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凤凰茶溯源     
凤凰水仙茶栽制历史悠久,据《潮州府志》云:凤山名茶待诏茶”。早在宋朝时期,已列为“贡品”。据康熙二十六年公元一六八七年记述:“粤中旧无茶,所给皆闽产,稍有贾人入南都,则带一二罐至,然非大姓不敢购也。近于饶中百花凤凰山多有植之,而其品也不恶。但采制不得法,以致苦涩甚事  相似文献   

2.
一、北苑茶溯源 福建省建瓯县(原建安县),沿建溪河畔,东去三十二里的凤凰山,其上有凤翼庙、凤冠岩诸胜,山麓紧靠一条小河边形如翔凤下饮之状,称凤凰嘴。方围数十里即古之北苑,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茶区之一。据《茶事拾遗》载,远在八世纪末唐德宗时,常袞为建州剌史,已经在这里制造“研膏茶”了。唐朝后期,建瓯的大财主张廷晖在今凤山一  相似文献   

3.
一、良种优势我区地处南岭山脉北麓。五岭南来,潇湘北去,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很适宜茶树的生长,而且产茶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苦茶就载入史册。以后又记于《桐君录》,《茶经》、《本草纲目》、《南越志》、《湘侨闻见偶记》、《九嶷志》等历  相似文献   

4.
继今年3月份,福建知名品牌企业安溪铁观音集团对外正式宣布,著名影星张铁林、新民歌的四小花旦之一的张燕助力安溪铁观音,成为“凤山”铁观音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并拍摄大型音乐电视《凤山茶歌》,由张燕担任主唱。  相似文献   

5.
林建志 《茶报》2004,(2):43-44
唐陆羽《茶经》之出:“福州生闽方山山阴县也”说明“方山露芽”茶在闽县方山。那方山在哪里?现全国多书载方山(五虎山附近),也有书指方山是在闽候县尚干的五虎山,如:《三山志》《闽书》《闽都别记》等志书载在闽县清廉里。《三山志》是宋淳熙九年(1182年)成书,因福州曾一度  相似文献   

6.
一、历史溯源 广州人饮茶历史悠久,广州茶名香飘万里.传说南越王赵佗喜欢饮茶,曾饮茶舟中,顺手将茶杯向水中泼去,万千波光,化作仙鹤飞舞,粼粼水面.南朝沈怀远《南越志》说:"天井冈下有越王井,深百余尺,云是赵佗所凿.诸井咸卤,唯此井甘.  相似文献   

7.
饮茶史话     
我国是茶的故乡。在远古时代 ,人们把茶叶当作一种药材 ,称为“荼”(《说文解字》)、为“”(《尔雅·释木》)。“茶”字出现较晚 ,始见于盛唐时的《开元文字音义》。但茶的药用价值早为人们所认识。《诗经·谷风》 :“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神农食经》说 :“利小便 ,去痰热 ,止渴 ,令人少睡。荼茗久服 ,有力悦志。”东汉华陀《食论》也说 :“甘荼久食益意思。”茶作为饮料究竟始于何时 ,历来说法不一。据《华阳国志》记载 ,传说周武王伐纣后 ,巴蜀等西南小国曾将其所产茶叶作贡品献给周武王。茶作为饮料的正式记载见于西汉王褒的《僮约…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秭归县产茶历史悠久,所产茶叶自然品质优异、区域特色突出,《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峡州、归州、夔州为帝王贡茶之地”。《陆羽茶经译注》“浅说”章中叙述:“唐代贡茶产地十六州,湖北就占了六州,除茶经上的五州外,还加一个归州”。《归州志·物产》埘当地产茶叶有“烹储碗中,经夜色不变”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福宁清水绿     
福宁清水绿,又叫龙首山清水绿。因龙首山主峰于福宁城北,属太姥山南支脉,此茶扬名于发源地龙首山巅的圣水寺,以及龙首山麓“百里诸山”,故近代人称龙首山清水绿。 福宁清水绿历史悠久,国内外久负盛名。早在唐代(公元618~907年)福宁(今之霞浦)已开始产茶。如《新唐书,地理志》福州(当时霞浦属之)土贡中就有茶的记载。宋代淳熙的《三山志》和清代《福建通志》四卷中云:……“《唐地理志》亦载福州贡蜡面茶,盖建茶未盛前也,今古田、长溪(即霞浦)近建宁界亦能采造,然气味不及。”又《乡土历史》上册30页中载:“福建是茶叶生产区,早在唐代,闽东、闽北已开辟了许多茶园……我  相似文献   

10.
建瓯市素有“金瓯宝地”和“绿色金库”之美称,境内山青水秀,特产丰富,气候得天独厚、人文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勤劳智慧的建瓯人民就研制出扬名天下的朝廷贡品———北苑御茶。60年代初,在北苑茶发源地的遗址凤凰山山麓,创建了建瓯市第一个地方国营农垦茶场———凤山茶场。经过30多年来的艰苦创业,初步建成一个具有生产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规模较大、交通方便的现代化茶业基地。全场现有总人口453人,正式职工267人,开辟茶园151hm2,年产量251t,平均单产133公斤/6667m2。种植茶树品种有水仙、梅占、桃仁、政大、福云品系等十几个良…  相似文献   

11.
茶史 茶诗     
广东增城人好饮茶,早有文字记载:明代陈经翰写《游燕游岳稿》及《山中志怀》二书,就隐居城东七里的凤凰洞中,洞里多岩石、石岩产岩茶,茶味胜西坑(增城西坑茶,是茶质味优的一种).县境内还有“银泉茶”、“狮岭茶”、“东坑茶”、“十八滩茶”、“仙人洞茶”等.“增城商业话升平”一文道:增城人在唐代讲“滩茶”;元代讲“泡茶”;明代讲“焗茶”;清代讲“冲茶”;今天讲“饮茶”.滩、泡、焗冲、饮,反映了增城人五个朝代饮茶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茶叶常常被当作药物使用。汉代《神农本草》记载了365种药物,其中也提到茶,曰:“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食经》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在《食论》中说:“苦茶久食,益意思。”  相似文献   

13.
衡山茶烘绿。又称“南岳茶”、“岳顶茶”。产于湖南南岳衡山各峰。历代生产。清初王夫之《莲峰志》:“沿山皆茶……浮乳甘香,不在徽歙下。”衡山钻林茶烘绿。产于衡山水月寺。茶生岩壁上,须攀缘至树顶才能采下,故也。清刘廷献《广阳杂记》:衡岳之上品名。九嶷茶烘绿,简称“嶷茶”。产于湖南宁远县九嶷山。《九嶷山志》:“味甘香不减武夷、日铸,以潇水煮之,厥味倍佳。”五盖山茶烘绿,又称“盖山米茶”。  相似文献   

14.
漳州茶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时就已有种茶饮茶的记载,如周必大(1126-1204)的《次王少府送蕉坑茶韵》、王伟的《清州十咏》、李纶的《临漳志》等。在云霄盘陀岭上(旧称黑龟岭)至今造有三株来时古茶树,当地群众称之“宋茶”.相传为岭上二个和尚所种。入明朝来,就有比较高的茶叶制作技术,所以明末阮文锡的《安溪条欧)中有“过来武夷漳人制”的说法。生产的茶叶不仅民间自饮,而且被列入贡品,正德间年贡“叶茶378斤,芽茶gn斤”,嘉精间年贡叶菜400斤,芽菜511斤”。(万历消州府就卷五)在(长泰县志)、(南靖县志)、(龙溪县志…  相似文献   

15.
竺济法 《中国茶叶》2013,(11):38-38
《茶经述评》【吴觉农主编第二版,下同)“七之事”在述评《神异记》中关于“虞洪获大茗”的故事中,作有如此评说:《神异记》(神话故事,虞洪获大茗)。《神异经》一卷,是一本假托西汉东方朔所作的神怪故事集。此书最先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茶经·四之器》中关于“瓢”的说明中,也提到了这个故事,并说发生于“永嘉中”(晋怀帝永嘉年问,即307~313年),说明此书的撰述年代,  相似文献   

16.
方山露芽是唐时福州名茶。李肇《唐国史补》云:“福州大山有露芽。”《三山志》云:“唐宪宗元和间(公元806~820年)沼方山院僧怀晖德麟殿说法,赐之茶,怀晖奏日:茶不及方山茶佳,则方山茶得名久矣。”陆羽《茶经》(公元760年前后)亦注有:“福州生闽方山,山阴县也。”说明唐时方山茶称为“方山露芽”已出名久矣。至于“方山露芽”出于何地,产于何时,有必要加以考证。查《三山志)记:方山“山在南重江之外,九鼻东向,正北远望端方,直下数千尺,故名。”《闽都别记》云:“五虎山,在清廉里,一名方山,远望端方如几,故名,中…  相似文献   

17.
一、福建茶叶的兴起我国茶叶盛于唐,产区遍及现在南方的十四省。《唐史》载:“风俗贵茶,茶之品益众,”此际茶叶已成为商品广为销售。当时品质首推阳羡,但局处边隅的福建“方山露芽”亦已崭露头角,《三山志》载唐宪宗赐茶给僧怀晖,怀晖说;“此茶不及方山茶佳,”可见  相似文献   

18.
清晋江人陈棨仁称“同安人尚茗饮,号曰工夫茶”,这和《潮州志》所记“潮人嗜茶,器具精细,手自烹瀹,名曰功夫茶”相同,是指闽南和潮州一带,讲究烹饮茶叶的事。陈棨仁还撰《工夫茶》诗一首:  相似文献   

19.
寿宁县产茶历史悠久,早在500多年前的明景泰年间,茶叶就已成为该县大宗农业土特产对外通商的产品。明代著名文学家、《三言二拍》作者冯梦龙曾任寿宁县知县,著有《寿宁待志》一书。其《寿宁待志》这样记载:“三甲住初垄,出细茶,十甲住葡萄洋村,出细茶,茶出田七都。”  相似文献   

20.
沈鲁 《茶叶通讯》2011,(4):40-43,46
"茶"在正史礼仪志中的首次大量出现便是在《宋史》中。《宋史》之前的诸部正史礼仪志中,唯在《旧唐书·礼仪四》中出现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茶在《宋史·礼志》中的大量出现和广泛记载是茶在宋代礼仪中兴起的重要标志,这一兴起改变了正史礼仪志中有酒而无茶的局面。茶在《宋史·礼志》中的变化与唐宋社会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正体现出了唐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