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倒伏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水稻倒伏的因素主要有品种差异、栽培条件及水稻植株高度等,而秆壁厚度和茎粗与抗倒伏性密切相关,茎秆中贮藏物质含量的多少及组成成分决定其抗倒性能,此外,钾、硅等元素与水稻茎秆的抗倒伏性也密切相关。文章在阐述水稻倒伏的遗传学研究的同时提出了在育种上应选择倒伏指数低的品种(系)作为亲本,尤其应采用以亲本倒伏指数低×低的组配育种方式,并指出应从改善水稻栽培条件和加强抗倒伏品种培育等方面来增强水稻的抗倒伏性。  相似文献   

2.
水稻倒伏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水稻倒伏的因素主要有品种差异、栽培条件及水稻植株高度等,而秆壁厚度和茎粗与抗倒伏性密切相关,茎秆中贮藏物质含量的多少及组成成分决定其抗倒性能,此外,钾、硅等元素与水稻茎秆的抗倒伏性也密切相关.文章在阐述水稻倒伏的遗传学研究的同时提出了在育种上应选择倒伏指数低的品种(系)作为亲本,尤其应采用以亲本倒伏指数低×低的组配育种方式,并指出应从改善水稻栽培条件和加强抗倒伏品种培育等方面来增强水稻的抗倒伏性.  相似文献   

3.
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小麦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小麦抗倒伏能力与种植密度(Z)、施氮量(N)、施磷量(P)、施钾量(K)间的关系,并为完善小麦高产栽培理论提供参考,以倒伏指数作为评价小麦抗倒伏能力的指标,通过四元二次旋转设计试验,研究了倒伏指数与茎秆机械强度、鲜重、重心高度间的相关性,并建立了倒伏指数与Z、N、P、K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倒伏指数与茎秆机械强度(-0.826**)相关性最大,其次为茎秆鲜重(-0.489**),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四个因素对倒伏指数的影响程度为施钾量(88.921)种植密度(77.061)施氮量(38.639)施磷量(3.736);倒伏指数与四个因素均成二次曲线关系,表现为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倒伏指数逐渐增大,但增速逐渐变缓;随着施氮量与施钾量增加,倒伏指数先增加后缓慢减小,随着施磷量增加,倒伏指数先缓慢增加后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密度与谷子茎秆特性、产量性状及光合指标的关系,并明确黑龙江省谷子的适宜种植密度,以嫩选18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30万,40万,50万和60万株·hm-2共4个种植密度,系统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谷子嫩选18茎秆特性、抗倒伏性、光合指标及产量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之间谷子茎节数和茎鲜重没有显著差异;随密度增加,植株节间长度、株高、重心高度、茎秆倒伏指数呈上升趋势;茎粗、茎秆弯折力、光合指标显著下降;产量随着密度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密度为5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6 425.0 kg·hm-2。说明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可以获得高产,但加剧了植株个体对资源的争夺,导致单株生长受到限制且加大了倒伏风险。  相似文献   

5.
谷子株型对茎秆倒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研究表明,谷子株型性状与茎秆倒伏关系密切,其中株高、节间长度、穗长、穗弯曲度和穗柄长与植株的抗倒伏性呈显著负相关;而茎粗、根量则与植株的抗倒伏性呈正相关。说明选育抗倒伏性强的谷子品种必须重视对株型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玉米自交系抗倒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个玉米自交系材料的抗倒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茎秆倒伏主要受茎秆性状—株高、穗位高、茎粗、根数、鲜重和茎秆最大侧拉力的影响;玉米抗倒伏性可用茎秆侧拉力进行量化评定;筛选到抗倒伏的自交系2个,为进一步进行抗倒伏性状的遗传研究及抗倒伏玉米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新疆生态气候条件下,探讨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基部节间解剖结构及其对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中单909(ZD909)和新玉41号(XY41)为材料,分别设置低、中、高3个种植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茎秆形态结构及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参试品种的株高、穗位高和重心高度升高;基部节间长度增加,直径变细;其机械组织厚度降低、机械细胞层数减少、皮层厚度/半径降低;田间倒伏率增加.种植密度对穗位高的影响远大于株高和重心高度.基部节间皮层结构(机械组织厚度、机械细胞层数、皮层厚度/半径)与节间直径具有显著正相关,与节间长度和田间倒伏率呈负相关.[结论]种植密度增加,玉米基部节间的皮层组织机械化程度降低,茎秆抗倒伏能力下降,田间倒伏率增加.  相似文献   

8.
糜子种质材料的抗倒伏性、农艺性状及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在敦煌绿洲灌水区对来自中国不同生态区的59份糜子种质材料进行田间抗倒伏性鉴定与评价。结果显示:59份种质材料中17份未倒伏,占28.8%,42份有不同程度的倒伏,占71.2%。农艺性状与倒伏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糜子株高、株穗质量及茎粗与倒伏率显著相关。茎秆机械强度、倒伏指数与倒伏率极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364和0.833。倒伏指数和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与倒伏率和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吻合度最高,说明倒伏指数能全面可靠地代替倒伏率评价糜子种质材料的抗倒伏性。同时筛选鉴定的‘陇糜7号’‘陇糜10号’‘内糜3号’抗倒伏性强,综合性状优良,是糜子抗倒伏基因资源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9.
甜高粱抗倒伏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高粱生物产量高,含糖量高,乙醇转化率高,抗逆性强,是能源作物。倒伏一直是影响甜高粱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倒伏导致甜高粱籽粒产量下降并影响茎秆干物质的积累,也不利于收割。从形态和生理生化性状、预防的栽培措施、遗传、评估等方面对甜高粱抗倒伏性的研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甜高粱的推广种植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群体结构下大豆植株抗倒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针对大豆产量提升过程中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引发的倒伏问题,开展不同群体结构下,大豆植株抗倒性状的综合比较研究.【方法】以大豆新品种吉农30和吉农40为材料,通过设定5个种植密度,研究茎秆及根系的抗倒机制.【结果和结论】种植密度改变了群体的内部结构,随着密度的增加,倒伏逐渐加重且与低密度差异显著.高密度群体结构下,节间长度增长趋势较低密度明显、低节位单位茎长鲜质量小于高节位,而低密度下则表现相反;随密度增加,低节位茎粗、节间鲜质量降低幅度较高节位明显.可见,茎秆1~5节的物质分配发生了变化,这些性状的改变削弱了植株的抗倒能力.茎秆抗倒性状表现为:茎秆压碎强度、抗倒指数、单位茎长鲜质量随密度增加显著降低,与倒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株高/茎粗、重心高度、节间长度显著增加,与倒伏呈极显著正相关.地下部根系的根瘤数、根干质量和伤流量等随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倒伏呈负相关,其中倒伏级数与伤流量、根干质量相关系数最高,达极显著水平.本试验得出地上部茎秆压碎强度、抗倒指数和地下部根系伤流量、根干质量与倒伏关系最为密切,用其判断大豆植株的综合抗倒伏能力是可行的;大豆群体在轻、中度茎倒伏的情况下,植株具备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1.
倒伏一直是影响作物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应用于作物抗倒伏性已被广泛研究报道。从茎杆形态学特征和化学成分2个方面综述了乙烯利对作物茎秆抗倒伏性的影响,旨在为将乙烯利应用于大田作物,提高其抗倒伏性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小麦茎秆抗倒伏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小麦茎秆纤维素与小麦茎秆抗倒伏性之间的关系,采用微波辅助加热酸浸提法提取了小麦茎秆纤维素,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纤维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等方法对小麦茎秆纤维素光谱性能和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抗倒伏小麦百农矮抗58茎秆纤维素含量为22.51%,结晶度高达74.47%;微波辅助加热酸浸提法所提取的小麦茎秆纤维素纯度高,具有典型的纤维素特征,小麦茎秆纤维素结晶体具有典型的纤维素Ⅰ的结构;小麦茎秆纤维素结构属结晶度高、大分子排列非常紧密的纤维;小麦茎秆纤维素的结晶度和小麦茎秆的倒伏指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晶度高,倒伏指数小,抗倒伏性能强;结晶度可以用来表征小麦茎秆纤维素的强度,有望作为衡量小麦茎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荞麦品种抗倒伏能力与根系及茎秆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抗倒性不同的2个荞麦品种为材料,观测了不同时期根系和茎秆性状指标以及茎秆抗折力参数和倒伏指数的变化,探讨抗倒伏能力与根系及茎秆性状的关系.不同荞麦品种间倒伏指数和茎秆抗折力参数存在差异;在根系性状中,倒伏指数与根粗呈极显著负相关(r=-0.999,p0.01),与侧根数目和根系干鲜比呈显著负相关(r=-0.985,-0.988,p0.05),而与主根长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9,p0.01),与根体积和最长侧根长呈不显著的正相关(r=0.918,0.842,p0.05);在茎秆性状中,倒伏指数与茎秆质量呈显著负相关(r=-0.973,p0.05),与第1节间长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9,p0.01),而与根冠比和第1节间粗呈不显著的负相关(r=-0.827,-0.855,p0.05).研究表明:根系粗壮,根系干鲜比大,侧根数目多,茎秆质量大,茎秆第1节间长度较短的荞麦品种,其倒伏指数小,茎秆抗折力参数大,抗倒伏能力强.  相似文献   

14.
青稞抗倒伏性状的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倒伏是影响青稞生产和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筛选与青稞抗倒伏性密切相关的性状并构建抗倒伏评价体系,是开展青稞抗倒伏品种选育的重要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35份青稞种质资源根系、茎秆和穗部23个农艺性状进行方差分析,明确不同基因型间各性状的差异性。采用相关分析筛选出与青稞抗倒伏性密切相关的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构建完成青稞抗倒伏评价体系。【结果】 不同基因型青稞材料在同一性状间表现出较大差异,且农艺性状在基因型间的差异均极显著,农艺性状中倒伏率的遗传变异最丰富;同一参试材料的农艺性状在两个生态区间差异较大,海北高寒生态区试点各基因型的遗传变异较丰富;各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因素间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茎秆强度同青稞抗倒伏性关系最为密切,并通过抗倒伏指标构建青稞抗倒伏评价体系。青稞分蘖数过多、第三和第四茎节过长易引起植株倒伏。根干重大、茎秆重、茎秆壁厚、茎秆强度大是植株固持能力强、抗倒伏伏性优异的原因。【结论】 分蘖数、穗重、茎长、茎重、茎秆强度适合作为青稞抗倒伏性评价指标,验证结果表明抗倒伏评价体系较可靠,可用于青稞种质的抗倒伏性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水稻品种抗倒伏性状的形态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水稻形态特征与抗倒伏能力的关系,为超高产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不同年代育成的103个水稻品种为材料,以茎秆倒伏指数和田间茎秆强度为抗倒伏性的基本指标.用相关分析方法从形态构成方面研究了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伏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株高、基部茎秆截面积与上1、上5伸长节是影响水稻抗倒伏能力的主要因子;上1、上4、上5节长度占株高比例与茎秆倒伏指数及田间茎秆强度呈极显著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株高相同的条件下,上1伸长节节间长度短且占株高比例小,基部茎秆截面面积大,基部两节间的长度略短但占株高比例偏大,是抗倒伏性较强的水稻品种的形态构成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正>1.水稻倒伏原因1.1病理性倒伏:一是由于水稻的水肥管理不合理,大水大肥,使水稻茎秆生育不良,致使抗病力减弱,节稻瘟、叶稻瘟加重,影响对养分的吸收,使倒伏加重;二是超标准污水灌溉,使土壤毒害加剧,水稻根系发生病害,如根腐病,地上部发生病害,如纹枯病,叶鞘遭受菌核危害而发生腐烂,使茎秆支撑力减弱,诱发倒伏。1.2生理性倒伏:一是品种自身抗倒伏性差,茎秆纤细柔弱耐倒伏能力差;二是生育过程中所获取的各种养分不  相似文献   

17.
鸭稻共育对稻田土壤养分含量及水稻茎秆抗倒伏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倒伏是水稻栽培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发生倒伏不仅会导致减产,造成稻米品质下降,而且会影响收获作业效率和损失率,增加作业成本。水稻茎秆力学特性是决定水稻抗倒伏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鸭稻共育种植模式对水稻茎秆抗倒伏性的影响,通过对比鸭稻共育和常规插秧两种种植模式,分别测定了关键生育期稻田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水稻地上、地下部生物量;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测试了水稻在幼穗形成期、抽穗期、黄熟期3个生长阶段的茎秆折断力,研究鸭稻共育种植模式对水稻抗倒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插秧种植模式相比,在水稻灌浆期,鸭稻共育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26.07%、15.97%、41.24%和18.25%,水稻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增加26.11%和29.88%,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在水稻幼穗形成期之前,两种种植模式水稻茎秆的倒伏指数差异不显著;在水稻幼穗形成期、抽穗期和黄熟期,鸭稻共育水稻茎秆的折断力比对照分别提高13.65%、33.51%和36.09%,倒伏指数分别降低4.86%、5.42%和8.16%,在抽穗期和黄熟期差异性显著。说明鸭稻共育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水稻茎秆的物理强度,提高水稻植株的抗倒伏能力。该研究为解决水稻倒伏问题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为其他作物的抗倒伏研究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84年沈阳地区6A高粱发生严重倒伏,虽然原因较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6A高粱本身茎秆组织软弱,抗倒伏性较差。除了6A高粱本身遗传性状方面的问题外,还与土壤地势、播种期、密度、追施氮肥量多少和气候条件等有密切关系。一、土壤地势与倒伏的关系据调查,平肥地倒伏严重。而盐碱地、二洼地基本未倒伏。岗坡地倒伏轻。因为岗坡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弱光下烯效唑对重穗型水稻植株倒伏风险的缓解效应及途径。【方法】以重穗型水稻渝香203为材料,设置裂区试验,主区为正常光照(CK)和遮阴处理(U),副区为0(U0)、40 mg/L(U40)、80 mg/L(U80)烯效唑处理,比较茎秆力学,物质积累分配及形态性状方面差异,并分析其与植株抗倒伏性的关系。【结果】较正常光照,遮阴处理显著降低渝香203产量,归因于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的降低。施用烯效唑显著增加了有效穗(P<0.05),产量略微增加;遮阴处理显著降低了基部节间茎鞘干重、基部节间茎粗、茎壁厚及单茎鞘干重,使得茎秆折断弯矩显著降低,倒伏指数增加,尽管弯曲力矩也显著降低。相关分析表明,断面模数,茎粗、茎壁厚、单茎鞘干重及茎鞘充实度与折断弯矩显著正相关,与倒伏指数显著正相关。随烯效唑用量增加,基部节间长度显著缩短,株高和重心高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弯曲力矩;同时,基部节间茎粗、茎壁厚及茎鞘充实度呈显著增加趋势从而提高了茎秆强度和抗倒伏性。【结论】弱光下重穗型水稻基部节间茎秆强度降低是植株倒伏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烯效唑缩短基部节间长度,从而降低株高和重心高度,增加茎粗、茎壁厚及茎秆充实质量,增强了茎秆机械强度,提高了弱光下重穗型水稻抗倒伏性。  相似文献   

20.
夏玉米根茎主要性状与倒伏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20个代表性的夏玉米品种,研究了根茎主要性状与倒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夏玉米倒伏性与种植密度、茎秆拉力、茎秆穿刺力、茎粗和气生根层数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密度、茎粗和穿刺力是影响茎秆倒伏的直接因素,可以作为衡量玉米倒伏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