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加快石质山造林绿化步伐 切实提高营造林科学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波 《安徽林业》2009,(6):18-19
经过多年的造林绿化,我省大部分荒山、荒坡、荒沟、滩涂地等易于造林的地块已基本实现绿化,而剩下的均是山高、坡陡、土壤瘠薄、岩石裸露等条件较差的高山、远山、石质山.由于在这些地方造林绿化劳动强度大、水源难以解决、造林成本高,长期以来这些山地成为人工造林绿化的"禁区".据初步统计,我省淮北地区和江淮之间的部分县(市、区)现有石质山场300余万亩,如能把这些石质山地绿化起来,将能使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加1.5个百分点.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目前我省各级政府财力、社会个人收入已有一定提高和积累,全社会对造林绿化的共识业已形成,在石质山上植树造林的条件已趋成熟,淮北市和萧县、南谯等地已积累了不少开展石质山造林的经验.特别是淮北市不等不靠、自我加压,从2002年开始进行石质山开发,目前相山绿化已进入第八期工程,全市共完成石质山造林绿化8.5万亩.淮北市的成功经验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皖北石质山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北市石质山地造林已进行了10年,经不断探索、研究、分析、提高各项技术措施,总结出春季植苗造林、雨季容器苗造林、直播造林和封山育林四种造林方法,严把整地挖穴(炸穴)、客土回填、栽植、浇水、培大土堆、覆盖薄膜、垒鱼鳞坑保水埂7道关键工序,有效提高了石质山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3.
淮北市石质山地造林已进行了10年,经不断探索、研究、分析、提高各项技术措施,总结出春季植苗造林、雨季容器苗造林、直播造林和封山育林四种造林方法,严把整地挖穴(炸穴)、客土回填、栽植、浇水、培大土堆、覆盖薄膜、垒鱼鳞坑保水埂7道关键工序,有效提高了石质山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4.
总结、研究并推广适宜海岸石质山地绿化造林树种的营造技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用8年多的时间,对海岸石质山地几种适宜树种进行了研究,总结出海岸石质山地上侧柏的主要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5.
石质山场植被恢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质山场具有造林难度大、投资高、植被恢复慢等特点,但是抓好石质山场造林对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淮北市山场总面积1.32万hm2,其中未绿化的荒山近8 000 hm2.这些山场以前植被较好,由于战乱、生产等多种原因,导致林木被砍伐,造成水土流失,岩石裸露,山荒岭秃,几乎没有植被覆盖,均为石质山场,严重影响了淮北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形象,制约了淮北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过20 a培育,4个试验区标准木资料分析表明,日本落叶松在晋东南石质山地引种获得成功,在与油松同龄林平均木分析对比时,发现其生长量为油松的1~2倍。在晋东南石质山地海拔1100 m以上,土层30 m以上的阴坡、半阴坡、半阳坡、坡度35°以下,日本落叶松可作为用材林树种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北京石质山地燃料型能源树种刺槐无性系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槐因其抗性强、生长速度快、薪材产量和热值均较高而成为许多地区的重要燃料型能源树种.针对北京石质山地优良高产燃料型能源刺槐无性系的筛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造林成活率、林木萌芽物候期、两个采薪周期树高和地径生长、两个采薪周期产薪量等方面对鲁刺12个无性系、豫刺6个无性系以及当地刺槐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豫8059号、豫8033号和豫8017号等是适应北京石质山地立地条件的优质高产无性系,豫8026号、豫8062号和鲁9号也有潜力.建议在华北石质山地通过试验推广所选出的豫8059号、豫8033号、豫8017号和鲁9号等刺槐无性系,并推广其优化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石质山地的土被破碎,土层厚薄不一 ,不被重视利用。石质山地的利用价值到底如何?现根据初步调查,对贵州长顺县岩溶山地的自然地理特征试作介绍分析,并对岩溶山地的利用提出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9.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全市山地约占总面积的37.5%,其中干瘠石质山地占较大比重.干瘠石质山地由于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极大,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及科学的栽植技术对造林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践,探索出了盱眙丘陵石质山地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的措施,使杨树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为石质山地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刘峰  禹兰景 《防护林科技》2014,(11):104-105
针对石质山地干旱薄土层立地类型的特点,采用4种造林模式(侧柏容器苗造林、油松容器苗造林、山杏容器苗造林、油松+山杏混交容器苗造林),重点推广了轻型基质、空气控根等容器育苗造林新技术以及高标准整地、引水上山、施用保水剂、覆盖等综合配套抗旱造林技术,营造水土保持林73.4 hm^2,造林成活率95%,平均保存率92%,成为三北石质山地抗旱造林的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2.
1993年4月~1994年10月在石质山地,进行了不整地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等行距不等株距不整地造林方法,经济合理,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1981—1988年,在辽宁省锦州、朝阳、阜新、营口、大连等石质山地,就播区的选择和确定、地面处理、树种的筛选、防止鸟鼠对种子的危害和改进飞行作业方法等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基本上摸清了石质山地飞播造林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石质山地飞播造林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石质山地采取水平沟状梯田整地 ,增加土壤厚度 ,增肥保墒 ;对石榴树采取整形修剪 ,老树复壮 ,辅助授粉等综合栽培技术措施 ,研究了石质山地石榴早实丰产的成功栽培技术 ,为充分利用山地资源 ,实施林业综合开发 ,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手提式挖坑机钻头的研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试验和反复比较,研制了适应石质山地不同土壤条件下挖坑的几种新型钻头,与手提式挖坑机配套,在太行山石质山地的造林地上整地挖坑,效果很好,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石质山地具有干旱、贫瘠和土层薄等特点,其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分析了其合适的造林栽植技术和适宜树种的选用,结合笔者对石质山造林的长期实践,从改土、保水、选树、保苗及抚育各环节入手,对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石质山地具有干旱、贫瘠和土层薄等特点,其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分析了其合适的造林栽植技术和适宜树种的选用,结合笔者对石质山造林的长期实践,从改土、保水、选树、保苗及抚育各环节入手,对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贫瘠干旱石质山造林很不易成活,山西省壶关县通过十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干旱石质山阳坡油松造林技术,供石质山地造林借鉴。  相似文献   

19.
侧柏具有抗干旱、抗贫瘠等特性,是太行山林区石质山地造林的重要树种。从造林规划设计、整地、苗木选择、栽植、幼林管护等方面介绍了侧柏造林技术,可为石质山地造林绿化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石质山地具有干旱、贫瘠和土层薄等特点,其立地务件差,造林难度大,分析了其合适的造林栽植技术和适宜树种的选用,结合笔者对石质山造林的长期实践,从改土、保水、选树、保苗及抚育各环节入手,对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