的化学药剂,减少农户用药盲目性,提高病害防治水平,增强新疆棉花的经济效益。[方法]通过分离纯化、柯赫氏法则和序列分析鉴定4株棉花枯萎病病原菌菌株,并选取4种杀菌剂100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8%宁南霉素水剂、0.3%四霉素水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分别对编号为DD64、DD89、DD11和DD22病原菌菌株进行防治药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经鉴定,4株病原菌菌株均为强致病性菌株。抑菌率结果表明,测定北疆地区DD64和DD89菌株定,100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抑菌率最好为96.47%和95.29%,四霉素次之。南疆地区DD11和DD22菌株经测定,0.3%四霉素水剂抑菌效果理想为97.91%和99.35%,其次是100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在DD64和DD89毒力测定时发现,8%宁南霉素水剂毒力最强,EC50值为0.044 mg/L和0.046 mg/L。[结论]0.3%四霉素水剂在生产上建议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以防止病害的扩展和蔓延,100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8%宁南霉素水剂可作为轮换药剂对该类病害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轮换使用药剂,给田间用药提供依据,在室内对6种报道的悬浮种衣剂利用双层滤纸发芽床试验、生长速率抑制法、Horsfall法进行筛选与复配。结果表明,所有试验药剂对小麦的萌发无显著影响,只有噻呋酰胺对出苗有显著影响。对纹枯病防效最好的药剂是25 g/L适乐时和27%酷拉斯,其次是1%申嗪霉素。将适乐时和酷拉斯分别与生物制剂申嗪霉素进行二元复配,结果表明,申嗪霉素和适乐时、申嗪霉素和酷拉斯配比防治小麦纹枯病菌时,均具有一定相加作用,其中,申嗪霉素和适乐时配比为9∶1,5∶5时,相加作用大于该两药剂的其他配比;申嗪霉素和酷拉斯配比4∶6,3∶7时,相加作用大于该两药剂的其他配比。25 g/L适乐时、27%酷拉斯和1%申嗪霉素均为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药剂,而且申嗪霉素与适乐时、酷拉斯均可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7.
刘振兴  周桂梅  陈健  赵晖 《作物杂志》2018,34(6):154-87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1 0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WP、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2亿CFU/g宁盾一号EW、0.3%丁子香酚SL、1%蛇床子素EW、10%多抗霉素WP等6种生物农药对绿豆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参试的生物农药对绿豆叶斑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防治效果分别为72.58%、63.27%、77.53%、58.64%、72.60%和62.37%,彼此间差异显著,但防治效果均显著低于化学农药430g/L戊唑醇SC的防治效果(85.22%);2亿CFU/g宁盾一号EW是防治绿豆叶斑病较理想的生物农药;喷施农药防治绿豆叶斑病对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防治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的高效药剂,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戊唑醇、嘧菌酯单剂及其5种配比对稻瘟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增效剂的田间防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戊唑醇与嘧菌酯质量比2:1时,对水稻稻瘟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生长抑制具有增效作用,增效系数(SR)分别为1.5777、1.594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与嘧菌酯复配质量比2:1使用剂量90~135 g a.i./hm2时,对稻瘟病防效达76.68%~91.12%,对水稻纹枯病防效达81.28%~90.32%,与单剂和对照药剂相比防治效果相当或更好,并且用药量更低。本研究结果表明,戊唑醇与嘧菌酯质量比2:1复配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可以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近期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NJ-18菌株的芽孢制剂(109CFU/克)与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WP)联合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氟酰胺抑制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平均EC50值为(0.34±0.06)微克/毫升;NJ-18发酵液(108 CFU/毫升)及其滤液  相似文献   

10.
<正>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近期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NJ-18菌株的芽孢制剂(109CFU/克)与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WP)联合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氟酰胺抑制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平均EC50值为(0.34±0.06)微克/毫升;NJ-18发酵液(108 CFU/毫升)及其滤液稀释1000倍时对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6.38%和93.97%;氟酰胺对NJ-18的菌体生长和芽孢存活无抑制作用,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在温室条件下,  相似文献   

11.
两种常见番茄致病真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筛选能同时有效抑制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晚疫病菌生长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几种杀菌剂对供试病原菌的EC50值,并通过EC50值比较病原菌对供试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番茄早疫病菌对25%啶菌噁唑EC、25%咪鲜胺EC表现敏感,对50%腐霉利WP、0.3%丁子香酚SL和10%多抗霉素B WP表现中抗;番茄晚疫病菌仅对25%啶菌噁唑EC表现敏感,对25%咪鲜胺EC、0.3%丁子香酚SL和10%多抗霉素B WP表现中抗,对50%腐霉利WP则表现高抗。2种病原菌对2×108 cfu/g绿色木霉菌WP和8×109 cfu/mL枯草芽孢杆菌AS较为敏感,EC50值均小于1×108 cfu/L。化学杀菌剂中啶菌噁唑,生物源杀菌剂中丁子香酚、绿色木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2种番茄致病真菌的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用量少且毒性低,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B.subtilis LZ2-70产芽孢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ilae Kleb.)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LZ2-70菌株的芽孢形成率及芽孢数量,在摇瓶发酵基础上对影响该菌芽孢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培养基最佳浓度和组合,以及种龄、接种量、培养液初始pH和培养时间等发酵条件。摇瓶发酵生产芽孢的最佳条件为:0.5% 麦芽糖、2% 黄豆饼粉、0.05% KH2PO4和0.1% MnSO4·H2O、培养液初始pH值8.0、种龄24 h、装瓶量30 mL/ 250 mL 、接种量10%、发酵时间48 h、培养温度为30 ℃、摇床转速为200 r·min-1。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LZ2-70菌株的芽孢数量达到6.6×109 个·mL-1,芽孢形成率为98.94%。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香樟叶提取液对萝卜、水稻、反枝苋、小麦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液对植物种子萌发、芽长、根长的抑制率分别为100%、75%~79%、85%~89%;水提取液对种子萌发、芽长、根长的抑制率分别为31%~100%、37%~65%、38%~77%。香樟叶提取液对供试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3~25mm。香樟叶乙醇提取液比水提取液的抑制作用更大,且对不同植物及菌类的生长抑制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了得到一株降解PVA的芽孢杆菌,并对其进行固定化研究。利用PVA碘-硼酸平板法初筛,降解率测定法进行复筛,并通过正交试验探索其固定化工艺。经初筛得到8株可降解PVA的细菌,复筛出1株具有较高降解率的菌株3-9,48 h降解率为86.56%。该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该菌株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4%海藻酸钠,3%CaC12,包埋0.1 g的湿菌体,钙化时间4 h。结果表明固定化后的PVA降解菌比游离菌的降解性能提高了14.02%。本研究得到了一株高效降解聚乙烯醇的枯草芽孢杆菌,并确定其最佳的固定化条件,为PVA污水处理提供了菌种资源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茎基腐病是河北省安国市掌叶半夏(Pinellia pedatisecta)生产中为害较严重的多发性病害,对该病害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致病性测定和防治药剂的筛选。通过形态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将安国掌叶半夏茎基腐病的病原菌鉴定为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选用5种常用化学杀菌剂、2种生物杀菌剂和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抗生素粗提物对Py. aphanidermatum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5%精甲霜灵ES、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抗生素粗提物、40%氟硅唑EC、99%恶霉灵TC对瓜果腐霉菌丝的生长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12.81、41.74、54.16和56.90μg/mL;而1×10 11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WP、1×10 6孢子/g寡雄腐霉菌WP、3%甲霜·恶霉灵AS和50%烯酰吗啉WP对该病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一种日本纳豆粉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纳豆为原料,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得到纳豆粉。根据检验标准GB 5009.3—2010对纳豆中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灰分和水分的含量以及纳豆芽孢杆菌的数量进行分析;应用福林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纳豆激酶的活性和大豆异黄酮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纳豆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达到40.2%;氨基酸组成合理;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57%;脂肪为19.62%;灰分为4.75%;水分为8.605%;纳豆芽孢杆菌数为5×106CFU/g,纳豆激酶活性含量为5 062.5 U/g;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390μg/g。  相似文献   

17.
去甲斑蝥素具有明显的杀虫活性,研究其杀虫增效活性有利于开发利用该物质。通过去甲斑蝥素与毒死蜱混配以及5%去甲斑蝥素微乳剂的研制,采用浸叶法研究2种单剂、混剂和微乳剂对菜蛾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48 h后,去甲斑蝥素与毒死蜱的LC50值分别为93.97、528.69 mg/L,去甲斑蝥素的击倒力较高,去甲斑蝥素与毒死蜱分别以1:5、1:2.5、1:1.25混配后,48 h的共毒系数为186.75、181.72、166.49,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在微乳剂中加入2%、5%的有机硅后,毒力分别提高至原来的1.32、1.68倍。去甲斑蝥素与毒死蜱混配,48 h后呈现出增效作用,将去甲斑蝥素加工成微乳剂后,对菜蛾的毒力作用明显增强,向微乳剂中添加一定量的有机硅后,对菜蛾的毒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8.
枯草芽孢杆菌对禽舍分离致病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禽舍分离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禽舍中采集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并采用生化试验及动物试验等方法鉴定菌种及毒性,同时借助平板抑制试验检测枯草芽孢杆菌分离菌株的抑菌作用。[结果]:本研究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肠球菌属细菌均没有抑制作用,但其对变形菌属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说明用枯草芽孢杆菌来抑制畜禽舍环境中的一些常见致病菌存在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