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秦有 《新农业》2011,(9):56-57
“十一五”期间,阜新市畜牧业发展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个重点”,即以畜牧产业化建设为中心、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监管为重点,狠抓畜牧业基地建设,大力引进和培育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畜产品安全监管水平,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RFID技术在现代养牛及乳肉产品管理中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养牛业发展现状,存在的现代化管理程度不高和缺乏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可追溯性管理等,引进并建立以RFID技术为基础的奶牛电子标识管理系统,在牛场实施后,有效改变目前粗放管理模式,通过精确饲喂提高奶料比,提高牧场经济效益,保证在该体系下生产的乳内制品的安全性,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生产,增强畜牧业的竞争力,从而大大缩短中国畜牧业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畜牧业的发展也得到完善。但随着我国政策的改革,为了防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禁止牧民大规模的放牧。有限的放牧范围造成动物质量的下降。以产肉为主的动物产肉率降低,牧民的经济利益下降,因此引进新的动物品种,能够增加产肉动物的产肉率,保证牧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良种牲畜的引种过程中存在输入性疾病被引进的风险,加之长途运输、改变饲养环境、免疫抗体水平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应激死亡或发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风险增大,有时直接导致外来病随牲畜引进而引进,对本地畜牧生产造成一定危害。笔者现结合昌吉市一规模牛场引进牲畜时的一些防治措施提出建议,供对通过引进良种牲畜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养殖户增收致富,养殖技术推广服务是关键,今年来,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发展科技示范户、切实开展上门服务等措施,切实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推动了全区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畜牧业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业,畜牧业信息化程度在农业领域始终处于领先水平。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畜牧业从业人员的信息和数据生产量每天以亿字节的速度增加。海量的数据信息为畜牧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的卡展提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国家新的农业发展战略指引下,农业和畜牧业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加,使中国与国外间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交流日益频繁和活跃.国外优良动物新品种的引进,势必增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后劲,进而大大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然而,疯牛病等国外危险性动物疫病不断给我国的动物卫生和人体健康造成新的威胁.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进出境检验检疫部门严把检验检疫关,有效地御疫于国门之外,防止了疯牛病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7.
1狐、貉、貂饲料变革历程 建国初期,我国从俄罗斯(原苏联)引进狐、貂、海狸鼠等毛皮动物,开创了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到目前已形成产业化生产,已成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已跻身于世界生产大国行列。其饲料变革分以下4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行业自上而下发生了较为深远的变化,尤其是存栏畜禽的养殖规模与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由散养畜禽、农户个体养殖发展到公司大规模的集中养殖。国内推广的优良品种,主要是以进口为主导,国外对优良品种的原种保护,也造成对我国对种畜禽引进的依赖。国际间的活动物贸易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一方面引进国外动物的优良品种可以提高本国动物的生产性能,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同时在活动物引进的同时则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些养殖场户因生产需要跨省调运种畜禽,但因不懂相关知识和法律规定,导致动物不适应当地环境,甚至造成疫病的发生和传播,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笔者认为跨省引种应重点把住4个关键环节。1吃透法律规定跨省引进种畜禽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实施办法、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国家新的农业发展战略指引下,农业和畜牧业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加,使中国与国外间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交流日益频繁和活跃。国外优良动物新品种的引进,势必增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后劲,进而大大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然而,疯牛病等国外危险性动物疫病不断给我国的动物卫生和人体健康造成新的威胁。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进出境检验检疫部门严把检验检疫关,有效地御疫于国门之外,防止了疯牛病传入我国。一、全球疯牛病风潮1985年4月,在英国南部的阿什福德镇…  相似文献   

11.
在澳大利亚占地 5亿h 的 1 8万个农场中 ,农作物种植面积不足 1 / 30 ,因此牧草与养畜是农场的主宰。主要草食动物是绵羊、肉牛及奶牛 ,其数量分别为 1 2 3亿只 ,2 32 9万头及 30 7万头。无论在热带、亚热带的北方 ,还是地中海气候的南方 ,枯草季节合理补饲是动物实现其生产性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动物疫病对养殖户、消费者、畜牧产业均产生不良影响。研究动物疫病经济影响对评估损失程度,制定有效的防疫措施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动物疫病对生产者、消费者、畜牧产业、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的影响,但对影响因素与对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较少,推断性统计的应用不多。与国际相比,我国的研究总体滞后,未来的研究应放在动物疫病对消费者、畜牧产业、国家和国际经济影响等层面,并突破目前国内的局部静态理论和研究方法,尝试采用符合动物疫病特征的跨期、一般均衡等经济理论和空间计量、流行病学经济模型,并重视动物疫病经济影响的模拟和预测。  相似文献   

13.
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全国为参照系,对1997—2014年重庆市的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素质较差,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水平,农林牧渔业大都缺乏竞争力优势,且产业结构不均衡,第一产业经济主要靠全国经济带动发展。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寻求重庆市农林牧渔业新的发展方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安溪县作为全国第一重点产茶大县、全国最大的乌龙茶生产基地,茶产业已成为安溪县百万人口的生存之根、发展之源,在科技兴农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中,必须牢固确立茶产业的支柱、优势产业战略地位。该文阐述了科技兴农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在研究分析安溪县科技兴农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推进安溪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毕节地区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毕节地区畜牧业以及相关产业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构筑适合该地区不同生产方式下的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并提出保障畜牧业循环经济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吉林省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农业结构调整中规模较大、产业结构完整、促农增收明显的产业。但畜牧业在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其进一步发展。因此,要通过培育壮大产业龙头,实施科技兴牧工程,实施质量安全工程,重视和发展我国现代畜牧业物流,强化保护,抓防疫等途径促使畜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榆林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可持续的根本出路在于后续产业的培育。榆林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存在优势产业规模小,主导产业培育不足,龙头企业少,加工业严重滞后,产业化运行机制不健全,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等突出问题。根据榆林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对策:(1)发展灌木资源,开发以红枣为主导的小杂果以及生态旅游等林业产业;(2)立草(灌)为业;(3)发展以陕北绒山羊、奶牛为主导的舍饲畜牧业;(4)调整种植业结构布局,重点发展杂交玉米制种、小杂粮、马铃薯优势产业和沙产业;(5)充分利用区域能源开发及能源工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吸收资金,反哺涉农相关产业。  相似文献   

18.
以2003--2017 年云南省统计局对于云南省农业的种植、林、牧、渔和农林牧渔服务五个农业 产业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2003--2017 年,云南省农业五个产业产值与农业总 产值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00、0.585、0.753、0635 和0.570,以种植业为主导,牧、渔、林和服务业逐次 递减。通过建立GM(1,1)预测模型得出,在今后十年中,五个农业产业的产值顺序依次为种植、畜 牧、林、农林牧渔服务和渔。种植业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林业产值占比略有降低,呈下降趋势,畜牧 业产值  相似文献   

19.
云南大麦产业发展综合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云南大麦广泛的用途,文章就云南大麦生产在烟草业、啤酒业、饲料业和功能食品业四大产业中的作用和关系作了综合阐述,并就如何协调发展这四大产业来推动云南大麦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利用作了论述,给出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进展和经验。由此,提出云南大麦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种植业和畜牧业是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的两大支柱产业,发展种植业的资源条件优于畜牧业,前景十分广阔,开发不仅可提供大量的粮食,而且可提供充足的饲草饲料。因而,现阶段开发的重点是种植业,随着种植业的发展加快畜牧业的发展,但重点是依靠种植业发展农区畜牧业,而不是草原放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