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干旱地区华北驼绒藜育苗移栽是提高建植成活率的有效途径。利用生根粉、保水剂及清水浸泡及剪根等处理,对不同株龄和移栽不同时期的华北驼绒藜成活率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移栽成活率为72.6%。秋季为90.3%,药剂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华北驼绒藜育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地区华北驼绒藜育苗移栽是提高建植成活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利用生根粉、保水剂及清水浸泡及剪根等处理,对不同株龄和移栽的不同时期的成活率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移栽成活率为72.6%,秋季为90.3%,药剂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为合理利用荒漠草原区饲草资源,开展了分别以华北驼绒藜、紫花苜蓿为主要饲草配合谷草、冰草饲喂苏尼特羔羊的试验.根据组合效应原理科学组合,试验共设100%华北驼绒藜、50%华北驼绒藜+50%谷草、50%华北驼绒藜+50%冰草、100%苜蓿、50%苜蓿+50%谷草、50%苜蓿+50%冰草6个处理.结果表明,100%苜蓿处理的羔羊增重、屠宰率、净肉率都明显高于其他饲草处理,其饲喂效果最好.不同饲草组合饲喂效果为:50%华北驼绒藜+50%谷草>100%华北驼绒藜、50%华北驼绒藜+50%冰草;100%苜蓿>50%苜蓿+50%谷草、50%苜蓿+50%冰草.  相似文献   

4.
为合理利用荒漠草原区饲草资源,开展了分别以华北驼绒藜、紫花苜蓿为主要饲草配合谷草、冰草饲喂苏尼特羔羊的试验。根据组合效应原理科学组合.试验共设100%华北驼绒藜、50%华北驼绒藜+50%谷草、50%华北驼绒藜+50%冰草、100%苜蓿、50%苜蓿+50%谷草、50%苜蓿+50%冰草6个处理。结果表明,100%苜蓿处理的羔羊增重、屠宰率、净肉率都明显高于其他饲草处理,其饲喂效果最好。不同饲草组合饲喂效果为:50%华北驼绒藜+50%谷草〉100%华北驼绒藜、50%华北驼绒藜+50%冰草;100%苜蓿〉50%苜蓿+50%谷草、50%苜蓿+50%冰草。  相似文献   

5.
华北驼绒藜是一种数量可观、广泛分布于我国荒漠草原区的饲草资源,但目前人们对其饲用价值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水平,为了充分了解和更好地利用华北驼绒藜这一自然资源,缓解冬春季及“白黑灾害”造成的饲草不足问题,更好地为荒漠草原区探索出高效养羊的新路子,开展了华北驼绒藜饲用评价试验.将华北驼绒藜、谷草、苜蓿铡短、粉碎后,再与50%、30%、20%的精料混合制成颗粒日粮,饲喂绵羊,通过比较不同处理组绵羊的增重情况,结合经济效益分析,评价不同精粗比水平下华北驼绒藜的养羊效益.试验表明,华北驼绒藜和谷草在30%精料水平下,具有与相同精料水平下用苜蓿饲喂绵羊同等的增重效果,并可增加纯收入高于80元/只;华北驼绒藜在精粗比为3:7的条件下有较好的养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对华北驼绒藜、驼绒藜和内蒙古驼绒藜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种的染色体基数均为9,华北驼绒藜为二倍体,驼绒藜为四倍体,内蒙古驼绒藜为六倍体.这3种植物即使在同种植物内常因产地不同其核型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华北驼绒藜是一种数量可观、广泛分布于我国荒漠草原区的饲草资源,但目前人们对其饲用价值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水平。为了充分了解和更好地利用华北驼绒藜这一自然资源,缓解冬春季及“白黑灾害”造成的饲草不足问题。更好地为荒漠草原区探索出高效养羊的新路子,开展了华北驼绒藜饲用评价试验。将华北驼绒藜、谷草、苜蓿铡短、粉碎后,再与50%、30%、20%的精料混合制成颗粒日粮,饲喂绵羊,通过比较不同处理组绵羊的增重情况,结合经济效益分析,评价不同精粗比水平下华北驼绒藜的养羊效益。试验表明,华北驼绒藜和谷草在30%精料水平下。具有与相同精料水平下用苜蓿饲喂绵羊同等的增重效果,并可增加纯收入高于80元/只;华北驼绒藜在精粗比为3:7的条件下有较好的养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管理方式对华北驼绒藜生长及种子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敏  易津  张鹏 《草地学报》2003,11(2):139-145
研究施肥、浇水等不同管理措施对华北驼绒藜生长及种子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田间管理可以提高华北驼绒藜的株高、枝条数、种子产量和质量。其中3次施肥+喷钾增产增质效果优于其它处理。3次施肥为最佳施肥方式。浇水及喷施钾肥对促进华北驼绒藜营养生长和提高种子产量、质量没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华北驼绒藜雨季移栽成活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不同季节移栽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系列研究之一。干旱区春季生态建植有补水之苦,雨季移栽表明,不需坐水或补水,成活率可高达60%,浸根可提高成活率至90%;说明雨季移栽是可行的。移栽植株数日内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脯氨酸含量骤然升高,含量恢复过程则较缓慢,说明移栽使植株突然损伤,但终能恢复至正常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对华北驼绒藜、驼绒藜和内蒙古驼绒藜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种的染色体基数均为9,华北驼绒藜为二倍体,驼绒藜为四倍体,内蒙古驼绒藜为六倍体。这3种植物即使在同种植物内常因产地不同其核型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