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智能电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已经逐渐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有效结合110 kV智能化变电站二次系统调试经验,对智能化变电站特征与结构进行介绍,并对110 kV智能化变电站二次系统调试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结合110 kV梅林变电站智能化改造中的实际经验,从网络结构、二次屏位设计方面开始,阐述了智能化改造过程中重点难点问题,重点研究在110 kV变电站非全停情况下站内跨间隔联调方案,并具体阐述了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的分离措施及二次工作安全措施,为综自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的推进进行了大胆探索,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1选择课题1.1选题背景自2010年起国家电网公司大规模建设智能化变电站,二次专业迎来一次新的挑战;青岛地区目前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工作占全院设计工作量90%;我单位二次专业设计人员仅为定员的30%,2017年度设计工作量增长100%,提高二次专业工作效率势在必行。1.2选题理由公司要求:提高110kV智能化变电站设计效率,确保公司工程按时完成。部门要求:各专业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4.
以某220kV变电站智能化的改造工程为例,对变电站现场设备、场地布置、运行环境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网格结构、二次屏位、220kV及66 kV开关,刀闸,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至智能柜二次电缆,母线智能化改造、220kV线路(旁路)间隔智能化改造、主变压器间隔智能化改造等改造方案进行分析探讨,并详细介绍实施过程及注意事项。对220kV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持,保证在改造过程中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为同类项目的改造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中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枢纽,是常规变电站改革发展的方向。其具有物联网特性的变电站体系架构、遍布全站的无线传感网络和数字化的断路器与传感器,这些最能体现其智能化特性。文章主要介绍了110kV智能变电站的一次电气结构,以及上述三个智能化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新时期,电力市场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应对挑战,电力行业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其能够很好的解决目前电力行业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智能电网进行改造和建设的过程中,与传统变电站相比较,智能变电站的任务更加繁重,因此要采用数字化测量和智能网络系统等智能技术构建智能电网。基于此,文章主要对110kV智能化变电站电气系统设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开封110 kV大学数字化变电站为实例,介绍了基于IEC 61850标准的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特征,分析了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精度校验方法和数字化的保护装置调试技术。为今后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和应用提供了基础资料和调试方案。  相似文献   

8.
《农村电气化》2010,(3):64-64
近日,安徽淮北市110kV桓谭输变电工程将做为国家电网公司试点建设的第二批智能电网项目。变电站在开工建设中将应用国内领先纯光纤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断路器独立执行当地功能,一次开关实现智能化,应用智能站的电源及辅助设备系统:应用变压器新型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在线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9.
介绍变电站网络智能倒闸操作模拟系统的结构和设计思路,主要对系统的倒闸操作模拟和其他拓展功能进行了分析,其他拓展功能包括智能化设备状态显示,运维站设备间隔运行状态汇总,自动开票和编制操作方案,电子围栏随意设置及工作内容或其他标注内容显示,接地标签拖放、管理和标示牌悬挂,远程编制变电站现场提示显示,显示设备图片、参数和相关内容与培训功能,最后介绍了变电站网络智能倒闸操作模拟系统在220kV金桥变电站和110kV春江变电站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500kV孱陵智能化变电站的500kV孱复Ⅱ回线路保护换型工程,并通过分析,总结归纳了智能化变电站内针对500kV线路保护换型的施工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此次500kV线路保护换型作为湖北省地区首例,为今后智能化变电站500kV线路保护改造提供了技术交流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杜靖宇  赵春芳 《南方农机》2019,(13):254-254
随着电气时代的发展,数字化的变电站技术理所当然的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电力资源分配自动化技术。文章通过对一次设备进行智能化转变,再配以高效智能的网络化二次设备,根据IEC61850的标准,组成了现代化多层次、智能化、信息化的现代变电站系统。基于变电站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的探究性话题显得非常必要。采用数字化技术的变电站,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加快对运行信息的处理。还在很大的程度上实现了变电站经济运行,减少了变电站从建设到运行维护的资金投入。为变电站的运行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自2011年220kV左安门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后,北京电网开始步入智能化时代,随后220kV未来城第二代智能站建成投运,其中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站域保护等新型智能设备的采用,标志着电网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装置投运后面临的校验问题随之而来,工作票的填写、二次安全措施的布置、保护校验项目及内容如何开展都提出全新的安全要求。2015年正值220kV左安门(扩大外桥)、怀柔北(双母接线)、温泉(双母接线)变电站的变压器、220kV线路保护的校验,对上述内容总结了安全措施的变化及相关建议,希望能对以后的运维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3.
2013年6月9日,国电南瑞提供二次设备舱的江苏镇江110 kV陵口变电站投运,该站是全国首座投运的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变电站二次设备在出厂前进入预制的二次设备舱并完成集成调试,运达现场即可直接投运,改变了原有的现场安装、调试工作方式,具有占地面积小、建设工期短、投资成本低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14.
孙晖  肖兵 《农村电气化》2011,(12):58-58
截至11月2日,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第一台智能化变压器——四平220kV变电站1号(新)主变(120MVA)运行良好,标志着吉林公司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进入全面启动阶段。2011年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将四平220kV变电站列为省内第一个智能化改造项目。  相似文献   

15.
<正>智能化变电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设备(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构建而成,以IEC 61850标准和通信规范为基础,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在此基础上实现变电站运行操作自动化、变电站信息共享化、变电站分区统一管理、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实现智能化电网调度和控制的基础单元。1智能变电站现状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和环保的智能设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宁夏中卫电网首座智能变电站——东华110 kV变电站应用情况,并对调试验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智能变电站验收工作提供了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7.
22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通信、监控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建的110kV及以上变电站均实现综合自动化,原有的常规站也将实施综合自动化改造,潮州地区110kV变电站已完成全部改造。原有两座220kV变电站也将在2007年开始逐步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该文针对潮州地区220kV变电站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旧站二次系统改造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原有设备,尽量降低改造成本,并提出了改造的主要思路及具体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传感器技术及机器人替代逐步融入变电站建设当中,变电站智慧化技术改造成为新一代变电站建设方向。与现有智能变电站相比,智慧变电站以坚强智能电网为基础,广泛应用“大、云、物、移、智、链”等先进信息通信网络技术,有力提升变电站全息感知、整站预警和智能互动能力。笔者现以110kV智能变电站为基础对其智慧化技术改造方案进行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许昌市兴国寺变电站是国家电网公司第二批智能电网推广项目,是全国第一批采用"直采直跳"方式的智能化变电站,同时也是河南省第一座220kV智能变电站。全站采用"三层两网"的结构模式,110kV以上设备采用的是户外敞开式,在站控层监控后台机上实现了顺控操作。该站投运伊始就始终坚持顺控操作,特别是在一键化顺控操作的定制、审核、执行、监护  相似文献   

20.
110kV云林变电站是宁波电网首座投运的数字化变电站,它的设计借鉴了国内几座已投产的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经验,结合技术现状、安全因素和经济效益,提出了云林变电站的设计方案,采用标准三层二网式构架,站控层MMS单网配置,过程层GOOSE双网配置,不设SMV网;采用网络化的监控和保护设备。经过比较论证,采用智能终端替代智能断路器的方式实现一次间隔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