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养蚕防病四关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华 《中国蚕业》2010,31(2):64-66,69
根据蚕病发生的原因和多年指导蚕茧生产的经验,提出预防蚕病四关隘,即养蚕前彻底消毒,消灭病原菌;高度重视养蚕期卫生,防止病原菌侵入蚕体;增强蚕儿体质,防止蚕病发生;及早发现蚕病,尽量减少损失,以防止蚕病蔓延,获得蚕茧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影响蚕茧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是蚕病为害严重,一般养蚕员遇上蚕病都束手无策,造成减产或无收的结局,影响群众兴桑养蚕的积极性。今年我们仿效乡、村设兽医的方法,给每个乡配了一名季节性的“蚕医生”,主要抓养蚕的消毒防病工作。经过一年的试用,达到了蚕病减少,蚕茧产量、产值同步增长的实效。全县今年总产蚕茧96万斤,比去年增产28%;平均张产13.5斤,比去年增长29%;蚕茧总值152万元,比去年  相似文献   

3.
秋期蚕茧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亩桑产值。2002年开始,上虞开始秋种春养,张种蚕头数有所增加,春期平均张产蚕茧多在44~49kg之间,而秋蚕生产由于受到蚕病的危害以及农药中毒事件的影响,张产长期处于30kg上下,遇到蚕茧价格低的年景,同时又发生大面积中毒或蚕病等情况下,倒蚕现  相似文献   

4.
<正> 近几年,农村蚕茧生产逐年递增,张产茧有些起伏徘徊,养蚕生产上蚕病危害虽无大的流行,但农村消毒防病措施的贯彻落实并不如前,八十年代以来秋凉多雨对减少蚕病发生也有一定作用,在蚕茧生产中对农村存在的蚕病隐患却是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 蚕病是影响蚕茧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目前农村在推广全年多次养蚕的条件下,如何控制蚕病为害,夺取蚕茧优质丰产,这是广大养蚕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现就当前生产上蚕病为害的情祝和消毒防病存在的问题,谈几点意见。一、主要蚕病的传染与为害的先决条件蚕病通常分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大类,前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发病后传染蔓延迅速,对生产威胁极大;后者多由害虫寄生或药物中毒而致,发生为害有一定的范围。传染性蚕病的发生,一般都需具备三个先决条件:①病原体的存在;②病原体通过一定的  相似文献   

6.
《四川蚕业》2017,(4):52-54
<正>养蚕生产环节多,技术要求高,在生产过程中,蚕病一直是蚕种、蚕茧生产丰收优质的最大威胁,直接影响到蚕茧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是蚕业生产不稳定、不安全、风险大的主要因素。凉山州夏、秋两季发种量占全年60%以上,而夏秋季往往是蚕病最容易发生的季节,如何做好夏秋季蚕病防控工作,夺取蚕茧产、质量双丰收,是凉山州蚕业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此,笔者根据多年农村大面积蚕桑生产积累的经验,谈些认识和  相似文献   

7.
“无病,高产、优质、”是我们养蚕的目的。然而在养蚕过程中,蚕儿往往会发生程度不一的蚕病,轻则蚕茧减产,丝质下降;重则颗粒无收。损失极大。因此,防止蚕病的发生,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促进蚕  相似文献   

8.
<正> 秋蚕生产是我省蚕桑生产的主要季节,发种量和产茧达到全年的 40%左右,今年夏蚕茧收购行将结束,秋蚕生产即将展开。根据多年来的经验,秋蚕饲育期,也是家蚕病发生的高峰时期,甚至引起蚕病的严重爆发。特别今年春、夏蚕期部份市县蝇蛆病严重发生,且大多数蝇蛆羽化为成虫,极可能继续对秋蚕生产造成危害,导致蚕病发生漫延,造成损失。为了保证秋蚕茧增产,千方百计减少蚕病造成的损失,各地务必做好秋蚕期饲育管理和秋蚕病虫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蚕病是直接影响养蚕生产过程中蚕茧或蚕种的稳产和高产。如何在整个蚕丝生产过程中做好预防蚕病工作?下面就我们的看法,谈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 蚕病是影响蚕茧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目前农村在全年多次养蚕条件下,如何控制蚕病为害,夺取蚕茧优质丰产,这是广大养蚕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现就当前生产上蚕病为害的情况和消毒防病存在的问题,谈几点意见。一、主要蚕病的传染与为害的先决条件蚕病通常分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大类,前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发病后传染蔓延迅速,对生产威胁极大,后者多由虫害寄生  相似文献   

11.
蚕病是养蚕生产的一个大敌。近年来,蚕区干部群众对蚕病的防治取得了一些经验,减少了蚕病的发生,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但是,由于“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把养蚕消毒说成是“洋框框”,使得有章不循,蚕病的预防工作流于形式,以致有的地方蚕病仍然威胁着蚕茧生产,特别是脓病、僵病和空头型软化病,在一些地区还比较严重,现仅就我省的情况,对蚕病综合防治方面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林日运 《蚕桑通报》1990,21(2):13-15
影响蚕茧稳产高产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蚕病所造成的损失。近年来,蚕病发生抬头,为害情况较为严重,发病倒蚕已成为蚕农的后顾之忧。如我区格溪沈蚕场,1988年夏、晚秋二期因发空头病,蚕茧颗粒无收,损失蚕种67盒。类似事例,屡见不鲜。因此,如何控制蚕病的发生,减少蚕茧损失已成为当前蚕茧生产的主要问题。为探索家庭养蚕行之有效的消毒防病措施,调查、分析了本区1988、1989二年蚕病的发生,为害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白僵病属真菌病的一种,是目前蚕茧生产中极为常见、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类蚕病,一般在晚秋蚕期最易发生.然而2006年春、夏蚕期,嵊州市郑亚兴户在蚕儿饲养期间有大面积白僵病发生,严重影响了该蚕户2006年春、夏蚕蚕茧产质量.为找出发病原因,确保下期蚕作安全,杜绝该蚕病的蔓延,笔者特地对该蚕户2005年冬天以来的蚕作生产进行了生产调查,现对其春蚕白僵病发生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罗尤海 《蚕学通讯》2006,26(4):47-47,53
蚕茧生产中发生的小蚕是指群体中发育特别缓慢、体躯显著瘦小的个体。我市近年来蚕茧生产中小蚕发生情况有增加的趋势,由于小蚕体质弱,在与大批混合饲育时,蚕儿发育不齐,易于感染蚕病,影响蚕茧产量、质量和蚕农收益,挫伤蚕农养蚕积极性,影响了蚕桑生产的发展。现就其主要原因分  相似文献   

15.
<正>海盐县在蚕茧生产上针对蚕业劳动力外流,桑园抛荒弃管,蚕种饲养量下降,蚕茧质量严重滑坡,蚕业经济效益不佳的实际,于2011年开展了以提升蚕业生产经济效益,稳定蚕茧生产为主要内容的蚕业生产转型升级工作。蚕业生产转型升级的重点是扩大优质茧生产与提升亩桑经济效益。经过一年的努力,蚕业生产转型升级初见成效,蚕茧质量有了明显好转,蚕业生产经济效益得到了增长,蚕农生产信心有了一定提高,为全县蚕茧生产的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蚕病型多角体病俗称蚕中肠型脓病,多发于夏秋蚕期,是蚕茧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栽桑养蚕是农村养蚕区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它对于新农村经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生产中,不少养蚕者由于不懂或者忽略了蚕病防治,使蚕易受病原微生物或其他非生物致病因素的危害,据统计,每年因蚕病造成蚕茧经济损失达到20%左右。因此,在养蚕过程中,要了解蚕病发生规律,做到早发现,  相似文献   

18.
吴凤祥 《蚕桑通报》1989,20(2):13-14
近年来,夏秋蚕茧的连续获得丰收,使得全年蚕茧大幅度地增产。蚕茧丰收理当庆贺,但在丰收喜悦之际,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正视一下蚕病的潜在危害,以利今后加强消毒防病工作,促进蚕茧持续稳产高产。农村实行家庭式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以来,广大蚕农培桑、养蚕积极性大大提高,在种桑改桑,桑地肥培管理、蚕儿精心饲养、稀放饱食、蚕体消毒等环节上,确比过去有所改善,对  相似文献   

19.
朱洪才 《中国蚕业》2004,25(4):47-48
随着养蚕实用技术的普及应用,广大蚕农生产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是控制蚕病的发生.因此,分析蚕病发生的原因、研究常见蚕病的防治对策,是获取蚕茧优质高产,增加蚕农收入的关键所在.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体会和当前生产实际情况的分析,就常见蚕病的发生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丰产抗菌素防治家蚕细菌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病是威胁蚕茧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而家蚕细菌病又是蚕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生产上对该病的防治大多采用氯霉素或红霉素添食法。但氯霉素已被禁止使用,而红霉素因在溶液中不稳定,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