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恒 《当代水产》2021,46(3):44-45
疫情+汛情,全国河蟹产量大幅下降我国河蟹主产区在江苏、安徽、湖北。不同地区因地制宜,有池塘生态养殖、湖泊围网养殖、虾(鱼)蟹混养、鱼虾蟹综合混养、稻蟹共作等多种模式。随着近年来河蟹养殖面积的不断增加,我国河蟹的养殖总产量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2.
<正>张家港市正德河蟹养殖基地是以河蟹为主的虾蟹混养基地,有池塘养殖面积60亩,其中虾蟹混养面积43亩。由于池塘地处本市内陆,进排水条件差,特别在高温少雨的天气,虾蟹养殖池的进水基本是仅能从鱼池添入少量的水,在原来未安装微孔增氧机前,遇到高温天  相似文献   

3.
<正>江苏省沛县五段镇是徐州的水产大镇,主养品种是河蟹,为充分利用水体,提高河蟹养殖的综合效益,五段镇农技推广中心以科技入户为载体,指导示范户采取修复水体生物链、微孔增氧、推广虾蟹共生、蟹鳜鱼套养等措施,获得了高产高效,现将示范户养蟹技术总结如下。1养殖池塘及水源池塘选择在靠近水源、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  相似文献   

4.
鱼虾蟹混养可充分利用池塘的水体空间和饵料生物,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其主要特点是:不需专设防逃墙,通过强化管理来防止河蟹逃逸,在不影响鱼产量的前提下,增加虾蟹的产量,提高水体产出率。我市在该养殖模式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养殖效果。2002年,实行鱼虾蟹混养技术的152亩精养鱼塘,平均亩产鱼550公斤,亩产虾10公斤,亩产河蟹22公斤。现将关键技术报告如下:1池塘条件1.1鱼虾蟹混养的池塘,应根据鱼虾蟹活动、摄食、生长的不同习惯进行综合设计和建设,池塘结构介于标准精养鱼塘与养蟹池塘之间。其要求是利用现有精养鱼塘,…  相似文献   

5.
截至目前,2020年的河蟹养殖已经全面拉开了帷幕。众所周知,肥水工作是早期池塘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水肥得好不但水体稳定性强,虾蟹应激反应小,而且能为虾蟹营造良好的隐藏、躲避环境,减少虾蟹种间或种内互残,提升虾蟹成活率;同时肥水也能有效防控青苔、地皮、虫害等不良现象。那么,低温阶段(特别是刚刚经历了清塘工作后)如何确保肥水能肥出理想效果呢?笔者总结了六大要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虾蟹养殖池塘中水草的作用和养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水产养殖中通常有一些流行的俗语,如"蟹(虾)多少、看水草,蟹(虾)大小、看水草""龙虾好不好,池中有无草;龙虾大不大,塘中草当家"。这些俗语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说明了水草在虾蟹类养殖中的重要性。河蟹、青虾、小龙虾养殖产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维护好水草生长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因此,对于池塘养殖虾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并维护好。  相似文献   

7.
水草只种不管,不但不能发挥水草在虾蟹池塘养殖生产中的作用,而且大面积腐败的水草会污染水质,严重时造成河蟹死亡."蟹大小,看水草"、"养好一塘蟹,种好、管好一塘草"、"要想蟹病少,赶快种水草",这些都证明了水草在虾蟹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性.虾蟹养殖好坏跟水草栽培与管理关系极大,根据多年来虾蟹池塘养殖水草管理生产实践,虾蟹养殖前期要种好草,中期要护好草,后期要保好草.现浅析昆山市虾蟹池塘养殖水草管理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虾蟹养殖已成为太湖流域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的热门产业 ,但由于池塘养蟹的生态条件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商品质量上显示出个体偏小、肉质较差 ,以及饲养过程中病害发生率增加等 ,以致经济效益不稳。为了促使我镇的虾蟹养殖业健康发展 ,从 1 999年起开展河蟹、青虾池塘混养试验 ,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至 2 0 0 1年 ,全镇蟹虾混养面积扩展到 80hm2 ( 1 2 0 0亩 ) ,每千平方米 ( 1 .5亩 )产河蟹 90kg ,青虾 30kg ,每公顷池塘效益达 1 95 0 0元 (折合每亩 1 30 0元 )之多。总结三年来的经验 ,我们主要抓住了以下四项环节。  一、建…  相似文献   

9.
正江苏常熟市梅李镇农业以蔬菜种植为主,水产养殖面积较少,但该镇沈市村秦雪良偏偏就以养殖虾蟹创业,通过多年学习、摸索,养殖水平逐年上升,特别是2017年当上渔业科技示范户后养殖效益实现了跳跃式增长,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一、养殖技术1.池塘准备(1)清塘消毒。示范户秦雪良共有养殖面积25亩分4个池塘,共配备3千瓦微孔增氧机2台,另外每个池塘加配2台直径8英寸水泵打水。河蟹  相似文献   

10.
虾蟹生态混养出高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水产品价格滑坡现象较为严重,水产养殖户获利甚微,有的还出现亏损现象,池塘单一养殖青虾或河蟹因不能充分利用水体或饵料生物,养殖效益偏低。但通过虾蟹混养能有效克服上述不足,效益高且稳定。我们于2001~2002年在乐余东兴村75亩的池塘进行了虾蟹混养生态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亩产青虾55千克,河蟹48千克,亩产值达到5346元,获利3200多元,现将虾蟹生态混养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为75亩,塘口12只,每只塘口面积为3~8亩,养殖区域位于长江口附近,该外源…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来,由于小龙虾市场走俏,在江苏的很多地区,养殖户在蟹塘内套养小龙虾,形成了"以蟹为主、以虾为辅"的池塘化虾蟹混养模式,虽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也造成近两年来河蟹、小龙虾的大规模发病,养殖风险越来越大。就洪泽当地来说,虾蟹混养的塘口这两年河蟹发病趋势越来越明显,虾蟹发病的时间也越来越形成了季节性提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3口经网膜双层护坡改造后的河蟹养殖池塘在主养期的水环境参数。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河蟹池塘在5—9月间水质状况总体良好,其TN、TP、COD_(Mn)等指标均能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一级排放的要求。提出网膜双层护坡值得在河蟹养殖池塘中推广改造。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高密度、高投入、高产出的养殖模式大大促进了河蟹养殖户的积极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池中残饵、排泄物的增多,加重了养殖水体的污染,河蟹发病率也随之上升。河蟹常见疾病有:水霉病、肠炎病、水肿病、黑鳃病、烂肢病、腐壳病、纤毛虫病等。笔者根据当地池塘河蟹养殖实际,现将河蟹常见疾病的  相似文献   

14.
夏正东 《科学养鱼》2007,(10):47-47
2006年,颜单镇楼港村渔业科技示范户薛启华在渔业技术指导员指导下,在26亩养蟹池塘中套养青虾取得了成功,现将河蟹池塘套养青虾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养殖条件养殖池塘选择在水源丰富、无污染、交通方便的地方,养蟹池塘池底淤泥要少,不超过10厘米,池塘坡比1:(2~3),注水最高水位达1.5米,进排水系统完善,进排水口用聚乙烯网扎牢,防止虾蟹逃跑。  相似文献   

15.
安徽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水域资源丰富,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特别是在安徽省政府对稻虾种养模式的政策大力扶持下,淡水虾蟹(河蟹、小龙虾、青虾)的养殖得到较快发展。为全面了解安徽省2018年河蟹、小龙虾、青虾养殖情况,总结出河蟹、小龙虾、青虾不同的养殖致富模式,以及人工配合饲料在安徽虾蟹养殖中的使用情况,科学养鱼杂志社对安徽省虾蟹重点养殖大户和经销商进行了走访,走访的地区包括芜湖市无为县、马鞍山市当涂县、和县、含山县以及宣城市宣州区等。  相似文献   

16.
伊乐藻在滨海盐碱地蟹池的利用及耐盐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是一种优质、速生、高产、耐低温、营养丰富的沉水植物,是多种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的优良天然饵料,被誉为沉水植物的娇子,上世纪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引进后[1],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广泛应用,已成为河蟹、小龙虾(克氏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池塘中优选的水草[2].蟹池种植伊乐藻,可以为河蟹提供优质饵料,还可以净化水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营造蟹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河蟹活动、隐藏、蜕壳所需的隐蔽环境[3].伊乐藻适应力极强.水温在5℃以上即可生长,冬季在冰下以营养体越冬,当苦草、轮叶黑藻尚未发芽时,该草已大量生长[4],非常适合我国北方地区的池塘引种.  相似文献   

17.
EM(有益微生物菌群)调节蟹池水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针对目前河蟹池塘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养殖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着河蟹品质和食用安全性的问题,探讨在河蟹养殖过程中采用EM(有益微生物菌群),调节池塘水质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对比试验,测定了池塘水化学因子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变化的原因,为河蟹养殖过程中有效调节池塘水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江苏昆山池塘养殖以虾蟹混养为主,近几年在大规格扣蟹的推广养殖下,河蟹的品质和规格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其中混养的青虾始终没有增产增效。2018年,青虾减产情况严重,昆山北片巴城和周市两个乡镇大面积出现秋虾亩产低于5千克、甚至没有青虾的现象。笔者通过实地走访部分养殖户了解情况如下。何根明,巴城镇夏东村虾蟹养殖户,16亩3口池塘。2018年春虾亩放"太湖1号"虾苗15千  相似文献   

19.
2011—2012年,灌南县水产技术指导站和灌南县硕项湖虾蟹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实施了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大规格蟹种培育及商品蟹生态养殖技术应用",其中项目中"微生物菌的应用对河蟹生长和水质变化的影响"课题试验研究顺利完成,实现了预期的效果。现将课题试验研究过程介绍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点灌南县新安镇尹湖村、镇中村,灌南县硕项湖虾蟹养殖专业合作社虾蟹生态养殖基地。1.2塘口条件蟹种培育池塘选择虾蟹生态养殖基地内6、7、8、9号4个蟹种培育池塘,面积分别为5×667m2  相似文献   

20.
池塘养蟹技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俗称毛蟹,其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生长快,养殖周期短,效益高。河蟹的养殖对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达小康起到重要作用,全市99年河蟹养殖面积为10.8万亩。池塘河蟹养殖是在人工控制下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是近几年在我市发展较快的水产养殖项目。池塘养蟹对池塘条件、投饵、防逃、病害防治等都有严格要求,需按照一定的技术精心管理才能取得高产量、高效益。一、河蟹生物学特性(一)河蟹迁徙运动河蟹在淡水中生长,海水中繁殖,一生需经历两次定向性的迁徒运动,以满足其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环境条件。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