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千岛湖进行湿地松容器育苗和造林技术推广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容器育苗和造林比大田育苗裸根苗造林优越;育苗时间短,从播种至出圃造林只需90 d;土地利用率高,是大田育苗的4倍;造林成活率高,比大田育苗裸根苗造林提高16%,尤其是干燥瘠薄、立地条件较差、造林难度颇大的采用容器育苗造林效果更为明显突出;一年四季均可造林,变季节性营林生产为全年性作出生产;幼林生产快,能提前郁闭;综合效益好。  相似文献   

2.
卷斗青冈种子不同方式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桂玉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97-98,110
卷斗青冈种子采用温水和高锰酸钾不同处理,大田和容器不同方式育苗试验,对不同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苗木生长量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用温水处理的种子发芽率90%,高锰酸钾处理与清水处理相比,种子平均发芽率提高3.30%,一年生苗木高度提高7.90%,地径粗5.00%,冠幅大9.76%。容器育苗与大田育苗相比,种子发芽率提高5.56%、苗木一年生高度增5.20%、苗径粗7.59%、冠幅大12.35%。  相似文献   

3.
关于松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器育苗指的是在特制的容器内培育的苗木,容器育苗造林适用于气候寒冷、生长期短、干旱多风、土壤瘠薄的地区,是抗旱造林的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本文从苗圃地的位置、整地作床、营养土的配制与装袋、种子的处理与播种以及苗床期管理方面分析了松树容器育苗技术,并且从造林时间、造林地的选择、整地、苗木出圃、栽植以及幼林抚育方面分析了松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杉木不同苗木造林效果,在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进行了杉木容器苗和大田苗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苗木造林的成活率和一年生树高大于大田苗木造林,而2年、3年生树高小于大田苗木造林,但这些差别均较小,方差分析均没有显著差异。容器苗木造林的苗木费和造林工资两项目费用为6000元/hm^2,而大田苗木造林的苗木费和造林工资两项目费用为3500元/hm^2,容器苗木造林远高于大田苗木造林。因此杉木造林还是以大田苗木造林较好。  相似文献   

5.
温棚樟子松容器育苗,改善了生长环境,缩短了育苗时间,苗木质量好,造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6.
松树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阐述了松树容器育苗的前期准备工作,介绍了容器育苗技术(营养土配制和装袋、种子选择、播种、苗床期管理)以及造林技术(造林时间、选地及整地、种苗出圃、苗木栽植、幼林培育),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容器育苗是在装有营养土的容器中培育苗木。与裸根苗相比,容器苗有很多优点。容器苗的根系在容器内形成,造林时带着完整的根系团栽入造林地,栽植后没有明显的缓苗期,造林成活率高;容器育苗所用的营养土是经过认真选择和配制的,符合苗木生长发育需要,苗木生长快,育苗周期缩短;容器苗可以延长造林季节。  相似文献   

8.
赵世成 《新农业》2014,(3):36-37
黑松生长速度快,抗风力强,耐海雾、耐干旱瘠薄,对恶劣气候抗性较强,具有防风、保持水土的效能,成为北方荒山造林绿化的先锋树种,其大苗亦更多地应用于城市绿化。在黑松育苗技术中,容器育苗具有提高造林绿化成活率、节约种子、打破造林时间限制、缩短苗木留床时间、节约圃地、提高单位面积优质苗产量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容器苗主要有播种容器苗和移植容器苗两种。播种容器苗是将一定数量的种子(1~3粒,最多5粒)直接播种到容器中而培育出来的苗木。移植容器苗是先在苗床或发芽床播种育苗,经一定时间培育后移植入容器继续培育的苗木。移植容器苗培育过程中苗木断根移植,根系发育好,侧根、须根数量多,造林效果好,在当前瓦房店地区容器苗生产中应用最多。现将关键技术环节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侧柏容器大苗干旱阳坡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侧柏容器育苗及夏季造林技术,在干旱阳坡造林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95%和93%。  相似文献   

10.
黄连木是良好的能源树种和观赏树种,容器育苗、雨季造林能提高苗木成活率,保证造林质量。本文介绍黄连木的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1.
在油茶良种苗木繁育中,由于轻基质容器苗具有基质透气、透水、透根性能好、容器重量轻、苗木运输便利等优点。与常规容器苗相比,其根系发达,移栽不需脱容器,造林成活率高等特点,苗木抽样调查结果:平均嫁接成活率82.6﹪,抽梢率90%,而且株高和地径生长上也表现出明显优势。所以芽苗砧嫁接和轻基质容器育苗是目前大力推广应用的油茶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2.
林业育苗是造林绿化的基础性工作,做好育苗工作对于提高造林成活率,确保造林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容器育苗、塑料大棚育苗或温室育苗可以有效地提高苗木成活率、数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13.
林木容器育苗技术及其在我国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清 《北京农业》2011,(15):149-150
林木容器育苗技术是一项新兴的育苗造林技术,相对传统造林方式相比,容器育苗能够节约种子,缩短苗期,减少苗圃占地,成活率高,且具有苗木生长快,林分质量好等方面优点。尤其在对一些种子昂贵且成活率低的林木来说,容器育苗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国内育苗现状出发,介绍容器育苗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不同容器对青海云杉强化苗的培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就不同容器对青海云杉强化苗的培育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轻基质网袋容器进行育苗,从育苗生产、苗木生长、造林效果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其效果都略好于塑膜连体杯和育苗盘。该容器育苗透气性强,出苗快,在炼苗、造林中无需取杯体,可带容器栽植,使根系完整,育苗成苗率和造林成活率高,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山地移植容器育苗,就是将裸根苗木移植到容器内培育一段时间后,进行造林。其目的是使造林苗木具备移植苗和容器苗的双重优点,提高山地造林的成活率。文章详细阐述山地移植容器育苗的2个培育阶段(裸根苗培育阶段和容器苗培育阶段)的技术措施和操作方法。其指导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寿宁县景山国有林场近年来进行的马尾松切根育苗试验调查、分析表明,马尾松切根育苗比常规大田育苗节约成本,苗木品质高,造林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柠条容器育苗在青海造林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旭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212-5213
[目的]为了提高造林质量、确保较高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方法]以柠条种子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容器育苗对人工造林的影响。[结果]留袋处理的苗木成活率比破袋、去袋、裸根处理分别提高5.8%、11.5%、48.2%,苗高分别提高0.4%、1.2%、2.0%,根面积指数分别提高69.9%、109.8%、126.9%,高径比分别降低0.7、2.4、11.1。容器育苗120 d的苗木栽植成活率分别比容器育苗360和480 d提高11.4%和18.9%,苗高分别增加0.4和0.2 cm,根面积指数分别提高17.2%和25.8%,高径比分别降低0.8和22.7。丛植处理的苗木成活率分别比单植、双植、窄缝处理提高10.5%、6.3%、21.7%,苗高分别增加0.7、0.5、0.9 cm,根面积指数分别提高18.1%、3.7%、20.45%,高径比分别降低5.8、0.4、1.2。[结论]容器育苗的成活率和苗木质量比直播造林、裸根苗造林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太行山区气候干旱和造林立地条件日益恶劣的情况下,各地均采用了容器育苗造林,由于大多数容器育苗都是壤土育苗,壤土育苗土球过重,土球易散,普通塑料袋不易降解,不利于根系发育,影响苗木生长发育,造林起运困难。近年来灵寿县在浅山干旱阳坡采用了杏树轻机质容器育苗造林,轻机质容器育苗装袋、起苗、栽植方便,  相似文献   

19.
<正>容器育苗是一种先进的育苗技术,是利用装有配好的基质或者营养土的容器进行幼苗培育,这种培育苗木的方法速度快,不受季节的限制,育苗成本低,成活率高,如大田育苗要经过3~4年的培育,林木幼苗才可以出圃,而容器苗仅仅培育半年至1年就可以用来造林,时间大大缩短,育苗的成本也仅为大田育苗的一半。  相似文献   

20.
王耿 《现代种业》2008,(6):61-62
本文重点介绍了油松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技术,分析容器苗的苗木质量、育苗成本及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