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为红火蚁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以多杀菌素为原药,制成含量不同的多杀菌素诱饵,研究其对红火蚁的室内外毒杀效果。[结果]0.02%、0.04%和0.08%的多杀菌素诱饵室内毒杀作用迅速,红火蚁全部死亡时间分别为24 h1、2 h和8 h;0.01%多杀菌素毒饵室内作用适中,药后54 h红火蚁死亡率可达到100%。0.01%多杀菌素毒饵对红火蚁野外防控效果明显,药后5 d防控效果达到71.52%,25 d后上升到92.91%。0.01%多杀菌素诱饵不会快速杀死觅食工蚁,可在红火蚁个体间传播,最后达到令其全巢覆灭的目的。[结论]多杀菌素饵剂具有药效高、防治彻底、适合于各种环境使用等优点,是防治红火蚁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红火蚁是一种危险性入侵生物,选择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氟啶脲、氟虫脲)、保幼激素类似物(苯氧威、吡丙醚)、蜕皮激素类似物(甲氧虫酰肼、虫酰肼)3类6种昆虫生长调节剂,以毒饵法室内测定其对红火蚁工蚁的毒力。结果表明:以400 mg·kg-1昆虫生长调节剂饵剂饲喂红火蚁工蚁1~3 d,部分工蚁出现行动迟缓、呆滞现象,个体间相对分散;9 d后各处理中工蚁的校正死亡率为12.21%~88.27%。其中,甲氧虫酰肼饵剂处理后工蚁的校正死亡率较高,达(88.27±1.84)%,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LT50较短,为3.3 d;氟啶脲和苯氧威饵剂处理次之,工蚁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7.75±2.99)%和(70.11±1.56)%,LT50分别为4.3和4.8 d。质量分数高于900 mg·kg-1的甲氧虫酰肼饵剂,以及质量分数高于500 mg·kg-1的氟啶脲、苯氧威饵剂,对红火蚁工蚁的毒杀作用显著增强,工蚁取食3种饵剂7 d的LC50分别为23.689、79.665、99... 相似文献
4.
根据FAO推荐方法,采用滤纸药膜法比较测定多杀菌素时磷化氢抗性系数分别为343,128,56,1倍的谷蠡4个品系成虫(R343,R128,R56,R1)的毒力.结果表明,在24 h药膜接触处理后R343,R128,R56,R1的LD50值分别为25.269 7,8.163 2,7.590 4,9.564 5 μg·cn-2;经过48 h药膜接触处理后,R343,R128,R56,R1的LD50值分剐为0.274 0,0.204 3,0.250 8,0.371 6 μg·cm-2.试验剂量下,分别经24 h和48 h药膜处理后存活的试虫,在适宜培养条件均在脱离接触后5 d时全部死亡.对磷化氢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的谷蠡品系时多杀菌素的敏感性差异不明显.说明对磷化氢有明显抗性的谷蠹对多杀菌素没有表现出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科技》2017,(16)
为筛选出防治小菜蛾的高效环保药剂,将印楝素和多杀菌素按不同比例混配对小菜蛾进行室内毒力测试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7%印楝素乳油LC50值为1.661 5 mg/L、10%多杀菌素悬浮剂LC50值为2.964 3 mg/L;当印楝素与多杀菌素的质量比为1∶7混配时,共毒系数(CTC)高达310.17,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表明,在小菜蛾暴发期,使用8%印楝素·多杀菌素悬浮剂168.75~337.50 g/hm2喷雾防治,药后14 d防效高达88.69%~97.93%,同剂量条件下其防效明显优于对照药剂。8%印楝素·多杀菌素悬浮剂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在推荐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了除虫菊素与硫酸烟碱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中型工蚁的毒杀活性及攻击、爬杆、抓附能力的行为影响,并研究了除虫菊素对红火蚁的田间药效。【方法】采用饵剂法。【结果】0.01%除虫菊素饵剂和0.01%硫酸烟碱饵剂处理后9 d,工蚁校正死亡率为71.67%和55.00%。0.01%除虫菊素饵剂处理后7 d,攻击率、爬杆率和抓附率分别为21.67%、18.33%和18.33%。0.01%硫酸烟碱饵剂处理后7 d,攻击率、爬杆率和抓附率分别为36.67%、30.00%和20.0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005%、0.01%除虫菊素饵剂药后35 d,红火蚁虫口减退率分别为48.85%和75.74%,极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01)。【结论】研究表明,除虫菊素与硫酸烟碱对红火蚁具有良好的毒杀效果,在红火蚁绿色防治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2种植物源药剂对红火蚁工蚁的毒杀活性及行为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鱼藤酮和藜芦碱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采用水试管喂毒法,研究鱼藤酮和藜芦碱对红火蚁工蚁的毒杀活性及抓附率、聚集率、攀爬率、行走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04、0.07、0.35、0.70、0.88 mg/L的鱼藤酮溶液作用11 d后,红火蚁工蚁的死亡率分别为55.00%、70.00%、80.00%、95.00%、100.00%,对照为30.00%;抓附率分别为40.00%、30.00%、20.00%、5.00%、0,对照为70.00%;聚集率分别为25.00%、25.00%、15.00%、0、0,对照为65.00%;攀爬率分别为45.00%、30.00%、20.00%、5.00%、0,对照为68.33%;行走率分别为40.00%、30.00%、15.00%、5.00%、0,对照为60.00%。0.005、0.010、0.050、0.100、0.500 mg/L的藜芦碱溶液处理11 d后,红火蚁工蚁的死亡率分别为40.00%、46.67%、55.00%、63.33%、93.33%,对照为30.00%;抓附率分别为60.00%、53.33%、45.00%、36.67%、6.67%,对照为70.00%;聚集率分别为50.00%、40.00%、30.00%、20.00%、0,对照为65.00%;攀爬率分别为58.33%、50.00%、41.67%、30.00%、5.00%,对照为68.33%;行走率分别为58.33%、50.00%、41.67%、33.33%、5.00%,对照为60.00%。处理时间越长,鱼藤酮和藜芦碱对红火蚁的影响越显著。在较低剂量下,2种药剂均对红火蚁工蚁有一定的毒杀活性和行为抑制作用,在红火蚁工蚁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对中小型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毒杀活性及行走能力、
爬杆能力、抓附能力等行为的影响。【方法】以水试管喂毒法对红火蚁进行防冶试验。【结果】8 mg/L 氯虫苯
甲酰胺处理 60 h 后,小型红火蚁校正死亡率为 96.55%,16 mg/L 氯虫苯甲酰胺处理 60 h 后,中型红火蚁校正
死亡率为 100.00%。8 mg/L 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小型红火蚁 36 h 后,行走率、爬杆率、抓附率分别为 15.00%、
15.00%、11.67%,16 mg/L 氯虫苯甲酰胺处理中型红火蚁 36 h 后,行走率、爬杆率、抓附率分别为 15.00%、
13.33%、11.67%。【结论】氯虫苯甲酰胺对中小型红火蚁具有良好毒杀活性和行为影响,在红火蚁防控上具有
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曼陀罗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小、中型红火蚁工蚁的毒杀活性及行为作用,为利用植物源药剂防治红火蚁及其他有害生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试管喂养法,探究曼陀罗根、茎、叶、花和种子提取物对红火蚁的毒力及攀爬率、抓附率、行走率和聚集率等行为的影响。【结果】曼陀罗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小、中型红火蚁均具有一定的毒力,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红火蚁死亡率上升,其中以曼陀罗干叶和干花对两种蚁型红火蚁的毒杀效果最好,处理11 d后,干叶和干花提取物处理小型蚁的死亡率分别为98.67%和100.00%、中型蚁的死亡率均为100.00%。曼陀罗不同部位提取物对红火蚁的抓附率、攀爬率、聚集率和行走率等行为也具有抑制作用,其中以曼陀罗干花和干叶的作用效果最好,处理11 d后,干花提取物处理两种蚁型红火蚁的攀爬率、抓附率、聚集率和行走率均为0;干叶提取物处理小型蚁的攀爬率、抓附率和行走率均为1.33%、聚集率为0,而中型蚁的攀爬率、抓附率、行走率和聚集率均为0。【结论】曼陀罗不同部位提取物对两种蚁型红火蚁均具有良好的毒杀活性,对其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干花的影响力最明显,具有开发成新型绿色环保红火蚁防治植物材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12.
13.
红火蚁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红火蚁分布的主要气候临界因子、有效积温和生物气候相似距,选用Access设计数据库、MapInfo MapX和Visual Basic设计程序,构建了红火蚁潜在地理分布模型.利用中国670个气象站点30 a的气候资料运行该模型,预测结果表明,红火蚁可在中国65.82%的地区发生,可将红火蚁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划分为安全区、轻度危险区、危险区和高度危险区,其中危险区和高度危险区占37.91%. 相似文献
14.
15.
15种杀虫剂对红火蚁工蚁的触杀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室内采用药膜法研究了15种杀虫剂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工蚁的触杀毒力、瞬时接触毒杀和虫体接触传导毒杀活性.触杀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红火蚁工蚁对杀虫剂较敏感,所试15种药剂中有14种杀虫剂处理24 h的LC50值低于10 μg/mL,其中9种的LC50值低于0.1 μg/mL,仅有阿维菌素的触杀毒力表现较弱,其处理48 h的LC50值为1 045.74 μg/mL.瞬时接触毒杀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毒杀活性随药剂浓度的提高而上升,其中,辛硫磷在质量浓度50 μg/mL以上时,10 s瞬时接触毒杀活性24 h后即可达100%;氟虫腈、灭多威和毒死蜱也具有良好的瞬时接触毒杀活性.虫体接触传导毒杀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辛硫磷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易于通过虫体传导,辛硫磷50 μg/mL处理24 h后的传毒活性为93.33%,100 μg/mL以上的传毒活性达100%.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陆红火蚁远距离传播速度探讨和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资料绘制出不同年代中国红火蚁地理分布图、分析了分布特征、并应用面积开方法尧直线距离法计
算出目前中国大陆红火蚁长距离传播速度分别为26.5尧48.1 km/年。建立了模拟入侵县级区域数量与入侵大陆时间
长度之间关系的Gauss 模型院NC=458013.8也1-0.999989EXP(-0.000001D2)页、并应用该模型预测出2023 年中国大陆被
入侵县级区域数量将达到364 个。 相似文献
17.
红火蚁感染白僵菌后体内保护酶和酯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感染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后体内保护酶和酯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红火蚁工蚁被球孢白僵菌感染后,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SOD和CAT的活性除在接种后12 h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各处理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而POD的活性则是先上升后下降,在接种后的36 h其活性为12.33 U3,显著高于对照(10.13 U3) ,随后呈下降趋势;羧酸酯酶(CarE)的活力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接种后36 h活性最小(6.55 U4),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8.15 U4),之后不断上升;乙酰胆碱酯酶(AchE)比活力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接种后36 h时最高(9.24 U5),显著高于对照(6.65 U5),之后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