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肉汤稀释法和牛津杯法观察了蛇莓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标准菌和临床菌株体外抗菌活性;影印培养法观察亚抑菌浓度作用下,水提物对以上3种临床菌株质粒的消除作用;用微量滴定板法检测不同浓度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临床菌株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蛇莓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等不同临床菌株均有抑菌作用,当质量浓度≥125g/l。时对菌株累计抑菌率达100%;蛇莓亚抑菌浓度作用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4h后,质粒消除率分别为1.4%,5.1%,2.2%;不同浓度蛇莓水提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膜形成量均有影响,且存在浓度依赖关系。由此可见,蛇莓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等兽医临床常见病原菌有抗菌作用,对质粒有消除作用,能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  相似文献   

2.
检测桃金娘不同部位水提物及醇提物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采用琼脂扩散药敏法测定抑菌圈直径,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桃金娘叶、果的醇提液和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并且醇提液效果优于水提液,其中桃金娘叶醇提液的抑菌效果最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的MIC分别为0.125 g/mL、0.25 g/mL。桃金娘叶、果的醇提液和水提液对大肠杆菌均无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单味中药对大肠杆菌、沙门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临床菌株R质粒的消除作用,试验以8种单味中药水煎剂为质粒消除剂,以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沙门杆菌为靶细菌,采用肉汤二倍稀释法和影印培养法,观察不同单味中药对大肠杆菌、沙门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临床菌株R质粒的消除作用。结果表明:各单味中药对3种菌株R质粒有不同程度的消除作用(消除率为0.4%~5.0%),其中以黄连的平均消除率最高,为2.9%。耐药菌株经不同消除剂作用后表现为1~3条质粒条带消失。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石榴皮水提物与抗菌药物体外联合抗菌作用的效果,试验采用双层打孔法检测石榴皮水提物的抑菌能力,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石榴皮水提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使用棋盘法测定石榴皮提取物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多西环素和恩诺沙星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石榴皮水提物具有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1.25 mg/mL和5 mg/mL;石榴皮水提物联合阿米卡星对大肠杆菌表现为相加作用,联合链霉素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为相加作用,联合庆大霉素对大肠杆菌表现为颉颃作用。说明石榴皮水提物可以与阿米卡星和链霉素联用,均表现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蒲公英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干预及消除作用。通过扫描电镜法(SEM)和结晶紫染色(CV)方法评价蒲公英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及其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蒲公英水提物不仅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而且还对成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具有消除作用.这一结果将有助于临床防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引起的慢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甘草、黄连、板蓝根、黄芩、黄芪、大青叶6种中药醇和水提取物,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效果。采用醇提法和水提法获得6种中药醇和水提取物;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的中药提取物;通过试管2倍稀释法探明该中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而探明该中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6种中药醇水提取物中仅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较强的抑菌效果,浓度在0.5 mg/mL时,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达高敏和极敏。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0.08 mg/mL和0.04 mg/mL,MBC结果显示,黄连醇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杀菌作用,MBC分别为0.16 mg/mL和0.08 mg/mL。表明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且黄连水提物的抑菌效果优于黄连醇提物。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杂种鹅掌楸叶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效果,通过乙醇回流提取制得鹅掌楸醇提物,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萃取得到鹅掌楸叶醇提物的不同部位,并通过琼脂平板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各部位的抗菌作用。结果显示:杂种鹅掌楸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氯仿部位作用最强,抑菌圈分别为18.0、16.0及17.0 mm,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625、0.312 5及0.625 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5、0.312 5及1.25 mg/mL。各部位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无抗菌作用,正丁醇、水部位提取物对测试的4种菌均无抗菌作用。研究表明杂种鹅掌楸叶提取物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有不同程度抗菌作用,其中氯仿部位提取物有较强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沙枣叶提取物体外抗菌、抗氧化活性,以期为沙枣叶抗菌、抗氧化功能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沙枣叶为研究对象,提取沙枣叶醇提物、水提物原液(1 g/mL),将1 g/mL沙枣叶提取物分别稀释为500、333、250、200、100、50、20、10 mg/mL的不同稀释浓度的待测样本检测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抗菌活性。抗菌试验选用鼠伤寒沙门氏菌、马链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白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8种菌菌株各一株,分别测定沙枣叶提取物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沙枣叶醇提物对大肠杆菌、白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具有抗菌作用,其抗菌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沙枣叶醇提物1 g/mL、500 mg/mL、333 mg/mL及250 mg/mL浓度的样品,200 mg/mL浓度的沙枣叶醇提物对大肠杆菌、白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为低度敏感;其他浓度沙枣叶醇提物及水提物各浓度样品对上述8种菌均为不敏感或无抑菌活性。试验条件下,沙枣叶水提物(1 g/mL)总抗氧化能力略高于醇提物(1 g/mL),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沙枣叶水提物1 g/mL组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疆沙枣水提取物在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和试管连续(对倍)稀释法对新疆沙枣水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菌株的抑菌圈直径,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新疆沙枣水提取物在体外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其他菌种都没有抑菌效果,只对褔氏痢疾杆菌有轻微的抑菌作用。结论:新疆沙枣水提取物对褔氏痢疾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白头翁抗菌活性的有效部位,用氯仿、无水乙醇、水依次提取白头翁,检测各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白头翁氯仿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优于80%乙醇提取物,也优于水提物;白头翁粗多糖亦有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MIC均为80.04 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