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指年龄在16岁到30岁的青年农民。目前农民工犯罪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重要因素。笔者着重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文化原因在于基础薄弱、思想素质教育不到位和职业教育的缺失,进而提出加强文化教育,减少农民工的犯罪。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进入城市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日益扩大,新生代农民工事实上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他们长期远离家乡、亲人,感到孤单、寂寞,缺乏安全感、归属感,再加上工作压力大,情感和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问题非常严重。比如,自卑、迷茫、仇视、焦虑不安等,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既损害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又可能诱发农民工心理变异走向极端,极易导致农民工自杀和犯罪。本期栏目刊登此文,希望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当前心理问题的分析,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调整心态、健康生活,更快地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就业培训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顺利实现非农就业的关键。在回顾新生代农民工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特征,给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实施要点,以期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促进其非农就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秦秀清  胡庆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27-12430,12446
通过2010年6月23~27日在赣州市于都县工业园就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就业的相关问题对企业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的调查研究,了解了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就业基本情况,以及他们的择业就业发展情况及职业理想。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企业用人不规范,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尽如人意;新生代农民工知识和技术水平滞后于企业需求;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自身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新生代农民工欠缺职业规划,学习培训需求难以有效实现;受户籍制度制约,新生代农民工难以真正的融入务工所在地。提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和就业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完善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各项劳动经济权益;加强职业培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竞争力;注重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权利保障,提高他们的话语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任爱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73-1074,1077
研究了幸福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偏差”、“落差”和“逆差”产生的社会性因素,提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对策: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知,消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偏差;增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消除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落差”;完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引导,扭转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逆差”.  相似文献   

6.
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网络阅读的现状及网络阅读对新生代农民工产生的不良影响,并给出了正确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网络阅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理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彦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096-22098
界定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含义及其特征,论述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大意义,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困境,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特征、教育、生活、就业现状,分析了教育对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技能及社会地位的现实意义。提出了转变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观念,企业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政府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的有效转移。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现状,分析了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有效转移的素质困境,并从新生代农民工和政府两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提升进行了相关的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心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政治心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心理,需要拓展新生代农民工学习政治知识和政治理论的途径,提高其政治认知能力;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国史教育、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政治情感;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经济收入,为端正其政治动机奠定经济基础;拓展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实践的渠道,明确其政治态度;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政治地位,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高低对中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有重要影响。从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入手,阐述了莒县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要构键“一主多元”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采用“二课堂一跟踪”培育模块,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农村新生力量,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与父辈不同的价值观。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是其城市化内驱力,知识结构是其城市化基础,国家的政策导向逐渐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明确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并由此提出必须建立教育培训机制,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进行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消除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障碍;改革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关系转接机制;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市现有的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切实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高职业素质的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基础。因此,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培训非常重要,事关城市发展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自我职业价值的实现。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发展的现状,然后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养成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围绕上述问题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养成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介绍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与率低的现状,并从政府、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本身3个方面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与率低的影响因素,指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的迫切性。对此提出了加快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与率的对策,以期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加快城镇化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城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诚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981-11983
结合现阶段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诚信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现阶段对新生代农民工诚信教育的政策性建议,以期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择业的竞争力,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就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213-216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农民工的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培育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问题研究显得不够。为了深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培育问题,有必要进行比较研究,将全国分三类地区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研究,即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拟对西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研究,并以陕西省兴平市新生代农民工生存和思想状况为实证研究,对新生代农民工核心价值观培育情况进行初步探讨,从而归纳出西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核心价值观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高低对中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有重要影响。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入手,阐述了莒县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是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他们对于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他们在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呈现的新特点,然后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再次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存在问题的成因,最后尝试探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河南新生代农民工性别构成以男性为主,农民工群体呈现年轻化态势。从文化素质上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相对高于流出地,但低于流入地。在河南农民工的地域分布上,平原多于山区,东部多于西部。单位宿舍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居住地点;已婚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是夫妻一起外出,子女留在老家;上网和看电视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业余活动。权益保障的缺失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身份认同上处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尴尬境地,缺乏幸福感,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健康和心理疏导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