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驼绒藜属植物全世界有7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经多年调研及栽培测试,发现内蒙古驼绒藜属植物有3个种群,分别为华北驼绒藜、驼绒藜、内蒙古驼绒藜.介绍了内蒙古驼绒藜属植物牧草的生物学特性,以期为该属牧草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驼绒藜属植物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驼绒藜属植物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植被类型中的重要植物,本文从生物学特性的角度,综述了20世纪近20年来对国内外驼绒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对今后重点研究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驼绒藜属牧草是耐旱、抗寒、高产、优质的半灌木优良牧草.各种家畜均喜采食,用于冷季补饲更为理想.内蒙古草原化荒漠及荒漠区分布有驼绒藜,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区分布有华北驼绒藜.探讨了内蒙古驼绒藜属牧草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种类分布及利用情况、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4.
驼绒藜属牧草是耐旱、抗寒、高产、优质的半灌木优良牧草。各种家畜均喜采食,用于冷季补饲更为理想。内蒙古草原化荒漠及荒漠区分布有驼绒藜,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区分布有华北驼绒藜。探讨了内蒙古驼绒藜属牧草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种类分布及利用情况、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5.
驼绒藜属植物属于耐寒、耐旱、耐贫瘠、耐风蚀、繁殖力强的喜沙半灌木.综述了驼绒藜属植物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并从采种与种子处理、地块的选择与整地、播种与育苗、草地的培育、苗期的管护等方面介绍了驼绒藜属植物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几种野生牧草生态的研究:Ⅰ华北驼绒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份华北驼绒藜材料农艺性状,化学成分,染色体,同功酶等各项指标的对比,确定了内蒙古哲盟和巴盟产的2种华北驼绒藜为2个地理生态型,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驼绒藜属植物属于耐寒、耐旱、耐贫瘠、耐风蚀、繁殖力强的喜沙半灌木。综述了驼绒藜属植物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并从采种与种子处理、地块的选择与整地、播种与育苗、草地的培育、苗期的管护等方面介绍了驼绒藜属植物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研究华北驼绒藜种子在室内不同温度和贮藏时间处理条件下的萌发试验和田间发芽与温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种子不存在休眠,种子萌发完全响应于某一次降水,种子萌发对成苗没有障碍;随着种子贮藏年限的增加,发芽率明显下降;在干旱的荒漠草原地区,田间种子发芽需要时间积累,一般为22℃.  相似文献   

9.
研究华北驼绒藜种子在室内不同温度和贮藏时间处理条件下的萌发试验和田间发芽与温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种子不存在休眠,种子萌发完全响应于某一次降水,种子萌发对成苗没有障碍;随着种子贮藏年限的增加,发芽率明显下降;在干旱的荒漠草原地区,田间种子发芽需要时间积累,一般为22℃。  相似文献   

10.
华北驼绒藜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华北驼绒藜种子室内不同温度和贮藏时间处理条件下的萌发试验和田间发芽与温度关系的试验研究认为,华北驼绒藜种子不存在休眠,种子萌发完全响应于某一次降水,种子萌发对成苗没有阻碍,随着种子贮存年限增加,发芽率明显下降。在干旱荒漠草原地区,田间种子发芽需要时间积累,一般为22℃。  相似文献   

11.
不同含水量驼绒藜种子在室温、4~5℃和-18℃条件下贮藏4年,适度超干处理能延长种子的贮藏寿命。室温和低温下贮藏11个月后,超干燥(MC5.28%-3.89%)和低温种子的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地低于未超干燥种子(MC7.47%);而种子活力、脱氢酶活性和抗氧化酶POD和CAT的活性均显著地高于未超干燥种子。室温下贮藏48个月后,超干种子(MC4.84%-3.41%)的活力与低温贮藏种子同等水平。超干燥贮藏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驼绒藜种子活力保持较高水平;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是提高超干燥种子耐贮藏性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驼绒藜[Ceratoideslatens(J.F.Gmel.)Revealet Holmgren],又名白柠角,分布于内蒙古草原化荒漠及荒漠地带。驼绒藜是耐旱、抗寒、高产、优质的半灌木优良牧草,其当年枝及叶片等为各类家畜喜食。综述了驼绒藜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并介绍了驼绒藜的植苗移栽、直播、营养钵植苗等播种方法。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驼绒藜是一种耐寒、耐旱、耐瘠薄、营养丰富的多年生藜科牧草,饲用价值较高。在荒漠草原区大规模人工种植,可以恢复植被,改良草场,提供饲草,改善生态环境,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介绍了荒漠草原区驼绒藜资源的概况、经济价值、驼绒藜的培育与管理方法,以及种植驼绒藜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参考相关文献,对驼绒藜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等独特的生态经济优势进行了总结和论述.并提出了示范推广的合理性建议.旨在为在我国北方荒漠草原区大力推广种植驼绒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蔡丹红  李陈建  魏岩 《草地学报》2016,24(2):384-388
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是一种抗旱、耐盐、耐瘠薄的温带旱生半灌木,为旱生优良牧草。通过研究温度、贮藏时间、苞片及盐分对驼绒藜种子萌发的影响,旨在揭示其萌发行为及其适应机制。结果表明:驼绒藜种子在高温周期(25/35℃和20/30℃)萌发速度快、萌发率高;低温周期(5/15℃和10/20℃)的种子则成持续性萌发。驼绒藜种子具有后熟作用,种子在室温下干藏10个月仍具高的萌发率。苞片影响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去除苞片可以明显促进种子的萌发。浓度低于0.6 mol·L-1的NaCl溶液对种子的萌发率无显著影响;但从0.6 mol·L-1起随着浓度增高,萌发率逐渐降低,直至为零;盐处理后,大部分种子失去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