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室外自然环境条件下比较了水蕹菜、水葫芦、水花生以及慈姑对养殖池塘废水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四种水生植物对TN、TP、COD、氨氮、硝酸盐氮以及亚硝酸盐氮均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综合比较发现,水蕹菜和慈姑对养殖池塘废水的净化能力强于水葫芦和水花生.  相似文献   

2.
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氮磷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研究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以5种水生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包括金边石菖蒲(Phnom penh acorus tatarinowii)、香菇草(Hydrocotyle vulgaris)、穗状狐尾藻(Myrtophllum spicatum)、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在人工气候室中,利用水培法,研究了其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可以作为净水植物,其中金边石菖蒲和香菇草的去氮效果较好,金鱼藻、穗状狐尾藻和香菇草对磷的去除效果非常好;经过七周的试验后,试验水生植物金边石菖蒲、香菇草、穗状狐尾藻、金鱼藻和眼子菜对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6.22 %、91.13 %、79.69 %、83.17 %和65.51 %,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7.94 %、92.09 %、92.61 %、95.20 %和85.87 %;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磷的去除效果比氮好,速度也比较快。因此,可以把这几种水生植物作为人工湿地的首选植物。为人工湿地植物选择和降低污水水体营养盐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污水净化中常用水生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净化效果,通过综合比较,探讨龟鳖养殖水质净化中水生植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PSB菌剂净化养殖水体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SB菌剂施用到养殖水体后水质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 :PSB菌剂净化养殖水体的效果较好 ,实验池与对照池相比 ,水中的溶解氧平均升高了 10 .6 % ,高锰酸盐指数平均下降了 2 2 .3% ,氨氮平均下降了 2 5 .9% ,硫化物平均下降了 16 .7%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水质净化剂 ,可广泛应用于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鳗鲡工厂化养殖池水经0.5~64 mg/L的高铁酸钾净化后,pH波动<0.3,DO变化幅度<4.4%.而悬浮物、COD、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浓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对COD、硫化物、亚硝酸盐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75.3%、97.4%、20.6%.同时,高铁酸钾超过5 mg/L可使养殖水体的总菌数下降愈98.7%.  相似文献   

6.
不同水生植物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在水温26.6℃~30.6℃下,分别对密度相同的苦草、聚草、轮叶黑藻、伊乐藻、茭草、水浮莲、水花生、浮萍对水体中COD、NH4-N、NO3-N、NO2-N、TP、TN六个指标的最大去除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养蟹池塘中种植一定密度的水生植物有利于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邵留 《重庆水产》2002,(1):20-2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增,造成环境污染,养殖池塘因水源水质恶化而造成死鱼的事故时有发生;大规模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水体中微生物大量繁殖,病害越来越多,而鱼药滥用对鱼和其食用者均易造成药害。养殖水体的净化处理与重复利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是渔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本文对目前水产养殖中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建立高效,节能,健康的生态养殖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养殖池塘水质生物净化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设计2个试验池和1个对照池,将试验池分隔为鱼类放养区与水质净化区,使池水在两个功能区间歇循环流动。在净化区采用种植水生植物、吊挂河蚌和生物包三种生物方法来净化养殖水体。在放养区混养以吃食性鱼类为主的多种鲤科鱼类。在6~9月份,对3个鱼池的水质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试验池的水质明显比对照池要好,水体透明度明显较高,TSS、CODMn、TAN、NO2^--N、NO3^--N、TN、TP和PO4^3--P的平均浓度明显较低。不过,2个试验池的DO总体上略低于对照池。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2011,(8):7-7
浙江兰溪市自2011年4月份启动水生高等植物净化池塘水质工程以来,经过2个多月的水生高等植物种植和参照对比,目前进行种植的池塘水质明显好于非种植池塘,水生高等植物净化池塘水体效果显著。在养殖池塘内种植菖蒲、香蒲、美人蕉等高等水生植,就是利用水生植物能够大量吸收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0.
鲟鱼工厂化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循环水养殖存在着氨氮、磷酸盐总量不断积累的问题,影响鲟鱼品质和产量。为了提高鲟鱼循环水养殖效果,本文采用了6种水生植物,研究了其调节鲟鱼养殖水体氨氮与磷酸盐等水质、促进鲟鱼生长、改善鲟鱼品质的作用,结果显示:种植了水生植物的A、B试验单元氨氮去除率分别为76.4%与56.6%,磷酸盐去除率分别为64%与44.0%;鲟鱼养殖成活率分别为96.8%与96.5%,饵料系数分别为1.52与1.63;鲟鱼肉质口感好,没有泥腥味。结果表明,水生植物对养殖水体中氮、磷具有极强的去除能力,通过对水质的改良能提高鲟鱼养殖效果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pH值作为鱼虾养殖池水水质理化性质的重要指标,直接决定水体中很多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鱼虾的生长有一个最适宜的PH范围,约为7~8.5,PH值偏高或偏低,都将影响养殖水体整个物质代谢过程,抑制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腐败菌的分解作用,从而影响水中有机物质的浓度,进一步恶化整个水体,如不加以处理,会危害鱼虾的生长繁殖,甚至导致死亡。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由于残饵、有机肥、生物体的粪便等逐渐积累,而水体中的溶氧不足,造成氧化过程受抑制,有机物质分解不充分,产生和积存了各种有机酸类物质,使得水体成酸性,PH值偏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莴苣、小葱净化养殖水体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组,2个实验组为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分别浮植的莴苣和小葱,对照组不种蔬菜、只有相同规格的漂浮载体,在盛有同体积的养殖水的塑料箱体中进行静态净化试验,经过26 d的实验,结果显示:莴苣、小葱和对照组对养殖水体中中氨氮(NH4-N)的去除率分别是65.9%、70.1%和19.2%,对化学耗氧量(CODMn)的去除率分别是51.6%和57.6%、11.1%,对总氮(TP)的去除率分别是60.2%、59.7%和16.7%,对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是57%、64.1%和22.7%,经t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莴苣、小葱具有较好的水质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池塘养殖水体净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池塘养殖水体污染现状入手,分别介绍了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原理与方法,重点分析了具有投资少、处理成本低、且不产生2次污染的生物净化技术,通过比较,认为生物净化技术在池塘养殖中有着更为广阔地应用和发展前景,是实现无公害养殖和内陆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水产业集约化养殖的迅速发展,养殖中残饵、粪便等自身污染日益加剧,常引起水体中N、P等营养元素非正常变化,导致藻类异常繁殖,水体富营养化,并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摄食、生长甚至存活以及对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淡水池塘集约化投饲养殖水体的营养物质富集问题,采用围隔试验方法,研究了蕹菜(Ipomoea aquatica)和水鳖(Hydrocharis dubia)两种植物对泥质和沙质两种底质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发现:泥质底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和总磷(TP)自净去除率显著低于沙质底,而泥质底水体的高锰酸盐指数(CODMn)自净去除率显著高于沙质底(P<0.05);不同底质水体中,两种植物对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氮、总氮(TN)和CODMn的去除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12.5%与25.0%的水鳖处理对营养物质的去除率基本无显著差异(P>0.05),12.5%的蕹菜与水鳖处理组仅在泥质底水体中水鳖(MSBI)对氨氮的去除率显著小于蕹菜(MKC)以及MSBI对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显著高于MKC(P<0.05);泥质底水体中植物处理对氨氮、亚硝酸盐氮、TN、TP和CODM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0.07%、54.78%、52.68%、23.96%和47.32%,沙质底分别为72.43%、83.54%、57.20%、37.07%和40.75%;此外,试验末植物处理组水体的所测营养物质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上升。沙质底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TP等营养物质波动较大且自净去除率高于泥质底;在泥质和沙质底水体中蕹菜和水鳖浮床均具有显著净化作用,本地种水鳖可作为生态浮床的潜力净水植物;浮床应用过程中应加强收割与收获等管理,以避免水体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6.
网箱养草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外养殖池塘中进行异育银鲫和网箱养草(菹草)的混养实验,旨在通过监测室外池塘养殖系统中水体主要理化因子,探讨网箱养草对养殖水体主要营养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本次试验的鱼草共生系统中,网箱养草对水体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能有效去除水体中的N、P等营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7.
在河蟹循环水养殖模式中,进行4种不同净化工艺对池塘养殖尾水净化效果的比较研究.工艺1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进行净化;工艺2以水生动、植物进行多极净化;工艺3以浮萍和金鱼藻等进行净化;工艺4以微生态制剂和金鱼藻等进行净化.分别计算各净化区的污染物净化总量和单位净化面积的净化强度.结果表明,4种不同净化工艺对排入的池塘养殖尾水营养盐均有较好的吸收效果.不同的净化工艺对NH3-N、TN、TP和CODMn的去除能力表现出一定差异.工艺3对池塘养殖尾水中NH3-N、TN和TP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好,对池塘养殖尾水中氮磷的净化效率相对优于其他3种净化工艺.  相似文献   

18.
为解析不同季节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水体菌群结构与功能特征,本研究选取中国北方典型岸基半开放刺参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分别构建了辽宁长海刺参养殖池塘四季水体菌群16S rRNA基因测序文库.结果显示,辽宁长海刺参养殖池塘水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以夏...  相似文献   

19.
利用组合湿地系统对湖区池塘养殖尾水进行净化,以实现水体循环再利用,减少对周围水环境的污染。组合湿地系统由3个莲藕净化塘、1个生态沟渠和1个人工湿地组成,面积分别为2.1 hm2、1.47 hm2和0.52 hm2,其中净化塘莲藕的覆盖度分别为0%、30%、60%。沿程采样测定水化学指标。结果显示,组合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养殖尾水中的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和化学耗氧量(COD)等指标。TN、TP由初始值1.3 mg/L、0.76 mg/L降到0.4 mg/L、0.09 mg/L,去除率分别为41.5%、77.5%;NH4+-N、COD由初始值0.27 mg/L、42 mg/L降到0.06 mg/L、27 mg/L,去除率分别为77.7%、35%。研究表明,该组合湿地系统能有效净化养殖尾水,实现水体循环再利用,可有效缓解南四湖的入湖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制剂与水生植物对养殖水质的协同净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水源水经曝气沉淀净化初步处理后进入净化池,通过机械增氧,同时增加微生态制剂与水生植物种植综合净化处理,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淡水养殖水质标准:pH7.2~8.5,溶解氧5.0mg/L,磷酸盐0.06mg/L,非离子氨0.018mg/L,亚硝酸盐氮0.008mg/L,CODMn7.5mg/L,总大肠菌群4960个/L。养殖结果:试验池翘嘴红鲌、花白鲢、丁鱼岁平均单产749kg,饲料系数1.32;对照池单产617kg,饲料系数1.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