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肪组织是动物机体重要的能量代谢及内分泌器官,选择性的脂肪沉积对动物肉类的感官品质、风味性和加工特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动物不同部位脂肪沉积的特异性调控因子及其作用分子机理备受研究者的关注。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2 nt左右的非编码小RNA,近年来采用组学技术对具有表型差异的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发现了许多差异表达的miRNAs,这些miRNAs可通过与靶基因mRNA相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对不同部位脂肪沉积调控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将从miRNA在动物皮下脂肪组织和肌内脂肪的调控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miRNA调控动物脂肪组织沉积的作用及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FABPs作为猪肌内脂肪沉积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FABPs作为猪骨肉脂肪沉积候选基因的研究现状及前景作一综述。主要包括H-FABP和A-FABP基因的性质,变异以及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河田鸡肌内脂肪沉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河田鸡肌内脂肪的沉积规律,试验于第14 d、28 d、42 d、56 d、70 d、84 d、98 d、112 d对河田鸡肉鸡进行屠宰,测定腹脂率、胸肌肌内脂肪含量。结果表明:(1)公鸡胸肌肌内脂肪含量从42 d开始,均显著高于14 d(P<0.05);42 d到98 d公鸡肌内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母鸡胸肌肌内脂肪含量从14 d到84 d,肌内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98 d、112 d肌内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14 d及28 d(P<0.05)。无论性别,胸肌肌内脂肪含量随日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2)河田鸡胸肌肌内脂肪含量与腹脂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4.
肌内脂肪含量是牦牛肉品质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可通过改变肌内脂肪含量有效改善牦牛肉品质.肌内脂肪的沉积受品种、性别、营养、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对于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基因和营养方面的研究较多,但环境和性别因素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则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对影响牦牛肌内脂肪沉淀的因素和牦牛肌内脂肪沉积的相关基因进行综述,旨在为牦... 相似文献
5.
6.
7.
试验旨在挖掘高肌内脂肪(IMF)含量和低IMF含量鸡胸肌中差异表达的microRNA(miRNA)(DEM),以期从miRNA角度探究鸡IMF沉积的分子调控机制。以120只沐川乌骨黑鸡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分别完成3个IMF含量极高(H组)和极低(L组)鸡胸肌组织的miRNA测序,测序结果经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H和L组中差异表达的miRNAs,随机选择6个miRNAs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IMF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每只鸡平均100 g胸肌中IMF含量为4.08 g,H和L组IMF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6个测序文库结果表明,每个测序文库获得Clean reads均超过10 000 000条,Clean reads占Raw reads的百分比>93%,21~23 nt的small RNA(sRNA)数量占总sRNA的百分比>50%,其中22 nt长度的sRNA所占比例最高,平均GC碱基含量为48.95%,获得的测序数据可靠;6个测序文库中sRNA注释为rRNA、tRNA、snRNA、snoRNA以及重复序列的比例较低,分别为2.74%、1.85%、6.21%、1.58%、2.82%和2.81%;6个测序文库共鉴定已知miRNAs成熟体578个,miRNAs前体500个,鉴定差异表达的miRNAs 23个,其中H组中上调表达的miRNAs有16个,下调表达的miRNAs有7个;miRNA靶基因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3个差异表达miRNAs共预测靶基因628个;GO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了30个显著富集GO条目,包括6个细胞成分、13个生物学过程和11个分子功能;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显著富集于胰岛素信号通路、半乳糖代谢、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鞘糖脂生物合成、糖酵解及淀粉和蔗糖代谢;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gga-miR-124a-3p、gga-let-7a-5p在H组中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L组(P<0.01;P<0.05);gga-miR-19a-3p在H组中表达量极显著低于L组(P<0.01),gga-miR-6553-3p和gga-miR-128-3p在H组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L组(P<0.05),其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以上结果表明,差异表达的miRNA gga-miR-124a-3p、gga-let-7a-5p、gga-miR-6553-3p、gga-miR-128-3p和gga-miR-19a-3p参与脂肪生成,是鸡IMF含量调控重要的候选miRNAs,为阐释miRNA调控鸡IMF沉积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9.
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是评判猪肉品质的关键指标,其可影响猪肉的嫩度、剪切力、多汁性和风味等。微小RNA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 nt的短链非编码RNA,在胚胎发育、成脂分化、肌纤维形成、神经调节、免疫应答等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在猪肌内脂肪沉积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是脂质代谢的重要调控因子。作者通过归纳国内外关于miRNA调控猪肌内脂肪沉积的相关研究发现,miR-34a、miR-125a-5p、miR-32-5p等通过靶向作用转录因子Krüppel样因子(Krüppel-like factors,KLF)家族成员调控猪肌内脂肪沉积,miR-130a通过靶向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家族成员调控猪肌内脂肪沉积,miR-34a、miR-17-5p和miR-125a-5p等通过靶向作用其他家族成员,如长链酯酰辅酶A合成酶4(acyl-Co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核受体共激活因子3(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3,NCOA3)等来调控猪肌内脂肪沉积。然而miRNA调控猪肌内脂肪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还需要进一步探究。作者通过梳理目前已经证实的与猪肌内脂肪沉积相关的miRNA,整理相关miRNA的靶基因以及主要作用通路,以期为筛选肌内脂肪相关miRNA提供参考,为改善肉质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为阐明miRNA在猪脂质代谢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主要从转录组的角度对猪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可能的沉积机理进行研究,以期找到IMF沉积相关的通路及候选基因。选择IMF含量差异较大的全同胞个体进行双末端链特异性转录组测序,并利用edgeR软件筛选相关基因;应用ClusterProfiler软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其进行分子模块(MCODE)分析,挖掘IMF相关候选基因。结果显示,共筛选出47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29个显著上调,145个显著下调,富集参与20个生物学过程。结合GO网络分析,共筛选出15个与IMF相关过程,主要有离子跨膜转运的调节、葡萄糖跨膜转运膜电位的调节和脂肪酸代谢过程等。MCODE分析结果发现,差异表达基因PPP1CB、CLCA1、COX4I1、SGK1、PAK6、PC、KRAS、PAK6、MAST1、VWC2、CACNG家族基因(尤其PPP1CB、CLCA1、COX4I1、KRAS及CACNG家族基因)可能是调节IMF的关键基因,可作为IMF候选基因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鉴定出了IMF作用新通路,并筛选出IMF相关候选基因,可为IMF的沉积机理研究提供材料,为优质肉品质猪的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牛肉中的脂肪含量与牛肉品质有很强的相关性,其与牛肉的嫩度、剪切力、多汁性和风味息息相关。文章就影响牛脂肪沉积的因子及相关基因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改善肌内脂肪含量提高牛肉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肉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猪肌内脂肪的调控机制很复杂.主要受营养、环境和基因等多方面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影响猪肌内脂肪沉积的相关因素及其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猪肌内脂肪沉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家畜的脂肪主要存在于皮下、内脏、肌内等部位,脂肪库中的脂肪分配到各部位的脂肪是按照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肌内脂肪的先后顺序。脂肪组织的生长是影响动物生长效率、瘦肉率和肉品质的关键因素,且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沉积会导致饲料利用率下降,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深入解析不同部位脂肪的调控机制,不仅可以阐明肌内脂肪的特异性调控方式,还可为畜禽肉品质改良提供有效方案,减少资源浪费。本文总结了部分lncRNA、miRNA、circRNA和脂肪调控相关基因对脂肪生成机制的调节作用,重点分析了它们在家畜不同部位脂肪沉积中的作用,为制定有效的脂肪沉积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营养调控影响猪肌内脂肪沉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量最大的肉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猪肉品质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重视。如何提高猪肉品质已成为现代养猪业的重要课题。我们通常说的猪肉品质主要包括pH、肉色、嫩度、肌肉系水力、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本研究对课题组前期在京星黄鸡转录组研究中筛选到的与肌内脂肪(IMF)差异沉积相关的14个候选基因进行验证,检测其在中外两个鸡种群体中与胸肌IMF沉积的关联性。以98日龄慢速型地方鸡京星黄鸡和42日龄快速型白羽科宝肉鸡胸肌组织为素材,通过胸肌甘油三酯(TG)含量区分高低表型组,并检测候选基因在组间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在京星黄鸡胸肌TG高、低组间ATP结合盒亚家族B成员8(ABCB8)、脂联素(ADIPOQ)、第6号染色体开放阅读框65(BEND6)、CD74分子(CD74)、核糖基5-磷酸转移酶(FKTN)、组蛋白乙酰转移酶1(HAT1)、硫酸乙酰肝素-氨基葡萄糖3-磺基转移酶5(HS3ST5)、介体复合物亚基4(MED4)、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8(TNFSF8)和TNFAIP3相互作用蛋白1(TNIP1)共10个基因表达差异显著(P<0.05);在科宝肉鸡TG高、低组间ADIPOQ、BEND6、FKTN、HAT1、HS3ST5、MED4和TNIP1共7个基因表达差异显著(P<0.05);ADIPOQ、FKTN、HAT1、HS3ST5、MED4和TNIP1共6个基因在两个品种中差异表达趋势一致(P<0.05)。本研究提供了鸡IMF沉积相关新候选基因,为IMF分子调控机理研究和相关分子标记筛选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反刍动物脂肪中的肌内脂肪含量对动物的肉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通过营养均衡的饲养管理调节肌内脂肪的含量,从而有效的改善动物的肉品质。脂肪酸决定了动物体中脂肪的特性,探究脂肪酸的形成过程对脂肪沉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脂肪沉积受动物的品种、性别、年龄、饲养模式、环境、营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改变牦牛肌内脂肪沉积进而改善牦牛肉的品质和口感。牦牛是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特有畜种,是当地牧民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文章对影响牦牛脂肪沉积的因素进行了综述,为后续对牦牛脂肪沉积和牦牛肉品质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